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化中國的美國新聞媒體

沈己堯


1996年春,台灣「總統」直選帶來中國飛彈演習後,中美雙方對台灣問題增加了共識,圍堵中國的言論逐漸為全面接觸所代替,醜化中國的美國新聞媒體也遭受譴責。

中國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沒有受到美國新聞媒體應有的正面報導,負面的卻層出不窮。亨利.羅文(Henry R. Rowen)有統計說:1991到1996年間,《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等六大報刊雜誌共刊出356篇有關中國的報導,其中只有3篇報導地方改革,10篇報導法律改革,其他全是反映陰暗面的東西。

羅文研究中國問題十多年,曾出版《短征:中國民主之路》(The Short March: China's Road to Democracy)。他現為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曾任裡根政府國家情報委員會主席,布希政府國防部副部長,美國著名智囊機構蘭德公司總裁。他的言論應有信用和說服力。

「美國新聞媒體與中國」為題的討論會於1997年2月27日在馬裡蘭大學舉行。主講人朱立是香港浸信會大學教授,他抨擊美國新聞媒體有關中國的報導多數是負面的。賓州州立大學副教授劉康痛斥美國新聞媒體醜化中國。他舉出《妖魔化中國的背後》書中的實例為依據。那書是他和其他七名中國學者去年在中國出版的著作,是《中國可以說不》同期同類的讀物。

這個討論會是「全球華人事務協會」(Institate for Global Chinese Affairs)會長李潔明(James R. Lilley)召開的。眾所周知,李潔明曾出任美國駐台北代表和駐北京大使。討論會主席台上有ABC電視記者,托德.卡利爾(Todd Carrel);《洛杉磯時報》評論員,詹姆斯.孟(James Mann);美國之音報告員,史蒂芬尼.M.尼勒(Stephanie M. Nealer);《華盛頓郵報》通訊員,唐.梭特蘭(Dan Southerland)。近十年來,上述四位曾代表他們單位出任過駐北京辦事處負責人。現在這些人在美國新聞界仍佔有相當職位。如上列的唐.梭特蘭就是新近成立的「自由亞洲廣播電台」的節目主持人。

可是,在討論會上對朱、劉兩位華人教授的指責他們無法招架,只是說中國新聞透明度不好,採訪不易,負面新聞,比較引人注意,合乎市場需要等情。

《華盛頓郵報》3月9日「書的世界」週刊有約翰.拜倫(John Byron)文章。針對《妖魔化中國的背後》一書評論時也承認:「外國記者通常對中國事務的基礎缺乏瞭解,有些記者有個人的偏見,而中國是一個難於報導的國家。」

約翰.拜倫曾著《龍的魔爪》(The Claws of the Dragon),當作毛澤東私人秘書康生的自傳。可以想到他在批評其他美國記者時,也作了自我批評。

華盛頓「威爾遜中心」(Woodrow Wilson Center)是供國際學者討論國內外問題的場所,3月12日舉辦了關於埃格.史諾(Edgar Snow)的講話會。從寫《西行漫記》的史諾談到目前美國派往中國的記者。上面提到的詹姆斯.孟回憶他於1984至1987年,以《洛杉磯時報》駐北京辦事處主任時的情況。他說:在中國採訪很難,門路也有限,雖然小心翼翼地,但憑依上級提示和自己觀感(Images)寫出的報導常是膚淺的、負面的。

美國新聞記者有「無冕皇帝」的雅號,所作報導及評論,可以製造輿論,甚至影響政府的決策,推動時代前進。但是近半年多來,在中美關係這一大問題上,美國新聞媒體卻一直把住政府的後腿,阻止前進。這種少有的現象,從上面所述可以得到證明。

中國政府記者招待會,發佈新聞,自1996年9月起,以普通話為準。這說明美國記者到中國採訪新聞,想作出客觀公正報導,首先必須充分掌握中國語文。此外,當然還要多作調查研究瞭解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尤其是要體認過去百年來中國人民飽受帝國主義壓迫掠奪的苦難,中國領土主權遭受列強分割佔領的事實。只有這樣才能明白今天海內外華人的感受和激發出來的愛國熱誠。更重要的是要擺脫冷戰期間的思維方式,放下霸權主義的架式,肯定中國改革開放的成果和影響,看到21世紀世界重心移向太平洋的前景,能夠這樣,美國新聞媒體才能改變醜化中國的作風。

1997年3月13日於華盛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