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學畢業生的起薪和處境(上)

徐武軍
(退休教授)


知識是現代文明的基礎,具有比較高知識水準的人可以在社會上取得比較好的位置,因而獲得比較好的待遇和生活。取得知識的途徑是教育,是以「教育是脫貧」的途徑成為了普世的共識;而教育亦成為判斷某一地區未來發展的最重要指標。

教育的首要目的是提高學生改善生活的能力。具體表現在大學畢業生的起薪上。比較不同地區大學畢業生的起薪,可以作為評比不同地區教育在改善學生競爭力的有效程度的指標。由於各地區經濟發展程度的差異,不能以絕對薪資的高低來比較。本文以採用某地區大學生起薪與該地區人均生產值(Per -capital GDP)的比值(相對薪資)作為比較起薪的基準,同時用某地區大學畢業生起薪與該地區最低工資的比值(相對報酬率),比較該地區教育對幫助學生脫貧的功能。

本文將台灣大學生的相對薪資和相對報酬率,和國力最強的美國、國力上升最快的中國大陸,發展過程和台灣相近的南韓,以及在亞洲國際化程度最高的新加坡和香港做比較。然後藉由比較的結果,來說明台灣大學畢業生的處境。

大學畢業生起薪的比較

本文將根據兩個指標對台灣、美國、中國大陸、南韓、香港和新加坡六個地區的大學畢業生的起薪作比較。這兩個指標是:1.相對薪資;2.相對報酬率。

這六個地區在發展的方向、教育制度,和政策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差異。香港和新加坡以金融服務為重點,兩地均承續英國菁英教育的傳統,高度依賴外來的菁英人才,以及大量的外來基層勞工。美國和中國大陸全面發展現有和未來的產業,高教普及化;美國高度依賴外來菁英,以及大量的外來基層勞工;中國大陸歡迎外來菁英,不需要進口勞工。台灣和南韓是發展重點產業,仿效美國的普及大學教育概念;南韓沒有外來的勞工,台灣則相當大程度的依賴外來勞動力。

比較所用的資料

表一是本文用來做為比較基礎的2019年的數據。這些數據會與不同來源的同類數據有差異,但這些差異不影響文中的結論。

表一 基本資料(2019年)

地 區 人均生產,美元 大學生起薪 最低薪資 說 明
平均
台灣(台幣,月) 24,800 29,500 38,000 26,100 23,100 最低時薪150
美國(美元,年) 65,100 50,900 80,000 39,100 11.75(時薪) 各州最低時薪7.25
中國大陸(人民幣,月) 10,300 5,910 9,000 3,390 2,480 最低月薪1,650-2,480
南韓(美元,年) 30,600 25,600 36,200 25,600 8,590韓圜
(時薪)
 
香港(港元,月) 49,300 16,900 23,500 13,400 37.5(時薪)
新加坡(星元,年) 64,800 3,370 5,100 2,600 1,100

相對工資比較

將不同貨幣轉換成美元,依照每年12個月,每週工作40小時,每月173工時,統一將時薪和月薪轉換為年薪,得到平均起薪,高、低起薪和人均生產力的比值,見表二。

表二 2019年大學畢業生的相對薪資

地 區 起薪、人均生產力,倍數 人均生產力
(美元)
平均
中國大陸 1.01 1.54 0.58 10.300
南韓 0.89 1.21 0.70 30.600
美國 0.78 1.23 0.60 65.100
香港 0.53 0.74 0.42 49.300
新加坡 0.51 0.70 0.36 64.800
台灣 0.45 0.59 0.40 24.800

表二顯出全面發展產業的中國大陸、美國,和重點發展產業的南韓,大學畢業生的平均起薪相對的高,其平均比值在0.78-1.01之間;以金融服務業為主的新加坡和香港的平均比值在0.5左右。台灣的產業型態和南韓類似,而平均相對薪資約為南韓的一半,少於中國大陸一倍多,在這六個地區中是最低的。直白地說:台灣的大學生在這六個地區中是最不值錢的。大學文憑最值錢的是中國大陸,其相對最低起薪0.58和台灣的相對最高起薪0.59相當。

