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反而正的余光中
由反而正的余光中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爲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上世紀60年代,滿懷中國意識的余光中寫了《敲打樂》和《忘川》等詩,很令一些人不解,也令某些人叫好。陳芳明為余光中辯護,說余光中的本意是愛國,其詩的力量恰是「由反而正」的顛倒寫法,才能顯露出來。
60年後,號稱詩人的苦苓宣稱要把島上自稱中國人的台灣人看管起來,以免他們和中共裡應外合,來完成中國統一。然而1986年10月,在他出版的《老師,有問題》書中,自己以中國人身分自居,倒是毫無問題。對照苦苓的「以今日之我戒嚴昨日之我」,余光中的中國人意識和身分認同,卻未曾因反共而改變。
1960年代,聯合國尚未通過2758號驅逐蔣介石的代表決議前,仍然承認中華民國代表中國。這說明中國只有一個,台灣和大陸都是中國的一部分,差別只是由誰在國際上代表中國,並不影響兩岸民眾的中國意識和身分認同,更不影響台灣人祖先來自祖國大陸的事實,這包括人類學意義上的「南島語族」。
余光中寫《敲打樂》和《忘川》的背景是在冷戰年代,對於被政治分裂成平行宇宙的台灣和其他美國陣營的成員來說,「反共」是大多數人在政治上的最高價值與法律上的優先原則,台灣人的中國意識和身分認同被迫服從於這種規範。但是,後者並沒有禁止中國人意識和身分認同,相反地,出於主權合法性的需要,當時的反共政治和法律還規範甚至維護了某種中國認同,課綱和教科書就是最好的證明。
如今的課綱和教科書還剩多少中國含量?大概是不需要爭議的話題。換句話說,台灣的政治和法律規範已走上「脫中」,甚至表露出「反中」和「仇中」的意圖,今年以來的防疫政策、小明的故事,以及歐陽娜娜的「祖國事件」等,都是例證,更不用說社會輿論上的情況。苦苓讀的教科書是「反共」而非「反中」,他寫的現代詩文,其基礎是中國傳統。連小他一歲的蔡英文也說過:「我是台灣人是沒有錯,我是中國人,因為我念中國書長大,我受的是中國式教育。」
但是,身分認同這種主觀的事情,往往能夠自由出入政治和法律的解釋。如捷克參議院議長韋德齊(Miloš Vystrčil)來台就用中文說「我是台灣人」,無論他有沒有在台灣讀過書、會不會說台灣話,更不用說本土的陳芳明、林瑞明和鄭邦鎮等人。相較於那些在身分認同上反覆顛倒的政客和作家,大半生在台灣的余光中堅持了一件事情:中國人的身分認同。1996年12月,余光中在香港回歸前夕發表《紫荊與紅梅如何接枝》,文中否定馬克思和列寧,但堅持中國人立場與中國作家身分,他說:
在今日的台灣,至少有兩個政黨否定自己是中國人,不願接受中國歷史,寧可不說國語。有一些教授主張各大學應設台灣文學系,且視中國文學為外來文學。在這樣的氣氛下,要堅持做一位中國作家,有時候並不是很愉快的事情。說得赤裸一些,今日在台灣而要做一位中國人,簡直是負有「原罪」。
20多年過去,當年余光中所指陳的台灣問題有增無減。2005年1月,鑑於影響過苦苓和蔡英文的中國人身分認同的中國書被刪改太多,余光中出任「搶救國文教育聯盟」的總發起人,呼籲恢復國文課時和古文比例,恢復必修中華文化基本教材等。在新課綱下的今日台灣,上述呼籲已然灰飛煙滅。新編的小學國語課本三個版本當中,平均六年只有六篇古詩文,而大陸的小學統編本則有112篇古詩文。媒體還批評中國傳統的人文素養低落,使得台灣高官講話的語病都已積重難返。
余光中不只搶救國文的心願無解,他搶救中華民國的心願也無解。1981年6月,任職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的余光中正在返台休假,他看到藍褲黃帽的小學生隊伍有感而發:
似乎這輕快的行列
正踏向明日的中國
而對街的林蔭特別的青翠
對街的陽光特別的晴美
那時,海峽的兩岸,就像這街的兩岸
風裡,揚著同一面國旗
旗下,唱著同一首國歌
歌聲裡的面孔,十萬萬張
是仰望慈祥可親的國父
不是日耳曼的鬍子,斯拉夫的鼻子
不是列寧裝裡肥胖的獨夫
相信中華民國統一兩岸
當時的余光中還相信「明日的中國」,將是台海兩岸十億人民統一在中華民國的光景。後來大陸版的九卷《余光中集》沒收下他這首《祝福》,連主編《余光中美麗島詩選》的陳幸蕙也不無涼薄地說:「全詩文學正確、藝術正確,但是否政治正確?則有待時間解謎。」時間似乎日漸說明,中華民國不但失卻大陸,也失卻了詩人的《祝福》。這讓人想起1962年5月,余光中哀悼胡適的《香杉棺》:
必焉待黃河澄清,老人星升起
必焉渡臺灣海峽
始有鼾聲自兩岸揚起
而五四已駝背,新青年已老
你的心臟已罷工
中國的心臟病誰來治療?
