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台辦談話看蔡英文

楊開煌(銘傳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兼教授)


一、前 言

在蔡英文的5.20講演結束之後,四小時左右,中共的「國台辦」就以負責人名義發表了談話,全文近千字左右,共分為四大內容:

一是「重申兩岸的政治基礎是『九二共識』」;二是評價蔡講演以及指出兩岸關係的選項;三是重申中共反獨的嚴正、堅定和一貫的立場;四是在蔡的講話之後,中共的對台政策的走向。進一步分析如下:

二、國台辦回應的內容分析

國台辦負責人在談話的一開始,就提出「當前,台海局勢趨於複雜嚴峻。兩岸同胞高度關注兩岸關係發展前景。」這就是說明了北京在聽完蔡的講演之後,對兩岸關係未來發展的總判斷,是「複雜嚴峻」,必須「高度關注」。因此某些大陸學者相對樂觀的判斷,恐怕不是準確描述北京當局的判斷。國台辦的用辭是「台海局勢」,顯然是以務實的地區情勢的不穩對應蔡英文誇大的區域問題,換言之,兩岸關係的動向影響台海的和、戰,而非區域問題,原因在於北京認為兩岸關係的主動權在北京,與其他國家無涉;地區限縮之後,總體而言,北京不看好未來的兩岸關係的發展。所以仍需「高度關注」。何以中共的反應不再是以往的「急言厲色」,這應該與中國崛起所產生的自信心密切相關;中共也開始運用小聲說重話,不怒而威的技巧,但是國台辦負責人也不是完全沒有威脅的。

第一部分是前三段,主要是重申兩岸的政治基礎是「九二共識」,談話中先以歷史現實來闡明「九二共識」對兩岸關係的實際有效性,當然就暗示沒有「九二共識」的兩岸關係,就不可能「擺脫緊張動盪,呈現安定祥和」,因為,此一「共識」明確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表明「大陸與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有了此一「共識」,才開闢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而且從適法性的角度來看,此一「共識」是得到「兩岸領導人共同確認」,換言之,蔡既是選舉產生,對前政府的領導人的承諾有信守的責任,如果蔡不能信守此一「共識」,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石就不復存在,那麼蔡想要的對話與溝通就是主觀而不可能實現的空想。

其次一部分是中間的兩段的主要內容是評價蔡講演以及指點兩岸關係的選項:談話的前一段主要重點有三:

首先是舉出蔡講話中新的說法:一是注意蔡承認了「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和達成了若干共同認知」的歷史事實。二是蔡表示要依據「現行規定和有關條例」處理兩岸關係事務。三是蔡要在「既有政治基礎上持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但是我們如果認真地閱讀蔡的5.20講演,我們就發現蔡的說法,「我尊重這個歷史事實」,至於她是否承認、贊同並遵照兩岸兩會「達成若干的共同認知與諒解」,她沒有表態;同時蔡提及要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但在解釋「既有政治基礎」,他的講法是「現行憲政體制」,其中有差別嗎?無論如何蔡必須說明。總之,蔡的講演不僅在兩岸關係性質方面沒講清楚,事實上在她自己的論述中,也是處處留有餘地,以便留下「相罵本」。(閩南俗語,吵架的本錢)

其次當然國台辦肯定注意到蔡的說法是存有極大的模糊彈性,所以此段在「但是」下就點出了蔡講話的不足之處,即在一個最根本、最核心的問題上迴避了,談話說「在兩岸關係性質是什麼的問題上」,「採取模糊態度」,蔡的講演:「沒有明確承認『九二共識』和認同其核心意涵,沒有提出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具體辦法」,所以蔡的新說辭,就無法令兩岸人民放心。

第三部分是國台辦給蔡的評價,是「一份沒有完成的答卷」。這樣的評價,一方面顯示了北京是主考官,台灣是答卷者的上下關係。另一方面評價的真正意義為何?已經回答的部分是對錯?都有待進一步說明,從負責人談話的脈絡來看,應該說北京的基本判斷是蔡「沒有明確接受一個中國或九二共識」。但也沒有把蔡以後的可能性也阻斷,應該北京看到蔡的講演,還是被擠出一些新貨,所以留下再說的空間,妙的是北京留給蔡不僅是再說,也有做的空間,因此,也不是聽其言之後,再觀其行,而「再聽其言,更觀其行」。意即北京對蔡尚未最終定調,也沒有急得定調的急迫性。

後一段是指出兩岸關係的兩條道路的選擇:是和平發展或是動盪衰退,台灣的領導人要以「實際行動作出明確回答」。與以往相似,北京再次明明白白的告訴蔡英文,兩岸關係沒有中間道路,沒有第三選擇,蔡不要心存幻想。比較特別的是談話中提到「增進兩岸同胞感情與福祉,還是割裂同胞間的精神紐帶、損害同胞根本利益。」的說法。這是以往所沒有提及的,事實上蔡的講演中也未著墨,這似乎是針對民進黨推動的「文化台獨」、「歷史台獨」,從法理台獨的作為退為心理台獨,製造「割裂同胞間的精神紐帶」的作為。北京稱這是「損害同胞根本利益」的作法,這都是「台灣當局更須以實際行動作出明確回答,並接受歷史和人民的檢驗」的重大問題。

