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外交屢挫,世界格局開始巨變

美國走下坡原因探討(下)
方 焰
(旅美評論家)


2009年以來,美國及其助手日本、菲律賓使用多種手段離間中國與東盟的關係,挑撥煽動某些與中國存在海上領土爭議的國家,聯合起來與中 國纏鬥,除了越南,其他東盟國家都不為所動。這是因為,東南亞國家中儘管有些比較親美,有些比較親中,但是大多數國家懂得,中、美兩大強國都得罪不起,與 中、美同時保持良好關係,可以左右逢源,最為明智。而且中國乃近鄰,「近水樓台先得月」,收益更便捷、實惠。

越南:中越兩國的歷史恩怨比較曲折,不過主流還是友好合作。兩國的陸地邊界和北部灣的海洋邊界已經劃定。現實的矛盾主要存在於南海海洋邊 界,越南非法侵佔了中國南海29個島嶼。2009年美國推動「重返亞洲」戰略,越南動心,與中國出現海上摩擦。但越南還是比較謹慎的,為避免兩國關係惡 化,2011年10月越共總書記阮富仲訪華,與胡錦濤主席會談,兩國簽署《關於指導解決中越海上問題基本原則協議》,雙方承諾「堅持透過友好協商,妥善處 理和解決海上問題」。2013年6月,越南國家主席張晉創訪華,與習近平主席會談,雙方簽署《越中聯合聲明》,全面推進兩國在各個領域的友好合作。

世事無常,風雲多變。歐巴馬總統為挽回美國在亞太地區式微的趨勢,2014年4月23日至29日,先後訪問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 四國,鞏固美國與日、韓、菲的同盟,拉攏馬來西亞,加緊對中國的圍堵。歐巴馬雖未到越南,但越南政府卻受到美國的鼓動,錯估形勢。5月7日越南海警船向中 國護衛中海油「海洋石油981」鑽井平台(位於中國領海境內,距離中建島17海里)的船艇發起碰撞;12日中越雙方的艦船爆發水炮戰,越方被擊退;13日 越南平陽省等地爆發大規模示威抗議和打砸搶燒暴力行為,蔓延到22個省,有兩名中國人死亡,上百人受傷。被打砸搶燒的不只是華人和中國大陸企業,也波及台 灣、香港、韓國、日本企業,僅台灣商家被砸的就近1,000家。越南總理阮晉勇見局勢不妙,連發三封短信,下令禁止非法遊行。越南警方逮捕數百名暴徒。醞 釀中的「5‧18反華大遊行」急煞車。19日,中國接回近4,000名華僑,台商也大批逃離越南。這次事件,各有關方面損失巨大,震驚國際社會,政治影響 惡劣。越南「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輕信美國,自我膨脹,自作自受。

菲律賓:東南亞各國中,菲律賓緊跟美國「重返亞洲」腳步,充當圍堵中國的「急先鋒」。但是在黃岩島之爭中受到挫敗,入侵的菲律賓艦船全部 撤回;菲方企圖將爭執提交國際法庭裁決,也未能得逞。菲律賓阿吉諾總統是不甘心的。今年4月歐巴馬訪問菲律賓前後,菲方受到鼓勵和支持,在仁愛礁、黃岩島 等地,再次挑釁鬧事。今後這種騷擾將長期不斷發生,但是「泥鰍掀不起大浪」,只要中國嚴正對待,處置得當,阿吉諾總統及其後台老闆的圖謀不會得逞。

日本:從東北亞到東南亞,真正跟隨美國圍堵中國的,嚴格說來,只有日本和菲律賓。日本圍堵中國並非只是跟著美國跑,而是另有自己的打算。 日本國內政治右傾化趨勢嚴重。安倍是右翼勢力的代表,揚言「如果大家想稱我為『右翼軍國主義者』的話,那就請便吧!」安倍及日本右翼勢力的野心,是依靠美 國,狐假虎威,圍堵中國,爭當亞洲霸主。2014年4月,歐巴馬作為美國總統,首次親口宣布日美安保條約適用於釣魚島等島嶼,使日本安倍興奮不已,更加張 狂。中國與日本軍國主義化的鬥爭是長期、複雜和嚴峻的,對此必須做好心理準備和各種實際準備。

