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接近的川普因素
中日接近的川普因素
日本外相岩屋毅2024年12月24日啟程進行任內首次訪中,與大陸外長王毅會談,文部科學相阿部俊子同行,出席在北京召開部長級的「日中高級別人文交流磋商機制」,厚植支持日中關係改善的正向相互認識,以期立足民間,促進民心相通,夯實日中關係向好的民意基礎。
日本「言論NPO」與中國國際傳播集團今(2025)年1月2日發表「共同輿情調查」結果,此為日中相互認知情感的溫度計。調查顯示,大陸的中國人對日好感度大幅惡化,87.7%的受訪者的日本印象不佳,僅次於日本「國有化」釣魚台後的2013年之92.8%,而日本國民的對中感情則稍有好轉,但對中國印象負面者仍高達89%。日本人不喜中國,但67.1%的受訪者認為日中關係重要,此數字遠高於中國受訪者重視中日關係的26.3%,此不僅反映雙方社會對日中關係重視與否的溫度差,更可見中國對日官方熱民間冷的落差。
「言論NPO」代表工藤泰志認為,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利用大陸社交平台(SNS)獲取日本相關資訊,但SNS的對日言論偏向負面,且經大數據演算法的推播放大此類論調,使受眾對日本抱持反感,但有赴日經驗的中國人半數以上對日本留下好印象,遠多於未曾赴日者。調查數據說明人與人間的實際交流有助於「校正」受SNS影響的相互認識偏差。為此,中國於11月底重啟對日本人30天居留的免簽措施,石破內閣亦著手簡化中國人赴日簽證核發程序,雙方力促將人員交流恢復至新冠肺炎疫情前的水準,並藉此帶動內需,助經濟復甦。
中國觀光客為日本內需消費添柴火,據日本觀光局截至2024年11月的統計,赴日遊客國籍以韓國為最,中國(不含港澳台)居次達637萬人次,日本成為最受中國觀光客青睞的國家。惟日本人新冠肺炎疫情後赴中裹足不前,中國對日觀光呈逆差。日本觀光局統計,2019年訪中觀光客達267萬人次,但「新華社」的統計揭露2024年1-8月日本人入境中國人數僅68萬人次,其中多為商務客,觀光客幾乎絕跡。
中國恢復日本人短期入境免簽,不僅為平衡中日觀光逆差,更可改善雙方的認知,為中日友好創造條件。日中觀光因新冠疫情中斷,擴大SNS形塑的認知偏差,使日中關係雪上加霜。日中專家在「東京—北京論壇」呼籲媒體促進互信的建立,積極的對話和相互訪問。
美國新任總統川普的關稅大棒,日中皆難以迴避。日中皆是自由貿易的受益者,為克服「川普變數」,雙方須推動以經濟領域為核心,改善關係,藉此增進雙方人員往來,建構作為自由貿易前提的信賴關係。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理事長畢井泉指出,在充滿不確定的國際局勢下,日中深化經濟合作的意義重大。日本經團聯會長十倉雅和表示,為擴大及深化雙邊關係,日中不能停止交流,強調應該通過繼續對話,解決雙方歧見。日中經濟界同聲支持交流。
岩屋毅去年12月25日分別與大陸總理李強及 王毅會談。李強表示,中日關係處於改善發展的關鍵時期,須推動雙邊關係持續健康發展,拓展經貿關係。岩屋毅認為,日中對區域及世界共同承擔著重要責任,強調推進擴大共同利益的「戰略互惠關係」,開展新的合作,惠及兩國人民。「戰略互惠關係」成為中日對話的通關密語,成了中日關係向好的關鍵詞。
