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統一」之戰略形勢結構考察與應有之作為(下)

楊開煌
(銘傳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教授)


而中國大陸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之下,反而提供一次難得的機會,迫使中國大陸幾乎全部的人們體驗「雲生活」,中國大陸的《通信資訊報》去(2020)年10月底的一篇報導中,開首就說「2020年注定將在互聯網科技發展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在這一年,借助於雲、大資料、移動互聯、人工智慧等互聯網科技手段,中國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更加從容和有效的應對了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同時廣大國人也藉疫情防控盡情享受了一場互聯網科技盛宴,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就是『雲』,它如雨後春筍,雲會議、雲學習、雲招商、雲醫療、雲購物、雲旅遊、雲運動、雲聚會……等等紛湧而出,成為疫情期間中國社會運行的主要型態,構建了一道靚麗的、與其他國家大不相同的別樣風景線。」〔註16〕

同時雲的消費習慣為疫情期間,被迫暫停的大陸經濟做作極大的貢獻,也讓數字經濟的未來已來。按工信部披露的中國數字經濟的總量,已經佔到GDP比重的34.8%〔註17〕,不僅如此,疫情期間,中國大陸有兩億人在家辦公,點擊「進入會議」已經成為許多人工作的常態,就連聯合國也將75週年活動搬到騰訊會議等工具上進行〔註18〕。這是一個「讓資訊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的時代〔註19〕,當然,在「雲生活」的初級階段仍存在極大的缺點,如個資保障,身體健康,個人性格,社會互動,網路欺詐等等都是重大的挑戰,未來也不排除「雲社會」的發展有反覆,但是它提供的便利性、效率性必是絕大多數的人們無法拒絕的,中共的「十四五」規劃,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進一步推動和落實全社會的數位化轉型必將在這個規劃中佔有重要的一席〔註20〕,「雲」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滲透到各行各業,它們都將在「雲」中快速成長,而我們擁抱雲、認識雲、體驗雲、樂享雲,也是無可避免的未來。換言之,中國大陸正在擁抱未來,規劃未來,建設未來也在引領未來,我們以為這些發展必然足以吸引青年去好奇,去探索,去嚐鮮。所以打造未來,中國可以吸引的是世界青年,台灣的青少年如何拒絕,這樣一來,如今困擾我們台灣青少年的認同,在未來就有可能不是問題。

總之,新科技正在打造、設定人類的未來樣態,原本看似與國家統一大業不存在直接相關的元素,如今在和平統一的政治工程中,佔據了戰略的高位,甚至是國家統一和統一後長治久安政治工作中,十分關鍵的元素。認真地理解當前中國共產黨的政策作為,嚴肅地反省國家的統一大業,我們相信和平統一不僅僅可行、可能,更應該是民族偉大復興所必須的,中國的崛起已經打破了世界大國崛起的常規,為什麼中國的統一就不能以類似的智慧,努力打破中國歷史的規律呢?

五、區分台獨與台灣,反獨是武力和話語權之爭,統一是治理與科技之爭,以武遏「獨」,以和促統:中國崛起仍在路上,帝國主義、霸權主義,西方的傲慢與偏見依然是極強大的絆腳石,而中國的統一,又與中國崛起是「同呼吸共命運」的民族復興工程,兩者的威脅相同,而且也都有內鬼與外敵相呼應,他們目的是要讓中國永遠分裂,內鬥不已,永遠煢弱,聽命於人,西方為了壓制中國,自然是不達目的不會罷手;在此情況下,就必須「用他們聽得懂的語言同他們對話,這就是以戰止戰、以武止戈,用勝利贏得和平、贏得尊重。」〔註21〕

從理論上說推動「和平統一」必須將「反獨」和「統一」區分為既有相關,又有區別的兩件事,兩者的政治目的相同,都是不使國家分裂,促進國家團結;但是「反獨」是清除「統一」的障礙,「反獨」成功絕對有助於「統一」的完成,但如果希望得到「和平統一」,則「反獨」成功之後,「統一」未必是必然結果,1960年5月22日,中共中央召開政治局常委會議,研究和確定了關於台灣問題和對台工作的總方針。毛澤東等中央常委一致認為:台灣寧可放在蔣氏父子手裡,也不能落到美國人手中;對蔣介石我們可以等待,現在叫蔣介石過來有困難,但問題總要有個想法,逐步地製造些條件,一旦時機成熟就好辦了〔註22〕。

從上述的資料,我們可以清清楚楚地理解到對中共領導人而言,只要台灣不獨立,(包括不製造兩個中國、一個半中國等分裂中國的政策),「和平解放」、「和平統一」都是要創造條件,等待時機的,其後的中共總書記江澤民的「統一分兩步走」〔註23〕,胡錦濤「兩岸可以就在國家尚未統一的特殊情況下的政治關係展開務實探討」都是「反獨」與「促統」的辯證安排〔註24〕,「統一」為什麼要等?因為要使得「政治統一」變成是「水到渠成」,不再逆反,順此思考,我們可以理解毛周時代為「和平解放,一綱四目」,以及鄧小平時代提出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都是為了一個目標,即「統一」之後的國家,可以實現長治久安,共同發展。

