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日本侵華史實化解仇恨

張健豐
(文史工作者)


李登輝在日媒投書,說「台灣人民對日抗戰非事實,哥哥當時身為日本人,是為祖國而戰。」引起社會軒然大波。李辦說從還原歷史的角度看問題。那對乙未抗日歷史有所涉獵的我,就要將相關史實提出作參考。回顧120年前中日甲午戰爭時,日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擊敗中國的海、陸軍,佔領遼東半島和澎湖。馬關會談中,中方代表李鴻章針對日本強勢要將台灣等地割讓,告誡日方代表陸奧宗光和伊藤博文:「今查擬請所讓之地,如果勒令中國照辦,不但不能杜絕爭端,且必令日後兩國爭端紛紛而起,兩國子子孫孫永成仇敵,傳之無窮矣。我輩既為兩國全權大臣,不能不為彼此臣民深謀遠慮,自應立一永遠和好互相援助之約,以保東方大局。」

因當時日方不與中國講道理,只要談事實,為了解除日軍對首都北京的威脅,清廷只能將澎湖、台灣本島及其附屬島嶼釣魚台等割讓給日本。但日本針對從中國那裏搶到的台灣,是以長達近半年的武力征討才得到。事後,日方也不諱言。如日人寫的《近衛師團南國征討史》、《台灣征討記》、《明治二十九年台灣征討史》等皆有「征討」字樣。連當時美籍的日軍從軍記者戴維遜在其所著的《台灣之過去與現在》也是用“occupation”(佔據)記述日軍的漸次推進。隔年,雲林義士簡精華、柯鐵等據守現今劍湖山世界的後山(鐵國山)抗日,日方發動震驚國際的雲林大屠殺,逾三萬鄉民被日本人欺凌、屠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埋下後代對日本人仇恨的種子。

40年後,日本對中國再次發起侵略戰爭,並縱容軍隊造成一場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引起中國軍民同仇敵愾,光復前朝割讓的台灣也是對日抗戰的目標之一。而台灣的台籍日本兵,有的因日本鼓動的仇中意識,有的被迫到前線為日本作戰,其中有KANO棒球隊隊長吳明捷的弟弟和李登輝的哥哥。

中國經歷八年抗戰打敗日本,光復台灣,台灣人興高采烈地慶祝。當時旅居日本的吳明捷,也申請恢復原來中國國籍和漢姓,並終身不入日本籍。他在前往靖國神社探視在二戰中被日本徵召入伍罹難的弟弟時,一定站在偏殿外面,合十默祭,一再告誡後輩萬萬不可祭拜正殿,因為「當年征討台灣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以及戰死的1,317位日本軍人,供奉在靖國神社正殿。台灣人再沒有骨氣,也不能祭拜殘殺祖先的仇人」。

李登輝去靖國神社祭拜其兄是在正殿參拜。所以,他批評馬英九總統紀念抗戰是為騷擾日本,呼應日相安倍在終戰70週年談話裡的「日本戰後出生的世代,不能讓與那場戰爭無關的未來子孫,持續背負謝罪(道歉)的宿命。」

今日日方宣稱取得釣魚台列嶼之法律依據是《馬關條約》,自然再次引起兩岸三地對日本的仇視。所以,安倍先向台灣道歉是對的。現今日本需擔負的即是120年前侵略中國的原罪。台灣人也切勿因受到日本50年的統治而失去應有的尊嚴。應和亞洲其他國家督促日本當局正視史實,真正地為世界和平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