日中外長會談後,緊接著舉行中斷五年之久的部長級「日中高級別人文交流磋商機制」(人文對話)。人文對話回應中國對日本實施30天的入境免簽待遇,岩屋毅釋出針對中國公民簽證的放寬措施,具體包括設立效期10年的旅遊簽證,並將團體旅遊簽證的停留天數從15天延長至30天,以支持旅遊業合作,推出更多便利化措施,促進雙方觀光客互訪。日本更著眼為「2025大阪世博會」招攬更多中國觀光客到訪,以帶動日本關西地區經濟。
日本官房長官林芳正評價新的簽證措施,期待日中兩國國民的交流變得更順暢,進一步加深相互理解。同行訪中的日本文部科學大臣阿部俊子強調,中國是重要鄰國,日本將通過促進人員交流,構建日中關係的基礎。除觀光客外,阿部表示有意進一步推動日中兩國大學及教職員間的交流。根據日本「言論NPO」與中國國際傳播集團最新的「共同輿情調查」,中日雙方人民互視對方的認知情感近九成趨向負面,此為中日友好的阻力,中日觀光及文教交流恢復,或有助強化雙方改善關係的民意。
岩屋毅在日中外長會談中邀請王毅今年訪問日本,維持部長級等高階官員往來。王毅表示,希望恪守兩國互為合作夥伴,互不構成威脅的共識,沿著正確軌道推進關係。在12月初的「東京—北京論壇」上,王毅先行釋出善意,展現「願意適時訪問日本」的態度。中日高層有意降低雙邊關係中的對立與磨擦,強調對話與協調,有效緩解日本水產品輸中及日本人遭中國拘留的問題。
中國參與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的處理水採樣,於去年10月中旬從日本福島近海採集海水樣本,交由其相關專業機構進行水質分析,並於18日在北京舉行有關福島第一核電廠處理水排海的專家對話,聽取日本具體說明排海的安全性及監測措施。中日有意藉此為恢復日本水產品輸往中國創造條件,此為日本農漁民所企盼,若順利解決,日本人民會感受到中日關係改善所帶來的利益。除邀請王毅訪日,石破內閣正商討邀請李強於2025年5、6月間訪問日本,探索召開「中日韓峰會」的可能。
為了提高川普重返白宮後的對美話語權及談判能力,中日須創造外交槓桿,改善同為對美出口大國的彼此關係是為有效途徑,此為中日接近的驅力,避免步上雙輸的「脫鉤斷鏈」。「石破外交」不在美、中兩強間進行選邊站隊的抉擇,與中國建構「戰略互惠關係」並非以弱化「美日同盟」為代價,而是藉穩定中日關係,展開自主、平衡與獨立的對美外交,實現經濟與安全兼顧的國家利益。
日本關切中國在日本周邊軍事活動趨於活躍的問題。對此,日本首相石破茂在秘魯向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表達「極為擔憂」。岩屋毅指出,日本密切關注台灣局勢及近期中共解放軍的活動,但石破內閣不為台灣的安全背書。岩屋毅訪華前接受媒體專訪表示,不喜歡「台灣有事」的說法,台灣應該是「無事」,而不是「有事」。中日為重要的貿易夥伴,但卻存在地緣政治下的「安全困境」,但日本無意與中國軍事對抗,遑論衝突。石破茂師承田中角榮,將中日關係拉回「七二年體制」的框架,即理解並尊重北京立場,維持「一中政策」。
川普勝選打破拜登團結盟國的外交佈局。在「川普因素」下,不僅中日接近,中印邊境爭端緩解亦使雙邊關係回穩,而北京日前取消澳洲龍蝦進口禁令,解除中澳經貿的最後障礙,中澳關係可望隨之改善。此外,英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重建中英經貿關係。
石破茂試圖會見川普受挫後,逆勢操作,全力衝刺日中關係改善,1月9日在首相官邸會見自民黨幹事長森山裕、公明黨幹事長西田實仁,於兩人1月13日啟程訪中前交付親筆信,展現石破對日中關係的重視。