《余光中集》也拒收《香衫棺》,而詩人所謂「北京最大的敵人」早已故去,海晏河清的心願,卻至今還是無解的心病。病因來自詩人的一廂情願,總以為中國的心臟病要等待中華民國來治療,說「──春天動身的時候/是北上,自我們這邊/當鷗輕帆暖,風向回轉/看旗在我們的頭上/在上風處抖擻地飛揚/春天便從我們的島上/吹過海峽/如果你驚見翩翩的蝴蝶/日夜不斷絕/像誰在野燒亂霞和迷虹/照艷了海峽的上空/那便是我無盡的祝福/正向西飛渡」。他沒想到,中國的心臟日益強大,而中華民國再沒讓「春天渡過海峽去」。不過,《余光中集》固然拒收詩人那種「無盡的祝福」,但卻歡迎他「鷗輕帆暖,風向回轉」。
1985年余光中離港返台後,曾經表達「就位於台灣」的心跡,《與李白同遊高速公路》就是具體的例子。然而10年後,余光中開始對中華民國的政治失望,《高爾夫情意結》系列三首詩,就是他針對李登輝的咒罵。但他斷沒想到,李登輝的命比他長,連他原以為能向西飛渡、讓兩岸同揚的那一面旗,也為李氏下降致哀。這是生為台灣人的悲哀?還是生為中國人的悲哀?
余光中讀的中國書比苦苓、比蔡英文、比李登輝都多,所寫的中國詩文則比他們三人的總和都還多。李、蔡等人改變了台灣一整個世代的身分認同,所用的是政治和法律手段。余光中在政治上固是失敗的,無論在台灣還是在兩岸關係來看;但就教育和文化來說,他以「最廣義最高義的中國詩人」的身分,創作大量包含中國意識的現代詩文,卻能自由出入兩岸的政治壁壘和法律限制,而影響更多的讀者。
1971年12月,保釣運動和聯大2758號決議之後,甫自美返台的余光中發表一首《民歌》:
傳說北方有一首民歌
只有黃河的肺活量能歌唱
從青海到黃海
風也聽見
沙也聽見
如果黃河凍成了冰河
還有長江最最母性的鼻音
從高原到平原
魚也聽見
龍也聽見
如果長江凍成了冰河
還有我,還有我的紅海在呼嘯
從早潮到晚潮
醒也聽見
夢也聽見
有一天我的血也結冰
還有你的血他的血在合唱
從A型到O型
哭也聽見
笑也聽見
這首詩體現了前述超越政治和法律限度的能量,也體現超越詩人自身政治路線的價值。因此,在今日要兩岸中小學生選讀現代詩名家,余光中都是無從迴避的存在。無論李敏勇等人再怎麼對余不滿,但就這島上詩家的創作成就和才情來看,能出余光中其右的人太少,以致陳芳明和陳幸蕙都不得不編余光中詩選,儘管他們或多或少地想把余詩「本土化」。
對於懷抱中國的余詩,既然政治和法律禁不了,才情和成績又比不上,只好對詩人進行道德審判,而正好有篇失敗的《狼來了》同他失敗的政治信仰陪葬。於是,輿論上出現大量與受害人不相干甚至相左的人,見獵心喜地夾帶政治私貨登上道德制高點,來批判余光中「引狼入室」,以間接否定其中國意識和價值。但那畢竟是徒然,因為余光中熱愛中文,搶救中文,且有頗受好評的大量中文創作傳世,並終生未改其中國人身分認同,這在客觀上已是歷史級別的貢獻,自然超出他的政治見識。
況且,進入新世紀以後,余光中的政治見識也並非一成不變。至少,他作為「中華民國統派」,在主觀上還是與其中國人身分認同相一致。2008年,余光中為南京大學版的《鄉愁四韻》作序稱:「我們的民族再經不起分裂了。」並引劉禹錫的「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兩句話為誌,已經為自己的政治信念提示了新方向。
「由反而正」的余光中,在陳芳明看來是藝術風格,從歷史視野來看則是政治規律。回顧半世紀前的《敲打樂》和《忘川》,固是痛憤大陸文革的激越言說,但作者的中國懷抱實與「轉向」前的苦苓和陳芳明等人並無二致。至於認不認同中共,那是政治見識的層面,與中國人的身分認同有別。
余光中留下的「中國中國你是條辮子/商標一樣你吊在背後」、「中國中國你剪不斷也剃不掉/你永遠哽在這裡你是不治的胃病」、「仍然不快樂啊頗不快樂極其不快樂不快樂」、「患了梅毒依舊是母親」等語言,無論讀者肯定與否,那彷彿是對後人身分「轉向」的永恆詛咒。
社論
「民主」與病毒
韓戰70週年與聯合國
美國大選
海峽兩岸
原鄉人的故事
海峽短評
新聞剪輯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