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社會領域歷史科課綱草案》芻議

(下)

孫若怡


其次,中國早自殷商之際就已進入歷史時期,爾後隨著朝代的更迭,各代政治制度與權力的運作多有創新與變革;皇權、政權與治權的政治權威,也往往因統治者的能力、體制演變與客觀環境而有不同;例如以政治體制而論,漢朝通稱為「三公制」、隋唐為「三省制」、明朝為「內閣制」,而清朝則有「軍機制」與「八王議政制」等各種變化。那麼,所謂傳統政治權威意指為何,要以怎樣的標準,才能把這個籠統的概念講清楚?至於「戶籍、土地或賦役與國家統治的關係」條目,一方面不但在時間上牽涉上下近兩千年的制度變化,另一方面還觸及到不同空間的人、土地與稅收的治理關係,比之於「傳統政治權威的類型」條目內容,其複雜度實猶有過之而無不及。即便編撰者對內容的解說信手拈來,遊刃有餘,但對相關基本史實背景付之闕如的高中學子,在有限的上課時數下,也不能不施以具特定目的性,或驟然給予一些簡化答案的引導式教學,但這樣的教學是蔑視了歷史發展中不同階段的獨特性,徒然養成學習者先入為主的偏見與自以為是的觀念,實與博學慎思明辨之養成差之千里矣!

至於其他項目與條目的內容設計,也是為配合各個不同主題的意涵,而由編委們執意編訂,史實之取捨,徒顯狹隘。今以主題K「現代化的嚐試」項目a「政治上的挑戰與回應」及其條目:Ka-Iv-1「晚清時期的中西接觸與衝突」與Ka-Iv-2「甲午戰後的政治體變革」為例,加以說明。

既然主題為「現代化的嚐試」,那麼在條目中,為何不考慮書寫相關教育、軍事與文化等多方面政策的具體變革,藉以與之對應?中西接觸與衝突此時只應為表述的過場而已,又何須用一個小節的分量多加贅言。在中國現代化的過程中,有技術、制度與思想三個不同層次與階段的挑戰與回應,使用「政治上的挑戰與回應」這一概念,讓人不知需闡述的具體內容該如何書寫?

二、淺薄的政治化意圖

的確,歷史常被政治人物做為鞏固政權、美化施政、打擊異己的工具,在近代歷史上希特勒的文宣政策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不過,若真以為歷史只是一種可以隨意操縱的工具與知識,而看不到他實存的真相,這樣的政客或所謂御用學者,通常都會很快的被歷史洪流所吞蝕。

教育部國教院這麼迫不及待地去「中國史」代之以「東亞史」,完全拋棄馬英九總統任期內《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社會領域歷史科課綱》的構思,而急切的代之以新的《課綱草案》設計,已被坊間評論者視為欲把「中國視為外國,把台灣人和中國人分開」的政治化作為。

今以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主題D「現代國家的型態」為例,加以說明。其項目a「台、澎、金馬如何成為一體」之下,分列三個條目Da-V-1「從地方到中央」、Da-V-2「國際局勢與台灣地位」、Da-V-3「教育、語言與基礎設施」;項目b「追求自治與民主的軌跡」之下,亦分列三個條目Db-V-1「日治時期的政治與社會運動」、Db-V-2「戰後的民主化追求與人權運動」、Db-V-3「戰後的社會運動」。綜觀上述兩個項目,首先在「台、澎、金馬如何成為一體」的概念下,似乎企圖要表明台灣是一個「主權國家」的深意,但作為主體存在的中華民國卻消失了。其次,當中華民國依然存在的今天,新課綱在奢談自治的同時,還將戰後的民主化與社會運動,在時序上與日本的殖民統治搭上千絲萬縷的關係。

稍具台灣歷史發展認識的人都知道,日本據台時期的政治與社會運動,是我台民隱性抵抗殖民侵略者的愛國運動。中華民國在台灣並未遂行殖民統治,更未把台灣人進行階級區分,民主化運動更是蔣經國晚年政治革新的一部分,其與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政治與社會運動,在性質上是截然不同也不能類比的。歷史知識所代表的歷史真實,需要對不同時空的縱橫剖面進行梳理定性,方能使真相大白而不被扭曲。若認為僅以簡單的政治概念與粗略知識的排列組合,就能表述複雜的歷史進程,進而能永遠禁錮並徹底統治人們的思想,這種淺碟子式的政治化意圖,終將如瞎子摸象,永遠無法引領趨勢!

