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民族主義/中華民國大總統孫文宣言書

戚嘉林
(國際關係學博士)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週年。

回首100年前,晚清腐敗衰弱,仁人志士痛心疾首,咸認為不推翻腐朽的清王朝無以救中國。為救亡圖存,一些中國菁英成立各式各樣的秘密組織,從事推翻清王朝的革命,其中著名菁英之一就是孫中山先生。

孫中山先生於1894中國敗戰之年在檀香山成立興中會,在孫中山先生鍥而不捨地從事武裝革命風潮下,上世紀初1911年10月10日(辛亥8月19日),中國大地爆發了辛亥革命,推翻滿清,撼動古老的中華大地,結束了中國延續二千餘年的封建制度,建立共和政府,開啟了一個新的紀元。在那時的諸多革命者中,孫中山先生不但有理想,並且提出著名的三民主義論述,其核心就是民族主義。

民族主義的本質

民族主義有許多不同的含意,因其涉及共同的歷史傳承、共同的文化情感,故民族主義很難有令人滿意的定義。如果從不同的歷史與社會角度,則民族主義有不同的面向,它有如刃的兩面。民族主義,尤其是極端族群民族主義,不乏衍生成分離主義。但民族主義亦可喚醒一個民族的自我意識,使民族菁英為其民族振興而獻身。孫中山民族主義論述核心及其終極目標就是喚醒國人起而振興中華的民族意識。今日吾人探討孫中山先生民族主義思想之時代意義,誠如台灣學者關中所云,不要將中山先生神格化、八股化、教條化、偶像化,應把握孫中山先生民族主義的精神,與時俱進,發揚光大。

漢民族主義vs.創建民國

無可諱言,孫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之前,除力倡救中國的民族主義外,主要是訴諸狹隘的漢民族主義,反覆提出「驅逐韃虜」的排滿口號,藉凝聚漢人革命認同,整合反清革命力量,以達到推翻腐敗積弱喪權辱國的清王朝。

1894年,孫中山先生在夏威夷成立「興中會」,其章程即稱「中國積弱,非一日矣!上則因循苟且,粉飾虛張;下則蒙昧無知,鮮能遠慮。近之辱國喪邦,鄰藩壓境,堂堂華夏,不齒於鄰邦,文物冠裳被輕於異族。有志之士,能無撫膺!夫以四百兆蒼生之眾,數萬里土地之饒,固可發奮為雄,無敵於天下。乃以庸奴誤國,荼毒蒼生,一蹶不振,如斯之極。方今強鄰環列,虎視鷹瞵,久垂涎於中華五金之富,物產之繁。蠶食鯨吞,已傚尤於接踵;瓜分豆剖,實堪慮於目前」。至於訴諸漢民族主義,其會員盟書誓詞即為「驅逐韃虜,恢復中國」。

辛亥革命前夕,孫中山先生的民族主義仍是狹隘的漢民族主義。例如1910年2月28日在舊金山麗蟬戲院對僑界演說時,孫中山仍稱「我中國已被滅於滿洲二百六十餘年,我華人今日乃亡國遺民,無國家之保護,到處受人苛待。同胞之在南洋荷屬者,受荷人之苛待。比諸今在此之受美人苛待尤甚百倍。故今日欲保身家性命,非實行革命,廢滅韃虜清朝,光復我中華祖國,建立一漢人民族的國家不可也」。

辛亥革命及其意義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新軍發動兵變,佔領湖北省省會武昌,昭告起義,推翻滿清,是為辛亥革命。此次起義風潮立即擴散。兩個月內,許多省份紛紛起義,各自宣佈獨立。此時,孫中山正在美國,聽到武昌起義成功,立即轉經倫敦、巴黎,返回中國。同(1911)年12月29日,孫中山在上海,由17省代表選為臨時總統,以中華民國為紀元,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就職。同(1912)年2月12日,宣統皇帝溥儀退位。

1911年辛亥革命的深遠影響,是中國結束了延續二千餘年父子相傳的專制王朝,建立共和政府,開啟了一個新的紀元。其次,清王朝是由我國少數民族滿族所建立的王朝。然而,滿族僅佔中國大陸總人口(1990年)的0.87%,故辛亥革命不但結束了我國少數民族滿族的統治,也使政權移轉到佔全國人口絕對多數的漢人手中(1990年漢人占中國大陸總人口的92.0%)。也就是說,辛亥革命使中國成為多數民族統治的國家,符合現代國家內部由多數民族統治的比例原則,提前解決了我國少數民族統治絕對多數人口的內部民族矛盾,亦即使中國未來避免了少數民族與多數民族間的激烈權力鬥爭。第三、辛亥革命使清朝覆亡,也使得持續260餘年的中央政府解體,中央威權蕩然,群雄並起,中國陷於長期的內爭與內戰,甚至形成某些省份及滿洲、蒙古、西藏等地與中央陷於實質分離或半分離的狀態。

