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馬英九總統八年

姜新立(中山大學、佛光大學名譽大學教授)


從2008年5月20日到2016年5月19日,馬英九擔任了兩任八年的「中華民國總統」,現在到了可以對他做一個評價的時候了。

亞里斯多德說:「人是政治動物」。如果一個人當到了「總統」,應該是他政治人生的最高峰,至於是否能在歷史中留名,端看他在總統任期內以「總統」這個角色對國家民族與人民社會有無特殊的貢獻。古今中外,多少帝王、首相、總統、總理一類的政治統治者與領導人,似如恆河沙數,但能留名青史的確實不多。遠的不說,就拿近現代東、西世界而言,華盛頓建立美利堅合眾國;林肯解放黑奴,阻止了美國國家南北分裂;列寧經過10月革命,建立了社會主義前蘇聯;孫中山推翻滿清,結束中國三千年政治封建專制,建立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中華民國;甘地讓印度脫離英國帝國殖民主義而獨立,鄧小平實行改革開放,使中國崛起,李光耀總理打造舉世注目的新加坡,例子不勝枚舉,他們都歷史留名,他們對其民族或國家都做了歷史上巨大的貢獻。如以這些歷史人物作為範例,馬英九這個「總統」就無從評價,也不可能有甚麼歷史地位。

以學者身分評馬英九

也許有人說,馬執政這麼爛,還有甚麼政績可言?「政績」當然有,但要分「正面政績」與「負面政績」,也就是說,馬執政有其「功」,也有其「過」,不能「一刀切」,也不能說不值得評價。在當代台海風雲的歷史時空中,從兩岸發展到台灣治理,馬總統在任期內對兩岸關係發展有「功」,也對台灣社會治理有「過」。他堅持國家主權,但未能堅持國民黨的核心價值;他任黨主席,但國民黨因他執政而敗選;他辭黨主席表示負責,但直到今天他仍然無法「理解」為何國民黨政權在他手裡失去?直到卸任前夕,馬總統還為自己的「政績」打高分,這叫「當局者迷」。

此外,我與馬總統並無私交,既非他的同窗,也非他的同鄉,也不是當年在美國一起搞保釣的夥伴。我跟他認識是1991年他擔任陸委會第一副主委時,那時我雖以大陸問題專家身分常應邀到陸委會參加座談,並受陸委會委託研究「國家統一理論專題」,多次在陸委會與他晤面,但都以談問題交換意見為主。既然沒有私人關係,我現在對他評說也就不會顧慮所謂「私己情誼」。

評說馬英九,我由三個方面進行剖析:一個是心理人格特質;第二個方面是思想路線;另一個是政治作為。前兩個方面都會影響後一個方面的政治作為。

馬英九1950年出生在香港九龍,1952年隨父母來台,湖南衡陽人。他父親馬鶴凌是國民黨黨務人員,經過對日抗戰、國共內戰政治悲劇,而因反共,於大陸淪陷前追隨國民黨政府來到台灣。馬生長在這樣的國民黨家庭,成為三民主義信徒、國民黨員,並有中國意識,留美時期加入反共愛國聯盟,後來又參加保釣運動,是自然的事情。加上馬鶴凌身為黨工,經濟並不寬裕,生有五個子女,在50、60年代的軍公教生活環境中,馬英九雖是馬家唯一男孩,排行老四,生活克勤克儉,可從他留學美國期間每周以廉價豬腳代替昂貴牛肉,當總統時一年吃掉七百個便當可為例證。由於馬從小在「女兒國」中長大,人雖長得英俊,但眾姊妹的女性文化氣質也影響了他的心理人格,馬當上總統固有其「意志」,但在國政決策上不夠「雄武決斷」,可以看出他的心理人格對他後來政治作為確有影響。

