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五點後的兩岸新局

張麟徵
(台灣大學政治系名譽教授)


習近平紀念《告台灣同胞書》40週年的談話,是大陸對台政策的一大拐點。過此拐點,兩岸前此經由交流達成的妥協、建立的路徑將會受到不小的修改,很難倒帶回去。對台灣而言,不僅民進黨受到衝擊,國民黨亦然。

習近平對台談話的核心在「和平統一」,五點主張都圍繞著這一重心展開鋪陳,顯示解決台灣問題的決心無可動搖。沒有統一,就沒有民族復興,沒有台灣參與的民族復興,總是令人遺憾。

一、習五點的新意

在這次談話中,習近平仍然堅持「九二共識」、「反台獨」,但對「九二共識」的內涵,清楚限定在兩岸皆接受「一個中國原則」上,徹底否定了國民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模糊主張。其實大陸自始就未接受「一中各表」,只不過在馬英九時代,念著兩岸關係好不容易獲得開展,未公然反對。現在國民黨背棄了自己的理念與黨綱,在統一立場上越來越龜縮,自然不能再姑息。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雖是長久以來的大陸對台灣政策,但多是宣示性的,沒有具體動作。習近平這次驟然將「探索『兩制』台灣方案」的議題直接擺到桌面上來,動作不可謂不大。又撇開台灣當局,聲稱在一個中國原則下,「願意同台灣各黨派、團體和人士,就兩岸政治問題和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有關問題,開展對話溝通,廣泛交換意見,尋求社會共識,推進政治談判。」這個動作更是非比尋常。何以言之?原因如下:

第一、在當前兩岸關係極度嚴峻下,直接拋出「探索『兩制』台灣方案」這步棋,意味大陸對解決統一問題有過程上的挫折感、時間上的急迫感。過往40年交往經驗證明,讓步、示惠、等待、召喚、兩岸實力的易位,都換不到台灣歸心。外力的介入難斷,台獨有恃無恐的立場更不會動搖,國民黨的立場卻越來越後退。現在再不直面嚴肅探討兩制的台灣方案,還待何時?

第二、大陸繞過台灣政府,直接同台灣人民開展對話,尋求社會共識,推進政治談判這一態度,表示大陸對台灣兩黨都已死心,既不寄望於當下的台灣執政當局,也不指望若再度政黨輪替,國民黨會有新的作為。

第三、大陸片面且直接透過政策,繞過台灣當局,爭取台灣民心,實質上已經啟動了對台統一工程。服貿協議雖被攪黃,但過去兩三年,大陸片面推動惠台31條政策,各省也配合制定了各自的惠台政策;給予台胞國民待遇,幫助台灣青年赴陸就學就業,並提供各種在大陸創業的方便,贏得台灣人民許多掌聲。從這幾年,用腳投票的台灣青年越來越多,就可以印證。兩會期間習近平參加了福建代表團審議,針對金廈交流,習近平呼籲兩岸要「應通盡通」、「四通」;福建應盡力落實惠台政策,做好爭取台灣民心的前沿工作。這番談話更顯露了習近平爭取台灣民心的積極急切。大陸對台灣的吸引力上升,令蔡英文非常擔心。隨著台灣經濟情況每下愈況,台人出走大陸的腳步會越來越快,這會使台獨的前景越來越黯淡。

二、兩大黨的因應

面對大陸強硬的攻勢,蔡英文的因應之道就是直球對撞。可能提前獲知習近平元月2日的談話對台不利,從不發表元旦談話的蔡英文破例在今年元旦發表談話,針對兩岸關係,提出「四必須、三防護網」的說法。習近平談話後,蔡英文立即於當日下午召開記者會回應:一、我們從未接受「九二共識」(李登輝到馬英九執政時期算不算呢?)北京定義的「九二共識」就是「一個中國」、「一國兩制」,而堅決反對「一國兩制」是「台灣共識」;二、發展兩岸關係,中國(蔡用語)必須正視中華民國台灣的存在,尊重2,300萬人民對自由民主的堅持,以和平對等方式處理兩岸分歧,由兩岸公權力機構進行談判。台獨立場堅定,顯然有備而來。

大陸兩會期間,蔡英文召集了國家安全會議,正式提出反制大陸一國兩制的指導綱領,增加國防預算,防止統戰滲透。在國際上,蔡英文積極拉攏美國、日本,除砸大錢購買美國武器外,並表態希望與安倍舉行「台日安保會議」,結果被安倍打臉拒絕。在島內,炒作西藏問題,支持在台藏人舉辦「西藏抗暴60週年遊行」,醜化西藏與北京所簽「和平協議」,反擊國民黨諸巨頭倡議與大陸簽署「和平協議」是投降。蔡英文的這些作為,顯示其將在台獨道路上一路走到黑。

