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的歷史功過

楊力宇(美國西東大學退休榮譽教授)


馬英九的八年總統任期已於5月20日結束,對他的歷史功過,吾人應予以公正客觀的評析。

馬英九撥亂反正

馬英九於2008年當選總統後,大力整頓民進黨政府遺留下來的貪腐及亂局與困境,他全力打擊貪污腐化及違法亂紀,建立廉能政府,推動三通,打破兩岸僵局,維護台海和平與台灣的安全和主權,提升台美關係及台灣的國際地位,並領導台灣渡過金融海嘯──陳水扁令台灣沉淪,馬英九撥亂反正,拯救台灣。

在過去的八年中,大陸遊客來台已超過1,000萬人次。在兩岸簽定的23項協議中,台灣500多個項目獲得免關稅的待遇。台灣對大陸貿易每年平均出超700多億美元。兩岸貿易及大陸遊客對台灣的經濟發展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如無兩岸貿易及陸客來台,台灣的經濟必然更為嚴重。

某些偏激人士指責馬英九「傾中」、「賣台」,並無任何具體例證。馬熱愛台灣,視台灣為「原鄉」,全力為台灣奉獻,每天工作近20小時,但卻落得今日的困境,令人感嘆。

馬政府推動公平正義的改革

2012年馬英九當選連任後,積極推動公平正義的改革,努力大幅縮短貧富差距,照顧及協助弱勢族群,促使台灣經濟繁榮,有意令台灣進入一個「脫胎換骨」的新時代。

馬英九目睹台灣政府的財政赤字及國債日漸高升,因而有意推動稅制改革(如徵收「富人稅」,包括證所稅與股票市場所獲得的利潤稅及高價豪宅「奢侈稅」),但遭遇各方的強烈反對,股市連續重挫,某些國民黨立委也不支持這些稅制改革,甚至反對,馬英九因而被迫退縮。

此外,台灣的油價與電價遠低於美歐各國及亞洲鄰國,長期由國家補貼。而中油公司與台電公司均是國營企業,內部問題甚多,其競爭力遠低於民營企業。因此,馬英九決定推動「油電雙漲」,導致物價飛漲,通貨膨脹嚴重,民眾抱怨連連,頗多媒體用「天怒人怨」一詞來形容台灣的民怨。因民意的壓力,國民黨立委也紛紛反對,馬英九因而被迫調整政策,改變「一次漲足」原則,實行分次調整,但民怨、民憤仍然高漲,馬的民意支持度持續大幅下跌。

馬英九在台大及哈佛專攻法學,1990年代曾任法務部長,因堅持打擊貪腐及賄選,遭遇無比的阻力與困難,1996年因而被迫轉任政務委員。馬在從政期間堅持法治,反對暴力與貪腐,也反對司法關說──馬英九實是一位理想主義並堅持原則的政治人物。台灣社會多認同「情理法」,但馬卻堅持「法理情」。台灣的政治現實與馬英九的政治理想相去甚遠:貪腐、賄選、關說、暴力相當普遍;違法亂紀、無法無天的事件一再發生,台灣勵行法治頗多困難,馬英九頗有無力感。

馬英九堅持推動新政及各種改革,但民進黨為反對而反對,堅持逢中必反、逢馬必反、逢核必反,並支持太陽花學運學生霸佔立法院及攻進行政院等暴力、違法行動。在立法院,馬政府提出的甚多改革方案及議案(包括兩岸關係監督條例及兩岸服貿協議),民進黨以霸佔主席台(8年來已超過100次)來阻止其通過──這是少數霸淩多數(在馬英九執政期間,國民黨及民進黨分別佔有64及40席),違反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原則──這不是馬英九無能,而是台灣的制度與民主亂象令馬英九無法推動其政策與改革。

馬英九執政的重大問題

當然,馬英九執政也有頗多重大問題。他具有強烈的自信及自我中心意識,很難考慮批評及反對意見。他似乎沒有坦誠的政治幕僚來為他分析及提出建言。他事必躬親,參與太多禮儀性的活動,無法全力專注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經戰略及思考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他過於理想化,甚少提出務實可行的方案來推動他的政策──頗多他承諾的政策跳票,無法實現。

專欄作家馬西屏曾著《誰識馬英九》一書,高度肯定馬的真誠、溫良、堅持、負責、守法及愛台。

筆者與馬英九的恩師丘宏達教授(1936-2011)為台大同窗,也是數十年的好友,丘生前曾向我指出,馬過於理想化及堅持法治,不適宜從政,應擔任法學教授。我曾數次專訪馬英九,提出尖銳而敏感的問題,也曾撰文寫書來評析馬的成就與失誤,我早已看出他的政治性格及從政上遭遇的問題與困難。馬英九任命太多學者書生,他們多缺乏地方及中央的實務經驗;他們雖有政治理想與理念,但與馬英九一樣,無法治理一個嚴重分裂、藍綠惡鬥的台灣(這是馬英九的哈佛法學教授孔傑榮的名言)。

