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選後兩岸經貿關係面臨的問題和展望

魏艾
(政治大學兩岸政經研究中心主任)


2020年1月11日台灣二合一選舉結果,基本上反映了台灣的藍綠格局,並未因藍營推出一個非典型候選人而有所改變,但值得關注的是,它對台灣未來政局走向和兩岸關係,特別是兩岸經貿關係將造成何種影響。

一、執政績效和經濟議題被淹沒了

從台灣過往的選舉看來,主權認同與民生經濟一直是選舉兩大訴求,並且出現往復擺盪的現象。由於2016年蔡英文就任以來,執政績效不彰,而一例一休、年金改革、黨產問題、東廠事件、同婚議題和貪腐分贓情事等引發爭議,造成社會不滿,而兩岸關係陷入僵局,陸客來台銳減,對台灣「庶民經濟」造成相當的影響,以致2018年11月九合一選舉,韓國瑜提出「貨出去、錢進來、高雄發大財」的口號,帶動「韓流」熱潮,國民黨贏得15個縣市,但事隔一年多,國民黨在此次選舉中卻遭到嚴重挫敗,原因何在?

從此次選舉過程,國民黨從初選提名制度的反覆便潛藏「不團結」的種子,而不分區立委名單引發社會不良觀感,再加上韓國瑜就任市長三個月便參與總統大選的誠信問題和屢屢失言引發的爭議,普遍不受中間選民認同。但更重要的是,2019年1月2日習近平提出「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立即成為民進黨反中反藍的議題。隨後,歷時六個月的香港「返送中」抗爭運動,更增添民進黨反對「一國兩制」,並提出「芒果乾」議題的柴火,使國民黨圖藉蔡政府政績不彰的「經濟牌」議題被淹沒了,而民進黨提出維護主權的「主權牌」成為選民關注的焦點。相對的,藍營始終反覆重彈「九二共識」,缺乏在此基礎上提出貼切民意的前瞻性論述,以致給民進黨不斷「抹紅」的空間。

此次選舉的得票分佈上,韓國瑜只在新竹縣、苗栗、花蓮、台東、連江、金門等縣市取勝,其他地區均慘輸蔡英文。以新北市為例,在朱立倫與侯友宜接續執政下,市政成績斐然,上次縣市長選舉,侯友宜大勝,藍營也以侯友宜當初得票116萬票為目標,但此次韓國瑜在新北市只拿到95萬多票,顯現政績和經濟牌並未在選民的投票傾向上發揮作用。除此之外,此次選舉還呈現下列特點:

第一、選民普遍採取分裂投票的傾向。國民黨在竹(市)、竹(縣)、苗三縣市囊括五席立委,穩住大局,這些提名人在地方耕耘很久,靠務實經營獲勝,但總投票數卻未展現在總統選票上。在藍營鐵票區新竹縣,韓國瑜僅小贏蔡英文1,844票,苗栗贏17,311票並不算多,新竹市則輸41,549票。

第二、年輕選票對選舉結果的影響加大。過往的選舉年輕選民投票率低,但是這次選舉蔡英文把選戰主軸拉高到「主權保衛戰」,並藉支持香港抗爭者(絕大部分為年輕人)批評中共,透過網路媒體的渲染,引發台灣年輕族群的共鳴,激起台灣年輕人的主權意識,因而召喚年輕族群投票意願和行動。

第三、開啟行政資源助選的惡例。任何一個民主國家的選舉,執政黨透過政策來贏得選民的支持在所難免,但是此次選舉過程中,蔡政府無所不用其極的利用行政資源來助選,甚至資助網軍參與選舉,引導風向,以致被批評是最骯髒的選舉。

第四、台灣媒體的高度政治化。新聞媒體被期許是第四權,它具有監督甚至擔任制衡行政、立法、司法等政府權力的作用,而台灣新聞媒體各有政治立場,在此次選舉更為變本加厲,不斷依自我的政黨傾向做偏見的報導甚至惡意的批評和抹黑、抹黃、抹紅,對選情造成相當的影響。

二、當前兩岸經貿關係所存在的問題

兩岸經貿關係走向和發展深受市場驅動、政府管制和兩岸政治氛圍等因素影響。

1980年代初期以來,大陸改革開放政策的推展改變了世界經濟特別是亞太地區經濟的格局。由於大陸經濟具有的比較優勢和投資環境的不斷改善,在市場經濟驅動下,1980年代後期以來掀起一股台商赴大陸投資的熱潮及貿易往來,使兩岸建立了日益緊密的經貿關係。