其三部分重申「反獨」的嚴正、堅定和一貫的立場,同時比較罕見的明明白白地指出在「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行徑和圖謀」方面,今天我們「決心未變,能力更強」。此段的講話,乍讀之下,容易被視為只是既定立場的重申,但是問題是,既有「九二共識」何需重複說明,看起來,這是在回應蔡的建議,蔡說:「兩岸的兩個執政黨應該要放下歷史包袱,展開良性對話,造福兩岸人民。」這裡蔡首次公開而正式地呼籲「民共對話」,而且蔡也第一次說出:「造福兩岸人民」的說法。在「民共對話」部分,蔡希望「放下歷史包袱」,但眾所皆知「民共」之間沒有「歷史包袱」,唯一的「包袱」,是民進黨的台獨黨綱,那麼「民共對話」中唯一要放下的「包袱」是民進黨的分裂意識、政策和行動,蔡有這麼大的魄力嗎?有這樣的覺悟嗎?所以北京重申「反獨」的嚴正、堅定和一貫的立場,就是告訴蔡,「民共對話」的真正障礙。至於「決心未變,能力更強」,應該說是帶有警告意味,不過坦白說「能力更強」是句贅詞,這句話,美國人說更有實效。也壞了不怒而威的效果。最後蔡說:「造福兩岸人民」,此語真意如何,目前尚難定論,而國台辦負責人回應的方式是,全篇以「兩岸同胞」、「同胞」為主體,前後七次,代表了北京在兩岸關係的思考基礎,一直是以「兩岸同胞」的福祉為基礎,談話中也兩提「台灣同胞」,兩次的指涉對象不同,一為特定:指贊同一中原則者;一為全稱:指兩岸的血源關係不能被割斷。以「同胞」對「人民」,立場和意識型態的差別,彰顯得十分清楚。

第四部分是指出在蔡的講話之後,中共的對台政策的走向,從國台辦的聲明來看,除非蔡完整地答卷,展現了實際的行動,否則「國台辦與台灣陸委會的聯繫溝通機制和海協會與台灣海基會的協商談判機制」,這些「兩岸制度化交往」管道都難以延續。當然與之同時兩岸民間交流方面,「我們將進一步擴大兩岸同胞交流往來,推進各領域交流合作,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增進同胞福祉和親情,共同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攜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部分和蔡的5.20講演之前,沒有差異。在蔡沒有明確認同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與核心內涵的情況下,中共的對台政策是「官民有別」: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及海協會負責人同一日在應詢表示,「只有確認堅持『九二共識』這一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共同政治基礎,兩部門聯繫溝通機制才能得以延續。」海協會說:我們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推動兩岸協商談判的主張和誠意不會改變。只要海基會得到授權,向海協會確認堅持「九二共識」這一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政治基礎,兩會授權協商和聯繫機制就能得以維繫。至於民間不僅不斷,甚至要強化。

三、結 論

從蔡的講演和國台辦的回應來看,兩岸的「民、共」雙方確實存在對兩岸關係理解上的根本差異:

北京在理解雙方兩岸關係是從繼承性的脈絡來理解,所以一開始就從2008年的兩岸關係開始;而蔡在處理兩岸關係則是否定脈絡出發,希望一切從她開始,所以她的論述都是以「我們」為始,這是兩岸制度差異的結果,中共接班人制度在任何的政策上,都帶有在前任基礎上作為,而民選的領導人則必需否定前人,以建立自己的「政策合理性」,特別在政黨輪替的情況下,更加明顯。

北京在處理兩岸關係是從準內政事務的角度,所以事事從兩岸同胞作為整理來考量;而蔡在處理兩岸關係則是地緣悲情的角度,所以處處拉幫結派,然而可悲的是處處都不可迴避兩岸關係的良窳,以至於蔡的許多想法,放在現在的台灣格局,有可能不僅僅是悲情,而可能是悲劇。

在台灣許多的有識之士其實多有警告,對台灣而言,兩岸關係的重要性高於對外關係,然而從李登輝以來,總是錯估形勢,在台灣內外都留下無法補償的劫難,為禍至今;對中華民國而言,回歸中國才能主導兩岸關係的走向和發展,然而馬英九總統的理政「只見輿薪,不見樹林」,缺少格局,如今的兩岸關係對台灣而言,在政治、經濟各個層面都已經失去時機和形勢的情況下,很難再有原本「大陸政策」的優勢作為,只有苟安在強權折衝之下的幸存而已。對當今的台灣執政者而言,在已經沒有真正的優勢,在政治上又無法建立互信,雙方的善意也無法對口的情況下,其實號召台灣重新、全面地認識中共、理解中國大陸,體認中華民族文化,始能提升自己的價值。其他的作為可能都沒有真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