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紀念堂應轉型為台灣抗日志士紀念館

張健豐
(歷史研究工作者)


民進黨政府正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多位學者專家建議改為「國家記憶與藝術展演園區」。這樣性質的館當然可以設立,但是名稱上宜單獨使用「國家歷史博物館」字樣,比較通俗普遍,只是這樣未能彰顯國家記憶的具體內容。最好能先改成紀念1895-1945年間抗日台灣人的「台灣抗日志士紀念館」,這是台灣人以血和淚凝聚的「國家」記憶。

十餘年來,藍營要恢復中正紀念堂,綠營要轉型為民主紀念館,雙方各執己見,相持不下,成為互鬥的焦點。既然如此,何不以和為貴,找一個雙方都能接受而為台灣人無法抹滅的那段歷史來做為國家的具體記憶?

地點上,睽諸世界各國的「國家歷史館」,儘可能設在國家政治中心軸上以示莊重,如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就在白宮面前中軸線上,大韓民國國家歷史博物館就在景福宮前中軸線上。民國三年設立的中華民國歷史博物館,就在天安門前中軸線上。而現今的中正紀念堂,正好和1895乙未年的民主聖地--艋舺在同一軸線上,當時力拒割台,以抗日名義成立的「台灣民主國」,就是從此地發跡和醞釀,正符合中正紀念堂正門所標榜「民主廣場」的記憶,是國家歷史博物館最佳位置。

但是,目前政治環境下,這個以「中國」為「國家」的名稱很難達成共識,那麼各退一步,先改成「台灣抗日志士紀念館」,紀念乙未到1945年間以武裝或其他方式抗日的台灣烈士、志士們。

抗日當然是重要的國家記憶,而且舉凡國民都應銘記在心。壇上台灣抗日志士英靈,第一級的是死難殉國烈士莫那魯道、吳湯興、徐驤、姜紹祖、柯鐵虎、簡大獅、林少貓、廖添丁、羅福星等。而鞠躬盡瘁以文化抗日的蔣渭水、賴和、王敏川等當然也要列入。台灣人抗日50年的歷史緣自馬關割台,終於蔣介石委員長領導的抗日戰爭勝利,因此清末與日本交戰、交涉的歷史人物不能缺席,領導全民抗日戰爭勝利的蔣介石自然也應在列。這是歷史,是國家的記憶,無關意識型態。

台北中正紀念堂周圍抗日先烈英靈圍繞。據日本文獻稱,紀念堂附近公園路的女師附小(今市立教大附小),是日本據台初期,囚禁和處決抗日志士的台北監獄原址。後來規模擴大遷址,今杭州南路與金山南路間還保有此時台北監獄的一道殘牆與「運屍門」,不少抗日志士在此犧牲,如簡大獅、羅福星及苗栗事件死難烈士等;非武裝抗日時期,關押過林佑椿、蔣渭水、賴和、王敏川等抗日志士。改台灣抗日先烈遺跡左近的中正紀念堂為「台灣抗日志士紀念館」,是再現國家的重要記憶。

台獨是條死路,民進黨要繼續在台灣生存,遲早得轉彎,避免「髮夾彎」的平緩道路是建立「台灣抗日志士紀念館」,在兩岸的歷史中找到一個共同記憶,慢慢與對岸建立互信。中正紀念堂的「轉型」提供了一個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