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馬蔡兩人的「黃金十年」與「十年政綱」

胡歸農


馬英九總統將其施政的成績與規劃總稱之為「黃金十年」。所謂的黃金十年之內容相當龐大,可以大概歸納成以下四個要項:

首先是「優質文教」,強調將建設台灣為中華文化領航者。馬英九宣佈,除了在104年完成故宮南院興建工程外,也將推動「大故宮計畫」,改造外雙溪本院,將現有展覽面積加以擴建。為了讓更多國家從我們的文化認識台灣進而支持台灣,在現有紐約、巴黎與東京的三個文化中心外,將於世界各地再擴增八個文化中心,增加我們文化外交的功能。政府也將在近期內整合中央14個部會及民間單位,推動在海外設立「台灣書院」,推展台灣特殊傳統與現代結合的經驗成就,做為台灣走向國際的重要媒介及國際社會認識台灣的平台。在教育革新部分,馬總統宣示將培育具國際競爭力的優質人力,政府因此將確實落實12年國教,今年已全面實施的五歲幼兒免學費,未來將視財政許可,逐步向下延伸。

再來是「永續環境」,強調政府有責任訂定政策鼓勵各種不同綠色能源的開發,他並宣示未來十年要創造生態家園、無毒家園,除禁絕新的污染源,也將重罰以轉嫁外部成本、製造污染來獲利企業。在推動再生能源方面,宣佈將推動「千架海陸風力機」與「陽光屋頂百萬座」計畫,全面推動再生與綠色能源。

第三是「全面建設」,將從基礎建設、海空樞紐、便捷生活、區域均衡、健全財政、金融發展六大主軸,全方位建設,創造基本公共服務品質及發展機會,促進區域均衡及提升國家競爭力。未來公共建設將盡量以自償性為主,並以基金進行調度,如有基金就以現有基金調度,若無現有基金調度,也會按個別計畫成立基金運作,減輕政府財政負擔。另一項重點為營造全面數位匯流環境,目標推動「數位人權」,十年內全台無線上網暢通無阻。明年6月底關閉無線電視類比頻道,104年有線電視數位化普及率75%,推動寬頻建設,104年光纖用戶數達720萬戶。

第四是「和平兩岸」,鞏固主權、壯大台灣、兩岸和平,是政府「和平兩岸」的政策理念;政府希望引領兩岸關係良性發展,發揚台灣軟實力。在對等、尊嚴原則上,針對氣候變遷、環保、人道救援、綠色能源、公共衛生、糧食安全等全球新興議題,倡議兩岸合作交流,並推動國際多邊合作。持續發揮兩岸關係和緩的和平紅利,強化國際社會支持中華民國推動參與國際組織與活動,並促使台灣在「對等、尊嚴、互惠」的原則下,共同在國際間發展良性的互動關係。同時促成台灣的非政府組織有尊嚴地、廣泛地參與國際社會、為台灣發聲,與大陸的非政府組織共同貢獻國際社會。18日,馬總統又提出願意在條件成熟與接受民意監督的情況下與大陸當局簽署和平協定,引發島內的討論,後續有待觀察。

至於民進黨蔡英文陣營,早在去年五都選舉結束時即宣稱將提出因應未來執政的「十年政綱」。但直到8月後方才開始推出實質內容,號稱其總目標為「十年政綱」的總目標,在於「強化台灣、凝聚台灣」。要強化台灣經濟永續發展的基礎,凝聚台灣社會命運共同體的意識,以提升台灣的主體性與綜合國力,為台灣的不斷進步、生生不息厚植根本。分六大主軸來改造台灣:

其一「就業導向的優質經濟」,要揚棄唯GDP成長主義,改以創造就業、提高所得、提升生活品質的經濟發展目標。

其二「公平分配的互助社會」,提供最大可能的服務。面對台灣人口老化、少子女化、家庭解組、失業增加及貧窮擴大等社會新風險,政府需協助人民因應風險、降低衝擊。未來政府必須建構「永續的社會安全網」,完善對老人、兒童及弱勢者的照顧,並重視各項社會保險的公平性及永續性。