一個民族主義者

在思想路線及政治意識上,馬受他父親馬鶴凌的家教影響頗深。馬鶴凌中學以前受的是傳統教育,大學是蔣介石辦的中央政治學校,除了學習一些西方現代知識,大部分接受的是儒家思想文化,此可從他的著作《文明融合與世界大同》,以及他的墓誌銘「化獨漸統,全面振興中國;協強扶弱,一起邁向大同」可以為證。因此,馬鶴凌的家庭教育是用儒家思想文化去教育與培養馬英九成為一個「王道」型的政治人物。因此,馬英九大學讀的雖是台大法律系,在美國哈佛拿的也是法學博士,但看看他的談吐言行,滿口溫、良、恭、儉、讓,像個「文士儒者」,而不像一個「法家」。儒家明華夏夷狄之辨,講信修睦,個人修養講君子固窮,重行己有恥,政治理想追求禮運大同篇的「大同世界」。可見馬英九受的儒家式家庭教育使他在政治意識上成為一個民族主義者,講王道的實踐,這讓他堅守釣魚台主權在中國的同時,也提出「東海和平倡議」,呼籲擱置爭議,和平解決爭端,共同開發東海資源;儒家的政治倫理,也讓馬成為一個「不沾鍋」的克己修身政治人物,但也僅止於此,至於「治國、平天下」,欠缺這份能力。總之,他的思想路線是儒家的,不是法家的;他的溫文儒雅與學識能力,適合當一個大學教授;他的行事作風少了點政治果斷,也缺少政治謀略;他是一個民族主義者,但在政治意識上既不能全力地固守國民黨的核心價值,也在形塑人民的「國家意識」上不夠努力;他對中華民國的「國家認同」原則與立場上常把持不住,欠缺一定的意志反擊民進黨的「去中國化」;當綠營立委提案不要「國旗」及「國父」時,未見馬以國家領導人身分說一句話;他的治國理想希求王道,但做為一個政治人物,馬英九既無蔣經國、鄧小平或李光耀那樣的「克力斯馬氣質」,更缺乏馬基維里所強調的「霸術」。

評價馬英九總統的政治表現,可從他八年前上台時所提出的「願景」做為評估指標:打造一個自由民主而繁榮的台灣,創造一個和平的兩岸與友善的國際環境,實現經濟復甦,實踐廉能執政。也可以從四個方面:兩岸關係、國際外交、經濟發展、內政社會,去加以評價。

由於當年民進黨陳水扁政府的民粹操作、閉關鎖國、烽火外交、經濟癱瘓、加上貪腐敗德,八年前將台灣推入崩潰的邊緣。此時代表國民黨出馬競選總統的馬英九以765.9萬多票(得票率58.45%)當選第十二任總統。馬英九高票當選,顯示台灣民心渴望政治清明、良制善治;而對國民黨來說,馬是孤臣孽子,將政權從民進黨陳水扁那裡奪回到國民黨手裡,藍營及其支持者以「少康中興」來對待馬英九。

這麼高的期待,馬英九總統前四年第一任內,也確實做出些政績。他先完成兩岸「三通」,並成功建構ECFA;鑑於「中國崛起」,在「九二共識」下,他與大陸「和解」,做到外交休兵;面對大陸,為了台灣的生存與未來,他一上任就提「不獨、不統、不武」。這些不但具有一定的歷史與政治意義,也可以看出馬有戰略與遠見,為兩岸關係帶來八年和平穩定與良性發展,對於這一點必須要給予馬掌聲與肯定,當記者問到卸任後對接替者有何「贈言」,馬說「須正視兩岸政策,非常關鍵」,這是政治智慧,也是真知卓見。此外,在他手中完成護照超過一百多國免簽,他開放陸客來台觀光旅遊,為台灣百姓帶來龐大觀光外匯,這些成就連歐巴馬都讚揚。猶記南韓《東亞日報》有這段話:「考量國家競爭力、政府治理、國際關係、經濟策略,台灣總統馬英九的政績,勝過南韓總統李明博。」日本大前研一更稱:「日本沒有他(指馬)這樣的人物。他知道很多重要的事,可以用邏輯、數字溝通,日本政治人物就不懂這些。」「很想把馬英九進口日本。」這都不是虛譽,有事實根據。也因為如此,2012年馬連選連任,他續提出「黃金十年」,大陸與國際也希望台灣一個相對繁榮且具有建設性的良好狀態可以因馬連任而持續下去。