最近著名作家黃智賢在《中國時報》撰文指出,馬英九推動頗多公平正義的改革,方向正確,也是必須的,但不是無法推動就是實施後效益有限,甚至產生新的不公平現象,導致民怨持續上升;油電雙漲、奢侈稅、證所稅、軍公教慰問金、12年國教均是問題重重,無法順利推動。

2009年蔣經國的晚年重要幕僚張袓詒出版《蔣經國晚年身影》一書,馬英九在此書的序文中指出,蔣經國是人,不是神,也會犯錯。同樣地,馬英九也是人,雖曾作出歷史性貢獻(特別是對兩岸及外交關係的貢獻),但也有頗多失誤──這是筆者對馬英九的歷史功過之評價。

馬習會:兩岸關係的里程碑

為了進一步發展兩岸的和平合作關係,雙方通過各種努力,終於成功安排馬英九與習近平於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舉行歷史性的馬習會。 在馬習會上,馬英九堅持對等、尊嚴等原則,維護台灣的安全與主權,並提出五點主張:

一、鞏固「九二共識」,維護和平現狀;

二、降低敵對狀態,和平處理爭端,設立兩岸熱線;

三、擴大兩岸交流,強化台灣的國際參與;

四、推動貨貿協議、陸客中轉及兩會互設辦事處;

五、確認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應互助合作,致力振興中華。大陸不應以武力來威脅台灣。

針對馬英九的主張,習近平作出了積極的回應:

一、有關台灣的國際參與問題,習近平承諾只要不造成「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現象,雙方可通過務實協商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他並表示「歡迎台灣以適當方式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與「一帶一路」的建設。

二、針對馬英九提到的中共對台的軍事威脅與飛彈部署,習近平的回應十分明確:「這些部署是『整體性』的,基本上不是針對台灣」。習雖未表示大陸願意撤除這些飛彈,但至少跨出了重要的一步,說明這些飛彈不是針對台灣。

三、針對馬英九設立兩岸熱線的建議,習近平同意雙方兩岸事務主管部門先建立熱線,避免誤判,維護台海和平。

四、有關馬英九提出的陸客中轉、貨貿協議及兩會互設辦事處等三大建議,習近平承諾「抓緊商談」,爭取早日達成共識。

習近平對馬英九的主張作出了積極的回應與承諾,展現善意,他讓馬英九「滿載而歸」。

習近平對台灣的善意獲得頗多國內外媒體(包括《紐約時報》及其他西方的主流媒體)的肯定;馬英九也感到十分滿意,因他完全可以向台灣民眾交待,他也可以向歷史交待。

馬習會的成就與貢獻是顯而易見的:雙方更進一步鞏固「九二共識」及強化台海和平與兩岸的交流──馬習會對兩岸關係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習近平對馬在兩岸關係上的貢獻(如開放三通及推動交流合作)是高度肯定的,否則不會同意安排馬習會。

自1949年以至今日,雙方終於在2015年舉行高峰會,並取得重大成果,為兩岸關係開創新局──馬習會實是兩岸關係的里程碑。

馬英九登太平島宣示主權

2016年1月29日,馬英九克服各種困難,也不顧美國的反對,終於登上南海的太平島,宣示主權,並發表「三要三不要」主張:要合作,不要衝突;要共享,不要獨佔;要務實,不要僵持。馬英九指出,台灣為了「推動和平使用太平島」,在2000年就由海巡署接防太平島,取代海軍陸戰隊,以示反對南海軍事化的決心;馬英九堅持以太平島作為實踐「南海和平倡議」的起點,致力打造太平島成為「和平救難之島」、「生態之島」與「低碳之島」。

馬英九登太平島前,曾邀民進黨派員參加,民進黨不但拒絕,反而譴責,認為馬的行動「違反國際遊戲規則」。民進黨不但不支持馬英九登太平島的行動,反而大力反對。相反地,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於1月30日指出,兩岸中國人都有責任維護中華民族的祖產,明顯肯定馬英九捍衛太平島主權的決心與行動。

針對太平島問題,馬英九展現無比的魄力,不顧美國及民進黨的反對,親自登上太平島,宣示中華民國對太平島的主權,同時也採取理性務實的和平政策,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值得肯定。

馬英九的歷史性貢獻

在馬英九執政的八年中,台灣的經濟及內政的確出現某些問題,經濟成長率偏低,失業率持續上升。甚多年輕人無法找到工作,即使找到工作,薪津也只有兩萬多台幣,根本無法維持基本的生活,促使台灣青年從希望到失望到絕望。

雖然兩岸的和平經貿交流令台灣獲得甚多「和平紅利」,但這些紅利多被大陸台商及台灣企業家享有,一般民眾多未得利,十分反感。馬政府似未全力設法讓台灣多數民眾享受廣泛的「和平紅利」。

因此,筆者認為馬英九執政雖有某些失誤,但功不可沒(特別是對兩岸及外交關係的貢獻),應予高度肯定。今日台海風平浪靜,兩岸和平交流取得廣泛的進展,實是馬英九的歷史性的貢獻與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