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統治者眼中的歐元

李娟


站在美國統治者立場,歐元的出現就算沒有挑戰美元在世界上的領導地位,但在美元以外它畢竟提供了另一選項,使過去唯美元計價者不再「別無選擇」。因此美國統治者如何看待歐元就格外引人注目。1999年1月18日出版的美國《商業週刊》社論,即以《歐元的意義》(What the Euro Means)為題,評論歐元對美國的意義。以該刊在美國統治階層中的影響力而言,它的言論有一定的代表性,謹譯介如下:

歐元戲劇般的出現,多少震驚了美國學界、決策者和權威人士,這些人看待歐洲戮力創造單一貨幣的行動,不說不爽罷,卻總帶點懷疑的眼光。然而歐元順利的面世,起步的強勢,加上投資人對歐元證券的熱中,著實把大家喚醒了來。歐元改變了金融與經濟場景。誰要是低估它帶給美國的麻煩和震撼,誰就會發現自己恍然置身那些曾說歐元不會見到天日的人群中。

歐元對美國有何意義?歐元前(〔BE, Before the Euro〕,取義於公元前〔BC, Before the Christ〕,《商業週刊》以歐元為另一種形式的紀元開始),歐洲的公司成長所賴資金主要靠銀行借貸,而非發行股票或債券。因此它的證券市場規模小又未完全開發,各種證券的總值占國內生產毛額的40%,而美國則佔到130%。然而歐元會統合歐洲的股票與債券市場,並走美式金融操作的路子。大量的有價證券會從11個歐元國的小市場集中到歐元計價的單一市場上來。隨著這個市場的成長,投資人會從避險和不錯的現金投資角度出發,競逐歐元股票和債券。流動資金市場則可能湧入天量國際資金,其中部份資金系由美國抽出。近幾年在美國的投資中,大部份是外國資金。

美元有一陣子可能要走下坡。高達30%的世界貿易不久會用歐元計價,如此一來也會鼓勵央行將同比率的外匯儲備存成新貨幣。這麼一來,除了拋售美元外別無他法。

誰以為美元還會維持獨尊局面誰就是在做夢。歐元可以說一定會成為外匯儲備貨幣,或五年或十年,最快,在我們看來,二、三年。歐元會和美元一道成為一種貨幣匯率本位,其他通貨以它來衡量幣值,藉它來貯存。長遠來看,沒人敢說歐元一定會比美元矮一截。

這就得看華府的政策了。幾十年來,美國貿易赤字居高不下。亞洲處於衰退之際,美國1999年的經常帳赤字佔到國內生產毛額的百分之四。歐元出現前,由於海外的貿易夥伴願意持有美元或以美元計價的債券,美國可以輕鬆的負擔這一赤字。那些貿易夥伴沒有多少選擇餘地。

現在他們有選擇餘地了。為吸引外國投資人購買國庫券或公司債券,美國恐怕非提高利率不可了。長期利率早已開始上揚。到年底,弱勢美元可能把利率抬高到震動金融市場的程度。

弱勢美元,從好的一面看,意味出口會暢旺和更高的海外收益。1995到1998年美元的強勢傷及全面的經濟成長,今年弱勢的美元可能使收益的成長多加二到三個百分點。歐元也會方便歐洲與美國公司的跨國購併,同時會提高歐洲公司的效率。這些都有利於公司的作業和經濟的成長。

從壞的一面看,美國不能再扮演「終端消費者」,漫無節制的盡情自亞洲進口。美國與中國、日本的貿易赤字總會達到無法忍受的程度。的確,美元成了1999年的一個金融大問號,它兌日圓早已走軟,要是歐元匯價再上漲個20%,很可能就會引發美元危機。這或許不會成真,但有可能發生。美國不能再視美元現有的地位為理所當然,因為歐元已面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