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1世紀亞太地區之國際關係

兼談大中華經濟圈,及國際後果

熊玠(紐約大學政治系教授)


本世紀三大「遺產」

要展望下一個世紀的國際格局(balance of power),須先談本世紀的「遺產」,其中有犖犖大者三,將支配未來的國際局勢:

(一)國際財富已由傳統國際舞台的「中心」(Core即西方國家與戰後的日本)延展到了亞太地區(亦即傳統國際舞台邊沿periphery的一部分)。由國際關係的理論來看,這個演變已對國際經濟體之結構(中心與邊沿之分)起了需重新界定之必要。

(二)民主政體之實質(不僅是民主之理想而已),亦已展沿至亞太地區。南韓與中華民國的民主化即其最新的實例。

(三)共產集團之成員,自蘇聯到東歐,均已崩潰。東亞及古巴是僅有的例外。這點對第三世界有極大之震撼。因為其面臨之選擇,似乎僅剩市場經濟一途了。〔註1〕

總結這三大發展,我要提供一點評論及一個問題。評論是:這以上三點均表現地緣經濟時代之來臨。有人說地緣經濟時代是冷戰的產物。我認為未嘗不可以說是由於地緣經濟時代在1980年代已先到來,所以才導致原來兩個超強國(蘇聯與美國)之競爭由軍事轉為經濟領域之競爭,最後蘇聯因經濟不能支持其軍備之競賽而崩潰,乃造成整個政權之瓦解,故地緣經濟時代實先在冷戰結束前已到來。冷戰之終止,僅將加深地緣經濟之重要。

現在,要提一個問題,即:東亞(從日本到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奇蹟,是否能在世界上其他地區重複?這問題的答案,對於我們對21世紀的分析很重要,因為將來的世界是否仍是目前(20世紀末)的西歐、北美、及亞太三大經濟集團平分秋色的格局,與這個答案有直接牽連。我們發現東亞經濟的起飛,除了各自內在的因素(譬如:人民教育普及,政府領導與市場經濟配合,及時運用進口替代、再轉向為外貿導向的策略等)以外,還有當時(1960到1970年代)國際環境的助力(油價較廉;世界經濟普遍向榮;美國國內工資過高,需要價廉之進口等)。而國際經濟環境今已大為改變,縱使某些地區將來幸而有同樣的內在因素,恐怕也難能步亞洲四小龍之後塵。東南亞各國及中國大陸,其經濟發展之起步,早於1970年代;而且中國大陸本身即形成一個龐大市場,故可能是唯有的例外。〔註2〕因此,目前的三大貿易集團,被其他地區趕上甚或超過的可能,幾乎是零。故至少21世紀初期,將仍是現有的三大貿易集團平分世界秋色的格局。這一點對我們以下要分析的(a)是否有「亞太時代」之來臨,(b)何時來臨,及(c)美國的亞太政策為何等問題,有直接關係,現在,先要看冷戰終止後的國際新秩序,對亞太區有何影響。

後冷戰時期中亞太區的特色與兩大趨勢

「特色」是靜態,先說後冷戰時代亞太地區的一個特色,即:國與國間之敵友界線模糊難分。以前美國的友邦,諸如日本、菲律賓、韓國,反而變得程度不一的反美。以前畫為中立的某些國家(譬如新加坡)反而比較親美。繼菲律賓把美國海軍基地收回後,新加坡立即願意充當為美海軍船隻的加油、補給站。馬來西亞雖然在經濟上因親日而反美,但在集體安全問題上卻公開要與美國為伍。更有趣的是:以前的敵人(越南),卻公然歡迎美國投資與貿易關係;而美國也正在設法打開這一僵局。甚至北韓與美國之間,也有鬆動之跡象。對於美國而言,與亞太國家交往,已不再為了意識型態(反共)需要,而壓縮自己的經濟利益。故美國與日本、南韓等近來有貿易上衝突(譬如動輒用301條款相見)之原因。這也是由於冷戰結束、及地緣經濟時代來臨之結果。

