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大選展望

譚中
(旅美退休教授)


今年美國總統大選不但國內炒得火熱,全世界也空前關注(國外多半希望布希下台)。靜止來看,每次美國大選必經三大階段:(1)競選初期,(2)民主、共和兩黨開完全國代表大會以後的造勢期,(3)最後衝刺期 (包括兩黨候選人電視公開辯論)。現在第二階段已告完結。先是民主黨於七月底在波士頓舉行大會為凱利造勢,後來共和黨於八月底在紐約舉行大會為布希造勢。民主黨的造勢使凱利的一般民意支持率稍微提高,但在某些州、特別是「紅州」(共和黨的傳統地盤)、並不明顯。共和黨全國大會以後,布希的全國支持率普遍上升,在某些州甚至領先凱利百分之十以上。現在人們對波士頓與紐約兩次大會的記憶已成明日黃花,兩黨候選人的民意支持又回到競選初期的水平(即兩人各佔半數以下)而逐漸持平,布希保持些微優勢。

這次大選的三大牽連

可是事態總是能動與發展的,我們決不能靜止地看問題,特別是這次大選有三大牽連。一是美國本土安全的牽連,如果大選前發生恐怖人彈爆炸或人為破壞、傷亡事故就對布希不利。二是全球打恐形勢的牽連。比方說,如果在大選前把賓拉登抓獲或擊斃,布希勝選將不成問題。三是伊拉克局勢的發展,這是布希頭上的緊箍咒,能唸咒的是已經進入伊拉克的國際「聖戰」縱隊和伊拉克本國抗美游擊隊兩大力量。如果他們真有《西遊記》中受觀音菩薩保佑的唐僧唸咒控制孫猴子的力度,布希肯定會被掀下台來。有了這三大牽連,我們對十一月大選結果的展望就變成也難也不難。要是三大牽連力度大,當前布希與凱利之間撲朔迷離的形勢就會改觀,大選形勢就會一邊倒,結果不說自明。因而布希陣營最有效的競選就是抓這三大牽連,一使本土平安無事,二使伊拉克局面不致失控;要是能抓到或擊斃賓拉登,更是喜上加慶。

這麼說來,是不是一切決定於布希陣營而凱利陣營無能為力了呢?當然不能這麼看問題。我們知道,美國在大選前夕的形勢相當嚴峻,經濟仍然疲軟,失業現象並無根本好轉。政府預算赤字空前,國債越來越重,美國的國際威望一落千丈,打恐越打越恐。這種嚴峻形勢雖然不能完全怪罪布希,但是他身為總統,責無旁貸。進軍伊拉克可以說是布希的一著敗棋,拆下爛污無法收拾。如果凱利競選能夠使絕大多數選民看到布希失誤的真相,他就能取代布希而入主白宮。不過凱利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很難做到這一點,不是因為他無能,而是因為問題複雜,其複雜性有三個方面。第一,所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美國很多人既不關心時局,又無洞察之明,和他們講大道理等於對牛彈琴。第二,美國大選是演大戲,看得到的是前台表演,看不到的是幕後操縱。布希也好、凱利也好,都受到後台控制,凱利並不真正具備超越布希的威力。第三,在當今的信息時代,輿論被人利用的弊病變本加厲,所謂政治「戰場」跟市場幾無區別,真真假假,是是非非,凡人無法辨識。總統候選人的一言一行必須天衣無縫,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輿論炒成醜聞(前民主黨候選人迪恩就是一聲大叫而全功盡棄)。在這樣的繁雜性面前我們也很難在一個半月前預測大選結果。

美國人民一般相對保守

有了上面這番分析並不等於取消對本屆大選展望的努力。我們可以辯證地找到某些發展趨勢,再從趨勢上追蹤,為今後順籐摸瓜創造條件。我想先分別來看看布希和凱利取勝的有利條件與弱點,就像球賽以前的評估,使觀戰者心中大致有數。

