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燎原新世代

我看《山花爛漫時》

許琪
(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


2024年的最後一個月,自詡宇宙霸主的美國,舉辦的四年一度、由真金白銀堆積出來的總統大選終於落下帷幕,預先料想的五五開對決,到最後,勝利果實由鮮紅完美收入囊中。 極具個人魅力與商業天賦的川普,未上台前便叫囂著要再次對中國的關稅、科技等重要支柱進行深度制裁,火力全開,毫不留「情」,彰顯世界大趨勢下的保守主義之作派。

這些舉動並不意外,多年以來「中國威脅論」早已紮根於整個美利堅合眾國。戲謔的是,當川普開始排兵布陣,堂堂發表一系列打擊措施時,中國青年網民卻早已「抽象化」和「搞笑化」他和他的團隊,如「紅色政權終會贏得革命勝利」、「川普愛國,是哪個國?」等發言,像是簇擁他國小丑粉墨登場,又與毛澤東的名言「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有異曲同工之妙。

且不論泛娛樂化的表達是否危害政治嚴肅的問題,當世界第一強國集全國之力對付自家,民眾第一反應的「蔑視」,深層反映的是國民對本國、本政府和人民的堅實自信力,中國人民的我們相信,社會主義中國發展前進的道路是不可被阻擋的,中國的崛起是客觀的規律,不是企圖獨佔全球的四年一換屆的企業政府可以斷絕的。

中國人民高昂的自信力,在20世紀的80年代到21世紀的前10年,卻被看成是異類。社會曾湧起一陣對西方先進國家的趨之若鶩與願為資本主義奴隸的浪潮,更有甚者為表對大洋彼岸的忠誠,氣急敗壞地抹黑自己的家園文明,頻繁響起倒彩之聲。如今,再回頭瞭望,浪潮打過來的結局不外乎會成為退去的潮汐。

除去中國,對世界上不依附自己勢力的國家或地區,美國的眼裡總容不得沙子。

巴以問題是由美國一手打造的「完美」糾紛場,歷史遺留問題形成滋養美國作威作福的溫床,如今各類情況糾葛複雜,各派勢力在這片最終只有人民受苦受難的土地上縱橫捭闔,以圖最後的利益。

2024年7月23日,巴勒斯坦各派代表簽署關於分裂、加強巴勒斯坦團結的《北京宣言》。曾在一百六十四年前,清政府於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在北京分別與不列顛(英)帝國、法國、俄羅斯帝國(沙俄)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名為《北京條約》。

我們深切品嘗過屈辱的、被帝國主義國家侵略的苦痛,茫茫大地上,一片黑暗。如今的我們希望盡一份力,在平等尊重他國主權前提下,發出中國堅定的聲音,繪出和平、美好和人民自在發展的新世界。

「國家有力量,人民有信仰」不是一句空話,我們驕傲地在世界各地傳播中國文化,展示名為奇蹟的中國發展變化,利用新型社交媒體打破曾經壟斷的聲音:最新發佈的72-144小時的過境免簽政策,促使tiktok、油管等國際視頻網站中越來越多的外國個人媒體,上傳自己遊覽中國、感受中國的視頻,為世界打開真正認識中國的新窗口。點起星星之火,等待不久的燎原。

2024年9月,一部好似與之前國產正劇別無二致的「教育類」電視劇,竟在以「挑剔」著稱的評分網站(豆瓣)刮起了一陣高分旋風,它就是《山花爛漫時》。該劇根據「七一勳章」獲得者中共黨員張桂梅事蹟改編,摒棄了傳統人物說教的表達形式,放棄滿溢而出的「假大空」的人物塑造,真實且多角度地呈現出以一人之光照亮一群人的張桂梅老師。

值得注意的是本劇大多數的高評分都是由年輕人留下的,為什麼這部劇可以感動如此多的年輕人?兩代人之間的時代背景和成長環境有著明顯區隔,卻在這部劇中完成了融合與共情。時間總會帶走一些可以帶走的,而值得留下的始終存在。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千古以來刻在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血脈之中,加之對黨強大堅實的信仰,不後退、不回頭、不放棄作為張桂梅必然的選項。徘徊也好、停滯也罷,但一定會在未來某刻邁向前方,這些都深深打動了青年人。

張桂梅並非一開始就具有無私的奉獻精神。小時候,張桂梅看見一位下鄉的女幹部山洪爆發後立刻去救人,這時的張桂梅從心底認為她十分偉大。

當張桂梅得重病之時,她產生過放棄生命的念頭,但基層黨組織、婦代會和華坪的鄉親們傾心傾力,把她從死亡線上拽了回來;辦學的過程中,黨的信念、一群不離不棄留在華坪的老師們和女孩們渴望通過學習走出大山的熱望,同時正面影響了她,鼓舞了她。

年輕人敬佩「張桂梅式」的模範人物,因為稜鏡轉折而出人物複雜的多面向,同時又徹底折射出一顆透明晶瑩的心,張桂梅老師的品格與實踐行動是中國青年更願意靠攏的、擁抱的。

人生激蕩百年,民族綿延千年,星火早已燎原,而如今,新一代相信「明日裡就有那大樹常青,母親般夏日的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