再說本區的兩大趨勢,也是地緣經濟時代的產物。第一、國家間錯綜複雜的彼此相互依賴之增加。地緣經濟時代,經濟利益已超過軍事利益之重要性。故在經濟利益領先之狀況下,國家間用武之情況恐怕越來越不可能(就好比歷來美國與加拿大間之關係)。由於外來直接投資(FDI)有增無已,將來各國之經濟將是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之局面。雖然經濟利益之衝突也可能不幸導致用武之途,但由於這種「你中有我」之局面,出兵用武傷人,就等於自己毀傷自己的下場。這是地緣經濟時代的一大特徵。

第二個趨勢是:國際多邊關係之擴充。雖然美國在本區(一如在全球)的領導,因經濟掛帥而漸式微,但本區的國際多邊合作並未減少,卻反而增加(這是與所謂「霸權穩定理論」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的預測正好相反)。這表現於國際安全與經濟關係兩個領域方面。在國際安全領域上,譬如柬埔寨問題之和平解決,南中國海論壇(1992夏由印尼召開,用以企求對西沙群島六國爭執之和平處理),及朝鮮半島之緩和等,均是靠多邊合作方有進展。而在經濟領域裡,多邊合作除了表現於「亞太經合體」(APEC)之成立以外,尚表現於六個區域性、跨國性的合作區:(一)山東、南韓自成一經濟區;(二)庫頁島、千島群島、日本北部也成一區;(三)華南、香港、台灣經濟關係密切也是一區;(四)西伯利亞(海參崴Nahodka)與日本西部構成一區;(五)新加坡、拉合(馬來西亞屬)、巴丹(印尼屬)另成一區;及(六)概括了中(共)、俄、蒙、日、南北韓六國之圖們江經濟區。〔註3〕這些多邊經濟合作區之發展,一則是由於冷戰之終止,一則也是地緣經濟時代所帶來的後果。

亞太地區在地緣經濟時代的地位

何謂「地緣經濟時代」?

所謂地緣經濟時代,宏觀來看,即表現在經濟層次的國際化,超國家化:譬如生產、貿易、金融、市場開拓,及發展與研究等層次,均如此。微觀來看,即指一個國家的至高戰略利益,已不是軍事,而是經濟利益。這是由於兩個並不完全相關的原因導致的。其一是冷戰結束,大規模國際正規戰爭的可能性,大大減低(牽涉區域性惡霸之爆發事件,如伊拉克進攻科威特,除外);其二是世界上自1970年代以來,國與國間之相互依賴,越來越密切。(當然,冷戰結束以後,讓前蘇聯與東歐都被帶入西方國際經濟體系,也會對世界經濟相互依賴之程度,更為加深。)為了表明今日經濟利益至上,姑且提供一個實例。猶憶1990年伊拉克進佔科威特,一片煙火立刻點燃了波斯海灣的危機。日本所依賴的波斯灣石油,立刻斷絕來源。這赤裸裸地證明了:日本依賴外來資源的經濟,遠比想像更脆弱。是乃決定要做到凡是日本所需的重要資源,在其本土近邊必有來源。於是更覺得中國大陸對日本命脈之重要。時值六.四之後不久。西方國家對中國大陸之制裁,方興未艾。日本雖有此顧忌,但因顧及其自身經濟戰略需要,乃毅然決然寧可得罪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也非重與中國大陸修好不可。隨乃宣佈恢復向中國大陸貸款50多億美元,藉以與北京恢復正常關係。就是基乎這個道理。〔註4〕

由此一例,已足以知道在地緣經濟時代,中國大陸與台灣的經濟合作,已不是一般主觀意願所左右的問題,而是大形勢強制下,為了自我戰略利益非發生不可的事實。

世界三大超級貿易集團

很多人宣稱21世紀將是亞太世紀。果真如此,當然會對大陸與台灣之間經合關係有不可抗拒的影響。在我們回答這一個問題之前,需先審查今日的國際大環境。一個顯示地緣經濟時代來臨之事實,即世界上已有三大超級貿易集團共存:歐洲共同體、亞太經濟合作區、與北美自由貿易體。它們的並存與互動,也勢將左右國際關係的錯綜複雜。為了要較有意義地註釋台灣海峽兩岸經合關係,我們需先分析這三大貿易集團間之關係與對比。

