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會武力保衛台灣嗎?

(三)

林治波


「己所不欲,施勿於人」。在歷史的經驗中,還包含著一個美國自身的因素?南北戰爭。19世紀中葉,美國聯邦政府為了擊敗宣佈獨立的「南部同盟」,維護國家統一,曾進行了長達4年的南北戰爭,以巨大的代價恢復和鞏固了國家的統一。這個歷史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應當有助於美國人民理解中國人民追求國家統一的民族情感和堅定決心。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美國既然以戰爭維護了自身的統一,何以不能理解和容忍中國在不得已時的統一戰爭?美國人應當明白,中華民族為了實現祖國統一,是不惜任何代價的。實現祖國統一,是包括多數台灣同胞在內的13億中國人民的共同心聲,這是任何領導人都不能違背的民意基礎,這是中國政府必須達成的治國目標。在這個問題上,中國政府沒有變通和退讓的餘地。

「外科手術」對大國無效。從現實條件看,美國因其高技術兵器優勢,的確具有對敵國實施「外科手術」式打擊的能力。但科索沃戰爭卻證明,這種打擊的效果並不理想。由於南斯拉夫軍隊大規模設置假目標,導致美軍無效轟炸,結果78天的狂轟濫炸,看似地動山搖、極為震撼,對南軍的實際損害卻微不足道。「外科手術」對小國尚且如此,對大國更將杯水車薪,無濟於事。如果實施這種只能惡化兩國關係而不能解決問題的「外科手術」,對美國來說得不償失。

怕死人是美國的致命弱點。既然「外科手術」無效,那麼美國出動地面部隊的可能性如何呢?可以肯定地說,可能性比空襲更小。美國軍隊的致命弱點之一就是怕死人。科索沃戰爭一方面顯示了美軍高技術兵器的威力,同時也暴露了美軍畏懼傷亡的重大弱點。儘管布萊爾、克拉克因空襲效果不佳而強烈呼籲出動地面部隊,美國政府卻按兵不動,百般拖延,躲避地面作戰。這倒不是美國政客特別珍惜士兵的生命,而實在是因為美國的選舉體制迫使美國政客們為了自己的選票而不得不考慮民意因素。伊拉克戰爭,美軍出於佔領的目的而出動了地面部隊,儘管憑藉兵器和技術優勢達成了作戰目標,但還是出現了不小的人員傷亡。特別是戰爭結束以後,駐伊拉克美軍面臨著隨時隨地的游擊性偷襲和人體炸彈威脅,陷入疲憊與驚懼交織的困境。可以想像,如果美軍膽敢大規模介入台海戰爭,和英勇善戰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交火,美軍勢必損失慘重,人員傷亡將超過伊拉克戰爭千百倍,這是美國人民不堪承受的代價,也是阻礙美國大規模介入台海戰爭的重大因素。

中國人民解放軍有能力打贏高技術戰爭。中國畢竟不是利比亞、伊拉克、南斯拉夫,中國是一個正在崛起的大國,綜合國力日益提高,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作戰經驗與軍事能力足以與任何侵略軍相抗衡。歷史上,人民解放軍曾經以游擊戰爭打敗過日本軍隊,曾經以正規戰爭打敗過美國軍隊,在未來的反侵略戰爭中也完全有信心、有能力以高技術戰爭打敗任何侵略者。美國人往往過於看重武器裝備的作用,誤認為擁有先進武器的一方必定獲勝。這是一種無知。世界戰爭史表明,奪取戰爭勝利的條件涉及人和物兩個方面:人的方面包括人心向背、士氣、戰略戰術、軍隊的訓練水平、組織指揮能力、編製的合理性、外交與國際聯盟的作用等等;物的方面主要是指武器裝備的數量與先進性以及支撐戰爭的經濟基礎。武器裝備僅僅是奪取戰爭勝利的條件之一,而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否則我們就不能解釋使用美國武器裝備的國民黨軍隊在半個世紀前的內戰中何以敗給了人民解放軍;也不能解釋武器裝備佔據絕對優勢的美國軍隊在朝鮮戰爭中何以敗給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史充分說明,中國人民解放軍是這樣一支軍隊,它善於以相對落後的武器裝備迎戰優勢裝備之敵並奪取最終勝利。但這絕不意味著人民解放軍不重視武器裝備的改善,恰恰相反,幾十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戰兵器已開始實現高科技化:多種型號的短中遠端導彈、艦艦導彈和洲際彈道導彈、新型主戰坦克、自行反坦克火炮、殲擊轟炸機、空中加油機、新型攻擊型潛艇、電子戰裝備以及多種步兵常規兵器,均已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這意味著人民解放軍正在完成由應付大規模機械化戰爭向打贏高技術局部戰爭的歷史性轉變。與這樣一支軍隊為敵甚至開戰,絕不是開玩笑的事情。日本軍事學者在《D日:中國進攻台灣》一書中說:「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場和最多的軍隊,另外還擁有洲際彈道導彈、核武器等。美國會與這樣的中國為敵嗎?中國的洲際彈道導彈甚至可以攻擊美國、歐洲和日本。無論哪個國家想要介入台灣海峽的戰事,就必須考慮到這一點。」美國大多數戰略家認為,即使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之前,美國也沒有能力依照《與台灣關係法》保衛台灣。據《洛杉磯時報》2004年5月16日報導,美國海軍軍事學院每年用電腦類比戰爭,台灣通常會被佔領。軍方解釋說,由於華盛頓對此難以取得政治共識,無法及時派出海軍,因此這一結果反覆出現。