大一統之中華民族主義

民國成立,中華民國繼承了清王朝所留的版圖,也承襲了清王朝所留下的內部民族矛盾。全國當時最迫切的就是止痛療傷,狹隘的漢民族主義完成其歷史的階段性任務,為彌補滿漢民族間的裂痕。孫中山先生在其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大總統孫文宣言書》中就主張「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國,即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是曰民族之統一」。

次(2)月28日《臨時大總統佈告國民消融意見蠲除畛域文》更進一步詮釋云「中華民國之建設,專為擁護億兆國民之自由權利,合漢、滿、蒙、回、藏為一家,相與和衷共濟,……,而今而後,務當消融意見,蠲除畛域,以營私為無利,以公益為當謀,增祖國之榮光,造國民之幸福」。接著的3月11日,《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更具體規定「中華民國人民一律平等,無種族、階級、宗教之區別」。

同年9月3日,孫中山先生於北京演講時就呼籲「我國去年革命,影響及於全部,而僅以數月之短時期,大功告成。成功之速,可雲天幸。今者五族一家,立於平等地位,種族不平等之問題解決,政治之不平等問題亦同時解決,永無更起紛爭之事。所望者以後五大民族,同心協力,共策國家之進行,使中國進於世界第一文明大國,則我五大民族公同負荷之大責任也」。四天後(9月7日),孫中山先生在張家口各界歡迎會上演說時,再次倡言五族共和謂「今日中華民國成立,漢、滿、蒙、回、藏五族合為一族,……,族無分乎漢、滿、蒙、回、藏,皆得享共和之權利,亦當盡共和之義務」。

振興中華 統一中國

辛亥革命雖然對推動中國社會進步,開啟了一個新的紀元,惟未能改變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本質,反而因軍閥紛起,中國人民陷於更悲慘的境地。因為中華民國不是經由武力征戰而建立的,故孫中山先生未擁有統治如此龐大國家所必須的政治實力,從而妥協將總統一職讓予掌握軍權的前清總理大臣袁世凱。不久,袁世凱違反民心於1913年稱帝,孫中山先生發起討袁的「二次革命」,戰事擴及七省,事敗往赴日本。袁世凱也因稱帝不成,眾叛親離,憂憤交加,於1916年6月病逝,軍閥乘勢崛起。

後辛亥時代的軍閥割據分裂,孫中山先生的革命事業重心就是「統一中國」,他語重心長地告訴國人「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國家,這一點已牢牢地印在我國的歷史意識之中,正是這種意識才使我們能作為一個國家保下來」,「統一是中國全體國民的希望,能夠統一,全國人民便能享福,不能統一便要受害」。

1919年孫中山先生於其演講《三民主義》時,更提出以「中華民族」融各民族於一爐之論述稱「夫漢族光復,滿清傾覆,不過只達到民族主義之一消極目的而已,從此當努力猛進,以達民族主義之積極目的也。積極目的為何?即漢族當犧牲其血統、歷史與夫自尊自大之名稱,而與滿、蒙、回、藏之人民相見於誠,合為一爐而治之,以成一中華民族之新主義」。及後,孫中山先生續於1923年1月1日在其《中國國民黨改進宣言》詮釋「前清專制,持其『寧贈朋友,不與家奴』之政策,屢犧牲我民族之權利,與各國立不平等之條約。至今清廷雖覆,而我竟陷於為列強殖民地之地位矣。故吾黨所持之民族主義,消極的為除去民族間之不平等,積極的為團結國內各民族,完成一大中華民族」。

孫中山先生民族主義思想的終極目標就是中國的統一,1921年4月他在廣州與接受蘇聯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人民對連續不斷的紛爭和內戰早已厭倦,並深感痛絕。他們堅決要求停止這些紛爭,使中國成為一個統一、完整的國家」。孫中山先生並於1923年1月26日於上海發表《和平統一宣言》,指出「統一成而後一切興革乃有可言」。

最後,為和平統一救國大計北上共商國事,於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孫中山先生領導辛亥革命,畢生為救中國為實現國家和平統一殫精竭慮,故辛亥精神就是「振興中華、統一中國」,它是我們兩岸同胞的共同精神紐帶,也是我們兩岸中國人共同的追求和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