「日中執政黨交流機制」不僅是雙方官式外交的補充,亦為日中關係緩和的具體象徵,該對話自2018年中斷至今,期間日、中齟齬不斷,當下恢復黨際交流意義重大。森山裕表示,關於日中的各項問題,在複雜的關係中進行深入對話十分重要。日中執政黨高層的對話,可制約地緣政治下各方的對立升高,營造有利日中友好的外在環境。
自民黨藉執政黨的對話機制摸索重啟「首腦外交」的可能,森山裕透露「首相有意儘早訪問中國」。若石破實現訪中,自2020年延宕至今的習近平訪日即或有眉目。森山為日中友好議員聯盟核心成員,去年兩度訪華,會見全國人大委員長趙樂際,主導恢復「議員外交」。日中友好議員聯盟在原任會長二階俊博離開政壇後會長懸缺至今,森山為可能的繼任人選。
在二戰結束80週年之際,石破積極佈局日中關係,不僅將黨務交給友中的森山裕,更任命系出同門的岩屋毅為外相。岩屋毅被視為前首相田中角榮的關門弟子,為自民黨內的知中派。1972年9月,田中雖實現日中邦交正常化,但雙方囿於「歷史認識問題」、釣魚島爭端及地緣戰略矛盾,日中關係難言「正常」。在美中競爭下,岸田內閣更在「安保三文件」中將中國定位為「前所未有的戰略挑戰」,「日中友好」成為空談。
繼去年底岩屋毅訪華蘊釀日中信賴的恢復,石破加碼「日中執政黨交流機制」成為落實新戰略互惠關係的關鍵。石破藉交流、對話促進日中社會和解,管控與中國的政治衝突,降溫日本周邊緊張,避免「日本有事」。何況對多邊關係興趣缺缺的川普可能對美日同盟關係帶來負面影響,石破未雨綢繆,創造日本對美外交工具箱中的槓桿,及早透過黨政高層對話緩和日中關係。
石破若能在7月的參議院選舉勝出,8月15日會發表戰後80週年的首相談話(「石破談話」),不在「歷史認識問題」上詭辯「侵略」,可望藉此將日中關係帶離侵華歷史的糾葛,迎來習近平訪日,以「第五份文件」重新定錨日中關係,完成田中角榮未盡之事功。
然而,石破在推動日中「首腦外交」之際,仍不免俗的尋求先行訪美,最快於2月與川普在華府會談。畢竟戰後無法妥善處理日美關係歷任的首相命定是短命首相,石破試圖在日中關係留下政績,須先過川普這關。石破深知身為少數內閣首相,過度操作日中關係徒留黨內麻生及舊安倍派等反對勢力逼宮話柄。步步為營的石破先遣前首相、自民黨副總裁菅義偉出席美國前總統卡特的國葬,伺機與川普團隊接觸投石問路。
日中相互認識的諸多現象亦可見於兩岸關係。率團來台出席「雙城論壇」的上海副市長華源宣布積極推動上海居民赴台團隊遊,此為陸方遞出橄欖枝,應是兩岸恢復民間交流的契機,但賴政府的陸委會回應稱,歡迎陸客來台觀光,但要設立「三不原則」。賴清德媚日又昧於形勢,不知藉機與石破茂相向而行,回到一中原則,結果勢將與日本漸行漸遠。
在美國政權過渡期間,中國以睦鄰友好的全方位外交克服川普的「美國優先」,在沒有哪個國家或地區就該被「優後」的差別待遇下,對印太區域產生重大影響。國際政治的棋局已變,民進黨雖甘為美國棋子,雖看不見美國的霸權已隨其軍事實力的衰弱而走向黃昏,卻也不能無視美國到今天仍不見一屆政府公開放棄「一個中國」政策,如果說拜登是個「偽君子」,川普這個生意人就可說是個「真小人」,當實力不濟時,遣送中國通緝的頑固台獨分子眼睛都不會眨一下,難不成民進黨上下還真以為自己沒有任何本錢或本錢遠不能與大陸相比時,川普還會給他們政治庇護?◆
社論
教改30年
中外關係
今日美利堅
國際視窗
海峽兩岸
兩岸青年園地與連載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