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將在印度洋上決定世界的命運

趙國材
(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國防大學法律學系兼任教教授)


「印太」概念及「印太戰略」

美國重新發現印度洋戰略地位之際,作為「印太」地區大國的印度,對美國國防部日益增長的重要性也愈發突顯。

美國總統川普自2017年11月東亞之行起,訪問亞洲五國,在亞太經合會(APEC)演講中,不再使用「亞太」代表此一地區,改為使用「印太」概念,把本源不屬於APEC成員國的印度拉入這一地區,「取代」「亞太」地區的用法。

作為其政府對太平洋以西地區的戰略,川普為平衡中國在亞太地區影響力,意圖推動「印太戰略」取代前總統歐巴馬任期內的「重返亞太再平衡戰略」。因此川普政府的「印太戰略」被視為是針對中國崛起而拋出的概念,目的是要「圍堵」與「遏制」中國。

印度洋日益成為全球海上交通重心,估計未來會有更多力量介入,而在該地區的安全競爭,最突出的不是中印而是美國。

作為川普政府針對太平洋以西地區的新外交方針,「印太戰略」係以美國為首,聯合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作為處理「印度洋-太平洋地區」事務的體系。很多美國國際事務學者和專家更將「印太戰略」解讀為應對中國崛起的「圍堵」與「遏制」策略。

美國「印太戰略」的利益,最重要的是防止中、印兩國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進行戰略擴展,以維持美國的霸權統治。

由於中國的「一帶一路」項目早已伸展到印度洋,印度加強了和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的合作,認為此舉可聯合四國海軍「圍堵」與「遏制」中國。

美國企圖「一石兩鳥」,拉印度制「華」而挖掘一個「坑」,要中印相互戰略消耗,既可埋葬中國,又可埋葬印度。但在當今,美、日、印、澳四國再挑起冷戰,已不合時宜,在國際事務上搞小圈子對抗,更沒有市場。

美國「印太戰略」新方針

美國所以提出「印太戰略」,是因中國這些年在亞太地區崛起很快,經濟、軍事、外交等各方面實力都成長很快,讓美國人感覺有點力不從心。而美國在亞太地區跟中國較量有些劣勢,因此把範圍擴大,令中國跟美國在更大的區域裡競爭,分散其資源、精力、能力。

在這個區域中的一個主角是印度。總體來說,印度會支持並參與「印太戰略」,因為過去幾年印度的政治、戰略及研究圈子,基本上有著很強的共識:中國在印度的一些重要關鍵問題上完全在損害印度的利益。

美國國防部長馬提斯(Jim Mattis)闡述川普政府的印太戰略時說,美國的策略是對印太地區的安全、經濟與發展做出重大投資,展現美國對其盟國及夥伴的承諾,支持美國對一個安全、繁榮與自由的印太地區的未來願景,這些願景是基於美國與那些國家的共用原則,無論大國小國,美國願意與所有支持自由、開放印太地區共同願景的夥伴合作。

美軍「太平洋司令部」更名

美軍「太平洋司令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設立,是美軍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司令部。

美國意識到在全球安全中印度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印度洋成為重點任務區域。為反映美國與印度關係升溫及印度洋在美軍的戰略地位日增,美軍2018年5月31日決定該司令部正式更名為「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並進行了指揮權移交儀式。

更名的兩項重點:第一、美軍太平洋司令部是美國主要的作戰司令部,監督地表超過一半的國家,並與各種文化族群密切交流,從好萊塢到寶萊塢、從北極熊到企鵝。

第二、強化美軍的作戰能力,原本部署在印度洋的第五艦隊與第三艦隊,有超過60%的美國海軍艦隊,包含區域內部分海軍、軍隊及空軍,約37.5萬平民及軍事人員分派到該區,共同納入印太戰區,強化區域防衛,遏制中國及俄羅斯勢力擴張。

