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智慧解套,何苦斧鉞相向?

一個中國人懇切的呼籲

魏良才
(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


編輯先生:本文之部份內容(約五分之二)曾在3月28日《聯合報》民意論壇刊出……。 因《聯合報》刪減甚多,本人覺得本人作為一個中國人的民族情懷以及對兩岸關係的感受無法充分表達,故特將全文投給《海峽評論》,請編輯先生考慮是否可以採用,如不適刊登也盼能盡快賜示 敬祝
編安

魏良才敬上 4月5日

演習與選舉的激情已過,不管中共是否能夠接受,李登輝當選連任已成事實。現在該是海峽兩岸領導人以理智、冷靜、負責的態度思考兩岸關係以及中國前途的時候了。嚴格說來,兩岸關係自不久前的經貿往來、交流互訪演變至今的彼此指責,斧鉞相向,兩岸領導人均有責任。

今日的兩岸關係已走到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作為一個中國人,我要向兩岸的領導階層提出懇切的呼籲:對兩岸關係發展以及中國前途走向的抉擇千萬要理智而謹慎;因為此一抉擇不僅決定了中國的統一還是分裂,更影響到整個中華民族的存亡絕續。

由於對中國近代歷史的接觸與瞭解較多,使我對中國人民近一百多年來在外來侵凌與內部戰亂中浮沉掙扎的悲慘命運感觸良深也備覺痛楚,更將我塑造成一個民族主義份子。對中國那一大片土地我有著一份永遠無法割捨的眷戀,這份故國之情連我生長在台灣的妻子與兒女都無法體會。

記得十多年前赴歐洲開會,當飛機越過雲貴高原上空時,機長報告說下面就是中國西南方的大城昆明。我將臉緊緊地貼在窗口玻璃上,向下望去,看到的雖只是一列列蒼鬱的山脈,但心中仍湧起一陣強烈的波潮,久久難以平復,眼眶有濕潤的感覺;因為那是我自能記事的年紀開始,第一次越過中國的天空,雖然仍無法觸摸那片大地。

五年前,應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的邀請前往北京開會。當飛機在北京首都機場降落,第一次踏上暌別四十多年的故國土地時,內心真有一股想跪吻那片大地的衝動。會後我自費遊覽了北京、西安、蘇州、杭州、南京、上海,見到我離散四十多年的親人,故人依然無恙,令我深感欣慰。在古城西安,發現即使是郊區小雜貨店的架子上也擺滿了各種民生用品。我心想這真是一個可喜的現象,表示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的路子走對了。可是,在西安附近的風景區,我也看到衣衫襤褸的老奶奶抱著孫子向遊客乞討的景象。對此我的合理解釋是:中國地方太大,人口太多,需要時間改善。對中國的未來我抱著很大的希望。

其後,我又兩次前往大陸。「千島湖事件」之後不久,應海協會之邀,與幾位教授組團前往大陸訪問。在與海協會高層人員的晤談中,我當面告訴主持兩岸協商事務的常務副會長唐樹備先生:「千島湖事件」發生後,大陸方面本可藉對罹難者家屬提供協助料理後事、調查真相與合理賠償來展現對台灣同胞的善意與情誼;可惜由於浙江省政府處理不當,導致台灣同胞若干嚴重而不必要的不滿與猜疑。唐先生聞言默然不語,但我卻為大陸失去一次能籠絡台灣民心的機會感到惋惜。

在與「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著名科學家錢偉長教授的座談中,我也明白表示:大陸對與台灣統一問題不必過於心急,台灣是跑不掉的。只要大陸先把經濟發展及內政搞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將來不僅台灣願與大陸統一,連外蒙古都可能會要求回歸中國。我始終認為中國的地圖缺了一塊外蒙古,十分難看,相信很多中國人能同意此一看法。

