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再度牽動東北亞強權敏感神經

李明(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


1945年8月,美國以兩顆原子彈投擲日本廣島和長崎,結束了二次大戰,世界從自此進入核子時代。所謂核子時代,即是武裝先進國家以熱容核爆炸形成巨大殺傷力取代傳統武力,給敵方致命打擊。之後並以獨佔核子科技,防止敵方擁有同樣或類似的武器,以維持戰場絕對的致勝優勢,進而再以核武作為工具,期能作為壓制或訛詐敵方的憑藉,壓迫敵方無力招架而不得不屈服。

美國終1940年代為止,一直是獨佔核子武器的國家,不過,蘇聯在1949年也發展出核武器,美國的獨佔維持不過四年之久。英國在1950年、法國在1960年也進行試爆成功,中共則在1964年10月,在新疆羅布泊首度試爆成功,至此世界五強便都成核子國家。

擁有核子武器是一回事,將核子武器投射至敵國則是另一回事。美國在1945年以原子彈攻擊日本,載具是B-29轟炸機,時至今日,戰略轟炸機固然仍是不可缺少的載具,惟1970年代之後,美蘇兩國發展出長程火箭,並使核子彈頭縮小及精緻化,加強長程火箭精準度,終於可將核子武器裝載於洲際彈道飛彈(ICBM),給遙遠的敵國致命的打擊。

正因為美蘇兩國都具有同樣的毀滅性能力,即使雙方擁有的核武器及推進器數量不一,同樣擁有毀滅對方的能力。即使被對方攻擊後,被攻擊國家仍有反擊能力,反過來亦可給對方毀滅性的打擊,此即是「相互保證毀滅」的觀念(mutually assured destruction, MAD),美蘇兩國始終不敢以核武相向,乃維持長久以來的「恐怖平衡」(balance of terror)。

北韓政權與核子武器已成孿生兄弟

從過去歷史發展看來,作為核武國家,必然要在發展核武強大打擊力的同時,增進其載具(火箭)技術,方能成為具有威懾力的戰略武器。過去西方列強和中共如此,今日的北韓亦復如此,因此世人不必驚訝北韓今年以來所進行的連串動作,雖然這些動作絕非始自今日。國際社會因為北韓的冒險主義,再次受到震撼,導致今日東北亞再次出現動盪。

由於核武是有效的終極武器,擁有核武是強國的象徵,處在世界強權周圍,又面對逐漸強大的南韓,北韓領導人自然深感擁有核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加以冷戰結束之後,蘇聯瓦解,現在的俄國不再視北韓為兄弟國,即使中共也不再對北韓言聽計從,有時中共甚至加入其他強權壓迫北韓服從國際「核不擴散體制」(NPT),放棄核武研發。北韓從金日成、金正日、金正恩等三代領導人,念茲在茲者,正是決不放棄核武發展,作為本國求生、對抗強權的壓箱寶。

任何想叫北韓放棄核武努力的嘗試,不是徒勞就是受到強悍的抵制,從2002年北韓承認發展核武為國家決策以來,北韓和國際社會的對立,一直就是核武議題所帶動,成為兩世紀之交,最棘手的國際安全難題。

時至今日,不可避免地,北韓與核武器已成為一對孿生兄弟。從北韓而言,核武與長程火箭也是一對孿生兄弟,必須齊頭並進發展,這也是為什麼繼今年1月6日(農曆小寒),北韓宣布成功試爆氫彈之後,再進一步於2月7日(恰巧是除夕)發射了長程火箭(北韓自稱是「光明星人造衛星」)。此舉再一次挑戰聯合國加諸於北韓的制裁,且再一度牽動著東北亞強權之間敏感的神經。

北韓視國際警告與制裁如無物

1月6日北韓宣布進行氫彈試爆,立即引發國際社會反彈,除聯合國安理會發出強烈譴責之外,美國總統歐巴馬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等安理會成員國首腦積極研擬制裁案,並要求中共和俄羅斯等國呼應。南韓總統朴槿惠也在事發後與美日方面聯絡,據稱三方都同意應該與其他安理會成員國商討對北韓的制裁。由此看來,北韓的動作正在加速美日韓等國的重新聯手。不僅如此,去 (2015) 年12月28日,對於日韓順利解決「慰安婦」問題,美國表達「由衷的祝賀」,因「慰安婦」問題的解決,使美國長期促成其遠東重要盟國的合作,終於成為事實。加以這次北韓的冒險主義行為,幫助華府達成過去多年改善日韓關係的計畫。

北韓在氫彈試爆之後一個月後,發射了長程飛彈,這是平壤整體計畫的一部分,固然是金正恩所在必得,仍不免引來各界撻伐。安理會在次日立即表達強烈譴責聲明,這是經過安理會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15個理事國一致同意的。安理會當中,美國的角色極為重要,也對強烈制裁北韓主張最力,但中國大陸仍不願呼應美國提議的加強制裁措施。

以美國而言,它對北韓兩次行動回應最為強烈,包括2月10日參議院一致通過針對北韓實施更嚴厲制裁的議案,12日又經眾議院通過,歐巴馬在18日簽署這項法案,法案要求美國總統對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軍火、奢侈品、網路犯罪及侵犯人權等與北韓有往來的個人及團體施行制裁,包括凍結資產、禁止入境美國和終止與美國政府的合約等。法案授權政府在今後五年每年花費1,000萬美元購買通訊設備加強對北韓的廣播。

