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冷戰時期全球核武戰略的演變發展

最近法國恢復核武試爆之評析

隱仕(民間評論家)


9月中旬法國當局不顧全球輿論的反對與南太平洋各國的激烈抗爭,恢復了已停止多年的核子試爆,並且在不久之後還會有陸續的試爆。這是1990年代在波斯灣戰爭、蘇聯瓦解、南斯拉夫瓦解以來,又一次重大的涉及全球戰略架構的變局。

1990年代被稱為「後冷戰」時代的原因,主要指「冷戰」已經結束。因「冷戰」的基本定義內涵是指美蘇兩超強的核武競賽的恐怖平衡,為避免全毀性的熱核戰而只能進行「冷」的戰爭;1990年代,蘇聯瓦解與美俄裁減核武同時進行,結束了核武僵持對抗,也就等於結束了「冷戰」,而進入「後冷戰」時代。

「後冷戰」只過了五年,美、俄之外的第四核武強權法國,就恢復核武試爆,違反「世界潮流」,然而巴黎這個行動卻是另一個世界潮流──區域安全主義所促成的。

一、核武戰略與區域安全的弔詭關係

「後冷戰」的另一個說法是「兩極體系瓦解」。所謂「兩極體系」是指冷戰時代在美、蘇兩超強各挾數萬枚核彈的鎮壓之下,把全球戰略與各種對峙與安全、均勢,都集中到他們兩個極端之下。而兩極瓦解之後,立即浮現(至今尚未成熟定型)的就是:鎮壓消失之後所釋放出來的各區域要求自主的安全構想。

而區域安全本身內容十分複雜,於是形成了它同核武戰略之間的弔詭關係:有些區域為避免核戰威脅而要求成為「無核武區」,有些區域又視「核子傘」為安全之保障。例如:此次法國核試爆之前,中共今年連續試爆兩次,東南亞各國沒有強烈抗議,就是默認(自越戰以來)中國這一把「核子傘」的效用。

而這次法國在南太平洋恢復核武試爆,其弔詭性質又是另一種情況:南太平洋各小國激烈抗議的最大的理由是「法國為何不在自己本土試爆?」可能的答覆是:如果法國本土有這麼大的幅員(其中存在可供核試的邊陲荒漠地區),那麼其戰略安全構想就可以設計在幅員廣大(如美、俄、中國一樣)這件事上,而不需要寄望於核武器了。

這一層弔詭之下,還附帶著另一個弔詭:法國國土幅員不大並且都是精華區,這個特性也正是所有西歐國家的通性,所以,西歐的區域安全問題相當複雜棘手:法國恢復核武試爆的主要理由,就是要加強本身這一把「西歐核子傘」,在這個理由上,西歐另兩強──核武的英國與「准」核武的德國,都默許巴黎的說辭。

二、國際綠色分子反法國核武試爆的錯綜複雜脈絡

在討論西歐安全之前,可以先看一看巴黎當局如何應付來自西歐本身的國際綠色分子,對於南太平洋核武試爆的激烈抗爭行動。法國毫不客氣地以法律為依據,而掃蕩或逮捕這些抗議行動者,這個強硬態度要從幾個方面去觀察。

首先,綠色分子有其先天性的弱點,只適合發動社會性、傳播性的抗爭,並無力對於涉及實際武力的對象,進行直接衝突。這個「弱點」並非指他們不具備武力,不能像某些回教團體的直接攻擊法國,而是指另兩個在思想武裝上的問題。第一、他們不理會國際戰略問題,而只從單純的核污染破壞環保的立場去抗爭,還比不上1980年代西德左派反北約核武的思想立場;第二、在環保這件事本身上,綠色分子迄今所能做的成績,在全球環境已被嚴重破壞上是微乎其微的,他們並沒有從根救起的理論。

這兩個思想弱點,合起來看,可以說這批抗爭力量是西歐國際社會的「體制內」的異議。法國一向以西歐「體制」的主導者自居,對於「體制」外的矛盾衝突都能得心應手(如1994年耶誕節法航客機被阿爾及利亞回教過激分子劫持事件),「體制內」的抗爭,自然不在話下了。15年前西德左派暴力分子反抗北約的核武,不但有戰略思想上的理由,他們還反西方資本主義──今天西方的環保與綠色分子的最大脆弱,就是他們從來不反對環境污染的元兇:西方資本主義經濟制度。

而巴黎製造的這把「核子傘」的最終用途,是要保障西歐現行的西方資本主義的。

三、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與俄羅斯的問題

法國核子傘要保障西歐資本主義,在後者而言,不是消極的求安全保障,而是積極的保持「勝利的果實」──蘇聯瓦解、華沙公約組織崩潰、俄羅斯市場經濟仰仗西方……這都是西歐資本主義最近五年的勝利。在實際的國際陣營上,西歐經濟優勢表現在歐洲經濟共同體改組為「歐洲聯盟」而且其會員繼續增加之中。「歐盟」的擴大,伴隨著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擴大,使俄羅斯不安而修改其核武戰略,是這次法國恢復核武試爆的最主要促因。

