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中鼎
(台灣交通大學教授)
薛中鼎
(台灣交通大學教授)
2016年的台灣總統大選,經歷了去年九合一大選,國民黨大敗。以目前的局勢看來,民進黨已經情況明朗,推出共主蔡英文。國民黨則是分崩離析,莫衷一是。如果推出的是王金平、吳敦義,從民眾來看,總覺得暮氣沉重,缺乏新意。如果推出的是朱立倫,又覺得資歷不足,難孚眾望。
民進黨團結一致,氣勢如虹;國民黨內鬥不休,九合一嚴重挫敗,士氣不振。在2016年的大選,蔡英文可望勝選成為台灣下一任的總統,民進黨可望再度執政。
如果蔡英文勝選,民進黨再度執政,兩岸關係會有什麼樣的變局?本文企圖以問題基本面為出發點,做出分析。
蔡英文對於兩岸未來關係的說法是「民進黨勝選,中國將因而調整對台政策」。
事實上我們回歸問題的基本面,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憲法,開宗明義有一段《序言》,做了這樣的陳述:
「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聖領土的一部分。完成統一祖國的大業,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神聖職責。」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已將「完成統一祖國大業」寫入憲法一開始的《序言》中,這個政策,除非修改憲法,否則不論何人當權,不論對台是溫情喊話,還是嚴詞以對,其基本立場都不可能改變。
事實上,從中國大陸的第一代領導毛澤東,第二代鄧小平,乃至於江澤民、胡錦濤、到今天的習近平,這個「統一大業」的基調,不論是在任何的國際場合,尤其是對美國,不論在任何情況,面對任何壓力,就從來沒有改變過。
因此,蔡英文所謂的「民進黨勝選,中國將因而調整對台政策」,終將是一廂情願的說詞。蔡英文做出這樣不切實際的說詞,她的目的,無非就是不惜混淆視聽,只為贏得選票。
習近平在3月4日全國政協第十二屆三次會議中對今後對台工作定調,他說,「台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最大障礙。兩岸同胞要對台獨勢力,保持高度警惕。」並特地強調「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值得注意的是,習近平所謂的「台獨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最大障礙」,以及「地動山搖」的隱喻,都有以武力相向的含意。
當然,很多台灣民眾都會說,我們不是「嚇著長大的」。不過,我們還是要認清楚,很多事不是開玩笑的。譬如喜愛飆車的青年,也許玩了12年的飆車,都沒有出過任何車禍,就自以為飆車是不會出事的。而事實上,只要不小心出了一次車過,這個人的一輩子就玩完了。
2014年11月,習近平在北京主持「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會議」,美國總統歐巴馬應邀參加會議。在11月11日的晚上,習近平邀請歐巴馬 在中南海夜遊瀛台。習近平特地向歐巴馬介紹「康熙皇帝曾經在這裡(瀛台)研究制訂平定內亂、收復台灣的國家方略」。習近平特地安排與歐巴馬在瀛台相會,特 地介紹瀛台是「康熙皇帝曾經在這裡制訂收復台灣的方略」,也有隱喻的含意。
康熙收復台灣的方略是什麼呢?康熙收復台灣是在1681年,經過「庭議」所下的決策。1681年,一方面是康熙平定了「三藩之亂」,東南半壁已無後顧之憂;另一方面是台灣鄭經逝世,鄭經的兩個兒子的兩個集團,進行激烈的內鬥。
康熙把握時機,庭議決定攻取「因剿寓撫」的戰略,也就是以武力攻取和平誘降的兩手並用的策略。
1681年康熙庭議決定出兵攻取台灣。經過兩年的準備,到了1683年,才真正出動海軍「犯台」。康熙收復台灣的具體行動如下:
1.在經濟上封鎖台灣,使台灣的經濟陷入困境;
2.康熙派施琅出兵攻佔澎湖;
3.施琅按兵不動於澎湖,收買台灣的軍事領袖,對台灣成功誘降。
嚴格說,施琅並沒有真正的出兵「犯台」。施琅的海軍只在澎湖打了一仗,大敗澎湖的鄭軍,台灣也就望風歸降了。台灣人民的生命財產沒有受到什麼傷害。
從施琅出兵,到「完成統一祖國大業」,只用兩個月的時間。簡單來說,滿清收復台灣是花了兩年的時間準備,兩個月就開花結果。
在今天的台南孔廟,還供奉著「靖海侯」施琅的牌位,供人祭祀。
中國的政治體制是中央集權。換句話說,只要經過中央「庭議」,就可以決定研擬收復台灣的方案。中國大陸收復台灣的方案也不難想像,一是處理好來自於美國的壓力,一是參考康熙案例,研擬「因剿寓撫」的具體兩手對台方案。
以今天兩岸實力對比而論,如果美國鬆手不管,中國大陸出兵「完成統一大業」,應該有如探囊取物,不需要兩個月的時間。
在馬英九政府時期,因為馬政府相對「親中」,中國共產黨顧及情面,不便疾言厲色以對。如果蔡英文政府處理不好與大陸的關係,中國大陸反而可以不必顧忌情面,鷹派勢力將會抬頭,也許會拉快了庭議攻台的進程。
就像是當年陳水扁提出了「一邊一國論」,中國大陸就推出了《反分裂國家法》,具體說明以武力進行統一的三個前提。
從中國大陸庭議攻台,到實際攻台,以今天中國大陸全力發展軍備的情況看來,恐怕也不至於需要花費兩年的時間,來完成攻台的海軍部署。
對於台灣來說,要思考的問題是,如果習近平已經準備好了,請問,蔡英文到底準備好了沒有?◆
社論
國際與外交
《馬關條約》120週年
兩岸關係
台獨與太陽花
台灣事情
認識中國
海峽短評
編 後
補社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