過去10餘年來,由於大陸經濟快速增長,社會經濟急劇變遷,投資經營環境發生巨大變化,台商在大陸投資逐漸轉向大陸內陸地區,或轉向東南亞國家,顯現出市場經濟驅動是牽引兩岸經貿走向的重要因素。

由於兩岸特殊的政治關係,在兩岸經貿往來難免有「國家安全」的考量。為避免台灣經濟過於依賴大陸,台灣採取政府管制措施,從李登輝的「戒急用忍」到陳水扁的「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和「積極管理、有效開放」,管制某些產業對大陸投資和商品貿易往來。儘管如此,在市場經濟驅動下仍推進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

然而,在全球化的世界潮流和區域經濟整合的發展趨勢下,台商也面臨來自其他國家在大陸市場競爭的壓力,確實必須有政府支持和協助。2008年5月馬英九上台,兩岸政治氛圍相當緩和,馬政府執政期間的大陸經貿政策,是以台灣為核心,整合全球與大陸市場商機,並以兩岸連結突破參與區域合作瓶頸。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兩岸兩會恢復協商,簽訂了23項協議和2項共識,推動兩岸經貿動態調整,活絡了台灣經濟並帶來兩岸和平發展的良好基礎。

然而,2016年5月台灣政局第三次政黨輪替,蔡英文不承認蘊含「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不斷推出「去中國化」的文化台獨主張和政策,使兩岸政治關係陷於僵局,兩岸間包括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簡稱經合會)在內的官方政經溝通管道完全停擺,又將專門推動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後續協商的ECFA小組撤廢,這不僅使兩岸貨貿服貿的可能溝通和協商走入歷史,並且也將使過去兩岸兩會簽署的各項協議無法切實執行,嚴重影響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

由於2014年反服貿太陽花運動的發生,ECFA後續服務貿易協議簽署未能生效,貨物貿易協議商談被迫中斷,目前執行的是早期收穫計劃的降稅安排和開放措施,其他相關經貿協議,因兩岸缺乏官方的溝通和接觸而停擺。如2012年8月9日簽署的《海峽兩岸投資保障和促進協議》已難以執行,台商在大陸投資權益和人身、財產安全問題將只能決定於大陸一方了。

三、台灣經濟能與大陸經濟脫鉤?

2016年5月蔡英文在首任就職演說中,在兩岸關係上不僅不承認蘊含「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在經貿上更針對大陸提出「要擺脫對單一市場過度依賴」的對外經貿發展策略,並推出「新南向政策」,期能藉此與東南亞國家建立經濟共同體意識,為台灣經濟發展尋求新的方向和新的動能,使兩岸經貿合作關係增添難以預期的新變數。

蔡政府的「新南向政策」政策綱領,其總體及長程目標是要促進台灣和東協、南亞及紐澳等國家的經貿、科技、文化等各層面的連結,共享資源、人才與市場,創造互利共贏的新合作模式,進而建立「經濟共同體意識」。在推動區域經濟合作的具體措施上,則是要與這些國家簽訂雙邊投資、租稅等協定,並積極與主要貿易夥伴洽簽ECFA或個別項目經濟合作,以厚植加入TPP、RCEP的基礎和能量。

過去三年來,美國川普政府掀起美中貿易戰,並與歐美主要國家重啟自由貿易協議談判或提高關稅等措施,使全球產業鏈重組,對在大陸投資的台資企業造成相當的衝擊,並將導致資金板塊的移動。蔡政府內部也正研議如何使台灣經濟與大陸脫鉤的策略。其主要方向則是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經貿合作,吸引台商回流,或輔導台資企業轉向東南亞國家投資,但這些措施的推行面臨諸多問題和限制:

1.蔡政府期望能赴東南亞國家投資的產業,主要為醫療、教育、科技發展、農業合作等,但是這涉及地主國投資環境是否健全的制約,並非短期能達其成效。目前新南向政策顯示出來的是補助東南亞觀光客來台,惟其購買力遠不及陸客,對台灣經濟的助益不大。