這次更名並非美軍將擴大該司令部的規模,而是展現印度與美國越趨緊密的軍事關係。權力交接的象徵意義在鼓勵印度加大參與亞洲事務,稀釋中國與日俱增的軍事影響力。

前任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Harry Harris)上將警告說,中國仍將是美國最大的長期挑戰。美國將透過新的印太司令部與印太盟邦,追求彼此共同利益,促進夥伴關係及區域安全。哈里斯認為沒有美國及其盟友、夥伴的參與,中國將在亞洲實現霸權夢想。

針對哈里斯的言論,北京表示,中方已經多次公開鄭重聲明,其發展不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並批評美國沉迷和追逐霸權,總覺得別人在覬覦自己的霸權。

馬提斯宣佈司令部更名時稱,幾十年來,這個司令部一直有根據形勢變化做出調整的傳統。隨著美國把焦點放在西邊,今天這一傳統再次顯現出來。這次更名反映了印度洋在美國戰略思維中的重要性正在提升,印度洋與太平洋的聯繫正在增強。「印太地區有很多帶,也有很多路」。對此,中國回應,有關美國太平洋司令部的更名,不管名字怎麼改、怎麼叫,美國都應以負責任的態度在亞太地區存在,為地區和平穩定發揮建設性的作用。

遏制中國勢力的崛起

近年中國崛起,既令太平洋周邊地區勢力平衡生變,在印度洋也有了相當的影響力。2017年,解放軍在東臨印度洋的非洲國家吉布地設立基地,是中國第一個海外軍事基地。與此同時,中國與巴基斯坦、斯里蘭卡與馬爾代夫的關係亦越來越緊密。

南亞次大陸是一個巨大的半島,以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蘭卡、馬爾代夫、不丹及尼泊爾組成。印度長期以來一直是中國的對手,新德里認為北京試圖遏制印度,在印度洋作戰略部署。

印度洋中的島國斯里蘭卡素有「東方十字路口」的美譽,是連接亞非、輻射南亞次大陸的重要支點,作為「一帶一路」宏圖遠景的一部分,中國在斯里蘭卡的港口、公路、電廠、交通、基建等項目中大筆投資,中資接管斯里蘭卡南部的港口漢班托塔(Hambantota),全部由中國企業運營,並把臨港土地交由中方開發,建設產業園。

美方指稱,漢班托塔港缺乏經濟活力,中國看中的是其軍事戰略價值,並在向斯里蘭卡設下「債務陷阱」。所謂「債務陷阱」這個謊言的編造者,如果美方自己不能給予發展中國家一些所需要的實實在在的幫助,至少應對其他國家間開展的這種合作抱持一個健康的態度。

漢班托塔港地處偏僻,附近沒有工業區、沒有天然臨近的客戶,因此以12億美元的價值把此港租給大陸99年,駐守在港口的斯里蘭卡海軍,也換成大陸聘用的警衛人員。「一帶一路」的倡議,在東南亞及西亞不少港口城市、貿易樞紐都能感受到中國投資基建的影響力。

印度抵制中國以互聯互通、基礎建設為主的「一帶一路」倡議。但東盟國家則大多數對「一帶一路」做出了積極的響應。

目前中國、東盟的經濟聯繫規模遠超印度、東盟。東盟與印度的經貿合作困難不少。印度國內經濟雖然發展迅速,但貿易壁壘尚存,與東盟經濟的互補性並不是特別強,加上國內貧富懸殊,差距巨大,數千萬人使用清潔水都有問題,國際形象大打折扣,因此要在經貿合作上趕超中國與東盟的步伐,短期內恐難實現。

「中國夢」:美國最大的挑戰

2017年12月「美國國家安全戰略」與2018年「美國國防戰略」,明確地把中國視為「修正主義大國」,決心抗衡中國「把美國擠出亞太地區」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兩國在戰略上的衝突,無論是政治制度和意識型態,都有著嚴重的分歧。

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從陸地和海洋走出去,引領全球化新時代,使世界各國在政治、安全、科技、文化、教育相互交流,不斷加強相互影響,結晶成共同經濟利益。反制中國的「一帶一路」,正以「印太戰略」應對。