布希贏得第二任的有利條件很多。先從歷屆大選結果來看,共和黨總統多於民主黨總統,這和美國選民保守傾向者多於開明傾向者的現象有關。造成這種現象有三大原因:一是美國人民一般相對保守,二是美國有錢人比窮人保守,而有錢人投票比例比窮人高,三是保守派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效忠度高。美國C-SPAN電視每天播出一些普通人的形形色色觀點。有一位群眾反映很有代表性。他說:「我覺得布希犯了不少錯誤,可是我仍然會選他。」與此相反,開明派若不喜歡誰就不一定選誰,民主黨人是個人主見強而投票積極性弱。總的來說,在布希這邊是鐵板一塊,在凱利那邊卻像一盤散沙。這是布希競選的第一大有利條件。

美國憲法出乎防止多數壓迫少數的考慮,為大選制定了一種奇特的不計全國選票總數而充分照顧五十個州中每個州的選民傾向,把該州按人口分佈比例所應得的分數全部算到勝者帳上。比方說,按人口比例,州該得50票,Y州該得30票,Z州該得23票。計算大選結果時,州民主黨候選人得票多於共和黨,結果就是民主黨候選人得到50票,但在Y州和Z州共和黨候選人得票多於民主黨,共和黨候選人就得到53票而勝選,儘管三個州中民主黨候選人得票總數超過共和黨仍然算是落選。一般來說,大州都是發達州,選民開明度強、傾向於民主黨,小州多半是欠發達的保守州,選民自然傾向於共和黨。因此美國總統大選的這種保護小州利益的計票制度對共和黨有利。最近有個統計,如果今天舉行大選,布希就會因為在比較保守的小州中勝過對手而獲得290票,凱利卻只有220票。

布希、凱利起跑點不同

布希的另一有利條件就是「九一一」的陰影。九一一事件有許多歷史意義,其中之一就是無比強大的美國破天荒敗於一群陰謀破壞活動天才之手,戳穿了克林頓時代大言不慚的「勝利主義」(triumphalism) 神話。布希正是在這一新形勢下繼往開來的美國統治者。一個不懂得游泳的人掉到水裡就會本能地掙扎而不會像石頭那樣自然下沉。不管白宮主人是張三還是李四,美國對九一一的強大挑戰都會奮起應戰的。當然,應戰的策略、方式與分寸是掌握在總統手中的。這兩者之間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辯證關係。應戰了,不管好不好、成功不成功,都會得到廣大人民擁護。只有那些多心與有成見的人才會去追究應戰的成敗與領導人的責任。這樣看來,布希與凱利的起跑點是不同的。布希是美國在恐怖襲擊後奮起應戰的象徵,已經在一年一圈的跑道上跑了三圈,凱利還剛剛站到起跑點等待口令。布希這一優勢也給予他狐假虎威的權利,把三年來美國本土沒有再受到恐怖襲擊都歸功於自己。大家都知道布希的勳章是受之有愧,可任何人都難從他手中搶走。看到了這一點就使我們能區分兩種情況。如果沒有九一一,美國選民就會更認真地去尋找布希三年多來的差錯。有了九一一,同時還有至今仍然十分嚴重的恐怖威脅,選民這分認真就會大大減少,客觀上增加布希連任的可能性。

除了這一優勢以外,布希還有一個長處:堅持自己的決策。他在競選中打出「勇往直前、義無反顧」的王牌,對頭腦簡單的普通美國人來說,這張王牌很起作用。布希競選總部的宣傳(讀者可以在網址www.George W Bush.com上看到)列舉他有:(一)使國會通過《美國愛國法》、(二)建立「恐怖分子威脅(情報)集中中心」(Terrorist Threat Integration Center)、(三)建立「恐怖分子(嫌疑者)審查中心」(Terrorist Screening Center)、(四)和全世界十九個大港建立檢察三分之二輸送到美國的集裝箱的安全檢查制度等四大成績保證美國本土安全;其他還有布希的「慈悲」(compassion)政策,對醫療保險的關注,「不讓任何兒童落後」(Leave No Child behind) 的教育政策,可謂「德政」。這一提綱好比廣告菜單,能夠吸引少數人在上網以後去布希的餐館。布希競選活動正盡力把這分菜單送到有可能被吸引的顧客手中去。我們還要看到:有三種選民並不需要吸引而必定會去光顧布希餐館的,他們是大企業家、保守派以及「求穩定怕動亂」的普通人。美國是富足國、「滿足國」(satiated state),因此這樣的人數目巨大,這就是為甚麼美國歷史上共和黨總統多於民主黨總統的基本原因。