美國民眾不願意為台灣流血犧牲。美國學者喬治.帕卡德認為:「大多數美國人會反對任何簡單地放棄台灣、以及任它被武力奪取的解決方案,但是大多數美國人大概也不想為了台灣而開戰。」1986年,美國外交關係芝加哥委員會委託蓋洛普民意測驗中心所作的一項民意調查,完全印證了帕卡德的看法。這次調查的問題之一是:如果中國武力進攻台灣,美國是否出兵干預?在1585份答卷中,選擇應該出兵的占19%,選擇不應該出兵的占64%,不置可否的占17%。2001年6月11日,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和外交關係協會共同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59%的美國民眾認為,美國政策應著重在與中國維持良好關係;至於認為此刻應具體承諾協防台灣的受訪者則只佔26%,反對者占64%。在2002年10月2日皮尤研究中心最近公佈的民意測驗表明,美國大多數民意認為中國並非美國的「敵人」;有近六成的美國普通民眾反對美國派兵進行所謂的「保護台灣」。根據美國外交政策協會(Foreign Policy Association)2003年11月公佈的美國民意調查顯示,反對「台獨」的比率大幅上升達到65%。而在2001年的調查中,支援「台獨」者占39%,反對者有52%,因此和前年相較,今年這份問券中支援「台獨」的降低了4個百分點,反對「台獨」的則大幅增加了13個百分點。這說明,在美國民眾大多數民眾不贊成台獨,更不願為台灣流血犧牲,在近二十年的時間裡,這一基本狀況沒有變化。

經濟因素影響美國決策。眾所周知,國家利益尤其是經濟利益,是一個國家對外政策的終極根源。美國是最為勢力的國家,歷來以利益為依歸。對美國來說,中美關係是核心關係,儘管台灣在美國的亞太軍事戰略中佔有重要地位,但台美關係與中美關係相比,畢竟處於次要地位,中美之間的利益遠大於台美之間的利益。根據保守的估計,美國在大陸的經濟利益至少是在台利益的10倍。況且,與正在邊緣化的台灣相比,中國大陸持續高速發展的經濟和潛力巨大的市場,今後對美國的吸引力會有增無減,美國政府怎能為了一個小小的台灣而將中國大陸的巨大市場和在中國大陸的長遠利益拱手讓人?中國大陸在國際社會扮演的角色和影響力,是區區台灣無法比擬的,美國怎會為了台獨而與崛起的中國展開一場新世紀大決戰?可以設想,如果反華勢力與中國開戰,屆時起來反對他們的將不光是中國人民和愛好和平的美國人民,肯定還有已經牟利於和將要牟利於中國市場的美國跨國公司。鑒於台海局勢日趨危險,為了避免捲入戰爭,美國著名政論家、凱托學會副會長卡澎特呼籲美國放棄多年來在台海問題上實行的「模糊策略」,轉而實行「清晰策略」,要求美國政府特別告知台灣,台灣的前途由自己決定,但它要自己承擔因此而造成的後果。他的解釋是,「大國不應為了保護對自己的安全不是至關重要的附屬國而冒大規模戰爭的風險。」「台灣是美國的利益所繫,但並非關鍵利益所在,對美國的安全並非絕對必要。」

中國擁有反制手段。美國是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強國,對其他各國確有「一覽眾山小」的優越之感;但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對美國也並非毫無反制手段,這是美國必須顧忌的因素。在國際經濟合作、國際反恐怖主義、軍備控制、裁軍談判、防止武器擴散、禁止核子試驗、國際緝毒合作、朝鮮半島、印巴爭端、聯合國表決等種種問題上,美國都無一例外地需要中國的合作,事實上,中國也的確與美國進行了合作。但這種合作的先決條件是美國至少不與中國為敵,否則就失去了合作的理由。美國前國務卿黑格在參議院作證時曾說:「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大的國家,擁有巨大的經濟潛力,擁有強大的軍事能力,如要成功地解決一些跨國問題,中國的參與是至關重要的,這個事實的意義甚至更加重大。因此,應在遠為廣闊的範圍內,從其在日益多極化的世界上的位置,來看待美中關係的重要性。」從這番話來看,黑格不失為有識之士。