其三「永續發展的安全環境」,認清能源安全即國家安全一環,以能源安全戰略思維,推動綠色新政,積極發展再生能源、提高發電與輸電效率、節約能源,同步推動產業與工業發展模式的架構式變革,以大幅降低能源密集度,提升能源自主,並因應「後核能時代」的來臨。

其四「多元開創的教育文化」,台灣必須推動更前瞻、全面的教育改革,導正教育機會不公與品質不均的弊病。並以培養現代化國民、及為國家社會累積精神文明資產為教育目標,不再將教育視為社會人才的篩選機制,貫徹改革不同階段、不同體系的教育,並提升教育的國際競爭力,達成以教育促進政治民主、經濟發展、社會開放、文化進步等國家發展目標。

其五「人民參與的民主深化」,台灣應以「多元民主」、「永續民主」與「民主治理」的核心理念,建構民主機制,擴大民主參與,落實直接民主,確保民主憲政的健全運作,提升社會對民主的信任,而司法改革是民主深化的關鍵要素。

其六「多邊穩定的和平戰略」,國家安全戰略應秉持五大核心理念,包括:兩岸皆應超越舊的歷史框架,以追求共同利益的戰略思維,謀求歷史遺緒所形成的戰略對峙態勢的改變;台灣對外關係應在全球與區域架構下,發展全球平衡戰略,建立與全球網絡社會的直接連結;任何涉及台灣重大利益的對外與安全政策,包括對台灣未來發展的選擇,都應遵行民主的原則與程序決定,以建立民主的社會共識;台灣應加強國民安全意識,建立全民心防,因應武力威脅、危機威脅,建立「台灣共識」以取代「九二共識」。對中國政策則主張將中國當作世界的一環而非全部,台灣應加強與其他經濟體更多的聯繫,減低對中國的依賴。

我們若將兩者的內容作一對比,可以發現就民生議題的內容上,如發展綠色能源、降低弱勢負擔、增加台灣產業競爭力、深化各項改革等,都可說大同小異,而主要的差別就在於對兩岸關係的態度與定位。很明顯地,馬英九以中華民國立足於台灣所達成的民主成就與建構出的公民社會的價值─自由、人權、法治等為基礎,來作為兩岸關係發展的憑藉,進一步在國慶當日明確指出「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希望大陸當局能正視民國存在的事實,建立兩岸互動的新模式。這在意義上可以解讀為馬政府可望在新任期內對大陸採取更積極的政策,以台灣的民主軟實力來主動出擊,與大陸的政府、民間展開廣泛的對話。

而蔡英文的「十年政綱」雖推出的時間較早,也曾吸引海內外的注意,但檢視上述內容卻相當空泛,大量的名詞堆砌,實質內容相對貧乏。在兩岸政策上不但曖昧不清,既未堅持過去民進黨的台獨黨綱,也沒有延續其「流亡政權」論,而是一個所謂的「台灣共識」的模糊概念,號稱要凝聚台灣人民多數意志,並立法通過,以取代九二共識。但九二共識是目前兩岸交流與互信的基礎,若摧毀之也將連帶摧毀目前兩岸所累積的各項共同成果,終究將使全台灣人民嘗到苦果。

總之,我們期盼馬英九能在這一任期內所達成的經貿成就基礎上,更有自信地與大陸當局就政治議題展開磋商。誠如馬在「黃金十年」所言,台灣有堅強的軟實力為後盾,當更有自信地去主導未來中國的命運與大陸的走向。而蔡英文方面,一方面聲言當選後將延續現有的兩岸政策,一方面又遲遲不願開罪深綠獨派而公開承認九二共識,所以抬出一個矛盾百出,讓人不明就裡的「台灣共識」,如此台灣人民怎麼可能放心的將手中四年才有一張的總統大選選票投給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