我們追溯最近幾位共和黨總統被民主黨候選人拉下馬來的例案,主要有主觀固有與客觀新生兩方面的原因。客觀新生原因是民主黨出來爭奪白宮寶座的領袖競選特別出色,主觀固有原因是像唐太宗說過的政府好比是「舟」而人民好比是「水」,水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換句話說,這是「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的反動效應--時勢可以「undo」(毀滅) 英雄,英雄可以「毀滅」有利於自己的時勢。尼克松「水門事件」而導致一九七六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福特敗選就是主觀固有原因的表現,而一九九二年老布希輸給克林頓卻屬於客觀新生原因型。可是今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凱利很難和當年擊敗老布希的克林頓相提並論,小布希根本沒有客觀新生原因的後顧之憂。他也吸收歷史教訓,極力避免自我「毀滅」。一貫好強、好戰的布希,竟在八月三十日公開在電視上說出「美國贏不了打恐戰爭」。他在伊拉克戰後佔領以及《九一一調查報告》兩大問題上都表現出應變的能力,搶走了凱利陣營的主動權。

布希的缺點很多,首先是他的智商不高,被人稱為「forest dump」(森林呆子)。國內許多開明人士、知識階層、中產階級、勞動人民都對他的印象也差。他變成歷代美國總統中最被人們嘲笑的對象。人們為他編的笑話也可以出厚厚一本書了。他剛進白宮時,說話也經常失慎,把中國說成「中華民國」,把「中華民國」說成「台灣共和國」。他更是美國近代史上唯一僅有的雙料爭論性總統,因為他不是根據大選結果、而是靠聯邦最高法院法官表決一票之多而進白宮的,是絕無僅有的「selected president」(挑選出的總統),而不是「elected president」(民選出的總統)。

美國總統都玩先發制人戰略

前國務卿奧爾布萊評論說,美國所有的總統都有像「布希主義」那樣的先發制人戰略,「克林頓主義」比「布希主義」更厲害,但是克林頓平時是把它藏起來的,使用時務求盟友毫無異議、知識精英與輿論幫忙掩蓋其兇惡一面。誰也沒有像布希政權這樣手拿「先發制人」耀武揚威、甚至不惜得罪盟友的。著名左翼學術界領袖喬姆斯基教授稱布希政權是「靠在狹隘政治光譜的最橫蠻、粗暴的極端」。有人從理論上分析,缺乏政治水平的布希在思想上被控制在一群忠實於著名已故美籍德裔猶太政治哲學家施特勞斯(Leo Strauss)挑戰性學術理論的信徒手裡 (信徒之中尤以國防部副部長、被人諷刺為「阿拉伯武士」的沃爾福維茨最為突出),莫名其妙地被他們劫持為「布希主義」的主人翁。充當這一角色以後,布希那缺乏涵養、直來直往的作風使得他的執政風度更加令人無法忍受。不但引起知識界、學術界的強烈反感,連稍有政治頭腦的文藝界都起來造反。最明顯的例子是著名爵士樂歌星斯賓斯亭(Bruce Springsteen) 帶頭髮難,他將在十月上旬和二十多位歌星到競選的九個重點州的二十八個城市作三十四場名為「為變天而投票」的巡迴演出,目的是要把布希趕出白宮。

人類反動勢力的強弩之末

凱利競選的有利條件有三:(1)美國形勢不好而使布希受到指責,給予他乘虛而入的機會;(2)當前民主黨內空前團結一致,各路諸侯異口同聲喊出不把布希送回德州農場誓不罷休;(3)在國際新形勢(特別是伊斯蘭反美「聖戰」情緒日益增長)的影響下,美國開明民意開始覺醒,認為有必要揚棄霸權主義、重新鑄造和平、忍讓、平等、扶弱的國際新秩序才能最終使美國本身得到安全。  這第三點也是當前國際形勢的亮點。孔子說:「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這兒的「齊」代表「霸道」,「魯」代表「王道」。今天的歐洲和一百年以前相比,正是「齊一變至於魯」的典型。歷來提倡「強權即公理」的歐洲有可能走這條路,一貫繼承歐洲傳統的美國也會有這樣發展的可能。如果從文明的高度來看,這樣的發展正是人類社會進化的規律,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可以斷言,布希政權三年來推行的歷史反動已經是人類反動勢力的強弩之末,不可能永遠持續。當然,這並不是說美國的歷史反動會自然而然在這次大選中壽終正寢,凱利也不具備「掘墓人」的資格。但是辯證地看,自從去年民主黨內總統候選人開始競選一直到今天,民主黨人的思潮中開明程度比以往都高,甚至喊出了過去只有馬克思主義者叫喊的「兩個美國」。從客觀上看,這正是反映出中下層美國人民不滿大財團與軍火商統治的情緒。有趣的是:這「兩個美國」的吶喊本來是愛德華與凱利競選的一張王牌。凱利勝選民主黨候選人後,經過很長時間的猶豫,不但選了愛德華當他的副總統候選人,還把愛德華的吶喊接收過來變為己有。