首先,這三大集團目前並非處於均衡狀態。由一些數字便知:歐共體目前在世界貿易總額中佔50.23%,居第一位。亞太經合區佔27.29%,居次,北美貿易區佔20.9%,殿後。再由其他的數據也可顯示目前歐共體的優勢,譬如:

歐共體(EC)現正與歐洲自由貿易協會(EFTA)籌組一個「全歐洲經濟區」(EEA)。將成為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其所有成員的國內生產毛額,總值達六兆一百億美元。相較之下,北美自由貿易區成員(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國內生產毛額總值,才不過五兆六千九百億。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下簡稱:經合組織)的成員,提供了世界開發援助經費總數的55.6%;對聯合國預算提供47.3%;在北約組織總軍費中提供70.5%;他們的出版總和,占世界出版物全部的54%。(此經合組織機構的24個會員國,只有五個不是歐洲國家,即美、加、日本、澳大利、和紐西蘭。故是一個典型歐洲組織無疑。)

我們不需贅述其他諸如人均收入等項目,但一切現有數據均顯示歐共體,均居於領先地位。是故若干經濟學家之如美國麻州工學院梭羅教授(Lester Thurow)者,咸認為21世紀將是歐洲世紀。對此,我個人只想提出一個「但書」。即:歐洲目前的明顯領先亞太區,恐怕僅能維持到公元2010年。這點需要解釋。

亞太時代之到來?

我之所以說歐洲目前的領先僅能持至公元2010年,是因為亞太地區將因其壓倒性較快的成長而隨後趕上。過去30年來,亞太地區之平均成長率,一直以8.6%(1965至1980年)及6.6%(1980至1988年)蓋過歐洲同時期的3.9%及2.9%。以如此懸殊對比,亞太地區將於2010年趕上歐洲無疑。單拿全部成員之國內生產毛額而言,亞太地區在2010年時,將與歐洲及美國的國內生產毛額達到相等地位;可以一個等邊三角形代表。這個推算法,正好與「經合組織」的估計不謀而合。〔註5〕不但此也,在趕上歐洲以後,亞太地區的成長率,還將繼續以每年5-6%領先歐洲的3-4%,及美國的2.5%。據經合組織估計,到公元2040時,全世界所有產品及勞務至少一半均將產自亞太區。質此故,我推算歐洲目前之領先僅能維持到2010年左右。這以後卻是亞太時代之到來。

不過,在2010以前,亞太地區最雄厚的經濟力量仍推日本。估計其在2000年時,將擁有全世界國內生產毛額之13.5%。相比之下,雖然同期美國將擁有27.6%,亞洲四小龍的國內生產毛額加起來的總和才不過是2.6%;中國大陸則為6.4%強。〔註6〕在這樣情況下,我認為無論是由國內或國際觀點來看,均有理由相信:大陸與台灣之間,彼此加強經合關係,甚或走入「大中華經濟圈」的方向,是很自然的發展途徑;幾乎可說有其歷史必然性。這裡所說「國內」是指包括大陸、台灣、香港(1997後已回歸)在內的全體中華民族所代表的(也是抽像的)大中國。所謂「國際」觀點,除了別的意義以外,還牽涉到美國的地緣經濟對策。下面我將分別順序解釋。

大中華經濟圈的含義與必然性

由國內觀點來看

先說「大中華經濟圈」係何指?雖然在某個意義上「大中華」的觀念可能是指中國統一後之綜合經濟體,但本文所談的只是在目前政治分離情況下大陸與台灣(加1997以後回歸的香港)所形成的一個密切相輔相成、截長補短的自然經濟匯合。本文所用的「經濟圈」觀念,不必是有正式組織架構。任何密切經濟合作關係,儘管是自然形成,只要是正規化、合理化的,均可視作「經濟圈」之運作。

