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民融合」下的國防建設

從2019年兩會看中國的軍事政策和發展

趙國材
(政治大學外交系兼任教授)


國防預算持平,首先是整體國民經濟增速減緩的結果。據兩會期間中國公佈的官方數據,2019財年中國的國防預算為人民幣1.19萬億元(約1,776.1億美元)。相對2018年度的執行預算1.107萬億元,增長率下調為7.5%;考慮總體經濟規模的增長,國防預算幾乎與去年持平。

軍費仍高於GDP增幅

凍結國防預算,象徵著中國整個國防預算投入和發展方面新的政策理念,意味著過去近20年來狂飆突進式的軍事大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調整時期。在2016年之前,中國國防預算曾經連續五年保持兩位數增長,最近數年增速有所減緩;但是總體上,中國軍費開支已經連續25年增長,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軍費第二高的國家。

2016年以來,這是連續第四年國防預算增速呈現個位數。中國2016年的國防預算增長率為7.6%,2017年為7%,2018年為8.1%;而此前四年,2012-2015年則均為兩位數的增長。

國防預算投入持平並非偶然之舉,而是有深層政策考量後的選擇。

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經濟政策表現是,每年兩會公佈國家設定的新財年國民經濟,即國內生產總值(GDP)總體增速目標,今年公佈數據為6-6.5%,也是持續走低。儘管持續低增速被政策話語詮釋為注重經濟質量發展的表現,但也是中國總體經濟發展下行的表現。經濟下行影響到國防預算的走低,歸根結底,因過去20餘年來國防預算投入的持續增加正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結果之一。

中國為2019年定下的GDP增長目標為6.0-6.5%,而中國的國防預算增長高於這一升幅。

全國人大年度會議發言人張業遂表示,中國國防預算增長「合理和適當」,旨在滿足國家維護國防安全和中國特色軍事改革的需要。國防預算將重點支持國防和軍隊改革,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

3月15日,兩會結束之際,《解放軍報》發表頭條評論員文章《用艱苦奮鬥優良作風推動既定目標任務落實》,該文章是軍隊學習習近平在看望兩會軍方代表團講話的心得,也就是軍方對最高和最新軍事政策的正面詮釋。文章引用與會高級軍官的話說,「過緊日子」要體現在思想、態度、財政紀律和能力上。這些都直接表示,中國軍事發展和投入進入了新一輪調整時期。

軍隊要「過緊日子」

外界對中國軍事政策的評估和分析向來存在很大困難,因中國的軍事政策話語體系有意識型態色彩,實際軍事投入情形又複雜,因此,對有關實際政策的觀察不僅要看單純的數據,更要看權威的政策詮釋。

本屆兩會軍方所稱的落實「目標任務」,並提出加強「剛性約束」正是這個基本的建軍目標。也就是說,雖然國防預算投入增速減緩,但這一基本的建軍目標並無改變。

「與中國國際地位相稱」、「國家安全與發展利益」這些術語相當抽象,可稍作具體解釋。

中國自十七大後在最高領導人政策宣示時常使用大國字樣,如「大國外交」和「大國責任」等;國家安全與發展利益則是以中國國家政治和經濟行為全球化為前提,確立的建軍目標正是具有全球效能的,也即是美國式的國家軍事力量。

2012年中國十八大上,新一屆領袖正式提出了中國軍事現代化目標,即「建設與我國國際地位相稱、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具體建軍指標則是完全「實現機械化和信息化有重大進展」。當時定下並為十九大肯定的時間目標是2025年。

最新對目標責任的強調意味著,雖然國防預算投入因實際困難而有所減緩,但早已確定的建軍目標並未鬆懈,這就意味著軍事和國防發展需要在財政上採取更靈活和克制的思維。這就是重提「過緊日子」和「艱苦奮鬥優良作風」的政策內涵。

中國軍隊發展的動向一直受到外界關注,在加強維護東中國海及南中國海主權以及台灣問題的背景下,西方傾向於在中國國防戰略上,尋找中國是否轉向軍事化從而給地區帶來危險的線索。

南中國海周邊鄰國近年一直為中國在這一海域的人工島建設以及加強軍事存在感的動作感到擔憂,而日本等地區重大勢力則對中國國防預算缺乏透明度而有不滿。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表示,中國大幅度增加防務支出已有一段時間了,日本希望中國提高在防務政策和軍事化事務上的透明度。