成也馬英九敗也馬英九

可是事與願違,第二任的馬英九總統,民調由2008年的64%下降到2012年的25%,主要是第一任期間,在內政上馬政府忽略了食安問題、低薪資、物價直漲、通貨膨脹等問題的亟待解決,促使社會貧富差距急速拉大,「社會正義」出現危機,讓一般老百姓尤其年輕人將「不滿」與「怨氣」投射到馬的頭上,連英國《經濟學人》都指稱馬是the bumbler,2013年民調下降為17%,就是「反證」。2014年對太陽花學運及反核四事件的處理不力,民調對馬滿意度又下降到新低點:13%,年底九合一大選國民黨慘敗,馬民調只剩16%;馬辭去黨主席後,2015年就職總統七週年民調仍為16%,2016年初雖然完成《台紐經濟合作協定》與《台星經濟夥伴協定》,但總統大選國民黨大敗,馬民調降為9%,一切努力化為烏有,八年執政他未想到會以「九趴」如此黯然下台。這種民調滿意度由高往低直直落,甚至掉到個位數字,反映出選民對馬政府施政與能力的不滿。馬執政末期並未痛定思痛,下定決心,力挽狂瀾,仍然自我感覺良好,反而不斷更換內閣,得了權力恐懼症,最終讓人民以選票否定了他執政的「正當性」,國民黨也因此失去了政權,真是成也馬英九,敗也馬英九,令人不勝噓唏。

馬英九的有些政策事實上並不差,可是遇到政策遭到反彈,他又無法說服群眾,更無力對付反對黨,外國媒體都批評他是cipher加loser。馬是哈佛博士,迷信學歷高能力必大,加上個性頗為剛愎,無法用人唯才,使整個執政團隊幾近無能。他遇事不能堅持立場,為了要做「全民總統」,常常無原則地屈服於在野黨的叫囂與壓力之下,他不理解「民主政治」即「政黨政治」的真義,如不能貫徹與堅持自己黨的理念、路線及政策,「執政」與「在野」又有何異?更讓人搖頭的是,他輕忽黨的核心價值已迅速流失,無視社會公義和民生問題之不解決對執政的負面影響,這都是他作為國家元首的缺點。如油電雙漲,導致通貨膨脹;林益世索賄案表徵國民黨年輕一代政治人物貪權加腐敗;核四爭論中民進黨要無核家園,馬英九不顧未來台灣能源危機,無遠見、無立場地屈從反對黨的壓力下;服貿爭論屈服於民粹主義及在野黨的政治霸凌;黑心油事件顯示馬總統輕忽食品安全對國民健康之影響;多年不提高薪資,坐視通貨膨脹,不顧社會正義,無視社會貧富差距日大,「三三制」化為泡影;國軍士官洪仲丘案說明軍中問題重重,馬身為三軍統帥,除了停止軍法審判,不知整軍振紀;馬想澄清吏治,清算官僚主義,但「馬王政爭」其結果是馬的「廉政」被自己的黨控制的立法院否定,顯示馬無法控制國民黨這部政治機器,馬的「政治理想」終為本土政治機會主義者所吞噬。

待將來的歷史評說

八年來馬英九在擔任總統期間努力從公,兢兢業業,他直到最後還自我感覺良好,表示他並「未愧對國家」。但筆者建議馬總統,做為一個政治人物乃至歷史人物,於5月20日卸任後,第一個應該反思的問題是:其一、人民為甚麼由當初熱烈支持與擁抱,到後來變成冷冰對待與疏離?其次,為甚麼當初你是國民黨的「孤臣孽子」,要以「少康中興」方式領導國民黨,到頭來國民黨由九合一選舉大敗、總統大選慘敗,到今天整個黨離心離德,難以收拾?為甚麼做了八年的中華民國總統,中華民國反而在台灣被「去中華民國化」?其三、「馬習會」上歷史的一握已為你留下「歷史地位」,至少留下「歷史紀錄」,卸任前你也最後巡視了南沙太平島、東海彭佳嶼與龜山島,海疆固守你做到了,但不能說你無愧於國家,因為你辜負人民託付。你不邪惡,也不貪汙,人算正派,但庸弱有餘,雄武不足,現在暫時評價你為「半無能」總統,如不妥,待將來讓歷史還給你一個新的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