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不用槍砲跟中國辯論了?

中美阿拉斯加高層會談的觀察

薛中鼎
(自由撰稿人)


3月18-19日兩天,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與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外交部長王毅,在美國阿拉斯加會晤。雙方各率十人的團隊,進行三個回合,各三小時的密集會談。

這是拜登上任以來,雙方高層第一次會談。因為中美兩國關係的未來走向,影響巨大。這次會談,舉世矚目。

「反中」已被炒成美國主流民意

一國內政是國家的根本,外交與軍事,都是內政的延伸。近年來,美國出現兩個比較嚴重的內政問題,美國對中國外交態度與政策的轉變,也是這兩個內政問題折射出來的結果。

第一個問題是美國的經濟。美國國內製造業大量外移,使得美國做為世界製造業第一大國與貿易第一大國的地位,都被中國取代。另一個是美國對新冠肺炎疫情應對無方,疫情中死亡與感染人數都居世界之冠,嚴重影響到美國的經濟。相形之下,中國治理疫情的成效舉世有目共睹,兩相對比,反差極大。

美國內政的經濟與疫情問題,有其深層的體制與文化因素。川普為了卸責,為了操弄民意贏得選舉,選擇了煽動民粹的作法,即將美國的問題一股腦的甩鍋中國。

美式民主,其實是財團、政客與媒體操控的民主(台灣是迷你版美式民主)。在川普政府反覆甩鍋中國下,加上媒體大肆渲染,美國的主流民意已從反中傾向波及反亞裔。

川普利用媒體操弄民意,把反中炒作成主流民意。美式民主選民最大,選票最大,政客只能「順應」選民。這個財團、政客與媒體炒作起來的「反中」惡性循環,應會持續一段時間,不易扭轉。

在這樣的主流民意下,拜登只要對中國「不夠強硬」,必然會被主流媒體(如CNN或福克斯新聞〔Fox News〕)痛加撻伐。拜登年近80歲,是位過渡總統,不可能公然對抗主流媒體,沒有能力扭轉民意,只能延續川普的「反中主旋律」。

拜登是傳統政治人物,作風與川普迥異,偏向「圍攻」而不是「單挑」,態度上會比較溫和,節奏上會比較攻守有序。今後拜登任內的中美關係,應會朝以下幾個方向發展。

1.事關國家主權與干涉內政的原則性問題方面,雙方沒有妥協餘地,只能各自重申立場。主權問題目前只剩下台灣問題。

對美國統治集團來說,以前是以台獨制蔣,現在則以台獨制共,只要牢牢掌控台灣的執政黨,台灣就是顆活棋。中共會評估,為「統一」台灣要付多大代價;拜登政府也會評估,到底願為「協防」台灣當局付出多大代價。雙方會不斷相互探底。

干涉內政方面涉及到新疆、香港與南海。

美國炒作新疆人權問題,目的在干擾「一帶一路」計劃的推動。美國企圖攪亂新疆,破壞經由河西走廊穿越新疆,進入中亞乃至於中東與歐洲的通路動脈與後勤基地。不過,美國對新疆畢竟鞭長莫及,在當地又缺乏「第五縱隊」的內應,很難產生實質的破壞力。

新疆處中國內地,面積167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六分之一。資源豐富,人口稀少,是「一帶一路」的中國西邊重鎮。美國清楚新疆對中國未來發展的重大意義,因此處心積慮擾亂新疆。

華府力挺港獨、黑暴分子進行反中活動,不過以目前整體形勢看,依港版《國安法》治港,美國等西方國家幕後煽動暴亂,供給資金的途徑已給切斷。

2.經濟方面,中美會「存異求同」,即彼此會尋求最大公約數,保障雙方的利益。

3.在某些領域,雙方是可以「開誠佈公」,進行合作。如針對新冠病毒的防疫、防範全球暖化等。這些問題,雙方沒有什麼矛盾,一切好談。這類問題,只要彼此方向一致,即可進入行動方案的議定進程。當然,這些議題也很可能被用來作為籌碼,解決比較具有爭議性的核心問題。

有沒有結果雙方都會談下去

只要拜登政府不拿槍砲去跟中國辯論,中美之間的這類會談會一直談下去。中美拉鋸,在拜登任內,不致有太大變化。

中美雙方對諸多問題,談得出結果要談,談不出結果也要談。也許,因為相對實力的變化,或是在某些特殊因緣的影響下,原來很難談出結果的問題,忽然間也會峰迴路轉、柳暗花明,出現預先設想不到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