今後兩岸關係若想良性發展,最後達成和平統一目標,兩岸領導階層必須在若干觀念的認知上達成共識。首先,台灣的朝野領導階層與全體同胞必須秉持民族大義,堅守「一個中國」的原則,切勿因此次海峽危機而改變立場。「台獨」只會把台灣二千多萬同胞帶上一條萬劫不復的死路,千萬不可踏出錯誤而危險的第一步。千萬不要以為美國會支持台灣的獨立。須知在韓戰時期,美國挾空前無比的實力,以獨一無二的霸主姿態出現,在朝鮮戰場上尚未能使經濟及軍力均遠遜的中國屈服。中國已今非昔比,而美國其後又經歷越戰慘敗的教訓,相信今天沒有一個頭腦清醒的美國人會主張為台灣獨立而再與中國交鋒。

中共方面則必須要認清,除了少數基本教義派的「台獨」份子之外,台灣的絕大多數中國人皆不贊成「台獨」。他們所竭力維護的是一個自由、安定並富足的生活環境,相信這也是12億多大陸同胞所渴望擁有的。就像所有中國人一樣,台灣同胞在本質上皆是善良而厚道的。在「千島湖事件」之後,台灣同胞對大陸水災、震災仍願捐輸即是例證。不斷的武力威嚇只會把絕大多數反對「台獨」的台灣同胞逼向支持「台獨」之路,中共領導階層能不戒慎?選前的文攻武嚇卻使李登輝在民間的支持率不降反升,此一結果或為北京當局始料所未及,但對台灣人民來說並不意外。

中共領導階層應該領悟:中國歷史上凡能建立偉大而長久功業的朝代皆能履踐「恩威並施」,有時甚至「以大事小」的「王道」精義,漢唐盛世莫不如此。今日中共當局種種作為,但見威嚇,未見恩惠,如何能令台灣人民心服?中共軍方尤須警惕:「一將功成萬骨枯」,若為少數個人戰功榮耀致令兩岸炎黃子孫生靈塗炭,必成中華民族千古罪人。

在我研習歷史的過程中,有兩幅歷史圖片令我永難忘懷。一幅是名攝影家王小亭所拍的抗戰期間一個孤苦無助的嬰兒在被日軍轟炸成斷垣殘壁的上海車站鐵軌旁號啕大哭;另一幅則是西方記者所拍的,一九七五年越南淪亡時,一家四口逃難途中死在路旁,僅得草蓆覆蓋的慘狀,至今思之,猶感惻然。類似景像在八年抗戰及國共內戰期間必不少見,我衷心希望我的同胞永遠不要再有類似遭遇。

四年前,《聯合報》一篇「大陸探索」的文章中曾報導大陸貧苦兒童失學卻渴望求知的感人故事。其中最悲慘的兩個實例是:安徽太湖縣的孤兒葉方和在弟弟肝炎病死後,一個人四處要飯,後來也染上肝炎,最後死在油菜地裡,一隻要飯的破碗扣在頭上,手裡還緊緊握著一本小學二年級課本。另一個也是太湖縣的十歲孩子,父親早死,寡母供不起讀書,為了掙學費,瞞著母親到深山打柴,被狼吃了,只剩下一攤血跡中的幾根骨頭和一隻血肉模糊的小手,可憐的母親抱著那隻小手,瘋了。這些炎黃子孫的悲慘遭遇究竟是「天地不仁」,還是「人謀不臧」?幾波飛彈的花費超過千萬美元,夠多少貧苦的中國孩子讀多少年的書?面對大陸三千多萬貧苦失學的兒童,中共的領導階層能不羞愧?!

兩岸問題的解決需要大格局與大胸襟,更考驗兩岸領導人的智慧。我懇切呼籲兩岸必須盡快恢復正常的溝通管道,維繫良性的互動關係,以協商解決一切事務性的爭執。

西方人曾說:「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此話的演繹有兩種可能:兩岸領導人如能捐棄成見,朝和平統一的方面邁進,攜手建設統一富強的新中國,則下一世紀可預見中國人的輝煌成就;若兩岸領導人皆堅持己見,不能互讓一步,理性溝通,甚或輕啟戰端,則21世紀將記錄中國歷史的斷絕,中華民族的覆滅。作為一個中國人,我不希望未來的歷史有如下的記載:中國因其領導階層之自私愚昧而導致其民族之敗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