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和霸道的對比

論中國的復興與國民黨的潰敗

社論


9月3日,北京舉辦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大會」,共49個國家元首或代表出席,並舉行了閱兵大典。

永不稱霸,永不擴張,永不搞勢力範圍

這次閱兵的裝備100%為大陸自製,84%是第一次展覽。或有負面評議為「秀肌肉」,但深受帝國主義侵略,經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九一八事變」及八年抗戰,中國人民深知沒有充分的軍事力量,就不能保衛國家人民的生存和生計,遑論自由民主,遠的不說,近者如敘利亞、伊拉克、阿富汗的例子就在眼前。中國的軍事力量除了自衛,也是為了捍衛世界和平的。習近平國家主席,在大會演講中就說:

「為了和平,中國將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中華民族歷來愛好和平。無論發展到哪一步,中國都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永遠不會把自身曾經經歷過的悲慘遭遇強加給其他民族。中國人民將堅持同世界各國人民友好相處,堅決捍衛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努力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中國絕不走帝國主義的老路,並不始自於習近平,早在中國尚面臨「亡國滅種、豆剖瓜分」之際,孫中山就說了:

「如果中國強盛起來,也要去滅人國家,也去學列強的帝國主義,是相同的路,便是蹈他們的覆轍;所以我們要先決定一種政策,要濟弱扶傾,才是盡我們民族的天職。我們對於弱小民族要扶持他,對於世界的列強要抵抗他,如果全國人民都立定這個志願,中國民族才可以發達;若是不立定這個志願,中國民族便沒有希望!我們今日在沒有發達之先,立定扶傾濟弱的志願,將來到了強盛時候,想到今日身受過了列強政治、經濟壓迫的痛苦,將來弱小民族如果也受這種痛苦,我們便要把那些帝國主義來消滅,那才算是治國、平天下。我們要將來能夠治國、平天下,便先要恢復民族主義和民族地位,用固有的和平道德做基礎,去統一世界,成一個大同之治,這便是我們四萬萬人的大責任。諸君都是四萬萬人的一分子,都應該擔負這個責任,這便是我們民族主義的真精神!」(《民族主義,第六講》)

孫中山認為將來中國強大後,要「用固有的和平道德做基礎,去統一世界,成一個大同之治」,這也是後來聯合國的理想。此外,中國還要「濟弱扶傾」,幫助一些弱小國家共同發展。

後來,習近平在聯合國的講話除了再次重複強調中國「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不搞勢力範圍」外,9月26日(紐約),習近平在聯合國發展峰會發表演講稱:

「我們要爭取公平的發展,讓發展機會更加均等。各國都應成為全球發展的參與者、貢獻者、受益者。不能一個國家發展,其他國家不發展,一部分國家發展,另一部分國家不發展。各國能力和水平有差異,在同一目標下,應該承擔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要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提高發展中國家代表性和發言權,給予各國平等參與規則制定的權利。」

王道文化和霸道文化的比較

此外,習近平還宣佈:

「--中國將設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首期提供20億美元,支持發展中國家落實2015年後發展議程。

--中國將繼續增加對最不發達國家投資,力爭2030年達到120億美元。

--中國將免除對有關最不發達國家、內陸發展中國家、小島嶼發展中國家截至2015年底到期未還的政府間無息貸款債務。

--中國將設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同各國一道研究和交流適合各自國情的發展理論和發展實踐。

--中國倡議探討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推動以清潔和綠色方式滿足全球電力需求。

--中國也願意同有關各方一道,繼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推動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早日投入運營、發揮作用,為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和民生改善貢獻力量。」

習近平20分鐘的演講中,遭15次的掌聲打斷,並且有20、30位聽講的各國元首在演講後,列隊與習近平握手,這是聯合國內絕無僅有的現象。

習近平宣佈的主張都是針對發展中國家和不發達國家的「濟弱扶傾」,及「不強加之人,不趁人之危」的「和而不同」。

相對於老布希總統當年在聯合國內稱,「美國還要繼續領導世界。」歐巴馬也說:「美國要領導世界100年。」習近平的聯大演說,顯然與之有天壤之別。

為什麼會有這個差別,孫中山當年就指出這是東方王道文化和西方霸道文化的不同。他說:

「我們現在講大亞洲主義,研究到這個地步,究竟是甚麼問題呢?簡而言之,就是文化問題,就是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比較和衝突問題。東方的文化是王道,西方的文化是霸道;講王道是主張仁義道德,講霸道是主張功利強權;講仁義道德,是由正義公理來感化人;講功利強權,是用洋槍大砲來壓迫人。」「我們現在處於這個新世界,要造成我們的大亞洲主義,應該用甚麼做基礎呢?就應該用我們固有的文化做基礎,要講道德,說仁義;仁義道德就是我們大亞洲主義的好基礎。我們有了這種好基礎,另外還要學歐洲的科學,振興工業,改良武器。不過我們振興工業,改良武器,來學歐洲,並不是學歐洲來消滅別的國家,壓迫別的民族的,我們是學來自衛的。」(《演講.大亞洲主義》)

習近平的聯大演講,不僅是把和平帶進了聯大,並且是實踐了孫中山王道主義的理想,把東方王道文化帶進了聯大。這是中國的偉大成就,也是全體黃帝子孫共同的光榮。

反觀台灣的中國國民黨,卻因民意支持度偏低和主張「同表一中」、「和平協議」、「終極統一」的兩岸政策與國民黨長期政策,及主流民意不合,而硬迫廢止洪秀柱國民黨總統候選人。