「和平統一」是降低「統一」的政治成本,「一國兩制」是降低社會的政治震盪,如此兩岸人民才能共同享有「統一紅利」。

因此,和平統一除了戰略自信產生戰略定力之外,策略上區分台獨與台灣,才能對「獨」以硬實力精準打擊,打擊包括了軍事和外交等手段。近來香港傳聞「大陸有關方面正在研究制定『台獨』頑固分子清單,精準打擊島內外『台獨』勢力。對那些涉『獨』言論囂張、謀『獨』行徑惡劣的頑固分子及其主要支持者,採取嚴厲制裁等措施,包括依據《反分裂國家法》及《刑法》《國家安全法》有關『分裂國家罪』等條款,將其繩之以法、終身追責。」〔註25〕

有不少評論者認為這是中共動武的預警,但是,這就與上述的「十四五規劃」的精神不相符合,其實「名單」的思考,一定為了「精準制獨」,則是將對實力精準打擊到具體個人,縮小打擊面正是為和平促統作準備,「對台」則以綜合實力全方位地,推動兩岸融合發展。換言之,明確「實力反獨,排除外力」,與「和平促統,深度融合」的相結合方針,這樣便可以將不放棄非和平手段和堅持和平統一,兩者辯證地統一起來,以便有力地拒絕「武統」的民粹壓力,同時合理地推動「和統」的對台政策。

中國的「統一」是為了民族偉大復興,以便上承漢唐之榮光,下開民族之發展,所以偉大復興除了是國家的強大,國家制度才是能否「長治久安」的關鍵,窮盡一切可能努力以「和平」方式,完成國家的統一,只有在統一的過程中無辜人民生命不枉害,百姓的財富不受損,便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起步。

中國作為長久的單一國體的統一的大國,因為有大一統的中華文化為基礎,而大一統的中華文化之所以歷久彌堅,是因為不斷與時俱進,包容新事物,吸收新觀念,以合理之變去強化其不變,如今的國家統一,放在百年未有變局之前,必須十分嚴肅地、有責任的思考和平之道,輕易地放棄「和平」十分容易,但有可能成就這一代,為難後數代,甚至是國家雖統一,民族難復興的結局。

五、結 語

一、中國崛起的全部真相正是中國「和平統一」話語權的強大基礎和有力後盾,中國可以和平崛起,必然完成「和平統一」,對「和平」的自信,既是中華文化包容、持久的基因,也是中國可以攻堅克難的最大軟實力。

二、習近平說:「不論局勢如何變化,兩岸關係的發展主導權和主動權,始終掌握在我們的手裡」〔註26〕。當然不斷在變,但是只要堅信中國崛起,勢不可擋,則兩岸關係的發展也絕不可能出現不可控的情勢,故而堅持「和平統一」才是大國崛起「自信」真正表現;「武禁獨」是被動用武,是外力和台獨挑釁的必然結局,「和促統」大國的自信和民族王道文化的外顯,兩者辯證地融合,才是和平統一的真諦。

三、「長治久安」是中國政治的施政目標和治理的理想,從國家統一的歷史角度來看,多半是從亂到治再到大治的過程,在亂局下,最大的問題是「亂」,在亂局中舊的秩序失序、規範失靈,人們無所適從,生活不能自主,財產不能自主,然而此二者只要天下歸「治」,都能失而復得,最重要的是每個人身體、生命也不能自主,而此二者,一旦有損,則具有不可逆的特性,亂局之後怨恨仍在,亂愈久則傷愈深愈大,傷愈大則歸「治」愈緩,甚者難以歸「治」,其結果必然再陷分合之循環。蔣介石治台之下的「二二八事件」就是最好的明證,所以說只有堅持「和平統一」,才可能為「合而不分」、「長治久安」奠定必要的基礎。

四、和平統一是一個非常困難的政治工程,是要讓不可能變為可能,必須慢慢搭建,決心和耐心都是必要條件,武力和實力是充分條件,此一工程的既要有基礎積累,又要有可資運用的建設成績,所以非常艱難,但對此應深度自信。(2021-1-14)【全文完】

〔註16〕「主動擁抱雲時代,盡情樂享雲生活」,通信資訊報,2020年10月30日,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0-10-30/doc- iiznezxr8989587.shtml。
〔註17〕〔註18〕譚主,「中國經濟正在經歷這樣一場革命」,超越新聞,2020年5月22日, https://beyondnews852.com/20200522/67854/。
〔註19〕〔註20〕讓資訊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光大雲繳費便民服務專案突破10,000項,無錫新傳媒網,2021年1月11日, http://www.wxrb.com/doc/2021/01/11/59275.shtml。
〔註21〕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網,2020年10月23日,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0/1023/c1024-31903639.html。
〔註22〕 何立波,「毛澤東曾籌劃武力解放台灣 為何未能實現?」2009-08-13《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http://hk.crntt.com/doc/1010/4/6/8/101046818.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1046818&mdate=0813140437)
〔註23〕江八點。
〔註24〕胡六點。
〔註25〕 吳妍,「首度證實制定「台獨清單」國台辦:這筆帳一定會清算」,鏡周刊,2020年11月25日,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01125edi031/。
〔註26〕 「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新華網,2018年12月18日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12/18/c_11238720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