美國:從上述七個方面的簡析,可以看出,美國推行「重返亞洲」戰略不順利,這就使得美國在推行過程中,不斷調整。明顯的調整有四次:一、 2012年6月3日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提出「亞太再平衡戰略」以代替「重返亞洲」戰略的說法。這是因為「重返亞洲」明白顯示美國戰略東移,目標對準中國。 其實這種調整是「新瓶裝舊酒」,換個說法以緩和中、美之間的緊張氣氛。二、2013年初,歐巴馬總統進入第二任期,克里接替希拉蕊出任國務卿,提出對「再 平衡戰略」的新詮釋,聲稱這不僅是軍事的,也包括經濟、文化等方面,並且強調中、美在全球諸多事務中需要合作,「再平衡戰略」不是阻遏中國。三、2013 年6月,習近平訪美,與歐巴馬舉行「莊園峰會」,兩國相約共同建構「不衝突、不對抗,互相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係,標誌中、美關係進入新階段。 四、2013年8月美國副總統拜登訪問日本時,拒絕日方關於中國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的三項要求,沒有與日本發表聯合聲明,沒有與日本共同呼籲中國撤銷防空 識別區,不阻止民運航空公司向中方提交飛行計畫。在其後的訪華行程中,拜登主談中、美共建新型大國關係,在記者會上不談當時熱門的中國劃設防空識別區問 題。這有兩層重要涵義:其一、把建構中美兩國新型大國關係放在首要地位,不會為其他問題干擾中美關係的大局:其二、美國在處理中、日糾紛上保持調解者和仲 裁者的地位,不會一味倒向日方,企圖漁翁得利。

需要清醒地看到,「再平衡戰略」的出發點是美國保持世界霸主地位的意志和願望,其依據是美國對世界局勢和美、中兩國力量消長、態勢演變的 判斷,並非一時權宜之計,也不是某個政治領袖個人的思維。美國的對華政策始終具有友好交往、圍堵「和平演變」兩個方面,這是長期不會改變的。只是這兩個方 面的方式和力度,會隨著客觀形勢的發展而不斷變化。

四、烏克蘭危機,世界格局開始巨變

烏克蘭局勢成了當前全世界矚目的熱點。因為它是世界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變化的新指標。為弄清烏克蘭危機的性質及其重大影響,需要回顧歷史,梳理這一危機的來龍去脈。

烏克蘭與俄羅斯來自共同的祖先。10世紀前後,東斯拉夫族人成立基輔羅斯。12至14世紀,基輔羅斯分成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三個分 支,這三個國家在歷史上曾經是兄弟之邦。其後俄羅斯強大起來。17世紀中葉俄羅斯與東烏克蘭簽訂《佩利亞斯拉夫合約》合併成為一個國家。18世紀,俄羅斯 將烏克蘭大部分地區以及黑海北岸大片土地(包括克里尼亞)併入版圖。這是克里米亞和烏克蘭親俄分子聲稱他們自古以來屬於俄羅斯的根據。

俄羅斯10月革命後,曾經歷長達數年的外國武裝干涉,在此期間波蘭佔領了西烏克蘭。蘇聯粉碎外國干涉後,1922年烏克蘭加入蘇聯成為加 盟共和國之一。1939年德、蘇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德國佔領波蘭,蘇聯收回西烏克蘭。1941年德國進攻蘇聯,烏克蘭全境被德國佔領。1944年,蘇聯戰 勝德國,烏克蘭又回歸蘇聯。成為加盟共和國,一直到蘇東集團瓦解。這表明,在蘇聯存在的20多年裡,烏克蘭是蘇聯的一個組成部分。

1991年蘇聯解體,8月14日烏克蘭宣布獨立,但是並沒有與俄羅斯切斷聯繫。同年12月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三國共同發起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簡稱獨聯體)。

