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載,關於解放軍台海演習,台北「外交部」發表聲明,譴責聯合國秘書長加利,指稱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問題」的談話。聲明中表示:
──「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通過的2758號決議,僅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並無隻字片語提及台灣為中國的一部分或台灣問題為內政問題。」
──「3月23日中華民國將選出中國有史以來首位民選總統,屆時中華民國將成為一個完全民主自由的國家。」
上引「聲明」中的兩段話,三次提到「中國」這個名詞,但從語義的理解,這三次用法是刻意模糊「中國」這個概念的。
在聯合國組織內,既然「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的合法代表,而這個代表主張「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兩處所提的「中國」如果是一致的稱謂,則聯合國的秘書長按唯一合法的中國代表的立場,而解擇台灣問題為中國的內政問題,其他還有選擇嗎?
再者,在台灣選出一個「中華民國的總統」,怎麼樣就變成「中國」有史以來的首任民選總統呢?這裡是不是等同台灣就是「中國」呢?並且,這又怎麼引申到「中華民國將成為一個……的國家」呢?選前在國際上是國家身份不明的「中華民國在台灣」,選後加上「完全民主自由」的「中華民國在台灣」就更像一個國家嗎?
這個以美國反華勢力主導的(外力干預?)國際化戰略,從模糊「中國」的概念,圖達逞國際上「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鬥爭路線,正是為什麼中國解放軍必須在台海做軍事演習,以表堅決反對的原因。一、政治上的「擦槍走火」
現在台灣島內選舉業已結束,選前一段時間李登輝在那「模糊路線」上走得太遠,引起了台海緊張的形勢。選後再不需為選情造勢,是否會更理性,負責任地成為台灣兩千多萬的居民謀求長遠福利的執政當局呢?
對於選票分佈的結果,對台灣選民的意願可以有不同的解決。如果以李登輝選前的路線方向作主觀地評估,則投票「李、連」配的54%,加上「彭、謝」配的21%,即可解釋為台灣選民75%不信任北京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政策。但是,以過去台灣民進黨得票率超過30%的背景看來,則這一次在「統獨」的抉擇上,「彭謝」配流失了百分之十幾點的票源,這些選民大概斟酌情況,包括台海的軍事演習,轉移到較少風險的「李連」配的模糊路線──明獨不如明統。換言之,台灣選民當中,願意冒明獨風險的只佔約二成,而對此風險有所保留,或拒絕參與的,合起來有八成。這樣的結果能說是,如美國和台灣一些輿論所倡,中國解放軍在台海的軍事演習是「弄巧成拙」嗎?如果北京在這關鍵時刻沒有堅定維護「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立場的具體表現,是否島內的選票分佈會是30%多的「彭謝」配,40%左右的「李連」配的後果呢?
軍事演習本來就是為政治目的服務的。有現代化高度精確性裝備的軍事演習也少有「擦槍走火」的機率。擦槍走火的風險反而在政治上主觀地解讀信號上,發生誤解,引來不必要的災難。當今北京當局處理台灣問題,從長久以來強調呼籲「和平統一」,驟然表達「從未承諾放棄使用武力」的重點上。並且,導致中美關係的僵局,如果美國不在台灣問題上尊重中國的立場,中國也無法在各層面的國際問題上尊重美國所關心的事務。
這個信號的明確已經引起美國對華政策的主流派的重視,而且日本的《朝日新聞》也引述美國這樣的政策立場曰:「停止爭取台獨的舉動,台獨不符合美國的利益,以及不要指望用美國人的生命作代價去購買『獨立』這種所謂的國際聲譽。」但願李登輝身邊,仍有明智良心的策士,對於國際間的信號互動能有明白的解決,不要「擦槍走火」。李登輝至今所追求的模糊「中國」的路線,在國際上會是孤立的下場,賭台灣同胞生命財產的安全,是危險的。二、台灣同胞的長遠利益
最近北京發佈的《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在長達數頁的長文中,對於台灣問題的要求,只是下面相當自製的幾點:「積極進行海峽兩岸關係的發展,加強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採取實際步驟加速實現兩岸直接『三通』,依法保護台商的正當權益,促進和平統一大業。」
這些務實的工作進程,當然是在「一個中國」原則的保證下,才不會有曲折的意外。如果在台灣當選的新領導當局,充分瞭解在台灣的中國人的長遠利益,在跨世紀的前途,帶領台灣經濟繁榮發展,利用大陸的市場、原料及科技,發展亞太營運中心,並且突破台灣在國際地位妾身不明,人民國家認同的混亂和公民尊嚴的缺乏保護,以及沒完沒了地哀求他國售武,作莫須有的軍防「阿Q」,則海峽兩岸可有充分的時間與空間,相安無事,各搞對人民最有長遠利益的執政職責。
反之,新上台的「台灣當局」,如果只知道抄襲西方民主選舉,不擇手段地騙取選票,而在當選後,不能學習西方當選執政對選民負責任的認真態度,沒有長遠正派政治家的眼光,只有政客短期私利的運作手段,則台灣島內兩千多萬的同胞,成為代罪羔羊,而大陸在歷史上轉捩的契機也要受累而挫傷。
李登輝在台灣當選為新領導當局,能以他自詡為誠信的基督教徒,在勝利的同時自律謙卑,向神主熱誠地祈求,人民托付他的使命是什麼嗎?◆
社論
中國與民族主義
新冷戰與新遏制
美國人權
美國與兩岸
一個中國與統一
反獨愛國示威
歷史與文化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