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窮寇到東興台灣

蔣介石復行視事70周年隨想

耿榮水
(資深政治評論家)


1950年3月1日,已引退一年餘的蔣介石,在台灣宣佈復行視事,恢復總統職權,繼續領導中華民國,與對岸的中共政權隔海對峙,迄今正好70週年,兩岸也因之分裂分治至今,就表面而言,此一現狀,也正好維持70週年,符合蔡政府所謂「維持現狀」的形式條件。

即就對岸角度而言,當1949年4月解放軍攻克南京,毛澤東意氣風發,以七律寫下一首詩篇歌頌之,其中有「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詩句,將蔣介石比之當年的西楚霸王項羽,必欲除之而後快。後來歷史證明,此一「窮寇」並未即時消滅,反而逃至海隅台灣孤島,建立流亡政權,中華民國苟延殘喘以迄於今,竟也渡過了70年歲月,頗出乎人們的預料,相信蔣介石也意想不到。

故而蔣介石當年的復行視事頗具歷史意義。也引發筆者不少感觸與聯想。

「復行視事」有無憲法根據?

蔣介石當年復行視事,曾引發憲政爭論。他是先根據憲法第49條規定「總統因故不能視事時,由副總統代行其職權」,於1949年元月21日引退下野,再由副總統李宗仁代行總統職權,但這只是下野的原因與條件規範,憲法卻無明文規定何時可以恢復以及如何恢復,更無所謂「復行視事」的說法,完全是蔣介石單方面說了算,雖然當時司法院長王寵惠曾以大法官身分釋憲,表示復行視事有憲法根據,「蔣總統不能視事原因消失,李副總統代行權當然解除」,這個說法是否禁得起法學界檢驗,尚待論斷,但當時老蔣確十分在意其正當性,現存史丹福大學的蔣介石日記,即顯示蔣曾特別剪下當年《中央日報》刊載這則新聞的剪報,貼在其日記本上,可見其心虛。

遠在美國養病的李宗仁當然不能同意,他在2月28日一封以英文致蔣介石的信函中表示「您自引退後,已經成為一個普通公民,和總統職權沒有任何關係,不經過國民大會選舉,您沒有合法的理由再成為中華民國的總統。同樣,除非國民大會決定,授予我的權力,也不能由任何個人或任何政府機構以合法理由廢除。」信末李宗仁還警告「袁世凱的下場將是您的殷鑑」。

蔣介石不為所動,仍按照計劃行事,在3月1日的復行視事文告說「中正許身革命四十餘年,生死榮辱早已置諸度外,進退出處,一惟國民之公意是從。」應該說,這無異是一場赤裸裸的權力鬥爭,中華民國內部的一齣政變,完全以實力為原則,是不能從憲政法理來論斷的。

至於為何選在3月1日復出?除了擁蔣的立、監委和國大代表全力支持外,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預定3月2日在白宮正式會見李宗仁也是重要因素。據時任駐美大使顧維鈞回憶,他將杜魯門會見李的消息告知台灣後,蔣介石為了稀釋李宗仁的政治權力和代表性,乃搶先一步在台灣復行總統職權,除了讓李宗仁很尷尬外,卻也逼得杜魯門非得正視現實不可,承認蔣介石的領導地位,並為未來的台美關係預留轉圜空間。從這點看,蔣的政治手段誠然不低。

蔣介石三次下野,三次復出

檢視蔣介石的一生,曾經三次下野,三次復出,而每次復出,都較前擁有更大的權力,可以說他總是以退為進,說明他是善於審時度勢,是政治鬥爭的好手兼老手。

蔣第一次下野在1927年8月,時在北伐途中,屬軍政時期,下野原因源於「寧漢分裂」及「4.12」清黨後遺症,不容於黨內左派勢力。蔣利用下野期間赴日與日本政界朝野人士交流,復娶回美嬌娘宋美齡。1928年元月,蔣介石重返權力中心,通電恢復「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職,完成北伐大業,之後又出任軍事委員會主席、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主席等職,權力更大。

第二次下野在1931年12月,時在訓政時期,蔣介石受「九一八事變」被批不抗日的衝擊,以及年初將國民黨大老胡漢民軟禁的「湯山事件」影響,引發黨內各大派系的不滿,特別是桂系將領李宗仁、白崇禧的強烈反蔣,他同時辭去了國民政府主席、海陸空軍總司令、國民政府行政院長等職,同時辭去重要職務的還有時任陸海空軍副司令的張學良。但不到兩個月,蔣介石又運用政治手腕,與汪精衛結盟,在1932年1月28日的國民黨臨時中政會議中,推選汪為行政院長、孫科為立法院長,蔣則擔任國民政府主席和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等職,國民黨大權再次掌握在蔣介石手中,而「蔣委員長」之頭銜自此也開始沿用,直到抗戰勝利。

