論「高中歷史新課綱」的根本問題

王仲孚
(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系教授)


爭議兩年多的「高中歷史新課綱」已於5月27日由教育部長吳清基署名在網路上默默公佈,預定民國101學年起逐年實施。未來台灣的高中學生,將逐年一波一波的接受這種歷史教育的洗禮。

「日據」變「日治」 「光復」成「戰後」

「高中歷史課綱」發生爭議,是因為在《95暫綱》與繼承《95暫綱》的《98課綱》改變了以中國歷史為主體性的課程結構,具體言之,就是把「台灣史」從「中國史」中分裂出來,單獨成冊,提前於高一上學期講授,四百年台灣史教材的份量與五千年的中國史等同,這些設計,繫在透過歷史教育的過程,改變台灣青少年的歷史認同與文化認同,以達到「去中國化」的政治目的。

這種改變青少年歷史認同的教育政策,遠在1994年李登輝發表《與司馬遼太郎談話》後即著手實施,先從國中歷史課程進行,把台灣史從中國史中分割開來,另設所謂「認識台灣」課程,實際上就是獨立於中國史之外的「台灣史」。而且,在國中的「台灣史」課程中,肯定日本殖民統治,把「日據時代」改稱「日治時代」,否定中華民國在台灣行使主權的正當性,把「光復」改為「戰後」,強調1951年的「舊金山對日合約」,日本宣佈放棄台灣主權,但並沒說台灣歸還給誰?諸如類似上述種種,不勝枚舉。

民國91年,國中實施「九年一貫」課程,「歷史課程」名稱取消,把歷史、地理、公民三科合併為「社會科」,號稱「統整」教學,表面上取消「認識台灣」課程字樣,實際上進一步減少中國史教學課時,獨立的台灣史教學則仍在穩定的進行。國中階段「改變青少年歷史認同」的改造工程,至此,基本上已完全達成目標。

高中歷史《95暫綱》與《98課綱》的實施,就是要把分隔「台灣史」與「中國史」的歷史教育,從國中推廣到高中,這一目標也大致達成。

本來2008年國民黨奪回政權,各方對於「去中國化」的歷史教育,能夠撥亂反正,2009年馬政府的教育部長鄭瑞成,特將高中國文、歷史兩課綱「攔下」不公佈,進行修訂,關心文史教育者無不寄以厚望。但是修訂過程在綠色委員主導下,拖拖拉拉、吵吵鬧鬧,可說毫無進展。2009年9月吳清基繼任部長,綠色委員主導課綱修訂的情形,沒有改變。修訂的結果,也沒有對98課綱做出根本的改動。有些小小變動,如增加半學期的中國史課時、取消高三「專題式」課綱,應予肯定,但不是高中歷史課綱的根本問題。

未觸及課綱的根本問題

高中歷史課綱的根本問題這次修訂並未觸及,這些根本問題包括:「歷史教育目標」,沒有國家認同與民族文化認同;台灣史仍單獨成冊,而且仍在中國史之前講授,「台灣史」本屬於「中國史」一部份,如今兩者究竟屬於怎樣的關係?沒有清楚的定位。在含混模糊之中,予人的感受則是台灣史是獨立系統的「國史」,中國史是另外國家的歷史。這次修訂後的「高中歷史課綱」把民國三十八年以後中華民國歷史的發展,接續在台灣史課程的後面,而不是接續在中國史課程的後面;「新課綱」雖然把中國史的時段,延長了半學期,但這半學期的中國史,幾乎全部在敘述中共建政以後的發展過程。這樣的課程框架,顯然把「中國史」與「台灣史」作了「切開」的處理。完成了從小學到高中的「十二年一貫」的分隔狀態。

現在對於「教學目標」問題,再具體舉例,說明於下:

台灣自民國38年至民國88年,「高中歷史課程標準」都是以下列四項為「教學目標」,五十年來半個世紀沒有改變:

一、明瞭中華民族之演進及宗族間之融合與相互依存關係。

二、明瞭我國歷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變遷的趨向,特別注重光榮偉大的史實,以啟示復興民族之途徑極其應有之努力。

