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著作基本原則:註明出處

《海內外釣魚島研究四十年:比較與評述》存在史實錯誤

鄭海麟
(香港亞太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羅歡欣近期發表在中國法學網的《海內外釣魚島研究四十年:比較與述評》一文(據作者自述該文最初發表在《日本藍皮書:日本研究報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此後作者稍作修改再次發表,以下簡稱「羅著」),存在史實錯誤。由於該文發表後經中國社會科學網等網站轉發,影響較廣,故不能不加以辨析,以正視聽。

「羅著」涉及中國學者吳天穎、鄭海麟、鞠德源有關釣魚島研究著作有如下的評述:

「2002年以後,鄭海麟先後出版了兩本著作:《從歷史與國際法看釣魚島主權歸屬》(2003)和《釣魚島列嶼之歷史與法理研究》(2007)。《釣魚島列嶼之歷史與法理研究》共314頁,分上、中、下三篇。前兩篇加起來共10章,下篇則單獨分為六個部分。上篇名為『從中日史籍看釣魚島列嶼的主權歸屬』,中篇為『中日釣魚島列嶼之爭的法理研究』,下篇則是『釣魚島列嶼相關的地圖考釋』。其上篇與下篇基本上沿襲了吳天穎書和鞠德源書的歷史考證方法,證據上也沒有超出前面兩書的範圍,僅在中篇作出了將歷史證據與法律理論加以結合的嘗試。鄭在文中指出了一些有待論證的法律問題,但他在書中的論述是不具體的,也沒有對指出的問題進行進一步的回答,並且,他所運用的『法理』之類型也不是明晰的。從其理論運用與概念上來看,並不是專門的國際法分析,而只是借鑑了某些一般法律理論。」

這條評述首先存在史實錯誤。鄭海麟著《釣魚島列嶼之歷史與法理研究》最早於1998年8月由香港《明報》出版社出版,同年10月出第2版。出版後中港台及美國、加拿大的報章雜誌紛紛發表書評,高度評價該書在釣魚島問題研究方面取得的突破性進展。這裡試舉最具權威性的《歷史研究》1999年第6期由著名歷史學家陳捷先教授寫的《評鄭海麟著〈釣魚台列嶼之歷史與法理研究〉》一文的部分評述:

「鄭海麟博士的新著《釣魚台列嶼之歷史與法理研究》(香港明報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二版,約22萬餘字),頗獲海內外各界好評,咸認該書徵引史料豐富,研究深入徹底,論證公允客觀,並為釣魚台列嶼主權之歸屬中國,提出了如山的鐵證。熱情的詩人吟贊他『健筆雄於十萬師』,激動的愛國人士則『感謝鄭海麟以做學問的方式,捍衛了中國對釣魚台的主權!』

「我是與中國琉球歷史結了緣的人,多年來不但對明清時期中琉關係史做過不少研究,而且也主辦過多次關於中琉歷史關係的國際會議。最近我仔細閱讀了鄭書,也認為此書是所有問世的同類書中,內容最完善、範圍最廣大、體例最新穎、註釋最精詳、史料最豐富的一部專著。尤其是他以語言學、地理學、地質結構、國際公法等專門學問,做科際整合,再加地圖左證,使得這部書有了『前人所未發,或發之猶未盡』的優長,益增此書的學術價值。」

除陳捷先的書評外,廣州的《開放時代》、香港的《亞洲週刊》、《明報月刊》、《香港書評》等較有影響的雜誌皆發表了書評,高度評價《釣魚台列嶼之歷史與法理研究》的學術價值及其影響。正因為此,該書於1999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亞洲司、條法司會審通過後,交由中華書局於2007年出版增訂本。

令人遺憾和費解的是,「羅著」的作者將該書的出版時間甚至書名都搞錯,這種極不嚴謹的治學態度產生的史實錯誤,必然會導致其對一些書籍和論文產生顛倒是非和引舉不當的評價。例如該文對鄭海麟著與鞠德源書的評價便出現這種情況。

作者認為鄭著「上篇與下篇基本上沿襲了吳天穎書和鞠德源書的歷史考證方法,證據上也沒有超出前面兩書的範圍」。鄭著參考過吳天穎書這點不假,但鄭著與吳書在體例結構方面完全不同,特別是在法理詮釋與地圖考釋兩方面為吳書所無。其中史實考證方面,鄭著也比吳書要精深和優勝得多,這點學術界早有公論。鄭著附錄二有《吳天穎〈甲午戰前釣魚列嶼歸屬考〉評介》一文亦曾作出詳細的說明。

至於鄭著與鞠德源書的關係,事實上則完全不是「羅著」所說的這種情況。鄭著出版在前(1998年),鞠書出版在後(2001年、2006年),不可能產生鄭著沿襲鞠書的歷史考證方法問題,可見「羅著」作者根本沒有仔細考查過鄭著和鞠書,因而作出了顛倒是非的評述。

