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組織在倫敦舉行成立70週年的峰會,12月4日發表聯合聲明,首次提出中國是北約的新挑戰。聲明第六點稱:「我們將中國不斷擴大的影響和它的國際政策既看作機會,也當成北約必須共同應對的挑戰」。乍看之下,此一提法是突如其來,但仔細審視就知其來有自。
4月初,北約成立70週年在華盛頓展開了北約外長會議,美國駐北約大使哈奇森說,「北約正在對中國的所作所為進行評估,評估的結果可能預示北約的重心開始東移」。美國的德國馬歇爾基金執行副主席查利特說,「近年來,俄羅斯越來越成為北約的主要威脅,現在北約還可以更多討論來自迅速增長的中國的挑戰」。美國副總統彭斯在華盛頓紀念北約組織成立70週年的活動中說,北約今後幾十年裡面對的最大挑戰之一就是應對中國的崛起,盟國必須根據這一現實作出調整。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啟程前往倫敦時,白宮有關高級官員告訴新聞界,特朗普總統在北約峰會上可能談及「中國威脅」。8月初,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隨著中國權力的全球擴張,北約需要瞭解中國崛起的影響,包括對北約成員帶來的挑戰。這不是要將北約從大西洋移入太平洋,而是回應中國正在靠近我們這個事實。這些事實包括中國大力投資歐洲關鍵的基礎設施,更多介入北極、非洲和網絡空間。所有這些事實,都使得北約必須直面中國的崛起。
11月20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布魯塞爾北約外長會議上講話,指出盟友必須應對來自中共目前的潛在長期威脅,北約國家不能忽視他們同北京執政黨之間的「根本差異和信仰」。他強調北約取得冷戰勝利是為了「民主和自由事業」,他把北約重心轉向中國的問題置於對立價值觀的框架內。
12月2日,斯托爾滕貝格在倫敦接受CNBC採訪時稱:「我們看到的是,中國崛起正在改變全球的勢力平衡。中國經濟、軍事崛起,既帶來機遇,也帶來嚴峻挑戰。」他坦承,「中國正在靠近我們」,並且在歐洲進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投資。北約絕不會介入南中國海,也不想與中國為敵。斯托爾滕貝格指出,中國介入非洲、北極和網絡空間,中國的國防預算是全球第二,最近還亮出了許多現代武器,包括可以攻擊歐洲和北美的長程洲際導彈,當然影響到北約組織,因此,倫敦峰會將討論如何應對中國的崛起,但北約不要製造一個新的對手。
斯托爾滕貝格對中國的評估與美國的口徑若合符節,似乎一唱一和。北約還將成立一個小組,就如何應對中國擬定行動計劃。我們不禁要問歐洲是否可能形成共識與中國為敵?在下結論之前,先讓我們審視目前的中歐關係。
英國是美國鐵桿盟友,但在對華政策上卻與美國不盡相同。英國是西方國家中最早承認新中國的國家。1953年,英國工商界代表團應中國貿促會邀請訪華,博依德-奧爾勳爵為代表團主席,帶領了16位英國企業界代表出訪,在中英貿易交流中起到了里程碑作用,鑿開了西方國家對華貿易的堅冰,因此被稱為「破冰之旅」。1954年,48位英國企業代表再次踏上中英貿易之旅,應周恩來總理的倡議,「英中貿易48家集團」正式成立,其使命為促進英國企業對華的雙邊經貿合作。
上世紀90年代,48家集團和英中貿易委員會合併,更名為英中貿易協會。協會採取會員制,現擁有近千家會員單位,並在中國13個城市和英國10個城市設有辦公室。中英經濟合作從新中國建國伊始的「破冰」階段,逐漸走向今天的「黃金時期」。在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過程中,英國也積極參與其中,尤其近10年,兩個東西方大國越來越多重量級的合作,充分展現了雙方的信心。
在亞投行建立和發展之初,英國不顧美國的反對,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和支持,成為首個申請加入亞投行的主要西方國家。英國前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表示,「亞投行將有助於對亞洲和世界各國經濟關鍵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投資,我也相信我們從初期就參與其中,將有助於為英國企業創造巨大商機,為英國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英國共向亞投行提供20億英鎊(合31億美元)資金。