習五點對國民黨的衝擊也不遑多讓。國民黨一向以其兩岸政策務實為傲:用「九二共識」應付大陸,爭取大陸經貿讓利,外交休兵;用「一中各表」應付島內,爭取深藍淺綠及中間選票,刀切豆腐兩面光。習近平將「九二共識」直接等於「一個中國」的說法,讓「一中各表」徹底失去操作空間,國民黨將如何自處?將國民黨擺在一旁,要直接與包含各政黨、團體、各界代表的台灣人民來溝通討論「探索『兩制』台灣方案」,尋求共識,推動政治談判,又置國民黨於何地?

面對考驗,國民黨的回應仍然抱殘守缺:「堅持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內涵就是「一中各表」;現階段「一國兩制」難以獲得台灣多數民意支持等等。其餘則拾蔡英文牙慧:如吳敦義強調「九二共識」的內容不是「一國兩制」(註:習近平本來就沒說「九二共識」是「一國兩制」,而是「一個中國」。至於「兩制台灣方案」,早就有提及,只是國民黨始終不接招);朱立倫除持同樣論點外,還追加了堅持自由民主(也與蔡英文一樣)。一些年輕,本來形象不錯的國民黨人,如蔣萬安也有樣學樣,反應一片荒腔走板。

如果習近平的主張國民黨都不接受,國民黨未來要如何與共產黨打交道?特別是如果國民黨萬一贏了2020年選舉,還能像韓國瑜這樣的地方首長,政經分離嗎?於是吳敦義、王金平、高育仁(朱立倫岳父)都提出兩岸「和平協議」,可能企圖以此來重建國共聯繫。

三、「和平協議」可以化解兩岸僵局嗎?

國民黨主席連戰於2005年4月登陸,進行破冰之旅,該月29日與胡錦濤簽署了連胡「五點共同願景」,其中第二條的內容就是「促進終止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2007年10月25日的十七大報告中胡錦濤也趁勢呼籲:「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協商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定,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這一條也在2008年12月31日納入了胡錦濤對台政策「胡六點」的第六點中。

回顧歷史,首先提出「和平協議」者其實是李登輝,他在1996年2月23日大選前的中外記者會上,首度提出兩岸簽署「和平協議」。此後,除了2000年大選此一議題缺席之外,每屆大選「和平協議」都是選舉中的熱門話題,攻防熱烈。即使2004年大選,陳水扁也在當年2月3日提出簽署兩岸「和平穩定互動架構協議」,更不必說馬英九兩次選舉、洪秀柱的半次選舉,這個議題都很熱。只不過對於李登輝與陳水扁的提議,由於兩人的台獨立場,大陸都沒有回應。大陸的回應始自連胡「五點共同願景」。

台灣選戰中的「和平協議」議題若非為了減緩大陸壓力,就是為了吸納選票,當不得真。民進黨一貫反對「和平協議」,斥其賣台,但對陳水扁的提議卻辯解說,那是建立在一邊一國的基礎上,不是賣台。歷任國民黨候選人中,洪秀柱「和平協議」的立場有誠意,並支持統一。馬英九的立場則較難說,因為2011年競選時,為馬辯護的聯合報社論標題都說:「和平協議不是為了統一,是為了轉移統一壓力」。如今國民黨的幾個太陽都站出來主張「和平協議」,內心想法是否也是這樣?國民黨既執著於「一中各表」,又認為「一國兩制」不合時宜,想簽的「和平協議」是一種甚麼樣的協議呢?

從民進黨主張獨立的立場來看,他們反對「和平協議」是有理的,因為只要坐上談判桌,就得接受一個中國,願意探討一國兩制。國民黨浪漫的主張「和平協議」,但又主張「一中各表」,反對「一國兩制」,又沒主張統一,那它心裡想的大約是李侃如等美國學者建議的「中程協議」:以統一為指向,坐上桌談判一個統一前的「過渡協議」,建立一個可以維持30-50年的過渡時期,維持一個模糊的「兩國」態勢。是這樣嗎?

大陸早在90年代末,「中程協議」出台時就已嚴詞拒絕。但兩岸關係破冰改善後立場似有修正,一度對國民黨的「和平協議」寄於厚望,因此才有十七大的上述表態。2012年11月20日十八大報告中胡錦濤甚至期待:「希望雙方共同努力,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商談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穩定台海局勢;協商達成兩岸和平協議,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前景。」這些都是「統一前」的安排,說法上「中程協議」的味道很濃。可以解釋為大陸接受了國民黨的版本,不反對建立一個統一前的「過渡時期」?

