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係惡化之始
美中關係惡化之始
華府智庫「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24年5月1日公布的民調顯示,約有八成美國人連續第五年對中國持負面看法,許多人認為限制北京當局的實力是首要任務。
根據這項民調,有81%的美國人對中國持負面看法,其中43%的人對中國持非常負面看法。有71%的美國人認為,中國近年來全球影響力增強。61%的美國人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擔心,中國與鄰國發生領土爭端。
論及美中關係時,很少美國人將中國視為合作夥伴(6%),大多數美國人將中國視為競爭對手(50%)或敵人(42%)。而共和黨人和傾共和黨獨立選民對中國持負面看法的比例,是民主黨人及傾民主黨人士的兩倍。前者更可能視中國為敵人。至於年長美國人,普遍對中國持批判態度。65歲以上成年人中,有61%對中國持非常負面看法,反觀30歲以下成年人僅27%。
其他民調也發現美國人對中國持反感者,均達到70%以上。此一結果值得深思,並尋找答案:為何美國民眾對中國有如此濃烈的恨意?
2020年11月19日,美國媒體報導了一則駭人聽聞的大新聞,要點是「官兵殺人比賽,澳洲駐防軍隊濫殺當地平民,英、美阿兵哥也都有份」。人們才知道這些人權國家派至阿富汗的官兵,幹了虐殺平民的勾當。
這些軍人為了娛樂而殺人,與日軍在中國「千人斬」的目的相同。他們不僅殺人,還為了殺人組織了「殺戮小組」。殺人後切下部分屍體照相以為紀念,或帶走部分人體作為收藏物,或將武器與屍體合照,以證明這是戰爭火併後殺敵的證明。
這些不良大兵在2013-2017年先後受到審判,其中美軍不是當庭放走,就是輕判。英國審判亦復如此。澳洲審判時,一名士兵在多次問訊後被判輕刑,但澳國防司令嚴斥「這是澳洲軍史上最無恥之篇章」,總理也向阿國正式道歉。
在川普第一次主政期間無厘頭的治理下,美國行政部門鬆散不堪,對白人至上種族歧視者尤其寬容,其結果讓亞洲移民遭到莫名其妙的攻擊。就事論事,歧視及打罵亞裔就是白人至上主義者的種族歧視。這種不正常的行止在新大陸不斷出現,白人統治者拒絕承認,然而事實不會因此而不存在。
美國民調公司皮尤在2021年終調查美國人如何看待中國,結果令人震驚,有七成美國人對中國人及中國沒有好感;到了2024年5月1日公布的民調則顯示,約有八成美國人連續第五年對中國持負面看法。這是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來,中美民間關係降到最低點。主要是因為川普在任期內扛著反中大旗,惡化兩國關係,中美民間關係降至冰點。
1950年韓戰爆發後,美國稱中國「共產中國」或「共產黨」,1979年中美建交後,美國稱中國為「中國」,但川普在2019年又恢復稱「共產中國」。這喚起美國人對「共產中國」的恨意,「共產黨」一字代表了「韓戰」及「越戰」,而兩場戰爭美國都吃了敗戰,對「共產黨」的恨意成為反對「共產中國」的現象。這一反中、抗中、恨中趨勢,是不易清洗乾淨的。本文旨在說明美國人當前反中行動之源頭,詳述這「恨」從何而來,以期瞭解這種現象生成之背景。
美國在二戰結束後有了帶領世界之豪念,「美式世界秩序」,自此成為一家之言。奈伊(Joseph Samuel Nye, Jr.)之名著就以《勢必領導(Bound to Lead)為書名;自認為美國是世界霸主(Hegemony),不需要第二把交椅,世人只需要一位霸主,沒有老二存在之空間。因為老二有朝一日要搶「霸主」之地位。
也就是說,美國一定會鏟除任何「老二」存在之可能。而今日之老二就是中國,按照美國人的思維,這老二必須鏟除,以維護老大一統天下之使命,就在這樣子的思維下,美國愛國之士群起攻擊中國,發動抵抗「中國威脅」之運動。而中國政府體制之基礎就是共產主義,共產主義正是資本主義之天敵,尤其在冷戰期間,美國參加了兩次區域戰爭--韓戰及越戰,美國均嚐到敗仗。而北韓及北越均為共產黨。由是可知美國人為何痛恨共產黨了。
美軍在亞洲從事的兩場戰爭,是為1950-1953年之韓戰,與1963-1973年之越戰。兩場戰爭美軍均以兵敗收場(美軍公佈的死亡人數:韓戰33,000人,越戰58,220人)。問題是這兩場對敵者均係共產黨。這兩場戰爭所花之金錢更是天文數字,重要的是越戰更引起文化震盪,是美國人忘不掉的歷史傷痛。當時的執政黨是共和黨,因越戰久戰無力持續,只有撤兵,對美國聲望打擊至大。
事實上,1950年之韓戰不但未戰勝中國軍隊,使得美軍方對中國軍力有新的認識。對美軍而言,這是一場輸不得的惡戰。最後雙方各退一步,再以38度線為界,簽了停戰協定。美方犧牲頗大,麥克阿瑟將軍也因韓戰丟了官。
韓戰之發生對台灣也至關重大。美國外交政策因韓戰而改寫亞東戰略路徑圖,將台灣與日本、韓國同時列入協防國家。對兩韓而言,回到38度線就是一道無法移動之牆,阻止兩韓統一。也正因為如此,朝鮮與俄國關係日漸親密,已是軍事同盟。兩韓關係則十分惡劣,不太可能恢復到2017-2021那四年,川普執政時之兩韓領袖緊握雙手在38度線跨來跨去,此景已成追憶。