2015年10月19-2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雙方簽署超過300億英鎊的貿易投資協議,為英國創造超過3,900個工作崗位。雙方冀望此訪將開啟中英關係的「黃金時代」。英國新任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在多個場合表示英國政府將「非常支持中國」,他表示對中國的「一帶一路」充滿熱情,對習近平所做的事情「很感興趣」。約翰遜以中國參與建設英國欣克利角核電站為例,稱英國「熱情歡迎中國資本」,並承諾讓英國繼續成為歐洲對中國投資「最開放的市場」。不管是亞投行還是一帶一路,英國都是西方世界中第一個參加的國家。縱觀整個歐洲甚至整個西方世界,英國都算得上對中國經濟開放程度最大的。
法國是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西方大國。儘管中法兩國歷史、文化背景不同。政治制度不同、意識型態各異,戴高樂將軍超越了當時雙邊關係中的矛盾與分歧,毅然與中國建交。他曾經在中法建交後預言,「儘管有些國家仍在猶豫,但將來會效仿法國的做法。」雖然各自位於東西方不同陣營,中法兩國都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很多國際問題上觀點比較一致,互相支持。中國堅決支持有關氣候變遷的《巴黎協約》,中法兩國對此密切合作就是最好的例證。
中國是法國在亞洲第一大貿易夥伴,全球第二大進口來源國。法國是中國在歐盟第三大投資目的國,第四大貿易夥伴。2018年中法貿易額達到629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5.5%,連續兩年增幅超過15%,在中國與歐盟主要貿易夥伴中增速最快,但只約為中德貿易額的34.2%、中英貿易額的78.2%。從規模來看,中法貿易還存在較大的增長空間。
今年是中法建交55週年,兩國經貿合作領域不斷拓寬。3月份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中國與空客公司簽署300架空客飛機的批量採購協議,總價值350億美元。11月4-6日,法國總統馬克宏來華出席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並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雙方簽署了24份合同,涉及總金額超過150億美元。
法國積極響應和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是最早確立與中國開展三方市場合作的歐洲國家。2018年11月,雙方簽署《中法第三方市場合作新一輪項目清單》。圍繞實施項目清單,未來中法在非洲的一批三方市場合作重點項目有望落地,這將為中國與荷蘭、比利時和西班牙等國開展三方市場合作帶來示範效應。
馬克宏曾在2018年初首次出訪中國時表示,「以後每年至少來一次中國」。作為西方唯一出席中國第二季進博會的主賓,體現了他對法中保持穩定關係的重視及對法中經貿合作前景充滿信心。中法在很多領域都有共識,特別是在單邊主義的威脅面前,中法兩國都具有相同的利益和訴求,也都倡導實現更加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多邊世界格局。中法雙方以自身合作的行動傳遞出一個信號:即便意識型態和價值觀存在巨大差異,但只要以雙贏態度,攜手合作,就能迎來光明前景。
中德分別為全球第二和第四大經濟體,因此中德經貿合作當然受到廣泛關注。總體來看,一方面,日益開放的中國市場將為包括德國在內的各經濟體帶來更多新機遇;另一方面,更加緊密的中德經貿關係將成為世界經濟復蘇進程中的重要確定性力量。
中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德雙邊貿易額達到了1,839億美元,同比增長9.4%,創歷史新高。中國已連續三年成為德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也是德國企業最為青睞的投資目的地之一。今年1-7月,中德雙邊貿易額達到1,069.3億美元,同比增長2.4%。德國對華新增投資11.7億美元,同比增長62.7%。中國對德國新增投資10.1億美元,同比增長27.6%。
中德共建「一帶一路」取得了顯著成效,西門子、福伊特等德國企業與中國企業在第三方市場開展了密切合作,德國企業對參與第二屆中國進博會表現了很高的熱情,超過200家德國企業報名參加,企業數量和參展面積均居歐洲首位。中德經濟的互補性以及長期形成的互惠互利格局,無論在滿足兩國自身市場還是共同開發第三方市場方面,都有很強的體現。這也是推動中德經貿不斷上新台階的重要基礎。
從體量上看,儘管中德兩國都是製造業大國,但兩國產業結構卻不盡相同。兩國所處的工業化發展階段不同,具有的產業技術特長各異,雙方在產業鏈關聯度上既存在差異又有較強互補性,有著非常多的契合點。因此,中德雙方的經貿合作有著強大的內在動力。
