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吹拂又一年

回憶55年前的台灣歷練

朱實口述 朱海慶整理


朱實教授本名朱商彝,著名翻譯家、詩人、俳句顧問、日本問題專家。台灣彰化人,「四六事件」後離開台灣。朱海慶為朱實先生公子。本文原刊「上海市臺灣同胞聯聯誼會」編《滬上臺灣人II》。小標題為本刊所加。--編者

前不久,接到台盟中央張克輝主席的電話告稱:最近一期《文學台灣》51期,一位文友55年前用日文撰寫的散文詩,被譯成中文刊登出來了。隨後張主席囑秘書發來傳真,抄錄如下:

《站在秋風中--寫給朱兄》

施金秋作,錦連譯 (文中署名者均為當年張主席和我參加的同人雜誌文友。傳真的最後三行及錦連譯註如下:)

--別了,朋友!為著活得像一個人……

羨慕你活得真實,我想,你是勇敢的。

秋風不停地吹。

           -1949年9月

錦連譯註:民國38年師大「四六事件」,朱實受牽連,要逃往大陸的前夕,前來找施金秋,並留下一首詩,惟這首詩已經遺失。

這是歷史的見證,珍貴的史料。

驀地,記憶打開閘門,歷歷往事聯翩而來。

我1926年9月生於台灣。小時候聽父母說:祖籍福建泉州,曾祖父那一代搬遷到台灣彰化。曾祖父當過私塾的教書先生。記得幼小時,在客廳正堂掛著《朱氏家訓》,嚴父常叫我背誦《朱氏家訓》或唐詩,背不出少不了挨籐條敲打。

八歲進彰化第一公學校,在殖民地的台灣,日本人子弟進小學校,台灣人子弟只能進公學校。

終生難忘的黃肅秋老師

14歲考進台灣中部著名的台中第一中學。當時北部、南部日本人子弟進第一中學,台灣人子弟只能進第二中學。唯有富有民族精神傳統的中部該校才稱第一中學,我們為此引以為榮。三年級時,和同班同學辦起同人雜誌《邊緣草》。但在殖民地台灣,所受的是日本的奴化教育,只會用日文寫作。

1945年8月,日本帝國主義無條件投降。第二年秋,我考進省立師範學院教育系。為了儘快跨越語言障礙,我上課總是坐在第一排,如饑似渴地學習,認真做筆記,因為按台灣話講,我當時聽課是「鴨仔聽雷」,不管聽得懂聽不懂,把老師寫在黑板上的每一個字都抄下來,當時的國文教授黃肅秋先生注意到了我。有一天下課,他叫我把筆記本給他,第二天才把筆記本還給我。在筆記本上他用紅鋼筆密密麻麻地寫滿了空白的地方,不但幫我改了錯別字,還把我遺漏或寫不出來的字,也給補上了,就像魯迅在《籐野先生》裡所描寫的那樣。以後我就準備了兩本筆記本,交替使用,請黃先生修改,直到我能較完整地記筆記,黃先生也認為不必再交給他修改為止。當時,黃先生的生活是很忙的,可他在百忙中卻願意犧牲休息時間,為年輕的台灣學生批改筆記本。他這種教學育人的態度,使我終生難忘。回到大陸後,我經常去拜訪黃先生,後來在北京參加《毛澤東選集》的翻譯工作時,我幾乎每星期都要到黃先生的家裡,這種師生情誼一直持續到他逝世為止。如今我們兩家的子女還繼續保持往來。

在求學期間,我特別喜愛閱讀魯迅先生的著作,為了鍛鍊中文的寫作能力,我除了勤作筆記,還勤跑圖書館,借閱《魯迅全集》,對照著日本翻譯出版的日文版閱讀,認真做筆記。魯迅的作品不僅影響了我的思想認識,也鍛鍊了我的中文表達能力,除了魯迅,另外一個影響我思想的人就是著名的台灣作家楊逵了。我們聘請他擔任我們《潮流》雜誌的顧問。

楊逵《夢與現實》的鼓勵

1947年冬,銀鈴會同仁經過商討後,決定復刊同人雜誌,《邊緣草》更名為《潮流》。1948年5月I日,《潮流》第一冊春季號出刊。在1948年7月刊行的《潮流》夏冬號,楊逵先生發表了《夢與現實》的短評,他鼓勵我們「拋棄夢境,直視現實。追究社會腐化的根源;並要養成透視社會的眼光,以深入考察這個社會、並確定社會的真正走向。做為人民的先驅,勇敢地戰鬥」。