僅以宏觀來看,如大陸的總生產毛額(GNP)以4,586億美元(1992)計算,台灣、香港各以1,732億(1991)及620億(1990)計算,那麼這三個經濟體加在一起的總和是相當於6,938億美元的一個巨大綜合經濟體。這比現有亞洲四小龍總生產毛額的總值多30%;跟東協(ASEAN,大陸譯做東盟)六國的總生產毛額總值相比,超出兩倍。

如此龐大的大中華綜合經濟體,只不過是將現有大陸、台灣、香港的經濟實力靜態地加起來(只是用加法),還不考慮它們之間互動互引所可能產生的擴大後果(需用乘法)為何。當然會有人問:如此湊合在一起,對彼此有什麼好處?經濟學家一定可以用計量方法推算出其互動互引所能產生的結果。不過,不論算出來的總數為何(見下),一個大中華經濟圈能達到的境界,一定是比現有三個華人經濟體分別運行所能達到的成績總和要大得多。這也是乘法與加法不同的道理;也是幾何級數與數學級數相比的問題,想必不難理解,儘管如此,有人也許會問:這對現在有什麼好處?對台海兩岸是否均會帶來對等益處?請容我答覆如下:

冷戰結束以後,對台灣及大陸均產生了某些前所未料的惡果。先說台灣。地緣經濟時代的來臨,無形給缺乏資源的台灣帶來加倍困擾。在這個新時代中,所有需要海外資源的國家統統要在世界上同樣地區爭奪有限資源(譬如中東的石油;非洲與東南亞的礦產;澳洲的煤與礦產等)。完全依賴海運的台灣,隨時都可能遭遇日本在1990-1991波斯海灣危機時所面臨資源遭切斷之困境(見上)。如果日本回向中國大陸之先例可作一借鏡,那麼大中華經濟圈對台灣之奧妙,盡在不言中了。就同樣用石油為例。大陸的石油生產,每年自用以外,尚淨剩147,826桶。如果台海兩岸經合關係正規化,個人估計大陸可以提供台灣80%的石油需要量。這還沒有把台灣與大陸共同勘測、開採新的石油資源之可能算進去(一般估計大陸的石油藏量,少則可比一個伊朗)。

再者,在地緣經濟時代,海外資源之取得,亦將比以前為困難。對此問題,個人尚未見到任何有系統的研究。但,單拿亞太地區來說。一般所需的鐵礦、錳、錫、銅等,多來自印度、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與菲律賓。而澳洲所產的鐵礦、錳、鉛、錫、鋁,也是亞太區所經常需要進口的。在地緣經濟時代,本區(與區外)對這些資源的需要一定有增無已。相應的競爭也會越來越劇烈。再加如南亞與東南亞這些目前出口礦產的國家,逐漸都工業化、或更進一層工業化,那麼現有其他國家(經濟實體)對他們礦產資源的取得,一定會發生問題。何況,如果這些東南亞國家(譬如東協成員)經濟起飛,與日本的經濟密切掛勾(日資單刀直入在各地設廠開發),則在日本壟斷亞太地區礦產資源情況下,對一個極其依賴外來資源的台灣,其滋味可想而知。所以,如能有大陸為台灣的資源供應腹地,則可能是一長遠解決之途。

冷戰結束後,其一個反直覺的後果即:世界上一般國防預算反而增加,一般國家,均因原先所依賴超級大國的核武保護傘撤退,而不得不靠自己的軍事力量,以保其自身安全。譬如東南亞各國,近兩年來國防預算有增無減,就是這個道理。台灣1993會計年度的國防開銷,佔全部行政院預算24%。以美金計算,即是127億美元。這個數字比大陸公佈的,相當於75億美元的國防預算,要多出35%。台灣以面積計,較大陸小267倍;以人口計,要小57倍。卻需維持這麼龐大的軍事預算,對台灣來說是很吃虧的,但在北京對台灣海峽是否放棄用武力堅不肯鬆口情況下,台灣唯有兩條路可走。一是增加軍備以鞏固自己的防禦。另一是與大陸經濟上造成休戚相連、密切相互依賴的關係:大陸若對台灣動武,則等於集體自殺,這樣才是確保大陸不至於對台灣動武的最佳辦法(當然除了發生台獨情況以外)。