這次民主黨內空前團結,大的勢力有著名「克林頓民主黨人」這一派,新興的「迪恩派」(迪恩在年初競選民主黨候選人時異軍突起,利用因特網團結了一大批年輕激進人士,現在仍然響應他的號召),戈爾派等。在這一點上有兩大現象值得注意。一是凱利吸收了四年前戈爾讓克林頓「靠邊站」丟掉荊州的教訓而把克林頓從茅廬中請出來,受益匪淺。最近克林頓住院作了心臟搭橋手術後,在病床上和凱利通電話一口氣談了九十分鐘,扭轉了凱利前一向競選中過多宣傳他自己越戰時英雄事跡而產生的被動。凱利又在談話後改組了自己的競選參謀部,把克林頓的智囊團請進自己的後院。

美國政治風氣每況愈下

凱利想靠越戰老本吃飯,卻有人出版《不夠領導資格:快艇老兵發話反對凱利》 新書,並且出現「快艇老兵求真相」惡意攻擊凱利的廣告,背後有支持布希的財團撐腰,使凱利在退伍軍人中的支持率下降十個百分點以上。恰巧在這一關鍵時刻,哥倫比亞電視台CBS 在其著名節目「六十分鐘」中播出了二十多年前的私人信件,說明布希在國家衛隊服役時經常缺席而為領導部門「優待」,引起了全國輿論震盪,凱利鬆了一口氣。以前是極端保守派想要證明凱利人格有問題,現在輪到人們懷疑布希。這種人身攻擊也反映出美國政治風氣每況愈下。

第二點值得注意的是:當二○○○年「綠黨」候選人奈杜爾跳出來競選時,選場上出現了鼎立的形勢,分裂了反對小布希的陣營,否則戈爾必勝無疑。今年奈杜爾再次以第三者出面競選時,許多開明人士都不歡迎他這樣做。現在民主黨內有了「迪恩派」,奈杜爾的號召力就不如從前。

有人認為凱利沒有充分利用他的第一有利條件。比方說,布希發動伊戰既不義又對美國基本利益不利,凱利直到最近才敢旗幟鮮明地反對,這大概和他在二○○一年在國會授權政府出兵懲罰海珊時投了贊成票有關。他在競選活動中回答質問時也不時改變立場,一會兒說那時投票是受到政府蒙蔽,一會兒又說符合他一貫堅持的原則。凱利不敢像迪恩那樣勇於反對不義之戰,正說明美國「自由主義派」統治精英在這一問題上左右為難(又要照顧美國霸權主義的利益,又要在道義上大言不慚)。布希陣營也乘此機會大登廣告宣傳凱利不配當非常時期的四軍統帥。

說到廣告,共和黨已經在這上面花費了好幾億美元,民主黨經費不足,顯得寒酸。美國輿論都是由大資本家控制的,對布希和切尼的活動報導得特別多,切尼一些中傷性的話變得家喻戶曉,但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愛德華的活動簡直無人報導。九月十五日清晨MSNBC節目主持人伊姆斯好意質問凱利「愛德華怎麼不見了?」其實,愛德華到基層群眾中競選遠遠超過切尼與布希,他是一如既往無聲無嗅地動員選民投凱利也投他自己一票。可是,偌大的美國他的芒鞋如何能跑遍?這樣做能否見效,是否會抓了芝麻丟了西瓜,都只能等到開票那天才有答案。◆

   

   

   

   

   

       (2004年9月17日於芝加哥海德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