西方盟友難以攜手。美國若要武力保衛台灣,還要問問朋友配合不配合。出於力量因素和政治優勢的考慮,美國對外動武基本是與西方盟國組成多國部隊或聯軍協同行動。因此,將來一旦台海戰爭爆發,美國作何反應,不僅要顧忌上述種種因素,還必須慎重考慮盟國的態度。美國的西方盟國,無一例外地與中國保持著外交關係,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承認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它們背棄外交承諾而參與同中國的戰爭,幾乎是不可能的。其中與美國親密的兩大盟國英國和加拿大還分別面臨著北愛爾蘭獨立和魁北克獨立問題,兩國政府即使從維護本國統一的立場衡量,也不可能支援「台獨」,否則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至於廣大的第三世界國家,多數與中國保持著親密和睦的外交關係。上述國際因素使美國在台海戰爭一旦爆發時作出強硬反應的可能性更趨減弱。當然,在美國的主要盟友中,也不乏個別國家希望看到美國與中國鷸蚌相爭,而自己坐收漁翁之利,對此中國不可不防,美國更不可掉以輕心。

1996年美國干預台海局勢的象徵意味

基於上述分析,倘若武力保衛台灣,美國勢必陷入一場連它自己也不知道該如何善後的「與中共的無休止的軍事對抗」;而坐視不管,也不符合美國的利益,更有悖於美國保守勢力的意願。所以,一旦因台灣獨立而引發戰爭,美國的政策必定會在兩難中作出妥協性選擇?既不是全面軍事介入,也不是袖手旁觀,而是有限軍事介入。這一趨勢從1996年3月美國干預台海局勢的處置對策中,即可略見端倪。

1995年下半年,人民解放軍先後在台灣海峽附近地區連續組織了三次大規模軍事演習。美國雖受到強烈震動,但反應相當克制,除派機對我偵察外,未採取其他明顯對抗性措施。但是,當1996年3月人民解放軍在台灣附近海域進行導彈發射訓練和海陸空聯合作戰演習時,美國的態度轉趨強硬。總統克林頓、國務卿克裡斯托弗、國防部長佩裡紛紛發表談話,對人民解放軍演習表示「嚴重關注」,譴責我演習是「草率和冒險的」,是「不負責任的行動」,美國務院還通過駐華使館向我提出了正式抗議。克林頓親自下令,派獨立號和尼米茲號兩個航母戰鬥群20餘艘艦艇向台灣附近海域集結,聲稱將制止海峽可能發生的軍事衝突。迄3月12日,包括「獨立號」航空母艦、「邦克山號」導彈巡洋艦在內的15艘戰艦到達台灣附近海域集結。21日,「尼米茲號」航空母艦率屬艦8艘經馬六甲海峽進入南海。第7艦隊旗艦「藍嶺號」也多次改變行程計劃,準備隨時加入「獨立號」航母戰鬥群。據掌握,駐西太平洋地區美軍一律停止休假,進入戰備狀態,其中駐日本沖繩美軍進入一級戰備,一旦接到命令,部隊可於36小時內出動,F-14、F-16、F-18戰鬥機可在45秒鐘內升空,直升機可在20秒鐘內起飛。美軍還專門設立了因應台海局勢的「軍事及情報危機處理聯絡中心」,有關人員奉命擬定各種作戰計劃,加緊收集台灣地區氣象資料,頻繁出動P-3、E-3B、EP-3、RC-135等各型偵察機對我演習海域進行晝夜不間斷偵察。裝備有相控陣雷達和「宙斯盾」作戰系統的導彈巡洋艦「邦克山號」和導彈靶場儀器船「觀察島號」還專程駛抵我彈著區實施抵近偵察,收集有關資料。這是越戰以來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最大的一次軍事部署和軍事動員行動,也是70年代中美關係解凍以來美國首次對中國運用大規模軍事威懾手段。從國際關係上看,這是美國製造的一起嚴重惡化中美兩國關係的事件,是對中國內政的公然干涉。此舉開創了美國軍事介入台海危機的先例,為中國解決台灣問題設置了軍事障礙。

從美國的這次軍事威懾的情況看,美方在對中國施加壓力的同時,仍盡量避免與人民解放軍發生直接軍事對抗。具體表現是:在對中國進行指責時留有餘地,表示「中美總會找到溝通方法的」;通過多種渠道與中國進行溝通和磋商;宣稱美艦進入台灣附近海域只是一種預防性措施,且統帥部並未向有關各艦下達「受到挑釁即可反擊」的命令;威懾行動組織得十分謹慎,獨立號航母編隊一直活動於距台灣約300公里以外海域,尼米茲號航母編隊進入南海後則根本未向台灣海域靠攏;演習結束後,美方既未滿足台軍尋購毒刺導彈、潛艇等武器的要求,也沒有在李登輝訪美問題上作出承諾,而且還迫使台軍推遲、中止了一系列野戰實兵演習。【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