第三次下野則源於國共內戰。這次下野表面是因黨內主和聲浪大,桂系將領再度逼宮,實際是因「徐蚌會戰」於1948年11月大潰敗後,蔣介石盱衡大局已不可為,乃宣告引退,將爛攤子交給李宗仁。而自己下台後,則開始有計劃的部署撤退到台灣,陸續將黃金、美鈔、故宮國寶運往台灣,另勸走一批有聲望的學界人士,包括胡適、蔣夢麟、毛子水、傅斯年等人,為未來的東山再起預作準備。

應該說這次的引退到復行視事的一年又40天期間,是一次極為完美的撤退行動,在中外古今人類歷史上,尚不見第二例。比起二次大戰期間1940年5月的「敦克爾克大撤退」更有過之無不及,前者只限於軍事,人數亦只34萬大軍,蔣此次則是涵蓋政治、軍事、文化諸層面,軍民人數超過200萬人。蔣於兵荒馬亂敗退中,尚能不失鎮定的有序「轉進」,足證蔣除了保有政治情操,終其一生矢志反共外,也印證確有相當本事。而其先見之明,更非李宗仁之輩可望其項背。

李宗仁在蔣下野後,興忡忡派出張治中等五人和談代表前往北京,欲與中共劃江而治,不但遭拒,和談代表還全部投共,弄得李十分狼狽。1949年12月李宗仁以醫病為由赴美,即停滯不歸,雖經在台黨政人士數次致電勸其早日返台,李終不為所動,理由是不想成為「張漢卿第二」。畢竟台灣還是蔣的勢力範圍,返台後已無立錐之地,下場會和西安事變後的張學良差不多,觀乎隨蔣來台的閻錫山、白崇禧、薛岳、何應欽、胡宗南等名將孤寂淒涼的下場,這點李宗仁尚不失有自知之明。

李宗仁晚年投共,得愛國將領虛名

李宗仁於1965年7月返抵北京,發表聲明,正式投靠中共,李稱「我毅然從海外回到國內,期望追隨我全國人民之後,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並欲對一切有關愛國反帝事業有所貢獻。」並承認「1949年我未能接受和談協議,至今猶感歉疚」,在海外參加推動所謂「第三勢力」運動,一誤再誤,同時「亟盼海外友好乘時奮起,擁護祖國,幡然歸來,猶未為晚」。

這是李宗仁流亡海外16年,走投無路的最後歸宿。投共第二年3月,其夫人郭德潔因乳腺癌病逝,「文革」期間,又因「梅花黨」案件,差點被紅衛兵批鬥,幸經周恩來下令保護,得以倖免。直到1969年1月因肺氣腫醫治無效,病逝北京,得年78歲,距離他投共尚不足四年。

李宗仁以一位抗日名將、「台兒莊大捷」主帥,到中華民國行憲後首任副總統、代總統之尊,最後僅得以「愛國將領」之虛名終老大陸,還列入「二臣傳」之首,實在令人不勝唏噓。真正得利的還是居中聯繫策動他返回大陸的程思遠。程是李的廣西同鄉,曾任李的秘書,在國民黨中本來位置不高,卻因策反李有功,乃以民主黨派人士之姿曾任中共第七屆政協副主席,第八、九屆人大副委員長,躋身副國級國家領導人,至2005年以97歲高齡去世,在家鄉廣西賓陽還有保留「程思遠故居」,供人參觀緬懷,算是名利雙收了。

筆者在上世紀90年代赴大陸交流期間,曾多次在人民大會堂與程老見面,交換對時局與兩岸關係的看法,他總說統一是唯一道路,也是唯一選擇,台灣遲早要回歸祖國,除此也大談養生之道,以自身為例,倡導「千金難買老來瘦」,對當年如何策動與李宗仁返國則隻字不提,怕是觸景生情,或是在台灣人面前不便啟齒吧!

