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和平論壇傳來新訊息

王雨祥


堪稱9月政爭起爆點之一的服貿協議案,迄猶在王金平觀望延宕中,兩岸和平論壇於焉揭幕,對岸台辦主任張志軍,明白表達了對政治分歧的不耐,一者曰不論政治分歧多大,一中框架是一條不可鬆動的底線;不能一代一代傳下去;一者曰對現實統一的目標,大陸有堅定的決心,也有必要的耐心。關鍵在於必要二字大有文章,耐人尋味,正是習李執政以來調整方向之一。

論者以為,馬英九的三不,本質是以不獨、不武包裝不統,讓對岸在進行式的過渡期,暫時容忍而接受。大原則是本乎一中框架,經貿方面「適度」讓利,明顯有別於其他「國家」。實則不統何異「讓利」?對岸接受度本即不高。習李執政以來開始鬆動,原在意中。

觀察家的看法是:對岸的大國崛起,除了強力綁固亞洲諸國,與美國爭鋒之外,在非洲經營策略穩居優勢,對拒統之容忍度劇降,何難理解?所以「不可能長期迴避」。表達了決心和必要的耐心,至於何者為必要,端看雙方相關事務之協商融洽度,以及對一中框架之維護所作的努力,眼前所面對的考驗即在於服貿協議。國民黨在立院空有過半席次,被失格的議長配合綠營和稀泥,而延宕,恐是必要與否的臨界點之一了。

馬英九國慶文告提出「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一說,也引發綠營的猛轟,蔡、蘇同批「失格,無法接受」雲。蔡英文曾是李登輝麾下大員,最早掌理陸委會,蘇貞昌則是民進黨四大閣揆之一,難道對適用於大陸行的「台胞證」一無所悉?包括民進黨的閣揆們在內的高層政治人物,持用台胞證時,對於不用經外交部所發護照有何區別,會無認知?

問題在於如果蔡、蘇等堅持迷惘在舊日那個不存在虛妄的台灣國夢幻裡,逢中必反,恐也是對岸「必要」與否的臨界點,明乎此,果然民進黨的倒閣妄動成功重選立委而儌倖變成多數席次,閣揆改由民進黨出任,橫行反中盲政,踩到對岸不容鬆動的底線,會給台灣帶來何等政經災難,人民生活水平大崩盤時,如何收場?何人有此回天之力?

明乎如上潛在危機,蘇、蔡如不能改弦更張,一味盲動,不計後果,民進黨相關政治人物,應知所取捨,蘇、蔡互鬥兩傷之餘,會否有第三人取而代之,該是民進黨人及其支持群共同的企盼,也是中間選民的企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