2004年烏克蘭爆發橙色革命,親西方的尤先科、季莫申科推翻親俄羅斯的亞努克維奇奪得政權。

眾所周知,「顏色革命」是美國為首的西方,在東歐、北非、中東、西亞若干國家催化、推動的革命。共同目標是在全球推廣美歐式民主自由制 度,鞏固擴大美國和西方對全球的統治。其中對東歐和西亞國家的顏色革命,是為了北約勢力東擴,孤立和瓦解獨聯體和俄羅斯聯邦;對北非、中東國家的顏色革 命,是為了剷除美國的「眼中釘」,培植更加親美親西方的政權,奪取這個地區豐富的石油等自然資源。顏色革命的基本模式,是利用這些國家的內部矛盾,策動和 支持反對派,打起「要民主自由」、「反對貪污腐敗、專制獨裁」的旗號,發動反政府遊行示威,一旦當局開始鎮壓,就將事態擴大,演變成暴亂或內戰,美國和某 些西方大國公開介入,以「維護人權」為名出面干預,甚至武裝入侵,實現政權更替的目的。這種革命的是非功過,國際輿論眾說紛紜,各執一詞。客觀公道而論, 應由當事的本國人民依據自身的利害得失和歷史的檢驗來判斷。

烏克蘭的橙色革命,並沒有給烏克蘭帶來安寧、發展與繁榮。相反地,烏克蘭陷入親俄派與親西方派兩大勢力無休止的紛爭。親西方派取得政權, 未能把國家治理好,政局動盪,經濟惡化,生活水準下降,人民日益不滿。2010年親俄的亞努克維奇東山再起,再度當選總統,但是親西方派並不甘心,隨時準 備反撲。

2013年11月,亞努克維奇決定暫停與歐洲簽署聯繫國協定的準備工作,引發反對派大規模遊行抗議。在烏克蘭當局動用警力驅散抗議人群 時,出現一批神祕的狙擊槍手,既槍殺民眾,又槍殺員警,兩面挑撥,製造混亂,以致局面急劇惡化,亞努克維奇出逃,議會議長圖爾奇諾夫出任代總統。這實際上 是烏克蘭的又一次「橙色革命」

烏克蘭親俄勢力及其靠山——俄羅斯不可能接受失敗,隨即採取「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辦法,對付烏克蘭臨時政府和親西方勢力。克里米 亞共和國和塞瓦斯托波爾市的大多數民眾親俄,率先遊行抗議,佔領當地政府,於3月舉行公民投票,宣布獨立,加入俄羅斯。頓涅狄克州和盧甘斯克州的民眾繼 起,5月11日舉行獨立公投,宣布獨立。

5月25日烏克蘭臨時政府舉行大選,烏克蘭首富、親西方的波羅申科當選總統,但是東部和南部親俄的州、市拒絕參加大選,大選的投票率相當低,因此波羅申科的民意基礎薄弱,扭轉局勢將十分艱難。

烏克蘭正處於十字路口,向東還是向西,兩大勢力將長期纏鬥,前途未卜,並存在被撕裂的可能。表面上是烏克蘭國內親俄與親西方兩大勢力在惡鬥,背後則是美歐西方勢力的「東擴」,與俄羅斯「反東擴」的鬥爭。

西方「東擴」與俄羅斯「反東擴」其實已經延續60多年(註:1922年烏克蘭加盟,1991年蘇聯解體,中間被德國佔領幾年)。1991 年蘇聯解體,戈巴契夫、葉利欽等人,十分天真地夢想,俄羅斯廢除社會主義制度,改行民主自由和資本主義制度,西方各國就會與俄羅斯和好,兄弟一般相處,豈 料美國為首的西方大國始終視俄羅斯為「異類」和龐大的「潛在敵人」。先是蘇聯解體前後,東歐劇變,前蘇聯的所謂「衛星國」紛紛廢除社會主義制度,投向西 方;隨即獨聯體的加盟共和國格魯吉亞、烏克蘭等爆發顏色革命,轉向西方。其中的烏克蘭的橙色革命尤其刺傷俄羅斯,因為基輔是俄羅斯歷史、文化的發源地,克 里米亞、奧德薩是俄羅斯的出海口和歷史名港。但是,俄羅斯改革初期,受到重創,國力急劇下降,並且對西方仍抱有某些幻想,對西方「東擴」無可奈何地承受。 普京上台,俄羅斯走上復興之路。現在俄羅斯已經復興,成為新型經濟體中金磚國家之一,國防力量也顯著恢復,包括世界第二軍事大國地位。元氣基本恢復的俄羅 斯,不可能繼續忍氣吞聲地接受美國為首西方勢力的東擴和蠶食。在敘利亞問題上俄羅斯說「不」,是開始;在烏克蘭危機中,俄羅斯與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的較 量,則是歐洲兩大勢力再演對抗的明顯標誌。歐洲的這種東西方對抗,其來有自,不是偶然的,也不可能是一時的。