2.過去10年來,由於大陸投資經營環境的轉變,傳統製造業台商基於比較利益取向紛紛轉向東南亞,這是市場經濟驅動,並非新南向政策引導。至於美中貿易戰引發的產業鏈調整,特別是具全球分工的資訊科技產業,由於東南亞國家雖有低廉土地和勞動成本,以及避開美國高關稅課徵的優勢,但相對落後的基礎建設,以致包括運輸成本在內的相關投資成本,反較具有完整產業群聚的大陸為高,短期間台資企業仍缺乏轉往東南亞投資的動源。

3.新南向政策的重點在產業投資和貿易,與大陸「一帶一路」戰略著重於基礎設施和高端製造業所帶來的產業關聯難以比擬,使新南向政策在東南亞國家無法產生較大的連帶經濟效益,對當地國的經濟助益有相當的落差。

4.在推進台灣與東南亞國家的區域經濟整合方面,進入21世紀以來亞太地區以中國和東協為核心的區域經濟整合已逐漸成形,以去(2019)年11月初已結束全部文本談判的RCEP為例,RCEP採共識決,倘若大陸否決,台灣便無法加入,將使台灣經濟被邊緣化。

5.近來由於美中兩國已完成首階段貿易協議文本協商,美國將暫停原計劃提高中國商品關稅的執行,同時預期可能分階段將原已調高的部分關稅稅率逐步下調,將使台資企業暫緩調整在大陸投資的產業部局。換言之,中國大陸仍是台商對外投資可選擇的主要地區。

四、未來兩岸經貿關係展望

大選過後,台灣政局仍不平靜。民進黨正為權力分配和職位安排或肥貓分贓而展開角力,但無論如何,蔡英文連任使綠營人士有更多歷練的機會。至於敗選的國民黨,將使黨內權力鬥爭和路線爭議浮上檯面,而韓國瑜個人則將面臨罷免的風潮。

至於眾所關切的兩岸關係議題,蔡英文在勝選談話中提出「和平、對等、民主、對話」的呼籲,而國台辦的回應仍「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再加上,選舉期間蔡英文支持香港「反送中」抗爭,及制訂《反滲透法》,顯然兩岸關係的僵局不可能緩解,但是可預見的是,在未來四年內,蔡英文將在高民意的支撐和美國的支持下,對大陸採取更強硬的立場。在此一形勢下,兩岸經貿關係和社經互動將呈現如下的走向和特點:

第一、「九二共識」是兩岸事務性協商的政治基礎。台灣政局變動和政府大陸政策是影響兩岸經貿互動關係的重要因素。馬英九執政期間,兩岸政治緊張關係大為和緩,在良好的政治氛圍下,兩岸關係發展的主軸是要藉此一和平發展的機遇,以「九二共識」為協商前提,推進兩岸關係的發展。2015年11月馬英九聲望極低,而蔡英文選情看漲情勢下,習近平仍同意舉辦「馬習會」,便是要昭告世人中共將掌握兩岸關係的原則和遊戲規則,並寫入「十九大」報告中。此一對台工作方針不會因台灣政局的發展有所改變。

第二、兩岸社會經濟融合發展仍是中共對台政策的主軸。2019年10月31日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報強調,要「完善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保障台灣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因此,繼2018年2月底的「惠台31條」,2019年11月初大陸又公佈「惠台26條」措施,這是在31條基礎上,更為具體化和全面化,讓台企參與大陸科技創新、共享經濟發展,為台灣民眾在領事保護、購房資格、就學就業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和支持。

第三、大陸不會輕易終止ECFA。兩會於2010年6月29日簽署,同年9月12日生效之ECFA,其早收清單是目前兩岸經貿協議正常執行項目。台灣在ECFA早收獲益比大陸多。根據經濟部統計,2011年實施時早收項目出口值為179.92億美元,2018年為早收清單實施以來的最高值,台灣對大陸出口相關產品總值為236.29億美元,佔對大陸出口值的24.4%。另根據大陸方面的統計,截至2019年9月底,貨物貿易早期收穫產品大陸對台灣累積減免關稅約388.8億元人民幣。ECFA協議文本並未有10年期限限制,根據協議文本第16條終止條款載明:「一方終止本協議應以書面通知另一方,雙方應在終止通知發出日起30日內開始協商。如協商未能達成一致,則本協議自通知一方發出終止通知起第180日終止」。依目前形勢看來,大陸不會輕易終止ECFA,除非兩岸政治關係已處於不可收場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