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到盡頭即統一

今年能解決台灣問題嗎?

胡勇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組織學院副教授)


川普再次上台,表面上展現出咄咄逼人的進攻姿態,實際上美國的金融霸權和軍事霸權已經搖搖欲墜。在台灣問題上,美國軍方和政客的焦慮集中反映為各種版本的大陸「侵台時間表」,有的斷言2027年,有的推測2030年,還有的研判2035年。面對美台加強勾連,民進黨當局加快整軍備戰,大陸民間主張對台強硬甚至立刻「武統」的聲浪持續高漲,「網紅」教授沈逸前不久脫口而出「揍他(台灣)一頓就好了,不用想太多」便引發輿論熱議。北京雖然對「統一時間表」按下不表,但祖國完全統一的進程已經啟動,2025年解決台灣問題也並非不可能。

一、川普「暴論」暴露霸權頹勢

川普第一任期給世人最深印象是以「美國優先」為名拒絕擴張主義和干涉傾向,企圖「躲進小樓成一統」,第二次上台前卻畫風一變,頻頻發表霸權擴張言論,包括揚言吞併北方鄰國加拿大、不排除用武力控制格陵蘭和巴拿馬運河、將「墨西哥灣」更名「美國灣」等。

老謀深算的商人川普,心知肚明美國霸權已是強弩之末,因此採用以攻為守策略,希望在霸權解體前攫取最大利益。

拜登在告別演說中稱,「在與中國的長期競爭中,我們的戰略地位比我剛上任時更好……按照中國目前的發展方向,他們永遠不會超過我們」,霸權的頹勢未因拜登的自我吹噓改變,集中體現在美國的金融和軍事上。

金融主導權是美國霸權「王冠上的明珠」。有學者指出,相比英國的金融霸權,美國的金融控制力是建立在其全球金融中心和全球貨幣霸權的「硬控制」基礎之上,特別是美元佔據著全球貨幣體系中心的地位,這意味著美國具有操控全球貨幣體系的強大能力。

美國從二戰後逐步確立美元霸權,美元長期充當全球儲備、支付和定價工具。美國以一張成本僅約17美分的百元美鈔,就可從其他國家換取價值相當100美元的商品和服務。法國前總統戴高樂曾指出,「美國享受著美元所創造的超級特權和不流眼淚的赤字,用一錢不值的廢紙去掠奪其他民族的資源和工廠」。

和平時期美國可以吃美元紅利,動亂年代美國更是倚仗美元霸權收割世界。如在地緣政治動盪加劇之際,美聯儲連續激進加息,全球投資者為躲避風險而將投資高利率的美國金融市場。美國還為自己鑄造一張可無限透支的「信用卡」,以巨額負債增加公共支出,不斷為經濟「注水」。2023年9月,美國聯邦政府債務突破33萬億美元,而到2024年11月已突破36萬億。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計,2027年公眾持有聯邦政府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或升至106%以上,將打破1946年的最高紀錄。

美國長期濫發美元已產生反噬,近年無論是美國的宿敵抑盟友,都開始探索「去美元化」路徑。2022年7月,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呼籲在全球貿易中以本國貨幣或其他貨幣替代美元。與此同時,中東多國開始減持美債,推動外匯儲備資產多元化。如以色列央行開始將加元、澳元、日元和人民幣納入其外匯儲備,並計畫降低美元在其外匯儲備中的比例。

發展中國家「去美元化」進程可謂如火如荼。過去十年金磚國家本國貨幣結算份額從2%迅速增至40%。目前俄羅斯與金磚國家貿易中使用本幣結算的份額更是高達85%。本幣結算可以繞開由美西方操控的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系統。據俄新社去(2024)年7月的數據,全球近一半的國家已不同程度地表現出對美元的抵制。去年5月和8月,泰國與越南先後與中國簽署相關備忘錄,推進雙邊本幣結算、本幣互換及跨境支付互聯互通的合作。去年《人民幣國際化白皮書》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跨境人民幣結算突破52.3萬億元,同比增長24.1%。跨境人民幣結算在RCEP自貿區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地區保持較快增長。

半島電視台的一篇文章指出,美元走弱的指標正在不斷累積,有兩個主要因素將對美元的崩潰產生決定性作用。一是美國爆發未能履行其金融和信貸義務以及無法提高債務上限的危機,由此導致投資者大量出售美國資產並轉向其他更安全的貨幣。二是美國在地緣政治挑戰面前遭遇重大挫敗。後者與美國看似風光無限實則岌岌可危的軍事霸權密切相關。

據大陸軍事觀察家汪濤分析,美國在1991年後充分享受「和平紅利」,在軍事科技領域相較於冷戰時期的飛速發展幾乎是原地踏步。以海軍為例,美國不需要進一步提升制海權,只需要考慮如何欺負其他國家的陸軍就可以了。海軍裝備發展不是為了大洋決戰,而是作為海上基地,在離對方海岸100海里內攻擊對方。

美國軍事霸權的衰退幾乎是不可逆的。擁有11個航母編隊的美國海軍,已意識到無論是造艦速度或技術都已落後中國。美國海軍研究提供的數據,如今中國造船業占到全球市場的半壁江山,美國造船業的產能已萎縮到0.13%。因基礎設施落後、產業工人流失,美國軍艦製造和維修能力一落千丈,目前美國本土能夠承接軍艦業務的造船廠只剩四家,結果就是美軍新一代「福特級」航母、新一代「哥倫比亞級」核潛艇、新一代「星座級」護衛艦的交付時間,普遍比原計畫延後1-3年。美國海軍甚至不得不將一些後勤保障類船隻送往日本、韓國、印度等國的造船廠進行維護保養。