再說中國大陸。冷戰結束、與地緣經濟時代之興,至少有三點不利。第一、美蘇抗爭消逝,中國在1970年代到1980年代之戰略地位也隨之減低。第二、核武器重要性既消退,中國在世界強權政治要爭一席之地,必須靠經濟力量。第三、既是核武器威懾已過時,中國必須加緊發展常規武器與反〔常規〕導彈防禦系統。這又需要經濟實力作後盾。基於這後兩點考慮,中國大陸非在經濟發展事業上,費萬鈞之力、認真下工夫不可。所以,鄧小平先生領導的改革開放,極力要把經濟「搞上去」以外,還有其中內涵的戰略思想,是絕對符合地緣經濟時代需要的。(這要明眼人才能體會其中的道理的。)質此故,由於地緣經濟時代的挑釁,我敢說大陸與台灣的經濟合作,是有其歷史必然性的。

大中華經濟圈的國際後果

上面已說到公元2000年時,亞太地區仍然以日本的經濟比重最大,佔全世界國內生產毛額13.5%。(所謂國內生產毛額,GDP,就是不把對外貿易計算進去,所以比GNP的生產總值比較更可靠的反映出真正國力。)如沒有大中華經濟圈之運行,大陸、台灣、香港(雖是1997已回歸,但為計算方便,姑且仍將香港分別視之)在全世界總產值中所佔之比重,將依次為:6.4%;0.86%;0.43%。三者相加,總數為7.69%。與日本的13.5%相比,幾幾乎是一比二。

可是,大陸、台灣、香港成長率,均較日本為快。單以中國大陸1980-1990期間的平均每年11.4%成長率來比,幾乎是三倍於日本同一時期的4.1%成長率。如不算大中華經濟圈的互引互動功效,僅以三個華人個別經濟體目前的實力預測(即以現有基礎乘上每年成長率、再乘年數),再把三個數字加起來,到公元2010時,三者總和將佔全世界國內生產毛額17.4%,而用同樣辦法預測日本之相當比重,2010年當為全世界總值19.4%;所以還是領先。但,我們假定三個華人經濟體,因為密切之經濟合作,形成了一個有形、無形的大中華經濟圈,由於相互牽引及截長補短的效果,其所起得的擴大經濟效益暫以一個30%的指數來表達,再以這個相當保守指數,顯現到上面的17.4%數據裡,其結果當變為22.6%(即17.4×0.30+17.4)。此即表示由於大中華經濟圈運作而產生的國內生產毛額,有具體的提升,已增加到綽綽超過日本的19.4%的地步。換句話說,由於經濟圈的動力加大了大中華的經濟發展效益,遂能達到一個突破。這是現有三個華人個別經濟體,僅靠自身運作不能達到的成效,當然,這個算法,並非取其準確,只是示意而已,能懂其中的含義即足。〔註7〕

誠如是也,兩岸經濟合作,以一個大中華經濟圈,不出10年光景(我們這裡用的是公元2000至2010年)即可超過日本。這固然是全世界華人值得慶幸之成就,但也是國際上足以左右國際格局的大事,關於其國際上的意義,我僅想借美國對以上所說一切演變可能的反應,來作個例子說明。