俄羅斯最近放棄了三年前同北京共同宣示的「任何情況下絕對不首先使用核武」,而準備在:傳統武力居於衝突中的劣勢時,使用「戰術核子武器」。這是三十年前北約對於華約所持的原則,因為那時的傳統武力對峙之中,北約處在劣勢。今天莫斯科翻版當年北約的戰略思想,是因為今天俄羅斯的傳統武力處境也是當年北約的翻版──華沙公約解體之後,出走的幾國的武力與地緣戰略價值,不但從俄羅斯手中「減」出去,還有可能對西歐「加」上去。

前華沙公約國加入北約(所謂「北約向東擴張」)的問題,是後冷戰時期俄羅斯最大的噩夢。五年來,莫斯科方面用了兩個相當高明的迂迴戰略,來拖延、阻止這個噩夢:一個是背後支持塞爾維亞在波黑的「代理戰爭」,一個是去年冬開打至今已結束的車臣戰爭。兩個方法,到最近都已用老、失效,俄羅斯「被迫」要動用核武為戰略後盾了。

車臣戰事的真相,是俄羅斯的「苦肉計」,以遵守歐洲安全條約的限制(註:車臣在歐洲境內,受歐安條約的約束),不能調動大軍,所以俄軍的戰績很窩囊,莫斯科以此向國內及國際(西歐)「申訴」。但是,西歐裝作不知,並且以另一個交換條件作答覆:保持認知車臣為俄羅斯「內部」之事,不視同前蘇聯崩潰的模式,也就是不支持車臣獨立。莫斯科在權衡利害之下,「好漢打落牙和血吞了」!於是,克里姆林宮只好沿襲當年北約故技:以戰術核武來彌補傳統武力的不足。

然而,「戰術」或「戰略」核武,其區分的標準相當微妙複雜。30年前北約宣示「戰術」核武的時代,莫斯科仍以「戰略」看待的。那麼今天情況對換時,西歐又如何看待俄式戰術核武呢?未雨綢繆之計,法國也「只好」先強化本身的核武了──何況它還是整個西歐的「核子傘」呢!

四、後冷戰時期大國的民族主義問題

上面所述再三提到法國以核子傘保護歐洲,就算英國已放棄核武發展,那麼,西歐安全原來主要仰賴的美國核武,為什麼突然變成了「局外」,而不能仍然當西歐的核子傘呢?這是由四個複雜因素互相激盪而形成的。

一是美、俄(蘇)近十幾年來的核武裁減談判與限制核子擴散國際運動,這兩大趨勢,使美國的強大核武處於斂勢(這也是弱勢的中共核武要求繼續成長,而美國啞口無言的原因)。二是過去20年西德與西歐左傾過激團體(主要由知識分子組成)的反北約──也就是美國核武,這個立場的變形涵化持續至今。三是前述的後冷戰區域安全思想潮流,在歐洲受到波黑戰局的刺激,有把美國影響力篩出歐洲的傾向。四是法國自戴高樂逐走北約總部(自巴黎遷到目前的布魯塞爾)退出北約以來,法國一貫的抗美獨立自主國際外交路線。

四點之中的後三點,都同法、德的民族主義思潮有關。

1990年代冷戰結束的另一個複雜隱晦的國際政治思潮變化,是各大強權受60年代以來30年的第三世界反帝運動的刺激,而「向對手學習」了民族主義。但是大國不受壓迫,本來不必講求民族主義,並且還要避免不慎被再戴上帝國主義與侵略者的帽子,所以都以詭譎變形的方式出現。

美國「領悟」得最早,1984年洛杉磯奧運就開始標示國家主義了,到布希打波斯灣戰爭獲得暴利,而再收斂為社會文化的內涵──好萊塢最近五年散佈的新種族主義。俄羅斯因蘇聯崩潰而成為「受害者」,很容易赤裸裸表現民族主義而不怕國際壓力:季裡諾夫斯基的狂吠、背後支持塞爾維亞的種族戰爭、車臣戰役、對俄前途的各種「恢復蘇聯帝國」的呼聲……。德國統一以來,在歐洲局勢上獲利最大,並且有兩次世界大戰的前科,對民族主義盡量壓抑隱晦,但仍掩不住年輕人的排外狂潮。比較起來,法國究竟是近代以來西方文化重鎮,在民族主義方面的表露,以十分溫和而高明的姿態──這當然同他目前仍是回教過激分子心目中的「帝國主義」地位有關。英國已非強權,也沒有什麼民族主義思潮。

法國的民族主義表現的高明之處,是把它擴大化為西歐的區域性國際主義了。最高妙之處,就是他這把核子傘與美國比較起來,既有擔當又有區域本位主義,以及還有兩個附帶果實:一是以它保護德國而化解或延緩德國擁有核武的趨勢,二是藉此與德國進一步軍事合作,徹底解決德、法百餘年恩怨,而擺脫自一次大戰以來的美國霸權對歐洲的牽絆操控。

結果將是,美國原本的全球性的、超區域性的核武戰略架構,將被迫(註:俄羅斯新的戰術核武構想,一出爐就是守勢的區域戰略)改弦更張,而面對一個難題:如何收斂以及收斂到什麼「止境」?於是很容易推想到美國在亞洲勢力的立足點──東北亞的核武戰略的動搖問題。

至於所有第三世界正在暗中發展核武的弱小國家,他們在將來並不會構成問題。因為核武區域化才是真正有效限核的第一步,他們將權衡利害,索求真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