三、國、高中的課綱沒有統整

根據學者研究分析,現行國、高中課綱所累積的問題,主要有三點:

  1. 國小、國中和高中課綱內容重複;

  2. 知識量過多,無助能力或素養的養成;

3.未能區分學生的理解和心智成熟因素。

因此,針對十二年國民基本義務教育社會領域歷史科課程之設計,建議:「國中、高中課程架構需呈現連貫性,……應該考量學生心智年齡的差異,呈現進階的課程發展結構,規劃由淺入深的學習進程。」

的確,不同於過去國、高中教材的各自編列,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就是必須著眼考量學生心智年齡的差異,進而規劃由淺入深的學習進程。因此,馬英九總統任期內《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社會領域歷史科課綱》修訂之際,在總召集人的號召下,特別加強了與公民科進行觀念與書寫內容的溝通;進而嘗試著以生活(習俗)、生存(環境)、生命(創造)三個主題,對國小、國中和高中歷史課綱的內容進行統整。歷史科一方面擁有累積量極大且多的知識體系;另一方面在不同時期的歷史發展中都因人、時、地的變異,而各具其所屬的獨特性,例如中國的各個朝代都有政體、兵制與稅制,後人在表述或追憶時,本不應概念式的一體化視之。因此,對國、高中的歷史課綱,在教學時數有限的規範下,進行由淺入深的統整就極其必要。

那要如何統整?基本上,就國中部分而言,主題以時序先後做為擬定的原則,項目則在時序遞演的基礎上,在說明中給予提綱挈領的敘述,以明確史實不帶任何價值判斷的如實呈現;同時,史實絕大部分是以政治史作為主要的敘事軸線。至於高中部分則在國中的基礎上,除注意敘事軸線的銜接外,進一步深化豐富項目的內容,在說明中加重經濟、社會與文化史知識的幅度與分量,必修課綱空間無法容納的部分,則調整到選修史中,期望藉以達到由淺入深、多樣且層級漸深的學習目標。

綜觀《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社會領域課綱草案》其國中的歷史課綱,雖美其名要「採長時段的通史架構設計」,卻出現了跳脫、顛倒並割裂史實時序的安排。高中的歷史必修課綱雖要「依時序選擇基本課題設計主題,透過歷史資料的閱讀和分析,培養學習者發現、認識及解決問題的基本素養。」 但其課綱主題與條目的設計,多處非但沒有根據時序撰寫符合歷史真相的內容,在其概念性極強的主題引導下,反而偏離了歷史的客觀真實,其政治性的企圖與目的也就不言而喻啦。

也談談去中國化的問題

去中國化的事實自由杜正勝、林富士、彭明輝編寫國中版的《認識台灣》一書後,大力宣揚日本殖民統治對台灣現代化的貢獻,也為日後高中歷史課綱「台灣史、中國史、世界史」三個領域的分立,埋下禍根。另一方面, 98課綱更在杜正勝的積極推助下,否定《開羅宣言》、宣稱「台灣地位未定論」,並將「日據」改為「日治」、「光復」改為「戰後」,以淡化日本殖民侵略的歷史,進而接受皇民化史觀並構建「台獨史觀」。

《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社會領域課綱草案》,除將台灣史獨立一冊外,徹底的將中國史刪除並納入東亞史之中,其意在言外之意已然非常明白,就是把中國看成和韓國、日本一樣的外國。另一方面,卻又藉著皇民化史觀的美化,加深青年一代對日本的喜愛,並強化台、日間的紐帶聯繫。

台灣主體性的建立……可能永遠都是個「壯志」未酬的遺憾,歷史的本質旨在追本溯源、探求真相(理)。英國史學家卡爾(E.H. Carr,1892-1982)說:「歷史是史家與事實間交互作用的過程,現在、過去、未來永無止盡的對話。」永無止盡與永不止息,正是中國人心對時間之流的回歸與喚醒,也是一切形式知識追求、構建之基礎。中國人雖然沒有位格神的宗教崇拜,但敬天法祖;天為宇宙萬有,祖代表根源與綿長的時間,仰視萬有的宇宙、取法無窮盡的過往;面對歷史的長河,人要鑑往知來,心懷謙卑。歷史既是存在的本體,在傳統中國人的視野裏,也是一切知識的總匯,所謂六經皆史;而絕不只是某些形式知識與片段概念的排列與匯集。若說希臘人的哲學、羅馬人的律法和基督教,是構建近代西方文明的三大要素,那麼歷史、教育與政治,則是中國道德政治文化的基石。古云: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彰,國乃滅亡;而國雖可滅,史則不可滅也。

主張台獨建國的人追求台灣主體性的建立,因此,要在教科書中儘可能的除去或變異一切與中國有關的連接。首先,無法也沒有做到「除惡務盡」,綿長的中國史雖然被腰斬,還是得保留,這種欲丟還撿的無奈著實可悲,真該拿出骨氣,把所有有關中國的東西都棄如敝屣才是;包括所謂孝順父母、過年節、尊師重道、兄友弟恭等習俗教養以及文字語言的使用等。其次,若要徹底去除中國文化,就要先毀滅中國人的道德意識;然而知禮守義的道德自律,卻是放諸四海而皆準,它們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瑰寶。台灣人若放棄了禮、義、廉、恥、忠、孝、仁、愛的道德規範,就只成了失根的蘭花,沒有形上的追求與信念,又何言主體性的建立?

英國當代史家馬丁雅克( Martin Jacque )在一場演講中提到:當代中國的崛起是一個文明的再生、一個古老文明的復興運動。我們英國人應該學會謙虛地向中國人學習,不應以我們西方人對國家的觀念來衡量當代的中國。是的,目前中國正浸潤在對自身歷史文明的回歸與喚醒的征程中,著眼於歷史的大趨勢,還真為那些目光如豆的汲汲營營之士,不禁要默誦一遍心經、長唸一聲阿彌陀佛,滌除一身我執的虛妄。【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