去年11月珠海航展以來,中國集中亮相一批新式裝備,解放軍兩款第六代戰機、新一代預警機空警-3000和新一代攻擊型核潛艇095的現身,令美國大為震撼,五角大樓趕緊聲明無意和中國展開軍備競賽。

二、祖國統一已是進行式

美國炒作「侵台時間表」已不是什麼新聞,有的已破產(如2024年之前攻台),有的尚未得到驗證,卻說得有鼻子有眼。如時任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2021年3月離任前到國會作證時研判,中國有可能在2027-2035年試圖奪取台灣。好像從2021年起的五年內是「窗口期」,可針對中國的軍事進攻做準備。為此美國人還出現「戴維森窗口期」一詞。還有人估算中國需多少年把經濟做大做強,使解放軍做好更充分準備,因此取了2030年這個中間值。

反復拿「侵台時間表」反映美國軍政菁英的焦慮,因為解決台灣問題不可能一直拖下去,留給美國打「台灣(獨)牌」的時間已經不多。對於五花八門所謂「侵台時間表」,北京沒有隨華府起舞,而是穩坐釣魚台。其一、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沒有「侵略」一說,就像沒有美國「侵略」羅德島一說;其二、中國固然尚未完全統一,但國家主權和領土從未分割,故北京制定的是《反分裂國家法》而不是《國家統一法》。解放軍反分裂隨時待命,不存在時間表的問題;其三、對台大政方針是以最大誠意,北京是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因此有足夠的耐心和定力;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如何解決台灣問題,何時解決台灣問題,都是兩岸中國人自己說了算,根本輪不到美國政府說三道四。

其實,北京在運籌帷幄之間已掌握了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主導權和主動權,可以說祖國完全統一已經是進行式。賴清德與民進黨所以瘋狂作死,也是看到大勢已去,不過是在作最後的掙扎。

若以賴清德的「『務實』台獨」為參照,或許可將大陸目前的謀略稱為「務實統一」。所謂「務實統一」就是不求畢其功於一役,也不設定明確的統一時間表,而是因勢利導,循序漸進,不斷推進兩岸的「事實統一」。如在民事方面,在福建建設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包括努力實現台灣同胞居住證,實際上與大陸居民身分證在應用上同等便利,如實施金門居民在廈門同等享受當地居民待遇,如支持馬祖居民在福州同等享受當地居民待遇等,這不就是沒有「統一」之名的統一行動!

另外在軍事領域,2022年8月佩洛希竄台後,美方劃的「海峽中線」被徹底抹除,解放軍的飛彈首次飛越台島上空,艦機常態化巡航台灣周邊海空域。外交部已明確表態,中國對台灣海峽享有主權權利和管轄權。因此,當中國海警與軍艦抵近台灣省海岸線航行時,台灣海峽的管轄權正被「統一」。去年曾鬧得沸沸揚揚的金廈撞船事件亦復如此,大陸公開否定台灣當局單方面設立的金門「禁限制水域」,隨後隸屬福建的中國海警船首次在金門附近海域對台灣遊艇登船臨檢,這也是大陸「統一」金廈海域執法權的強烈信號。

最終要是真走到非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也就是俗稱「武統」),應是台灣當局觸犯《反分裂國家法》第八條第一款設定的條件,即出現「台獨」事實,發生「台獨」重大事變而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如「倚美謀獨」的賴清德與民進黨一再挑釁,越過紅線,大陸仁至義盡,才會被迫採取斷然措施。出兵才「保台」,保護台灣同胞的生命與財產,不容拜登政府揚言的毀台發生,這不僅將得到大陸同胞,更會得到台灣同胞的支持!

再說,拜登可說是個挺台(獨?)的偽君子,川普可是個拿台灣(或頑固台獨分子)做生意的「真小人」。在商人出身的美國總統川普眼裡,台灣就是他那個大辦公桌上一根筆尖大的問題,主要就是一筆生意,美軍都要退守第三島鏈了,此時不拿台灣與頑固台獨分子跟北京要價更待何時?民進黨政府甭幻想川普會犧牲美國軍人生命替它續命,不把頑固台獨分子標價出售已屬「厚道」。上任前川普一番擴張領土的「霸主鞭」,更可說是直接在為中國助攻。因為格陵蘭原本就不是美國領土,川普尚且揚言不惜武力併吞,台灣本來就是中國的一個省,中國政府肅清國內竊據一隅的叛亂勢力,天經地義,川普只能䄂手旁觀。

《反分裂國家法》承諾盡最大可能保護台灣同胞的生命財產安全和其他正當權益,減少損失。解放軍不動則矣,一旦出兵必定雷霆萬鈞,不可能有什麼曠日持久的剿獨戰爭。隨著科技的發展,戰爭對平民的無差別傷害可以減到最低程度,甚至可以做到兵不血刃(台灣人要防的是美軍在台灣埋下的各式地雷)。美國杜克大學與中研院做的「2022台灣『國家』安全」調查和21世紀基金會發佈的「民眾對美中台關係看法調查」顯示,大陸一旦動武,多數台灣人選擇獨善其身,不做任何抵抗。

大陸涉台系統有句名言:「『台獨』之路走到盡頭就是統一。」《海峽評論》創辦人王曉波教授也說「急獨就是急統」。賴清德說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互不隸屬,以「兩國論」為起手式,「務實」地將台獨主張一步一步往前蹭,是有心以身試法--《反分裂國家法》,那麼我們就看他今年蹭到什麼程度,會不會觸動《反分裂國家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