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7日,美國開始執行「返回亞洲」的政策,菲律賓首先表態支持。美國拉森號導彈驅逐艦開始進入南中國海,引起中國高度關切。日本也對中國的南海政策以及東海政策持續表示警戒。2016年4月12日,日本的海上自衛隊護衛艦首次停靠越南的戰略基地金蘭灣。而早在4月3日,日本的兩艘驅逐艦和一艘潛艇已經停泊在菲律賓的軍港。此一連串的事件合併來看,可以推敲出「美日同盟」體制已經邁向了「太平洋同盟」體制。
Calder教授在2009年《太平洋同盟:強化美日關係》一書中認為美日應朝向新同盟關係發展。如同太平洋軍事指揮的角色,包括應付恐怖事件的發生、周邊地區導彈的攻擊、應付自然災害;並且認為無軍事基地的國家安全是「不安脆弱性的」。日本安全保障必須考量北韓與中國的因素。1994年的北韓危機,以及1995-1996年中國在台海兩岸的試射飛彈都是讓日本再度思考強化美日同盟的重要性。簡言之,Calder教授認為日本在東亞所扮演的同盟角色應有所轉變。
從美日同盟關係的歷史演變來看,1950年代的美日同盟主要是冷戰下的產物。此體制是由美國所設計,也是當時資本主義對抗社會主義的防衛體制。隨著1960年代的改定,美國軍隊無法任意進入日本,必須先告知日本;日本外交、防衛自主權有所提升。1970年代,美日同盟主要在於保持東亞的均勢。但是在越戰問題方面,北越當時有社會主義陣營國家的支持,美國始終無法結束越戰。美日同盟發生的效果有限。美國則轉變戰略,將中國納入其友好陣營,以早日脫離越戰的泥淖。1980年代,日本中曾根康弘首相將美日同盟的對象轉移到蘇聯。1990年代,蘇聯解體之後,美日同盟存續的必要性,引起日本國內的討論,而有美日關係漂流的論點出現。
伊拉克戰爭與911恐攻事件之後,美國再度決心強化美日同盟體制。前日本國際情報局長孫崎享分析,日本的自衛隊行動是依照美國的戰略來佈局行動。在冷戰後,美國的東亞戰略分成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92年美國打出冷戰後的新戰略「由下而上」的模式,評估縮減美國的軍力。第二階段是1995年2月,美國希望日本檢討對於「周邊」的定義。第三階段則是2000年12月29日兩國的外交、防衛大臣協議,正式將日本自衛隊納入可干預國際執政政權的力量之一。第四階段則是 2010年中國工業生產超過美國,美國開始重新思考東亞的戰略。
現今的美日同盟已經將協防焦點轉向南海,也是日本邁向「正常國家」、「海權國家」的東亞新佈局。◆
社論
國際與外交
評說馬英九
蔡英文上台
兩岸與統獨
廢止課綱微調
台灣事情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