「終極統一」明文於憲法增修條文

國民黨的民意支持度偏低不始自洪秀柱參選總統,而是長期來國民黨只知「革新保台」,和馬英九執政「不統、不獨、不武」,失去了國家奮鬥的目標,藍營支持者不願投票。以致去年「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大敗,而全黨彌漫失敗主義,A咖竟無一人敢出來參選總統,才有洪秀柱挺身而出,經過民主程序而取得國民黨候選人資格,今竟因民意偏低而遭取消。

民意偏低換人也罷,竟說洪的兩岸政策不符黨的政策和主流民意。

洪秀柱提出「一中同表」時,黨內確實有人有意見,但馬英九說:「這看就知道嘛,所謂一中同表同時表達嘛,內容其實跟我們『一中各表』一樣啊!都是我們自己有解釋的空間啊!『一中各表』你看七年下來相安無事,這個互信非常重要,所以這個洪副院長對這點非常了解。」

其實「一中同表」是要打破中華人民共和國對「中國」的壟斷,要中共承認中華民國也是「中國」,比「一中各表」更為強化中華民國的地位。

至於兩岸「和平協議」,不但是連胡五點願景,並且是馬英九競選總統的政見和「願景」,也被列入國民黨黨綱,直到朱立倫才被取消。

「和平協議」不但是國民黨長期的政策,並且是經馬英九兩次總統選舉所肯定的主流民意,怎麼突然變成了與國民黨政策不合,與主流民意不合呢?「和平協議」是將兩岸和平發展制度化,難道台灣的主流民意不接受兩岸和平發展,而希望「天搖地動」嗎?

再說,「終極統一」,中華民國憲法為一個中國憲法,其增修條文的前言亦明言「國家統一」,但沒有統一時間表,故謂「終極統一」。並將現在的中華民國領土分為「自由地區」和「大陸地區」,是謂「一國兩區」。

中華民國憲法是任何中華民國總統和政府所必須遵守者,連蔡英文都向美國承諾會「遵守中華民國憲政體制」,而國民黨卻以「終極統一」不合國民黨政策,這豈不連蔡英文都不如嗎?沒有「一個中國」、沒有「和平協議」、沒有「終極統一」,這樣的國民黨又與台獨何異?

美國和日本覺得不安

老實說,拉下洪秀柱,換上朱立倫,也沒人看好朱立倫能當選,為什麼國民黨要以違背自己長期兩岸政策的理由來「換柱」呢?楊泰順就指出:

「洪秀柱喊出一中同表與終極統一,某些人聽來當然刺耳,反對黨更是見縫插針紅帽子丟得毫不手軟。但就選戰策略來看,對政績不佳的執政黨,這個議題似乎還是個不錯的選擇。如果不另闢戰場,民進黨主打633跳票、募兵制跳票、證所稅跳票、年金改革跳票、食安風暴、房地產崩盤、外銷不振等,國民黨恐怕就只能等著挨打。眾所周知兩岸議題是民進黨的罩門,這也是為何蔡英文以『維持現狀』力求迴避,故國民黨候選人提出略帶嗆辣的主張,迫使民進黨面對議題,似乎值得一試。兩岸議題一旦被形塑為選戰主軸,立委的選情獲得拉抬自然也可期待。

但這個孤注一擲的戰法,顯然讓有些人覺得不安,尤其是美國、日本等強權。如果兩岸議題持續發燒,蔡英文將被迫在某些傾獨的主張上表態,由於蔡當選機率甚高,北京當局勢必有所反應,甚至某些制裁的措施也會提前出台,使兩岸關係陷入緊張。

如此一來,美、日勢必被迫表態挺台,但此時的中共已非吳下阿蒙,上世紀兩艘航母可以迫使北京妥協,今天的情況卻可能讓華府與東京更感棘手。故而美、日可能施壓國民黨高層,迫使國民黨啟動換柱程序。」(《中國時報》《換柱是否也換政策牛肉》,2015-10-10)

2011年11月,馬英九提出「和平協議」為「十年願景」,陳唐山即召開記者會言,他任外長時,柯林頓來訪見陳水扁,陳水扁提「和平協議」而遭柯林頓反對。後,台灣《商業周刊》訪希拉蕊,亦言若兩岸經貿更加密切將致使台灣失去「政治的自主權」,更何況高度政治性的「和平協議」。

所以,我們同意,楊泰順能透視到「換柱」是美、日的壓力,他的分析亦有一定的道理,但我們認為更基本的原因是美國雖不願意因台獨而兩岸武裝衝突,但也不能讓台灣和大陸有進一步的和解,不能讓「和平協議」成為總統大選的話題和民意,而須讓台灣能成為美國「重返亞洲」、「戰略平衡」的前沿。

國父遺囑云:「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並抱病北上「共商國事」、「和平統一中國」,終病逝北京。朱立倫參選國民黨主席之時,亦疾呼「喚回國父建黨的黨魂」,試問沒有「一個中國」、沒有「和平協議」、沒有「終極統一」,還有國父建黨的黨魂嗎?

一方面,習近平把孫中山的王道主義帶進了聯合國大會,一方面為配合美國遏制中國而「換柱」。再差一步,台灣就要變成「汪偽政權」了。一切愛國愛黨的國民黨人能不痛切反省振臂而起,還是只能坐以待斃呢?【王曉波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