在我入師範學院不久後的1946年12月24日晚。北大女學生沈崇遭兩名美軍士兵強姦案發生,廣大市民和學生長期憂鬱在心中的怒火爆發了,引起了震撼全國的抗暴大示威,台灣的學生團體也加入了這場全國性的抗暴示威運動中。1947年1月9日,台北的青年學生在新公園集會。會後並舉行示威遊行,聲討美軍暴行,高喊「美軍滾出去」等口號。我和許多同學也都參加了這場運動,原先因為語言的隔閡而互相陌生的外省學生和本省學生,通過這場抗暴大示威緊密地結合了起來。

就在抗暴大示威結束不到兩個月後的2月27日晚,台北延平路上發生了查緝私菸所引起的官民糾紛,台灣人民所積壓已久的憤怒,一下子爆發了起來,這就是史稱「二・二八」事件。我們這些參加過抗暴大示威運動的學生,幾乎都投入到了反對國民黨貪官污吏的運動中去。當時,台北街頭有一些本省民眾,凡是碰到看起來不像本省的人,就用閩南話或日本話問對方是哪裡人?或是要去哪裡?如果對方聽不懂不會回答,或是口音不對,動手就打。可我們學生的表現就不是這樣。因為在日據時代受過軍事訓練,大家都會用槍;學生就組織起來,準備開展武裝行動。那時候,我參加了在師範學院集合的隊伍,我和幾個同學先把學校的軍事教官(中校)抓起來,要他交出軍械庫和倉庫的鑰匙,然後把日本人留下的三八式步槍和糧庫的米統統搬出來……,可學生的武裝行動到最後都沒有發動,原因是什麼,我也不清楚。後來,國民黨從大陸調集軍隊入台之後,同學們就分散開來,各自躲避,我也回到了彰化老家。

1949,關鍵轉折的一年

在這期間,通過讀書和參加抗暴大示威、「二・二八」事件,我的思想逐漸起了變化,原先我以為外省人都是壞人,本省人都是好人。在實際鬥爭後,我認識到替國民黨做壞事的,也有不少是台灣人,而外省官僚也不全是貪官污吏,也有不少好人是同情學生運動的。不應當用省籍來區分人的好壞,如當時社會的各種矛盾,應該用階級現實來分析。

那時我用剛學會的漢語寫過一篇題為《蟄伏》的自由詩:

為著未來的發展/更大的飛躍
忍受著暫時的蟄伏

忍受著/所有的
白眼、冷笑!

反抗著/一切的
誘惑、恐嚇!

要確信/有
新的明天!

蟄伏裡/不容有 逃避、怯懦!
1949年,是中國近代史上關鍵轉折的一年,新的黎明即將來臨。在那年1月刊行的《潮流》冬季號上,我寫了一首題為《生命之歌》的卷頭詩,表達了我的心情和期待:

新的黎明/將要光臨

手拿著/新的鋼筆

在日記的/頭一頁

我要寫上/生命的欣喜

當時我擔任了師範學院學生自治會的學術部長,主要負責壁報和社團活動。師院有一個「大家唱歌詠隊」,它和台大的「麥浪歌詠隊」經常聯繫。記得當時我們經常唱的歌有《你是燈塔》、《康定情歌》、《我們為什麼不歌唱》等。除了歌詠隊,當時師院學生的戲劇活動也很活躍,先後演出過《樑上君子》、《金玉滿堂》和好幾部獨幕劇。本省的學生組織了師院台語戲劇社。於1949年1月15-16日兩天,在師院大禮堂演出了根據曹禺的名劇《日出》改編的《天未亮》。

《天未亮》演出之後,師院學生自治會又聯繫了《橋》副刊主編歌雷先生,在師院新宿舍舉行了演出座談會,在會上我對戲劇演出提出過改進意見,認為:「民謠最能夠發揚地方色彩」,建議多與民間接觸,採集真正人民痛苦的吶喊,採取民歌形式,再加上藝術的內容來表演出來。

