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兩區」與「一國兩制」

湯紹成
(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歐所所長 )


近日,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訪問大陸,提出兩岸是「一國兩區」的說法,引起了一些討論。其實,這種說法只是回到從前,更確切的說是回歸憲法,應無問題。只是吾等對於此說法已經疏離多年,若進一步理解,當可接受。至於「一國兩制」,乃鄧小平在1980年代對於台灣的設想,無奈香港先回歸,首先適用,而這兩種設計的內容與關聯性如何,均有待探討。

首先,依中華民國憲法第四條所謂「固有疆域」之規定,我國法定領土仍包含全中國大陸,但實際有效管轄範圍則只限台澎金馬。其實這是很清楚的,只因李扁20年的刻意操作,以實際有效範圍來取代法定有效範圍,同時又拚命去中華民國化並加強本土意識,因而導致今天年輕人對於中華民國的認同模糊不清。

更進一步觀之,在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中,是以「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來界定兩岸,而依照憲法增修條文所制定的《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則以「台灣地區以外之中華民國領土」來指稱大陸。必須強調,這兩概念只適用於兩岸,在國際上,中華民國當然是主權國家。

因此,基於兩岸如此特殊的情況,吾等必須以「內外有別」的方式來處理。大陸雖不屬於我國憲法的實際有效範圍,但我們仍不得視之為外國,因而既非外國又非本國,故只能以「特殊地區」來規範,與此「特殊地區」的關係當然就是「特殊關係」,雖然大陸已是世界上重要的國家,但我們仍不能正式承認。這正如已故企業家王永慶先生所云:大陸也是我們的!

至於「一國」,毋庸置疑,當然只能是中華民國,只是北京無法接受,但是台北也一樣不能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由於雙方都無法也不願消滅對方,因而以「一國各表」的方式刻意保持一個模糊空間,如此雙方都可以生存,這也就是一般所謂的「一中各表」,或以「九二共識」代之,亦可稱為「一中屋頂」。

易言之,所謂一國,其實就是不要自外於對方或自視為外國,否則將陷入兩國論違憲的困境。至於雙方關係如何定位,先以上述「特殊關係」為之,也還過得去,因為這可以解釋為一國之內的內部關係,即如一間大公司內兩個部門間的關係,自然可以為兩岸所接受,並成為雙方交往的基礎。這也就是馬英九有別於1999年李登輝的「特殊國與國關係」的論述,以及與陳水扁2002年的「一邊一國論」之差異,因為這兩者都具有自外於對方或自視為外國的台獨內涵。

至於「一中各表」,其內涵也有變化。由於北京視李登輝的「兩國論」為「一中亂表」,因而主張以「一中不表」來因應。但由於「一中」仍存,故北京也容忍當前台北所主張「一中各表」的論述,其前提乃因當前國民黨政府不至於重蹈李登輝的覆轍。而吳伯雄先生沒有在北京提中華民國,這是雙方相互尊重的做法,並無不妥。若明知對方無法接受而為此造成尷尬與困擾,豈不得不償失,何苦來哉?若以開闊的胸襟各退一步,豈不海闊天空?何必強人所難?這就是國家利益(即意願、需求與效用三者的有機結合)的最高呈現。

此外,國台辦主任王毅曾在騰沖會議(3月15日)提及,兩岸應鞏固政治互信基礎,深化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共同認知。這主要是因為北京認為,台人只知九二而淡化一中,況且一中有被邊緣化的危機,因而必須加以強化。還有認同問題也是探討的重點,同樣有待加強。吳伯雄在一周後「一國兩區」(3月22日)的說法是否是一種呼應,有待進一步觀察。

據理解,北京之所以沒有對一國兩區作直接的回應,是因為這種說法在大陸沒有法源依據,難以達成共識。不論是大陸的憲法還是《反分裂國家法》,都沒有兩區的規定,若兩區的說法能夠成立,那香港、澳門又將如何?問題將會比較複雜。因而只能像楊毅記者會上所說,只要是一國,什麼都好談。

但整體來說,北京認為「一國兩區」的說法是一種朝向雙方交集的一個邁進,這是一個好的發展先兆。就算北京能夠接受「一國兩區」的說法,因而顯現兩岸一拍即合的態勢,那又是否會引發有心人士對於兩岸過於靠近的不當聯想?因此,兩岸對於此次「一國兩區」這種有點近又不太近的提法與作為,其實剛剛恰到好處。

更進一步觀之,當「一國」可以各表,「兩制」不就是現狀(若將港澳除外)?兩岸目前的現狀不也可稱之為「一國兩制」?誰能否認?難道我們要「一國一制」?只是「一國兩制」在台灣已被妖魔化,並認為「一國」等同於消滅中華民國,這是台人普遍的憂慮。但目前情況並非如此,只要吾等戮力不懈,中華民國必將屹立不搖。

依照德國Bertelsmann基金會月前公佈2012年各國的國家報告顯示,在128個轉型國家中,台灣是最成功的國家之一,名列第二,僅次於捷克。其中各項指標都接近滿分,內容包括:政治轉型(國家認同、宗教影響、自由選舉、行政效率、言論自由、分權原則、司法獨立、公民權利與利益團體等)、經濟轉型(市場競爭、反壟斷、外貿自由化、銀行制度、經濟穩定、私人企業與社會保險等)以及管理參數(反貪腐法、衝突管理、社會參與與社會和解等)三大項目,檢驗極為細膩,而台灣能獲如此佳績,實難能可貴。這也是台灣立足於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最大的利基,吾等當可引以為傲。

況且,胡錦濤曾言(2008年12月31日),「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乃以台灣人民的意願為前提,目前兩岸正處於和平發展時期,只要台灣不獨,大陸理當不會逼統,否則台灣動亂不安,那還不如保持現狀。日後若台人同意統一,那才將水到渠成、互利雙贏。當前兩岸也在進行制度的競賽,必定相互影響與截長補短。但目前多數台人無法接受大陸的一黨專政,其來有自。其實,星移物換,時代不同,我們應跳脫冷戰思維,來與大陸進行和平競賽。由於大多數台灣民眾對於中共缺乏理解,目前大陸的制度可說是儒家思想、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混合體,但發展至今已展現了相當的成績,比如人民的生活比以前改善,言論的尺度比以前開放等等,吾等應當正視大陸的現實並避免誤判與誤導,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