中國國防部發言人任國強在2月28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對國防預算不透明的說法進行反駁:「我們堅決反對外界對中國國防費的不實指責。」他表示,中國的國防預算向全國人大報告以供審查的過程「完全公開透明」。

另一方面,中國軍方內部對中國軍事實力的評估與西方所構建的中國軍隊日益成為地區危險因素的敘事有明顯出入。

中國在海外有了軍事基地

軍方媒體在報導中時常提及中國軍力薄弱的問題,但是這些報導很少能傳播到外部世界,而西方接收到的信息往往來自一些中國鷹派立場的前軍方人員。

這些非官方的言論,加上中國在南中國海島嶼軍事化的行動,以及對民進黨執政下的台灣較為強硬的立場,令外界理解為中國在習近平領導下正在摒棄韜光養晦的外交方針,在軍事上比以往更加靠近世界中心。

從現實的發展看,過去10多年來可見的軍事發展,主要表現在追求新一代具有全球行動能力的主戰平台與戰法理念。

2015年底,中國實現了國防和軍事體制的重大轉變,將過去基於國土防衛的軍區體制轉變為美國式的五大戰區制度,戰區是面向不同戰略方向的地區和全球性戰略任務區,為實現這些任務,新一代戰機、戰艦和空天裝備紛紛亮相,如以多航母為代表的大規模的藍水海軍艦艇建設,以殲-20為代表的新一代隱形戰機的生產和服役等。

中國建軍的另一個突出變化是改變了不追求海外軍事基地政策。2018年5月,中國駐非洲吉布提的第一個海外軍事基地正式投入營運。這些體現新建軍目標和軍事戰略的核心平台則是本次兩會強調的任務目標,新「過緊日子」背景下,建軍必然會更注重資源向這些剛性目標傾斜。

最近,中美艦機在南中國海的貓鼠遊戲加劇,美國及其地區盟友在南海中國人工島礁海空的存在常態化,中國對此堅決反對,局勢正朝著冷戰時期美蘇的制度化摩擦和威力展示方向發展。

自2013-2016年,中國在南中國海建成了可以駐泊大型艦艇與起降主戰機的人工島礁,這被美國視作改變地緣戰略佈局的舉動,因此,美國以「航行和飛越自由」為理由加大了在南中國海的存在力度,並更新了與地區盟友,如澳、新和菲律賓的軍事同盟。

在中國已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在南中國海日漸加強維護主權的背景下,西方持續關注中國軍事實力的變化以及在地區軍事上的策略意圖,包括在航母、反衛星導彈以及情報等方面的發展動向。

中國要應對在南中國海的戰略性軍事對峙,則自然會保持相關投入,加緊航母和新一代戰機、導彈的列裝速度,即使「過緊日子」來臨,這些目標也不會改變。同時,遏制「台獨」等傳統戰略任務,在新時期也只有加重而沒有減緩。

以上種種都意味著巨大和持續的經費投入,但總體的國家經濟下行狀況對軍費籌集必然帶來壓力。

十九大以來,中國在軍事發展和國防建設方面特別重視的新概念是「軍民融合」,這在本次兩會新聞中也有新的表現。這體現了中國軍方在軍費增長減速時代新的經費籌集思路,也是新「艱苦奮鬥」的實質含義。

從南泥灣大生產到上世紀最後20年的軍隊經商,這都是中國軍隊傳統的「過緊日子」法寶。現在強調的軍民融合政策除了在國防科研和工業生產方面開拓經費來源,對於軍隊本身而言,很可能也意味著凍結經營性事業後新的商業化契機。要是事情果真朝向這方面演變,也可能意味著在軍事採購和軍事承包等方面帶來新一輪軍隊腐敗問題。這是中國當代軍事發展很值得注意的動向。

軍隊有強照自我擴張的衝動

從世界主要軍事大國歷來的發展情況看,軍事和建軍政策具有極大的自身動能,在國家財政的分配博弈中,軍隊有強烈的自我擴張的衝動,中國軍隊也不例外。軍事國防力量被中國視為國家體制中的柱石,而且,出於財政和技術的原因,與歐美國家相比,中國軍隊長期處於落後追趕和加速補課的狀態,這在新「過緊日子」時期,軍隊不會真正回到1980年代的情形,只因國家經濟和戰略政策需要,而暫時處於消化發展成果和研討未來路線的相對投入保守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