以史為鑑南渡政權從未反攻成功

從大歷史角度,蔣介石因國共內戰失利,自大陸退守台灣,建立小朝廷,延續中華民國法統,情況有點類如崇禎自縊媒山,明亡之後的南明政權,在歷經弘光帝(1645-1646)、隆武帝(1646-1647)、永曆帝(1647-1662)三朝短暫政權之後,也於1683年經施琅收復台灣,明鄭正式歸降,大清終告完成全國統一。以史為鑑,南遷的政權從未北伐反攻成功,今日台灣最後的結局也大抵如此,逃不了歷史的宿命,所不同的是:

其一、滿清自1644年入關,建立滿人政權,到1683年始告完全統一,總計才39年,其間還發生「三藩之亂」,在台灣的鄭經並一度派兵登陸廈門協同作戰,但因反清勢力內鬨,利益擺不平,鄭經與「靖南王」耿精忠為爭奪漳、泉地盤,更形同水火,終告失敗而歸。而蔣氏政權則在蔣經國之後,不再延續家族政治,將政權經由民主選舉產生,而延續了中華民國生命,迄今70年,未來還要拖多久?猶未可知,但比起南明政權至少多活了30年以上,則是可以確定的。

其二、南明與滿清對抗,純屬內政問題,當時尚無明顯國際因素介入。明鄭初期,清廷一度想和海外勢力(如荷蘭)勾結,收回台灣,但均因互信不足與實力懸殊而作罷,目前兩岸形勢則十分嚴峻,主要有美國因素,確切地說,主要由於1950年爆發韓戰,美軍協防台灣,中共海空實力也較弱,不敢冒然動武。1979年台美斷交後,美國又藉「與台灣關係法」框住兩岸關係,將台灣納入其重大國家利益範疇,甚至美日安保條約也以「周邊有事」預留介入台灣問題的空間,也使中共投鼠忌器,磋跎至今,尚不敢明言武統,只說不放棄使用武力,仍以和統為政治號召,基本還是考慮實力不足,不打沒有把握的仗。

其三、明鄭雖海外稱雄,鄭經在與康熙談判期間,甚至以「東寧國王」自居,有所謂「東寧建國,別立乾坤」之說,大有與大清帝國互不統屬、開國長治之意圖,但據台期間,始終奉永曆為年號,對外行文則以「大明招討大將軍」官職與「延平王」爵位稱之,鄭經身分為世子,基本上仍奉明朝為正朔,與中國大陸保持密切關係,其永曆年號在桂王被吳三桂所害(1662年)之後,仍不放棄,至1683年滅亡為止,居然長達21年之久。目前之中華民國紀元僅是國號而已,國民黨執政期間尚承認「九二共識」,以憲法維持一中各表,民進黨執政則不承認「九二共識」,執意去中國化,也不認中國人,甚至還自承是南島語系民族,稱蔡英文到南太平洋小島國訪問為「尋親之旅」。其拒統促獨之心昭然若揭,中華民國已名存實亡。

就個人歷史評價角度,蔣介石在台復行視事,可說為自己創造了政治第二春,有論者以「東興台灣」稱之,對他的歷史地位影響深遠。設想如果蔣介石在最後是以國共鬥爭失敗告終,甚至果如項羽般無顏見江東父老而自刎烏江,則後人又將如何評價?蔣介石除了因領導抗戰獲得最後勝利外,恐因最終亡國亡黨而以成王敗寇的結果蓋棺論定,其歷史評價大概不會比項羽好多少,若以英雄氣概而論,則尚瞠乎其後乎?

蔣為兩岸提供政治對照組

從學術角度言,筆者倒是認為蔣介石在台延續中華民國迄今70年,非常意外且難得的提供了一套比較政治學的對照組,恰與對岸中共政權所施行的馬列共產體制形成強烈對比,孰優孰劣?應該到了可以論定的階段。而何者較適合中國人道路?也應該有比較確定的方向。具體而言,究竟走西方的資本主義民主道路,還是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比較為中國人所能接受?何者對中華民族復興貢獻較大?答案應該也很清楚了。

當然,台灣西式民主之路走到今天,要回頭也不容易,或根本是不可能之事。當年蔣介石父子推行民主與選舉,在最初階段只是演演戲,或者是為應付外人批評獨裁專制的樣板而已,不料卻越演越像,欲罷不能,終而走到誠如徐復觀所言「假戲真做」的地步,發展到今天族群分裂、統獨對立、社會紛亂、施政無效率、實力日衰的窘境,究竟該如何收場?尤其前無盡頭,後有追兵,面對對岸的國勢蒸蒸日上,2,300萬人的出路在那裡?實令人憂心忡忡不已,已非一句「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所能形容於萬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