只可惜2014年3月發生太陽花事件,服貿協議受阻,學生攻佔政府機關,馬政府應對懦弱,以致在接下來的兩場選戰中大敗,不僅失去政權,且幾近亡黨亡國,這個極有希望談成的過渡時期和平協議就沒了,不知道是台灣的不幸,還是大陸的運氣。

共產黨終於看清國、民兩黨在國家統一立場上不過五十步與百步之差,國民黨口中的「和平協議」只不過是個「以拖待變」,轉移大陸統一壓力,以及選戰固票的政治工具,習近平在「習五點」新的政策宣示中已不再提「和平協議」了。

四、「和統協議」將取代「和平協議」

追求結束敵對狀態,尋求兩岸都能接受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實現和平統一,兩岸當然還是要坐下來談,還是要簽協議。不過這個協議應正名為「和平統一協議」,簡稱「和統協議」。在法律定位上這個協議應該就是一個結束內戰,國內法上的協議。這與台灣主張類似李侃如「中程協議」的「和平協議」,定位游移在國內法與國際法之間的模糊地帶是截然不同的。

在政治定位上,「和統協議」旨在完成國家統一。它與台灣倡言工具色彩濃厚的「和平協議」,旨在建立一個統一前,較長的過渡時期機制,以維持兩岸和平現狀者當然有所不同。

和統協議內容首要之務就是要研擬出「兩制的台灣方案」。大陸其實自始就希望經由兩岸溝通協商,共同尋找出雙方都能接受的兩制台灣方案,讓和平統一歡喜落實。所以在拋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提議時,大陸就聲明這只是一個芻議,在一中前提下,甚麼問題都可以談,歡迎台灣參與共同建構新的國家政治制度模式,無奈連蔣經國都不接招。

其次,這個協議一定要詳細規定協議落實的程序與步驟,以便一旦達成協議便可逐步推動。協議中需要納入必要的過渡措施,以及短期的過渡時期,以便能將現狀順利接軌到兩制的台灣方案中。「和統協議」的談判不設時限,以便廣泛討論,博採眾議,設想周全,爭取台灣民意支持。

和統協議的談判當然是兩岸政府的談判,一定要兩岸政府都有統一共識時才能啟動。目前來看,有很大的困難。民進黨積極反對不說,國民黨如果執著在「一中各表」,不願承認一個中國,接受一國兩制也難以啟動。

大陸解決統一問題的急迫感源於島內分離意識強烈,國民黨已不是可靠的談判對象,川普不按牌理大打台灣牌,蔡英文積極配合,國內要求武統的民意日升,而中美科技霸權之爭日熾,各種因素加總,使本來就想在任內解決台灣問題的習近平更強化了決心。目前習近平將工作對象鎖定在台灣人民身上,首先要將對台政策說清楚,不留模糊空間。其次不僅要對台灣人民持續讓利示惠,並應將重心放在傾聽台灣民意,加強與台灣人民溝通,探索台灣人民意見,爭取台灣人民支持和平統一之上。

五、結 語

解決台灣問題首要爭取台灣民心,民心所向,就是選票所向,才能迫使台灣各政黨調整政策,坐上談判桌。大陸在直接爭取台灣民心之外,並宣示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但又不放棄對台用武的選項,以打擊台獨與外國干預勢力。在國際上加強圍堵台獨:施壓美國,迫其在關鍵議題上不敢輕越雷池,所以最近美國在台協會(AIT)官員數度出面表態不支持台獨公投;爭取日本,迫其在台灣問題上知所進退,所以蔡英文雖一再聲稱願與日本安倍展開安保對話,日本外務省卻一再表態拒絕。另外軍事威懾也不放棄。

其實台灣人民對兩岸情勢並非毫無所悉,多數清楚不論願意與否,統一是宿命,並不支持台獨。今年1月美國杜克大學委託台灣政治大學所作民調中可以看出,無論大陸對台用武或不用武,都有過半的台灣人不支持台灣獨立。而如果大陸對台動武,美國又不救援的話,支持台獨的就只剩14%。扭轉民意顯然既要靠示惠,也要靠實力。

解決兩岸問題,台灣現在手中幾無籌碼,各政黨與政治人應該認清現實,少作無謂掙扎。及早改變政策,啟動談判,即使已經回不到葉九條時代的條件了,還是可以多少討價還價一番。再遲,就真的只能接受被統一的命運,大陸給甚麼就拿甚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