馬提斯明確表示,「印太戰略」不再是一個概念,它是一個真正要逐步推進、逐步落實的戰略。馬提斯將矛頭指向中國,質疑「一帶一路」是透過對外輸出資金,受益國債高築,增強對相關國家的控制,宣揚一套非民主的價值觀體系,與西方的理念不同;視「一帶一路」倡議為美國國家安全的潛在性威脅,係對美國霸權主導全球的最大的長期挑戰,因此華府要拉印度、法、德、義等亞歐大國共同反制,阻礙中國尋求在印太地區的「一帶一路」。

馬提斯表示,美國將尊重每個國家的主權,不論大小,藉開放投資,以公平、自由、互惠的貿易,不受任何國家掠奪性經濟威脅、束縛,並將繼續致力於維持印太地區穩定,推廣以自由、開放為本的、美國所制定的、美國堅決捍衛的、也是自行解釋的國際秩序規則。

美國在南中國海開展航行自由行動的同時,批評中國在南中國海水域,填礁建島,部署軍事設備,炫耀武力,影響航行自由。馬提斯表示,因為中國繼續南中國海軍事化,美國國防部收回對中國發出的參加2018年環太平洋軍演的邀請,這只是美方做出的初步反映,中國在今後可能面臨更為嚴厲的懲罰。

習近平接見了來訪的馬提斯。習近平說,在看到中美存在共同利益的同時,我們也不迴避雙方之間存在的分歧。在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問題上,北京的態度是堅定的也是明確的,「老祖宗留下來的領土一寸也不能丟,別人的東西我們一分一毫也不要。」

「自古知兵非好戰」

習近平說,中美兩軍關係是兩國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兩軍關係保持良好發展勢頭。「自古知兵非好戰」,加強兩軍各層次的交往和機制建設,有利於消除疑慮,防止誤解、誤判和意外事件。希望兩軍加強溝通,增進互信,深化合作,管控風險,推動兩軍關係成為兩國關係的穩定器。

馬提斯感謝習近平的會見,表示美方願以美中兩國元首重要共識為引領,加強戰略溝通,擴大互利合作,管控分歧風險,避免衝突對抗,使兩軍關係成為推動兩國關係發展的建設性因素。

美國在如何與中國打交道的方向上是明確的,其國防政策不是衝突的策略,而是理想主義、實用主義及合作主義的平衡。

北京亦釋出善意,對發展中美關係的立場也是非常清楚的、明確的、一貫的,不會因政局變化而放棄與美國合作的機會。

美國貿易戰全面出擊,禍害蔓延全球,有可能導致世界經濟增長放緩。惟美國「特別脆弱」,國內經濟造成的影響會首當其衝,吃虧最大;中歐迴避「聯手抗美」;中歐雙方交換中歐投資協定的清單出爐,標誌著中歐投資協定談判進入新階段。面對美國的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抬頭的形勢,中歐不僅有共同立場,也在用實際行動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有利於進一步堅定中歐企業界開展合作的信心。若貿易戰繼續升溫,中國和歐盟會不會考慮「聯手抗美」?尚待觀察。

川普擬聯俄制中

最近美國「通俄門」再爆震撼彈,川普與普京於芬蘭首都赫爾辛基會晤逾兩小時,成狙擊目標。

中俄同時面對美國壓力,兩國應「背靠背,彼此支持」,更應該帶頭「共同組建新的國際秩序」。

北京強調,美俄都是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和富有重要國際影響的大國,對於國際和平與安全負有重要責任。北京樂見美俄改善關係,希望雙方加強溝通對話,擴大合作,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事業,有利於國際社會攜手應對共同的挑戰。北京對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充滿信心,這種關係不會輕易受到美俄接近的影響。

川普擬施展一箭射三雀(包括伊朗、敘利亞和中國)之計。惟因美俄兩國互信嚴重不足,期望雙方改善關係,令人難以置信。美俄兩國防長擬舉行三年來首次會談,準備落實川普與普京就國際安全領域達成的共識。

美國聲稱已經準備好面對任何對其霸權提出挑戰者,因為不論是誰掌握了印度洋,誰就控制了亞洲。現實就是如此殘酷,21世紀將在印度洋上決定世界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