三、明瞭世界各主要民族演進之歷史及其相互之關係。

四、明瞭世界文化之演進及現代國際大勢,確立我國對國際應有之態度與責任。

從以上所列「高中歷史課程標準」的目標可以明顯看出,高中歷史教育在培養高中學生的國史認同、民族文化認同,陶冶其愛國心,及世界觀。

但自《88課綱》、《95暫綱》、《98課綱》以及新公佈的《新課綱》,把高中歷史教育的目標,作了根本的改變,尤其是《95暫綱》、《98課綱》:

《95暫綱》的「教學目標」:

一、培養歷史學科的方法,藉由歷史問題的探討提升學生的思維。

二、幫助學生理解自己文化的根源,建立自我認同感。

三、建立學生對於世界上各種文化的基本認識和理解,養成包容並欣賞多元文化的開闊胸襟。

四、激發學生對歷史的興趣,以充實其生活的內涵。

《98課綱》的「教學目標」:

一、藉由歷史問題的探討,提升歷史思維的能力。

二、理解文化的根源,建立自我認同感。

三、認識世界多元文化的特質與演變,養成互為主體、彼此尊重的開闊胸襟。

四、激發對於歷史的興趣,充實生活的內涵。

馬政府經兩年修訂正式公佈的《新課綱》「教學目標」:

一、引導學生認識重要的歷史知識。

二、培養學生具備搜集資料,探討歷史問題,進而提升其歷史思維的能力。

三、幫助學生理解自己文化的根源,建立自我認同感。

四、認識世界重要的歷史發展,培養學生尊重各種文化的開闊胸襟。

五、激發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興趣,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以充實其生活內涵。

依然模糊國家、民族文化認同

上列各《課綱》文字雖略有出入,主旨並無根本差異。馬政府經過兩年修訂後並正式公佈的《新課綱》,從四項增加為五項,增加的第一項是:「引導學生認識重要的歷史知識」好像為高中歷史課程目標的改變作了定位。

修訂後的《新課綱》,「教學目標」顯然選擇沿襲《95課綱》、《98課綱》的路線,沒有改變。《95課綱》、《98課綱》「目標」著重「學習歷史的興趣」而模糊「國家認同」與「民族文化認同」例如第三條:

幫助學生理解自己文化的根源,建立自我認同感。

所謂「自己文化的根源,建立自我認同感」究竟指何而言?這種模糊的「教學目標」隱藏的政治目的,意在否定中華民國的自主性?是違背憲法精神的。所以說這是「高中歷史新課綱」的根本問題。

其次是「台灣史」與「中國史」的定位問題。

修訂後的「高中歷史課綱」台灣史部分共分四個單元16周學程:

1.第一單元「早期台灣」:4周

2.第二單元「清朝統治時期」:4周

3.第三單元「日本統治時期」:4周

4.第四單元「中華民國時期:當代台灣」:4周

新課綱也不使用「光復」

前三單元的內容,比《95課綱》、《98課綱》改善了許多,如乙未抗日、日本殖民政策、皇民化、慰安婦等,強調了「台灣的主體性」對《98課綱》多所糾正。但第四單元「中華民國時期:當代台灣」史基本架構把民國三十八年以後中華民國歷史的發展,接續在台灣史課程的後面,而不是接續在中國史課程的後面,有意無意之中把最近60多年的中華民國歷史涵化於台灣史之中,學生通過現實生活的感受,也就在不知不覺之中把「台灣」與「中國」對立起來,《新課綱》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不使用「光復」,則不無「否定中華民國主體性」、「去中國化」的意涵。第四單元1:1「說明中華民國政府接收台灣、中央政府遷台及台灣國際地位確立的過程」應接續在「甲午戰爭」、「抗日戰爭」、「國共內戰」之後講述,不但把台灣史包含在中國史之內,也才能讓學生瞭解這段歷史的來龍去脈。1949年以後兩岸歷史應在「台灣史」與「中國史」兩冊之中摘要彼此各講一些,顯示「一個中國」的象徵意義,今「一刀切」分開來講,久之,也就自然會被以「兩國」歷史看待。所以說:這也是修訂《新課綱》的根本問題。

至於全部《課綱》的細節,如章節的安排與分配、教材的選擇與論述、「略古詳今」、新材料與學者研究成果的採納,可以討論或商榷者,處處可見。不暇一一列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