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物價高漲浪潮下的台灣

正視通膨「加乘效應」衝擊庶民生計

戴肇洋
(台灣省商業會顧問)


蟄伏多時的通膨怪獸,出現後瞬間造成全球動盪,以依賴外需的台灣,在此波浪潮衝擊下難以倖免。蔡政府主計總處6月7日公布的物價資料統計顯示,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3.39%,續創10年來新高。此外,與物價相關的5月進口物價指數年增率升至21.38%,躉售物價指數(WPI)年增率則上揚16.62%,皆創41年來新高。其中,CPI年增率從去年8月突破2%警戒值迄今,不但連續10個月超過2%,今年3月更進一步來到3.27%,連續三個月超過3%。

「綜效型態價格膨脹」現象

許多經濟學者、智庫專家將此波通膨飆高的因素歸納於兩年前,全球突如其來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由於各國為防止疫情蔓延、惡化,先後實施「封城鎖境」,暫停部分產線措施,導致許多重要產業供應斷鏈,以及美、日、英等國與歐盟為減緩疫情對經濟成長的衝擊,持續推出貨幣量化寬鬆政策(QE)政策,貨幣政策造成通貨膨脹;不過以上論述忽略了背後最為關鍵的「企業物價上揚」之變數所延伸的「實體貨物通貨膨脹」,其實是過去一年以來造成全球陷入通膨危機的隱性癥結。

此波全球通膨可溯及2020年3月之後,新冠疫情蔓延所延伸的供應斷鏈及原物材料短缺開始拉抬成本;接著,則是2021年4月,由於美國港埠壅塞,導致工業產線中斷,造成民生物價急劇上揚。也就是說,此波全球通膨變數根本核心,其實來自新冠疫情爆發後,從「上游」大宗原材物料的「初級資源價格」開始膨脹,傳導致「中游」企業交易的「移轉價格」膨脹,進而暈染為「下游」民生物資擴大供應缺口的「消費價格」膨脹,彼此連結下所呈現的「綜效型態價格膨脹」現象。

此一綜效型態價格膨脹現象,誠如美國民主黨經濟策士、諾貝爾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在《紐約時報》專欄中指出的,目前全球各國所爆發的通膨危機,並非政府部門過度支出造成的供給拉動,而是反映新冠疫情將會在一定期間內自然減緩之後所形成的需求拉動;但是,克魯曼卻又直言:無法正確預估通膨現象是否「持續」,建議各國央行總裁必須掌握所面對的急迫問題。

不過,讓全球通膨問題快速惡化的關鍵則是今年2月,長期以來被稱為全球原油、穀物及稀有礦產重要生產供應國家之一的「俄烏」兩國爆發戰爭,迄今未見熄火,持續陷入膠著,導致國際市場原材物料價格不斷飆漲。此外,加上1990年代後被譽為世界工廠的中國,部分重要工業製造基地新冠疫情復燃,中共為達成「淨零」而實施頗嚴格的封城鎖境防疫措施,造成全球供應瓶頸問題更加嚴重,終於從今年初開始讓去年春天以來已蠢蠢欲動的通膨火種,在燜燒後形成燎原,似乎難以收拾。

由於台灣經濟與全球的連結頗為密切,在上述因素相互糾葛影響下,國內CPI年增率從去年4月起,隨著全球通膨動向開始呈現微幅上揚;尤其去年8月CPI年增率突破2%後,迄今未見緩和。此外,值得重視的是,台灣此波物價動向,並非集中單一或特殊項目上漲,而是呈現全面性、持續性上漲,符合經濟學理所定義之通貨膨脹。然而,令人最為擔憂的是,在CPI持續6個月超過2%後,其背後形成的「預期心理」,亦即市場短期需求升溫與廠商預期成本墊高的相互作用影響之下,讓點燃的物價疊加,持續上揚,導致通膨形成「加乘效應」,嚴重衝擊庶民生計。