鄭著《釣魚島列嶼之歷史與法理研究》(增訂本)於2007年由中華書局版出版後,北京學術界有學者將鄭著與鞠德源書比對後,發現許多雷同之處,初以為是鄭著抄襲鞠書(因鞠書為2001年和2006年版),於是狀告中華書局。中華書局責任編輯拿出1998年《明報》版鄭著《釣魚島列嶼之歷史與法理研究》,說明中華版是根據《明報》版,鄭著在前,鞠書在後。該學者方知鞠書有抄襲之嫌,此事於是在京中傳開了。故台、港及大陸很多有關釣魚島問題學術研討會就不再邀鞠參加了。鞠著引前人成果幾乎不註明出處,亦不列參考書目。缺乏嚴謹的學術訓練,也不具備史學考據和國際法的知識,所長在數據收集和資料堆砌。書中的地圖考釋也是受了鄭著的啟發和引領,然後按圖索驥找來的。當然,由於鞠著晚出,所收地圖比鄭著多,這也是事實。有鑑於此,中華書局編輯部希望鄭海麟寫篇文章澄清此事。

於是,鄭海麟通過認真比對1998年明報版《釣魚島列嶼之歷史與法理研究》與鞠德源的兩本書(特別是2006年由崑崙出版社出版的《釣魚島正名--釣魚島列嶼的歷史主權及國際法淵源》),寫了《鞠德源〈釣魚島正名〉舉正》一文,發表在《中國社會科學》(內部文稿)2011年第4期,文章指出鞠書出現許多史實錯誤和嚴重抄襲嫌疑。該文發表後,許多研究釣魚島問題的學者認為文章對目前「釣魚島研究熱」亟具指導意義,希望鄭海麟將文章修訂後在公開發行的雜誌發表。該文經作者進一步修訂增補,於2013年第1期的《海交史研究》再次發表,隨後又被《外交觀察》等權威雜誌轉載。在這裡,有必要引據幾段《鞠德源〈釣魚島正名〉舉正》一文中涉及吳天穎、鄭海麟、鞠德源有關釣魚島著作的評論文字,以便訂正「羅著」的史實錯誤和不當評述:

「鞠德源著《釣魚島正名--釣魚島列嶼的歷史主權及國際法淵源》(以下簡稱「鞠著」),2006年由北京崑崙出版社出版。全書分四部分:壹、釣魚島列嶼序說;貳、日本外務省的所謂「基本見解」;參、釣魚島列嶼歷史主權圖證;肆、附錄。全書共455頁,其中第三部分附有大量地圖,可謂洋洋大觀。通覽全書,尤其是地圖部分,初步印像覺得作者在前人著述的基礎上,確實是做了一些資料蒐集工作的。但細讀全書之後,發現作者對前人著述,尤其是丘宏達、馬英九、吳天穎、鄭海麟等人撰寫的較有分量的釣魚島問題研究論著都沒有提及,井上清的名著《「尖閣」列島--釣魚台群島的歷史剖析》也僅僅在該書第146頁輕描淡寫地提了一次(未列該書全名),書後亦未見附有參考書目。書中許多內容與前述幾部釣魚島問題研究論著相近甚至雷同之處卻又顯而易見,這不能不引起筆者的懷疑與好奇。於是將鞠著與井上清、吳天穎、鄭海麟的著作比對,發現鞠著雜撮改寫前人著述而又不註明出處的地方甚多,經仔細核對校讀後,筆者發現鞠著有兩個較明顯的特徵,該書的觀念來源和基本構思主要受了如下幾部書的影響:

(一)史料可靠、解讀正確、考證嚴密、有利於支持中國擁有釣魚島列嶼主權部分的文字,基本上來源於井上清、吳天穎等前人著述,其中雜撮改寫自鄭海麟《釣魚台列嶼之歷史與法理研究》(香港《明報》出版社,1998年版)一書尤夥,但鞠著卻隻字未提。

(二)引據不當、解讀欠妥、考證粗疏、穿鑿附會且無助於中國擁有釣魚島列嶼主權的文字,則大致上以梁嘉彬《琉球及東南諸海島與中國》一書為底本,再加上鞠氏的主觀想像、大膽假設和任意發揮而成。而鞠著引梁嘉彬書,部分有註明出處,部分則沒有註明出處……。

鞠著在前人著述的基礎上,應該說是做了大量的資料蒐集工作的。著者利用其在中國第一檔案館工作之便和四出訪學的機會,查閱了許多第一手的圖書數據,特別是收集了大量與釣魚島問題相關的歷史地圖,在資料蒐集方面還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如果鞠氏能在中西交通史和國際法等方面加強專業知識的訓練,遵循應有的學術規範,嚴格運用有利於證明釣魚島列嶼主權歸屬中國的圖文資料,是不難寫出一部有價值的釣魚島問題研究專著來的。遺憾的是,因為欠缺國際法的專業知識,鞠氏在書中雜引許多與主題無關和不適合國際法的史料,至使文章欠缺內在的邏輯聯繫,給人牽強附會、枝蔓冗沓之感。不像井上清的著作一氣呵成,滔滔雄辯;亦欠缺吳天穎書那種結構嚴密,條理分明。此外,應該指出的是,學術界應嚴格遵循採用前人著述必須加以註明的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