美國在亞洲之兩次戰爭傷亡慘重,均嚐到失敗苦果。越戰長達10年,北越終於在1976年進駐西貢,完成越南統一。越戰在美國戰史上是一樁拿不上檯面之軍事失算。美國動員海陸空三軍,當上將魏斯摩蘭(William Westmoreland)領軍時,美軍多達55萬,為求勝利,除了兵多將廣,並且應用各式武器,如氯氣、化學等違反戰爭法之武器也揮來揮去,最後仍然不敵。
這場戰爭真正的受害者是美國社會。一時之間大學生群起反戰,社會亦由而導致波動。因越戰而引起的社會分歧、政治不安,對美國是一大傷害,一直到1973年自越南撤兵,人們方始得安。尼克森(Richard M. Nixon)總統雖因水門案下台,然而在越戰進行時,共和黨政府也因而受難,福特(Gerald Ford)總統領導之共和黨政府,在1976年大選失敗,民主黨卡特得勝,繼承大位。
由於這兩次區域戰爭均敗於共產主義國家,美國人對共產主義增加了恨意。令美國人不爽之事,是中越兩國今日仍以共產主義為立國之本,抗中疑越,這種情結是無從改變的。
美國在越戰10年間先後派遣士兵共達200多萬人次,耗費軍款約2,500億美元,北越正規軍及游擊兵死亡達百萬以上,南越軍死亡也近25萬,堪稱史上大戰之一。遠在1961年1月,新就職總統甘迺迪至紐約華爾道夫大旅館拜見麥帥,請教亞洲事務,麥克阿瑟將軍極力反對至亞洲作戰,年輕的甘迺迪未聽忠言,他於1963年派美軍(偽稱顧問)赴越作戰。越戰分裂了美國,就此美國人更認定共產主義者就是敵人,反共也成為美國人之共同信念。
美國一直有共產黨之存在,也因為如此,反對共產主義曾在50年代掀起一陣「紅色恐懼」(Red Scare),而有了麥卡錫之打紅運動。真正共產主義「先行者」就是錢伯斯(Whittake)Chambers ,1901-1961),他是一位最具爭議性之共產主義信仰者,曾是黨員,也曾在《時代》(Time)週刊擔任過編輯。他曾為蘇共做工作長達六年之久。他的文章也引起美國政府注意。這樣的人在美國是不多見的。
麥卡錫手法驚人,也有追隨者。這一派人士認為打紅運動是必要的。這一思潮就慢慢被共和黨中之保守派接受,最終在1960及1970年代,人們多開始認識「共產主義是自由世界之敵人」。麥卡錫之打紅運動最終以失敗收場,不過人們對共產主義也越來越有意見。時至今日,共產主義在美國既無支持者,也無同情者,只有反對者。
事實是到了川普2017年登基後,美國對中國共產主義予以排斥,拜登上台更以反中為其外交政策之核心,他的每一件與外交有關之政策,均以反中為目的,或以反中為手段來達到其反中之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著名學者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主要的學說就是「美國第一」,這也成為川普政治口號之一。事實上,他二人在這方面是有志一同的。首先是他們均以白人與基督文明為其政治理念的主軸。例如杭氏在國際政治上的主張就有如此之想法。他在衡量美國與霸主關係上,有兩項指標性的學說,其一主張美國一定要在世界經貿上占重要地位,不宜少於全球活動的二分之一。如果有此跡象,表示美國霸主地位有了問題。他的第二個學說是假如真的如此,那就要培養歐盟取而代之。歐盟應取得國際經貿之半數總額,則美國將協助歐洲來當霸主。「美國第一」之口號專用在外交上,其意即在美國當霸主,以實現「美國第一」之宏願。
他的這一說法顯現出其種族主義思想、基督文明等。歐美人士有共同的血緣,多以盎撒(Anglo-Saxon)為主,其基督文明下之大結合,將有效維持在美國非不再是霸主時 ,可以延續美國「美式世界」的鴻鵠之志,由是也證明他另一學理主張--一個中國及防衛性的文化是不同美國的。杭亭頓之學理亦流向各方,尤以政學界人士受他影響最大。這位一代宗師留下來的不僅是名,而是他的思想與教導。
美國今日處在霸主地位,居於「既得權位」之尊,美國多主動對華挑戰。對於中方而言,進步只是「時間的問題」,已成了美國人眼裡的霸主爭戰之挑戰者,帶給美國人的是威脅性之挑戰。
歧視華人之案例,今日美國仍時有所見。然而有些歧視法一直到20世紀末仍然存在,如1943年始廢除美人與華人不可通婚之條件。就社會層面以觀,華人受不平等待遇比比皆是。
對華裔不平等之際遇已是常態,今美國政府引導人們反中與抗中,甚至也恨中,雙方關係回不去了。美中沒有互信,對立也已成常態,有高達75-80%的美國人反中。而今日美國群眾普遍反中、抗中,甚至恨中之真正原因,就是以己之心度彼之腹,就是要阻止中國有爭奪世界霸權之機會。
人們應瞭解,美國是信仰資本主義的,也應知道資本主義的好處,美國人都有,但資本主義之壞處,美國人一樣都不會少。◆
社論
教改30年
中外關係
今日美利堅
國際視窗
海峽兩岸
兩岸青年園地與連載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