中低所得家庭生計壓力驟增

舉例來說,庶民最有感的外食費用因廠商反映食材、人事或租金成本,其中除了油料費用持續高點,蔬菜復耕遭遇豪雨影響,造成跌幅不如預期,水果漲幅持續擴大,尤其雞蛋價格年增率飆高32.23%,而導致今年5月外食費用年增率高達5.8%,續創13年半新高。雖主計總處認為,外食費用月增率已經從今年1月的1.53%,逐月收歛到5月的0.32%;但若以過去10年外食費用平均年增率1.86%來看,今年從1至5月平均年增率達到5.06%,無疑說明物價偏高,讓人對通膨之情勢難以樂觀,恐需持續忍受通膨壓力。

面對迄今仍未見盡頭的物價飆漲,如果在短期內無法讓台灣的物價有效走緩,或是更進一步惡化延伸更嚴重的通膨,勢必使得許多中低所得家庭生計更加惶恐不安。依據主計總處的調查統計,中低所得家庭在支出結構中,其中食物消費支出占家庭所得的比重達三成,超過高端所得家庭占支出的比重僅有10%;再者,中低所得家庭採購食材烹煮比重通常超過外食,去年物價開始上揚後,感受極其強烈。亦即愈低薪的勞動者和經濟弱勢者所感受的通膨壓力,並非高端所得家庭或廟堂之上高官能夠體會。

儘管政府透過油電價格的「凍漲」、部分進口貨物稅率減免的「限價」等政策工具對抗通膨,協助庶民減輕生計壓力,進而維持內需消費成長,但無法忽略的是,一旦全球通膨持續蔓延,外在因素連結下所形成的高通膨、高物價水準,過去習慣的「凍漲」、「限價」等治標手段恐無法有效加以解決;此外,長期以來配合政府政策的中油、台電公司,如果未來在營運上無法因應通膨肆虐,甚至陷入更嚴重的虧損,其所引發的社會驚慌效應,不容小覷。

顯然2021年以來形成的通貨膨脹浪潮,不但讓全球各國經濟社會或庶民無一倖免,同時讓全球各國在間隔半個世紀後再度登上高通膨、高物價階梯。此後,人類社會迎接的是從「暫時短期低物價通膨」快速綜合進化,轉型到「長期高物價均衡」,進而躍進一個「永續高物價世紀」之中,已無法重返往昔那種「相對低廉物價時代」。

在此同時,政府若要抑制通膨,以緩和庶民的痛苦指數,除了在財政措施上減免部分稅賦,加強稽查遏阻廠商哄抬之外,更要認識到關鍵在去年以來進口物價上揚所延伸的「輸入性通膨」,加上最近美國升息造成新台幣貶值,更進一步推升進口價格。然而,由於過去兩年以來對外貿易持續暢旺,其實新台幣可以維持較為強勢格局,無需隨著美國升息走貶。雖此一作法勢必影響對外貿易,但卻有助於減少進口成本,達到抑制部分「輸入性通膨」效果。此外,則是從近年以來超收稅收中,提撥相當數額挹注為物價平準基金,擴大提供平價民生物資,藉以扶助窮苦民眾能夠在寒冬獲致妥善的照顧。

另一方面,則是中低收入家庭食物消費支出占所得之比重較高,因應國際通膨日益加劇,顯示維持糧食供應安全,以改善庶民食材價格飆漲問題的重要性與迫切性。換句話說,政府應該藉此機會大刀闊斧改革農業政策,包括:加速推動農業升級轉型,改善雜糧及禽畜飼料自給不足困境。隨著農委會將升格為農業部,若未能與時俱進解決目前農業所存在的科技化、精緻化、雜糧轉作及產銷通路沉痾,則難以呈現升格實質意義。

因此,在台灣即將迎接國民平均所得突破30,000美元前夕,政府與其誇耀經濟成長亮麗,重返「四條小龍」之首,不斷宣揚對外貿易續創新高,不如更加體恤包括低薪階層及經濟弱勢家庭在內的許多庶民,他們的生計正面對著此波嚴種的通膨威脅,同時要想方設法,有效抑制不斷上揚之物價,藉此減緩通膨對庶民帶來的沉重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