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命名COVID-19的病毒引發肺炎疫情,當下肆虐全球,病毒對人類一視同仁,人類自當超越國別、宗教、種族,一起面對危機,共克時艱。中國出於這樣的思路,為世界各國爭取到寶貴時間,也為全球「戰疫」提供了可靠有效的「中國方案」,見本期社論。
資深媒體人程珊觀察到疫情重災區在北緯30-40度間的國家和地區,這隻病毒瞬間凍結了這個全球航空線最密集緯度間的總體消費力,我們這個遭人類過度消耗的星球暫獲喘息,其「成就」遠逾保育人士多年努力的成績,因此可稱COVID-19為革命病毒,見其大作。
美國有兩個世界,一個是1%超級富豪的世界,一個是99%中、小資產階級與窮人的世界。一遇新冠病毒引發的癥狀,絕大部分美國人會當流感處理,不管有無醫療保險,在各自捉襟見肘的預算中,能不就診就不就診。這是公共衛生問題與超級富豪私有資本的根本矛盾,2009年遇H1N1如此,今遇COVID-19仍然如此,見旅美評論家王春生大作。
疫情過後又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經濟上或有違美國統治菁英所願,中國仍然是增長動源,見魏艾教授大作。至於世界格局會否出現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見高雄柏先生大作。
台北有條西北往東南的羅斯福路,此路係蔣介石為紀念美國小羅斯福總統命名,這位在美國歷史上享有濃重一筆的總統是個什麼樣的人物,見李本京教授大作,文長,分期刊出。
民進黨一直藉口「轉型正義」炒作台北那座紀念蔣介石建築物的話題,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既然說要賦予正向意義,有什麼比改為台灣抗日志士紀念館更具正向意義?見張方遠、張健豐兩先生大作。
今年是蔣介石在台灣「復行視事」70週年,其功與過,見資深政評家耿榮水的評說。◆
社論
全球新冠疫情與經濟
國際視窗
中正紀念堂與蔣介石
原鄉人的故事
其他與連載
海峽短評
編 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