問題的嚴重性在於歐洲的東西方對抗,牽動全球。若干論者,包括筆者認為,在美歐與俄羅斯關係緊張化的形勢下,美國的正確戰略和策略應當 是,與中國建構新型大國關係,避免美國在東西方同時受敵,「一根蠟燭兩頭燒」。出人意外,歐巴馬總統缺乏遠見,恰恰在如此重大的歷史時刻,選擇了錯誤的戰 略和策略,4月間出訪日本、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加緊對中國的圍堵。這樣就造成美國從西東兩個方面擠壓俄羅斯和中國,促使兩國走上聯合應對美國的局 面。在西方,美歐至今對俄羅斯實施的各項制裁,都是「小兒科」,傷不了俄羅斯的筋骨。俄羅斯主要靠輸出石油天然氣實現經濟復興,如果切斷俄羅斯與歐洲的能 源貿易,雙方都受不了。因此,俄羅斯當務之急是找到能源的新出路。5月的亞信峰會為俄羅斯提供天賜良機,中、俄兩國簽訂4,000億美元的合同,俄羅斯將 在30年內每年為中國提供380億立方米天然氣,這滿足了兩國各自的需要,加強了兩國抗壓的能力。在東方,美國在烏克蘭危機中軟弱表現,引起東方盟友們的 憂慮。為給盟友們撐腰打氣,鞏固和加強對中國的圍堵,歐巴馬訪問亞洲四國時發出不少錯誤資訊,鼓勵和支持日本、菲律賓和越南加緊對中國的挑釁。美國一連串 言行和舉措,違背兩國元首2013年「莊園會」達成的共建新型大國關係的承諾。

歐巴馬和美國的政治領袖們,必須認真深入思考,高瞻遠矚權衡,究竟如何對待中美、美俄關係?是加緊圍堵中國,加緊北約東擴,促使中、俄聯 合共同對抗美國,展開新的「冷戰」,還是與中國建構新型大國關係,與俄羅斯尋求和平共處,面對現實,容忍和接受世界多極化、多樣化、平等化、國際民主化的 大趨勢、大潮流。

五、結論:世界加速走向多極化

美國為什麼走下坡?本文探討了四個方面的原因。筆者愚見,這個進程很難逆轉,因為這不只是美國本身存在缺陷,而且是世界大趨勢使然。世界的未來不可能,也 不應當是一國獨霸的一統天下。所有國家獨立自主、自由平等、和平共處,建立起更加民主的國際新秩序,世界才能永續和平,更加進步、繁榮、美好。

關於美國走下坡,還有三點需要說明:

首先,美國下滑的道路是曲折的,不會直線滑落,而是起起伏伏。這是因為,美國經濟具有週期性,繁榮與衰退交替出現;還因為美國的制度決定,很難進行脫胎換骨的大變革,但是對於國家出現的問題和存在的缺陷,具有局部改良和修補的能力。

其次,美國政治經濟頑症難治,很重要的原因是,截至目前,美國朝野自我感覺良好,對自身病症缺乏認識,並且諱疾忌醫。只有當美國朝野認識到自身病症嚴重,認識到病根在哪裡,才會下決心醫治,自覺主動地尋求醫治之道。

第三、美國走下坡的前景,不是美國的破敗或滅亡,而是從世界霸主的寶座上下來,與世界其他強大國家和平共處,共同發展。時代不同,古巴比 倫、古埃及、古羅馬帝國、阿拉伯大帝國、蒙古大帝國滅亡那樣的歷史不會重演。當今的每個強大國家,都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文化底蘊、思想信仰、民族凝聚力。 內憂外患十分嚴重時,政權可能更替,社會制度可能變革,國家仍會存在和延續。筆者在《美國為什麼能夠成為世界唯一超級大國》一文中,列舉了美國得天獨厚的 條件以及美國的許多長處,其中若干因素會長久發揮作用,保證美國即使失去世界霸主地位,仍然會是美洲「龍頭老大」,與世界其他強大國家平起平坐。到那時, 世界會更加平等、和平、民主。

(2014.1.5初稿;2014.2.18二稿;2014.5.26三稿於紐約)【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