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當前中印邊境對峙的一點愚見

譚中
(旅美退休教授)


中評社評論員喬新生7月30日的評論(http://hk.crntt.com/doc/1047/5/6/4/104756458.html?coluid=92&kindid=0&docid=104756458&mdate=0730000205)可能在中國年輕人中間很有代表性或吸引力,但對中國對外關係,特別是中印關係的發展危害性會很大。我想提出三點意見:

第一、評論說,印度政府為了解決國內政治矛盾故意在中印邊境挑釁。這是一種「陰謀論」慣用的分析,論者不是印度問題專家,我們看不出他對印度形勢發展的深入洞察。從普通常識來看,印度的經濟與軍力和中國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一個弱者故意向強者挑釁來解決內部矛盾是莫須有的。印度政府不至於這樣糊塗。

我們看當前中印兩國輿論正符合美國俗話“he says she says”(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形容。當前兩軍對峙的具體地點是在地圖上的中國、不丹、印度(錫金)三國交匯點,但各方面的解釋尚未意見一致。中國說它是國際公認的中國領土,印度和不丹(受制於印度無疑)說是不丹領土。中國說是印度軍隊侵入中國領土,印度說它出兵停止中國把公路修到中國境外。如果我們用「陰謀論」想像:印度這次動作是向人民表示它不是一個懦弱的政府,也許還講得過去。中國說,印度軍隊無緣無故侵入,印度說是阻止中國向南邊修路(意思是中國先挑釁試圖改變現狀)。雙方堅持各自的意見。其實這次「對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印度就那麼200個兵,雙方也不是「要大幹一場」。有點像小孩淘氣,鬧了一陣也會自討沒趣。

第二、評論說,戰爭是最終結束這次僵持的最好辦法,還具體提出一些到喜馬拉雅南麓去搞顛覆與助長印度邊緣地帶叛離分裂的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拿手好戲,讀了使人不寒而慄。

國際上有「得不償失/貪小失大」(winning the battle but losing the war)的形容。我認為這是用武力解決問題的必然結果。現在回過頭來看1962年的中印戰爭,印軍4,885人陣亡(其中有一名准將旅長),3,968人被俘虜(其中有一名准將旅長)。中國軍隊722人陣亡,1,697人負傷。有人說,印度「慘敗」,的確不錯。但中國是不是「贏家」呢?從鼠目寸光的角度來看,中國的確“winning the battle”(贏了戰役)。可是從長遠來看,「得不償失」也是很明顯的。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說明。第一方面,1962年戰爭把50年代印度民間發出的「印度人和中國人是兄弟」(Hindi-Chini Bhai Bhai)的熱情徹底摧毀,戰爭在印度民間造成的精神創傷至今仍然沒有癒合(當年身體茁壯的印度總理尼赫魯精神垮了,身體也垮下來,不到兩年就去世了)。第二方面,1955年萬隆會議上,經過尼赫魯熱情介紹,中國總理周恩來成為國際明星,許多亞非國家開始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中印兩國成為亞非新興國家爭取獨立自主的領頭羊,國際格局正在產生重大變化。可惜這一趨勢遭到1962年戰爭的嚴重打擊,中國陷入孤立。第三方面,最最重要的,兩個提倡「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國家一場惡鬥,「和平共處」沒人講了,許多國家,特別是鄰國,對中國的「敬愛」變成「敬畏」。它們和中國之間產生了一垛暗中的不信任與懼怕的屏障,不利於中國和它們進一步發展關係。

第三、中印兩國是幾千年來背靠背成長起來的姐妹文明。當今中國的國際名字“China”是公元前4世紀印度政治家考底利耶/昌納琪亞(Kautilya/Chanakya)取的。他在Arthashastra(《政事論》)文中創造了“Cina”(至那)和“Cinabhumi”(至那國)。這個“Cina”就是現代“China”的來源。當今印度的國際名字“India”是7世紀中國「西天取經」高僧玄奘取的。他在《大唐西域記》中以梵文「月亮」(indu)創造了「印度」的名字。這個“indu”就是現代“India”的來源。印度人和中國人互相創造彼此國家的名字也是世界交往歷史上的佳話。我一輩子堅信,過去的「中印一家親」一定會引導中國(未來世界最大經濟)和印度(未來世界第三大經濟)結成「命運共同體」。當前這「茶杯中的風暴」不會起阻撓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