南韓反應也很強烈,在2月10日宣布關閉在北韓開城的南北韓合作生產線「開城工業園區」,北韓則在隔天宣布將工業園區劃為軍事管制區、驅逐所有南韓人員、切斷聯繫兩國之間的「熱線」通訊,並指稱南韓的關閉園區「形同對北韓宣戰」。據南韓統一部統計,開城工業園區自從2003年開工以來,南韓各方面透過工業園區流入北韓的現金高達6,160億韓元(約新台幣170.73億元),南韓政府和民間團體又對北韓進行了約10,190億韓元(約新台幣282.43億元)的投資,統一部相信這些資金被北韓挪用在提升核武和導彈能力上。2月16日朴槿惠總統在國會演說時指出,南韓終止開城工業區運轉,旨在切斷北韓外匯來源,不使其用在軍事用途。朴槿惠並強調,將採取更強力、更積極的措施,讓北韓覺悟開發核武無助於其生存,進而不得不努力尋求變化,並稱將與美日等國加強合作,以外交力量因應北韓挑釁。

中國大陸拿捏對北韓政策小心謹慎

中國大陸的反應相當關鍵,但不見得兩面討好,至少在國際社會矚目下,再也不能對北韓曲意維護,但也不能壓迫北韓過甚,以免把北韓逼成中國大陸的敵人。根據「紐約時報」報導,中國大陸曾派遣資深外交官武大偉去北韓,試圖說服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不要發射火箭,金正恩不但置之不理,還比外界預測早了一天,也就是在除夕發射。

中國大陸對北韓向來須謹慎拿捏相處的方式,中國大陸不喜歡金正恩的冒險主義與挑釁行為,習近平也刻意保持與金正恩的距離,反而與金的死敵朴槿惠走得近些,都可說明現在北京與平壤關係正在走向質變。據大陸學者時殷弘的看法,雖然大陸對金正恩失望,但大陸很可能繼續容忍金正恩的行為,但會反對美國主張、日本南韓跟從、針對北韓進一步的「強烈制裁」。

針對朝鮮半島情勢發展,中國大陸人士也有較悲觀的看法,解放軍少將王海運就呼籲中共應做好在半島開戰的準備,以應付「可能在家門口發生的戰爭」。他指出,應做好美日韓軍事打擊北韓核子設施所可能造成中國大面積核污染的應對舉措,並且避免北韓大規模「難民潮」和「散兵潮」湧向中國。王海運直接點破戰爭在所難免,顯示北京的立場趨於明朗和強硬,以及中共對美日韓的「合謀」提高了警覺。他也強調中國大陸不可能再次以民族犧牲已拯救一個不聽勸告的政權,解決北韓核武危機的唯一選擇是「動員國際社會輿論、力促重啟六方會談,通過對話促使北韓棄核,進而簽訂和平條約」。

南韓對THAAD系統態度各方矚目

對於北韓的試爆氫彈和發射長程飛彈,美國最近已加強在南韓的軍事部署。2月13日,駐韓美軍司令部決定將增加部署PAC-3 型愛國者飛彈。美國更在17日派遣四架F-22猛禽匿蹤戰機飛抵南韓執行勤務,據稱匿蹤戰機的優勢,是可潛入北韓平壤空域執行任務,並可對金正恩住所或北韓核心軍事設施進行精準轟炸。美海軍「北卡羅來納」號核動力潛艇駛入釜山港,3月份「史坦尼斯」號核動力航空母艦將進入朝鮮半島水域參加新一輪的「關鍵決斷」軍事演習。

在爆發北韓核武危機的同時,南韓國防部長銜命至美國,和美國商討部署「薩德(THAAD, 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亦即「戰區高空防衛系統」的可能性。以美國過去力勸南韓加入,南韓考慮中共反對遲遲不肯加入的情勢看來,南韓這次顯示了高度的興趣和配合度。就連朴槿惠在國會演說時,也透露了她的意向,朴稱如能和美國建立薩德系統,將可防衛南韓並保持對北韓的威懾力。

在北韓威脅下,南韓加速向美國傾斜,同時拉動了複雜的美中關係。美國積極推進在韓部署薩德系統,是長期的佈局,眼看即將成為事實。薩德系統固然表面上是用於對付北韓,倘裝設成功,靠近北韓的中國東北各省軍事動態也在薩德系統籠罩之下,這是中國大陸感受威脅的原因。過去中共曾透過各式管道告知南韓北京反對的立場,這次北韓的盲動冒進行動,為中國大陸帶來棘手的難題。

針對美國的薩德系統,中國大陸的出現了具體回應。春節期間,中國大陸中央電視台「軍事紀實」節目播出共軍火箭部隊施行「冬訓」,畫面顯示共軍火箭部隊在東北嚴寒氣候之下進行演練實況,出現的公路機動型三級固體推進洲際彈道飛彈包括「東風31」、基本型、「東風-31A」改進型、以及「東風-31」增強型等。在這敏感的時機,特別是薩德系統是否終究安裝、美國是否繼續「圍堵中國」,中共火箭部隊的「冬訓」畫面,似乎出現了相當的戰略含意。

天塌了還有高個兒頂住?

北韓常在強權夾縫當中找尋機會和利益,過去相當時間經常得逞。平壤曾經借助於和美國與南韓談判獲得實質的物資援助,也利用地緣政治和戰略價值,向中國大陸提出能源和糧食等需索。不過設若北韓玩得過火,也將傷及中共的利益。平壤無論進行核子試爆或發射火箭,都未曾尊重老大哥北京,繼之引來美國、南韓、日本同仇敵愾,即將加大對北韓的制裁。聯合國過去幾次對平壤制裁都缺乏效益,正因為中國大陸不願見到北韓的崩潰。時至今日,大陸有些專業人士方才頓悟,北京不能排除朝鮮半島可能爆發戰爭,中共可能也牽扯其中。眼下的薩德系統讓中國大陸深感芒刺在背,如何應付,將成為北京和平壤共同的承擔。常言道,「天塌下來還有高個兒頂住」,以現在的朝鮮半島形勢看來,還頗為寫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