相對報酬率比較

表三是各地區大學畢業生起薪的相對報酬率,即是起薪和法定最低工資的比值。

表三 2019年大學畢業生起薪相對報酬率

地 區 起薪、人均生產力,倍數

法定最低工資、人均生產力

(%)

平均
新加坡 3.4 4.67 2.40 15
香港 2.64 3.69 2.09 20
中國大陸 2.38 3.63 1.37 41
美國 2.08 3.28 1.60 37
南韓 1.45 2.05 1.20 62
台灣 1.26 1.65 1.12 36

需要說明的是訂定最低工資的背景:新加坡和香港的最低工資是針對外勞的需求訂定的,本地人的工資均高於最低工資,是以他們的最低工資和人均生產力的比值是最低的,分別為15%及20%。美國和台灣的最低工資有大比例的本地人適用,要本地人在本地能生存下去,最低工資與人均生產力的比值分別為37%及36%。中國大陸和南韓基本上沒有外勞,最低工資是為自己人訂定的,分別是41%和62%,是六個地區中次高和最高的。

假設最低工資代表貧困線,則起薪與最低工資的比值代表大學教育對「脫貧」的有效程度。在這個意義上,新加坡和香港的大學教育的「脫貧」的功能最大,大學畢業生的平均起薪比最低工資分別高3.4倍和2.64倍;中國大陸和美國次之,平均起薪和最低工資比分別是2.38倍和2.08倍;比值在2以下的有南韓和台灣:南韓是1.45倍,台灣是1.26倍。台灣大學教育的「脫貧」功能是這六個地區中最低的。

進一步說明台灣和南韓及中國大陸大學畢業生起薪的差異:最低工資是政府制定的,所代表的是政府對人民的態度。中國大陸最低工資是人均生產力的41%,高於台灣大學畢業生的低平均起薪的40%。南韓法定最低起薪是人均生產力的62%,高於台灣大學畢業生高起薪的59%。在這六個地區中,台灣的大學文憑最不值錢,沒有什麼「脫貧」的功能。 大學畢業生可以看作是一種商品,其薪水(價格)是由供需來決定的。人數少、起薪一定會高,人數多、起薪就低;全民皆大學畢業,有部分人的起薪只能是法定最低工資。後文將說明這六個地區大學生的供應情況;其結論是台灣大學畢業生的比例極高,是造成大學文憑低值化的主要原因。

需要多少大學生?

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大學教育是菁英教育,大學畢業生佔總人口的比例均在5%以下。1949年,全中國大陸大學在學生的總數是12萬餘人;1954年台灣第一次大學聯考,共錄取1,800餘人。在二戰之後美國通過GI法案,退伍軍人可以免費讀大學,開啟了大學的普及化。時適二戰之後全世界的經濟復甦,美國的影響力普及全球,需要大量的人才,率先普及大學教育是美國能在二戰之後能快速擴充的主要原因之一。這也就原則性的確定了:經濟發展需要有足夠的大學畢業生,即:具有高知識水準的年青人,來支持。

社會需要多少大學畢業生?成員包含歐洲、北美和澳洲、紐西蘭,及日本和南韓的經合組織(OCED,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各成員國中,根據2010年的數據在25-64歲的年齡群中,挪威和美國大學生佔在35%左右,以色列是31%,其他諸國在20%-30%之間。是以大學畢業生佔總人口約20%-35%是參考值。

美國教育受到的制約少,公私立大學並盛;有全世界最好的大學,也有公立的,為弱勢學生設立的、報名即入學的Open Admission(開放式)學院,和有繳學費即有文憑的私立大學,例如Trump(川普)大學。同時有大比例的家長和學生精打細算讀大學的投入和回報率;大學也努力地維護和提升其學生的能力(即市場價值),具體表現淘汰率上。是以美國對大學畢業生的需求,相對的最能代表經濟發展達到的水準;具體的數字是:大學畢業生佔比在35%左右,大學畢業生中約有40%持有碩士學位,9%持有博士學位,整體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為87%。【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