「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

「二・二八」事件以後,本省學生的觀念轉變了,台灣學生運動的走向,也和大陸的學運結合了。結合的主要原因,實在是因為國民黨太過於腐敗。當時,大陸學運提出的口號是「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台灣的學生也提出了相同的口號。這樣,就引起了國民黨當局的注意!他們一定在想:為什麼台灣學生會提出和大陸學運一樣的口號呢?他們懷疑學校裡頭有共產黨潛伏。這是可以理解的。

1949年3月20日,晚上9時15分左右。台大學生和師院學生因共乘一輛自行車,被中山路派出所警員以「違反交通規則」為由取締,兩名學生被警員打了好幾下,並受拘押,事態由此而引發。先是由師院的學生兩、三百名,後由台大的學生四、五百名參加,聲勢浩大地前往肇事警察所屬的台北市第四警察分局交涉,但問題仍然沒有得到合理的解決。第二天,師院與台大的學生聯合起來,由師院體育系的學生前後壓陣,轉去包圍警察總局。一路上,我們和大陸的學生運動一樣高喊「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的口號,唱著《你是燈塔》、《跌倒算什麼》等歌。然後我們又把這些口號寫在公共汽車上,讓它隨著公共汽車,把影響的範圍擴大。

在學生運動和輿論的壓力下,兩校學生的要求得到了圓滿答覆。3月29日,在學生抗議風潮過後一個星期,以台大和師院為主的台北市中等以上學校的學生自治會,在台大法學院操場舉行了一場慶祝青年節的營火晚會,台北市中等以上的學生都積極參加,台中農學院和台南工學院的代表也趕來赴會。

我上了陳誠的黑名單

當天的營火晚會活動,以台大「麥浪歌詠隊」的歌舞表演為主,除了各種民歌之外,還演唱了《你是燈塔》、《你是舵手》以及《王大娘補缸》……等歌曲。後來,當「麥浪」成員在台上唱《王大娘補缸》時,全場連秧歌都扭了起來……最後大會宣佈,要在各校學生自治會的基礎上,成立「台北市學生聯合會」;同時,決定在5月4日舉行一場全省規模的學生大會,以「爭取生存權利」、「反對飢餓和迫害」、「要求民主自由」等為口號,號召全省學生的大聯合。

國民黨對學生的這些活動非常惱火,當時陳誠剛回到台灣,蔣介石在大陸上的節節敗退,使國民黨下決心對台灣的學生運動進行鎮壓,以保證敗逃到台灣後能有一個喘息之地。在3月29日的晚會上,國民黨的職業學生也大量地混人了現場,為即將進行的鎮壓行動做準備。一個星期後的4月5日,陳誠根據職業學生所提供的材料,開出了黑名單。在陳誠發出的「特字第二號代電」中指名要逮捕的師院六名學生,其中就有我的名字。

4月5日剛好是清明節,學校放假。到了半夜,國民黨軍警包圍了師院及台大宿舍。那天,我因回彰化掃墓,人不在現場,6日我從彰化搭車,回到台北時,得知宿舍已被包圍了,我把戴在身上的三角校徽拔掉,仍想回學校宿舍看看情況。但是,學生自治會派來的學生告稱:宿舍已被包圍,各自立即分散。我就到附近的朋友家去,看當天的晚報,才知道我已上了黑名單。被公開通緝後,我們更加嚮往祖國。本文一開頭引用的《站在秋風中》,正是為了回憶55年前的這一段往事提供了線索。

經過千辛萬苦,鄭鴻溪、張浩然和我三個人,1949年9月終於回到祖國的懷抱。

抵達天津那天,正是我的生日--9月30日。我由衷地感到獲得了新生活的喜悅。

「為了活得真實」

1993年夏天,在離開故鄉44年後,我又回到台灣,探望兄弟姐妹、親朋好友、祭祀祖先及離台後一直未能見面的父親。母親始終掛念著我,1981年以後利用我赴日本講學的機會,得以見了幾次面。在日本講學期間,我曾利用寒暑假,回台探親三次。滄海桑田、彈指一揮。曾記得1993年暑假回台探親時,我激動地朗誦了賀知章的《回鄉偶書》: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秋風吹拂又一年。55年前,1949年9月,為了「活得像一個人,」「為了活得真實」,離開台灣,奔向新天地!

2004年9月,55年後的今天,「站在秋風中」,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