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不應成為兩岸對抗的戰場

張方遠


報載馬英九總統要求官方文件與網站都要使用「正體字」,是要維護中華文化領航者的角色。馬英九可說是近二十年來,最重視「中華文化」的總統。他在台北市長期間,率先要求「繁體字」正名為「正體字」;擔任總統後,則是推廣「識正書簡」。對馬英九而言,「正體字」是中華文化在台灣最重要的體現。

這一連串的政策,看似是要維護中華文化的傳承與正統,但更深入地分析,過去的冷戰與內戰對抗思維才是這些政策的內在精神。

中國大陸在文革期間,蔣介石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用以與大陸對抗,也藉此證明自己的正統。近年來大陸開始向外推廣中華文化,至今全球91個國家約有320餘家「孔子書院」,馬英九總統則要求文建會在海外設立「台灣書院」,用以與大陸抗衡與較勁。

中華文化應該是兩岸寶貴的遺產,也是重要的連結。而「簡體字」與「繁體字」都是「中國文字」。兩岸各自有中華文化不同的內涵,恰好突顯中華文化的多元特性,應該是共同向外推廣中華文化。以「正」抗「簡」,或以「台灣書院」抗「孔子書院」,中華文化卻成為對抗的戰場,非但不利於兩岸交流,更無法深化與向外宣揚中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