德國總理默克爾上任以來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達12次,兩國領導人對世界局勢的發展有很多共識。雙方都展現了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責任擔當。在當前世界充滿不確定性不穩定性、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持續抬頭的背景下,中德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加強戰略溝通與協作,共同應對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
英、法、德這個北約西歐三個綜合國力最強大的國家都不願意因意識型態問題與中國隔離。除此之外,北約成員國中還有13個國家是中國—中東歐合作17+1(原為16+1,現在希臘加入)倡議的成員。北京於2012年啟動了16+1倡議,並在華沙舉行首次峰會,旨在為中國企業打開中東歐國家市場。北京成立了30億美元的基金,並宣佈為中東歐16個國家提供100億美元的貸款額度。
克羅地亞總理普連科維奇表示,「一帶一路」啟動以來,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就建立了新關係、新項目,同時也成為參與國之間「緊密、有效的政治對話平台」。16+1也是「一帶一路」,即「新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事實上,在短時間內,人們已經看到該項目給雙方帶來的經濟效益。2015年中國與16國貿易總額幾乎與中國同俄羅斯貿易額相等。來自中國國有企業的投資也逐漸增加,一系列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包括布達佩斯—貝爾格萊德高速鐵路,中歐陸海快線都在進行中。
中歐、東歐及南歐基礎設施嚴重落後,制約了它們的經濟發展,而修建鐵路、公路、港口、橋梁、發電站等基礎設施需要大量資金,中國投資的適時湧入解決了它們的燃眉之急,當然受到歡迎。塞爾維亞的新鐵路、波蘭的工業園、保加利亞的物流樞紐……中國已經成為東歐以及歐洲東南部地區最大的投資者之一。
隨著中國逐步推進其「一帶一路」規劃,東南歐國家正在中歐關係中扮演比以往更為重要的角色。北京希望通過「巴爾乾絲綢之路」,將中國與雅典、貝爾格萊德、薩拉熱窩、斯科普里、地拉那等東南歐國家的大城市緊密連接起來,並進一步通向匈牙利、斯洛伐克等中歐國家。最引人矚目的當推坐落於地中海的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在中遠集團的經營下所取得的重大變化。
2016年中遠海運斥資三億多歐元收購比雷埃夫斯港務局67%的股份,正式成為比港經營者。中遠海運對比港基礎設施進行了一系列升級改造。此後,比港集裝箱吞吐量從2010年的88萬標箱增長至2019年的500萬標箱,標誌著比港位列地中海第一,歐洲第四大集裝箱碼頭的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
李克強總理指出,中國擁有巨額外匯儲備,因此是一個嚴肅和持久的經濟夥伴。
說到中國與歐洲的聯繫不能不提及中歐班列。中歐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車次、線路等條件開行往來於中國與歐洲及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集裝箱國際鐵路聯運。
截至2019年4月,中歐班列累計開行了14,691列,聯通了中國62個城市和歐洲15個國家51個城市,鋪行的路線達到68條。現在可以說從中國任何一個城市,都可以通過三個出口,西邊的阿拉山口,東部的滿洲里,中部的二連浩特都可以出去,經過白俄羅斯、俄羅斯,到達歐洲任何一個國家。
中國經略歐洲是全方位的,是互利共贏的合作。中國是世界經濟發展的火車頭,中國的崛起是世界一股和平力量。中國對於世界各國都本著親誠惠容相待,給世界帶來的是機遇而非對抗挑戰。
「新美國安全」研究中心的助理研究員瑞秋.里佐認為:「北約作為一個聯盟是否有內部的一致性,能以統一戰線應對中國。但如果歐洲國家本身就能達成一致,那要北約幹什麼呢?」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地緣政治與戰略資深顧問莎拉.雷恩表示,「儘管討論對中國崛起對北約的影響至關重要,不過此問題有風險為北約成員國帶來更深的矛盾,而不是消除政治分歧」。新加坡《聯合早報》12月6日社論「中國崛起讓北約找到新方向」說:「很顯然,一種類似冷戰時期的兩極格局正在醞釀當中。不過,這是一種不同於美蘇的新型兩極格局。美蘇過去在政治、經濟、意識型態等全面對立,美歐和中國的關係則密切得多。因此,像美蘇那種全面對立,不太可能發生在美歐和中國之間。」
截至目前,美歐總是認為世界正向我們走來,而且最終會變得更像我們。但今天美歐必須做出必要的調整。美歐必須共同創造一種新的思維,一種建設世界未來的新方式。◆
社論
國際視窗
中國與世界
兩岸事情
台灣事情
其他
原鄉人的故事
連載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