前面已講到亞太地區在地緣經濟時代的地位:即從現在到2010世界三大超級貿易集團中,仍以歐洲為最;要到了2010年以後,亞太時代才會來臨。現在,且看美國的可能反應對策,對美國來說,在2010年以前,世界地緣經濟時代最大之威脅無疑地將來自歐洲。根據權勢均衡之法則,美國的對策一定要聯合亞太以抵制歐洲。(我曾經計算過,這種可能約有67%的機會。)可是在2000到2010年間,即歐洲領先將消逝,而亞太時代剛見曙光時,美國最擔心的對象卻變成日本,因為鑒於亞太時代即將到來,而日本又遙遙領先;加上日本自1980年代末就對美國強不買賬,美國擔心的是:如亞太地區均不幸被控制於日本經濟勢力之下,則美國殆無寧日。設若日本財經實力壟斷了亞太地區的經濟發展,美國則將無法以制衡一個龐大的歐洲共同經濟體,到時腹背受牽制,僅有退縮北美一途。所以從戰略眼光來看,美國絕不能放棄對亞太地區之主導權,從策略運用來看,美國一定要藉贊助兩個朝鮮統一,及中國兩岸統一(至少撮合相關兩邊經濟上的密切合作),來維護其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因為第一,只有這樣才能防止南韓與台灣淪為日本的經濟附庸,因為有與台灣之間的經合關係,中國大陸也不致太過依賴日本。第二,由於是因美國大力促成,所以統一之後的朝鮮半島與中國,一定會積極反饋美國,對其友善支持。縱使中國統一因某些莫名理由仍遠不可及,台海兩岸密切經濟合作,也會在美、日糾葛之中對美國有利。如果真像我們以上所說,台海兩岸經濟圈能在2010左右以22.6%對19.4%的對比超越日本,則美國的戰略運用上,將多了一張用中國(大中華經濟圈)以抗衡日本的牌。(這話說穿了,等於是洩漏天機!)

當然,這個大中華經濟圈如果繼續成功地延續演變下去,中國是否會代替日本而變成對美國的一個新的威脅,則不是本文談的內容。不過,很簡短地,我願意指出大中華有兩點跟日本不一樣。第一,中國大陸比起日本是地大物博,有資源、及有11億人口為後盾的廣大市場。第二,中國人比起來,較為歡迎外來貨品,不如日本人經濟民族性(抗拒外來品,堅持購用日貨)那樣強。就此二點來看,大中華經濟圈跟美國在經濟上起類似美、日衝突的可能性,似乎並不高。相反地,一個經濟發達的中國,很有可能成為美國在全球最大的市場與貿易夥伴。所以,本人覺得「中國威脅論」,雖然已有人在放空氣,但對美國人來說,還是不如擺在面前,赤坦坦的日本威脅來得更可怕。

結束語

綜上所說,從現在迄21世紀,世界越來越深地進入地緣經濟時代。這對沒有資源的台灣來說,更需要有大陸為其腹地支援。對於大陸來說,今日要想在世界強權政治維持一席之地,既不能奢享當年美、蘇抗爭時之戰略優勢,又不能但憑其擁有核武器即足;而非得擁有堪與美、日等經濟超強國相比之經濟能耐不可。所以,在這種情勢下,大陸與台灣經濟合作,乃是必然的理性選擇。再基於國際戰略的考慮,台海兩岸經合關係密切,對美國在亞太地區權勢均衡之運用,也有決定性的好處。所以也少掉一個外來阻力,剩下來阻擋兩岸經濟合作的就只有華人自己的「內賊」,及其他國際上不明權勢均衡道理、心胸狹窄、或徒妄擔心中國人興起會造成對自身威脅的那些人了。儘管如此,按照以上的分析,在世界「地緣經濟時代」,台海兩岸經濟密切合作有其歷史必然性,是鮮能阻擋的,套孟子的一句話:「由水之就下,沛然孰之能御!」

〔註1〕請參見熊玠,Asia Pacific in the New World Politics(Colorado:Lynne Rienner, 1993),p.235-236。
〔註2〕同上,p.236-239。
〔註3〕同上,p.242-247。
〔註4〕Japan Times Weekly,9/24-30/1991,p.1.
〔註5〕法新社巴黎1992年8月9日電,載於《世界日報》(紐約),1992年8月10日。
〔註6〕Staffan Linder, The Pacific Century(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表4與表5。
〔註7〕這樣算法是假定其他一切數據均固定(即假定全世界經濟生產總數是一恆數;其他國家的生產對我們這裡比較的中國、日本不相干)。所以這裡推算的數字,並不採取它精確,而僅是用以表示有無大中華經濟圈的後果不同而已。

(1994年1月5日講於中華戰略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