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化?本土化?

隨時等著被殖民的台灣

黃國清(自由作家)


就在美國入侵阿富汗、伊拉克,引起全世界先進國家,與幾百萬人民不滿時;就在當台灣人民處於「水深火熱」,卻要被迫付給美國「6108億」的保護費時,台灣社會卻是「無聲勝有聲」。台灣,國際化?

在二次大戰前帝國式的殖民主義,歐美國家總是在軍事、政治、經濟的優勢上,一方面警告民族主義的危險;但一方面卻將自己文化、制度、思想,透過教育、留學的機會,以世界主義,普世價值之名,灌輸給被殖民國家的人民,特別是其中的知識精英,換取他們的忠誠,也在殖民結束後,延續對他們的認同。以便日後的政治干預,經濟利益的取得。讓他們擁抱「世界」,然後讓「世界」輕易的剝削他們。

所以,不少第三世界國家在獨立後,經歷過一段盲目的跟隨殖民母國時期,紛紛透過所謂的本土化,以捍衛傳統價值、生活方式。而當美國藉政、軍、經優勢,試圖擠壓他們的生活方式,與對傳統認同時,或許抵擋不住全球化(美國化)的力量,但至少也知道掄起「東方主義」的觀點,以批判美國利用學術、可口可樂、麥當勞……所進行的「文化殖民」。然而,最糟糕的是,當殖民地以國家形式獨立後,卻因為傳統文化在被殖民過程中的摧毀,「民族性」無法建立,對現代制度的陌生,智識份子的偷懶,廉價引入各種政治社會思想。反而陷入區域間,部落主義的爭鬥殺伐。反而給予美國利益(特別是軍事工業)的操作空間。

反觀台灣,在好不容易脫離異族的殖民,全民團結,胼手胝足的奮鬥半世紀後,卻因為少數政客的一己之私,而掉入部落主義式的自相爭鬥中。一句愛台灣,竟讓地圖上都看不見的小島,四分五裂;一句國際化,卻讓全民陷入「瘋英語」的歇斯底里狀態,一切以美國「鷹首是瞻」。即便被迫剝削了數千億、上兆的保護費,竟也可以默不吭聲,甘之若飴。現在的台灣,比第三世界還不如。他們是掙扎著要結束被殖民的狀態,台灣卻是透過本土化,國際化,隨時等著被殖民。

別國的本土化,是要回歸傳統,對抗文化殖民;台灣執政當局的本土化,則是要將台灣文化的長河,斷頭爛尾,合法政治現況:斷了中華民族的源頭,以被荷、日異族殖民後的文化交雜為榮;絕了反省台灣「何去何從」的未來,讓執政當局的無能與腐敗,得以受到眾人的肯定與支持。讓兩岸的對峙,台海的緊張,成為其永遠執政的保證。台灣正在透過本土化,自我放逐。

別國的國際化,是為了因應經濟全球化,以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找尋獨特的利基,以立於不敗之地;執政當局的國際化,是明著要大家學英語,提升國際競爭力;暗地裡,則是藉此「去中國化」、「去中文化」。當教師們,高喊搶救中學生的中文,教育部卻要廢掉作文考試;要求大學生要通過英語檢定考,才准畢業;要求教師通過英語檢定,才能受聘。世界的市場在大陸,台灣政府卻急著諂媚華府,與北京交惡;當世界各國在反美時,台灣政府在為美國喝采。當美國學界,在批判其文化霸權時;台灣的學界,卻迫不急待的鼓吹以英語寫作,以英語上課,以登入美國SSCI資料庫為榮。當歐洲各國,不計嫌隙,合作結盟,準備與美國一較高下時,台灣卻寧願與大陸對干,甘為美國的馬前卒。好個「國際化」,竟讓世界只剩美國與台灣!

不論是本土化,或是國際化,都是政客們為了政治目的,由上而下發動。所以,台灣喜歡講本土化,卻又不敢面對中國文化的源頭,只能代之以「台灣人當總統」、「新台灣人」等空洞的政治口號;對社會風氣的敗壞,價值觀的顛倒,規範秩序的蕩然無存,則以自由活力之名,視而無見。喜歡講國際化,卻只擁抱美國;擁抱美國,卻連美國的優劣長短,都認識不清。虛偽的本土化,只是讓台灣在國際化中,成為無主的孤魂野鬼。台灣遺忘自己,也就遺忘世界;遺忘世界,世界也就遺忘台灣!

政治高層,在角逐權力;民間部門,則各自追求利益。不是勤政愛民,而是惡鬥擾民;不是孜矻勤奮,而是投機取巧,拉幫結派。高喊團結,卻不斷製造分裂;急呼改革,卻帶來無盡的破壞。現在的台灣,沒有國家認同,只有黨同伐異;沒有文化規範,只有為所欲為,一切跟著慾望走。此時此刻,台灣社會正關起門惡鬥,人民處在水深火熱的同時,會去在乎美國的霸權嗎?會去關心成千上萬的人,將死於牛仔總統小布希的蠻橫嗎?現在的台灣,可是在努力揮霍幾十年來的辛勤血汗,想盡辦法讓全世界都看見,也讓全世界都聽到:來吧!來吧!台灣人是可愛的順民,我們已經忘了自己的一切--唐山的祖先,傳統的文化;歡迎你們來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