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中「辜汪會晤」前夕,台灣和香港先後釋放出辜振甫此行訪問大陸,有促成李登輝與江澤民在可見的未來相互會面的企圖。由於李登輝的總統任期只有不足兩年,而明(1999)年春以後,台灣各方政治勞力便會全力準備2000年的總統大選,隨著「後李登輝時代」的即將來臨,李登輝的權力將會因此而快速下降。故此有論者猜測,所謂的「可見的未來」,其可能的情況應只是未來半年之間,使得不少海內外人士對外將舉行的「辜汪會晤」充滿了頗多的想像和期許,希望兩岸關係能夠藉促成「江李會」而取得重大突破。
對於「江李會」的可能性為何,局外人不易估計,但從兩岸關係近年演變的脈絡看,有關的消息可信性甚低,若不是有心人士一廂情願的想法,便是兩岸當政者因種種原因而刻意製造的一種政治花招,目的離不開營造兩岸緩和氣氛或給對方增添政治壓力。
客觀而言,經過過去幾年的攻守互動,今天兩岸當局肯定地相當清楚對方在兩岸問題上的條件上限和下限。首先,對大陸領導人而言,他們最希望看見的自然是兩岸統一於「一國兩制」之下,當中北京政府為中央,台北政府為地方。當然,有關「一國兩制」的內容可以透過談判而有所增減,北京甚至有可能在談判的過程中作出重大的讓步,包括台灣所要求的政治自主性。但從北京的角度看,無論怎樣讓步也不可能在未談判前先承認台灣為獨立的主權國家,因為這無異承認「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或「台灣獨立」。
至於台灣方面,其領導人最希望看見的卻是北京最不願看見的情況,即兩岸先在國際社會中互相承認對方為獨立的主權國家,而縱使這最高理想不能實現,兩岸在真正進行政治談判之前,北京起碼必須先承認台灣與大陸為對等的政治實體,然後才在這對等承認的基礎上尋求兩岸和平統一安排。基於這最起碼的要求,北京所堅持的「一國兩制」既有可能使台北從屬於北京,台北方面自然認為無法接受。
從上述兩岸在統一問題的堅持中,矛盾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北京最欲達到的,台北不願讓步,而台北最希望獲取的,北京也不願妥協。更需注意的是,根植於這矛盾之中的,並非統一的理想問題(台北方面迄今為止仍表示追求統一),而是兩岸互信的問題。北京擔心若然給予台北所要的對等承認,台北將更有可能利用對等承認邁向更獨立的方向。另一方面,台北則猜疑,任何「一國兩制」的統一安排,其終極目的只是要將台灣合併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中,使台灣的政治自主性從此喪失。只要這種互相猜疑的現象持續,不論舉行多少次「辜汪會」或甚至出現更高層次的「江李會」,相信均無法打開兩岸政治對抗的僵局,因為要打破這樣的僵局,只決定於兩岸領導人一念之間:即北京相不相信台北在取得對等承認之後仍會追求統一?或台北相不相信在接受北京的「一國兩制」之後兩岸仍有平等相待?
當然,要使得這「一念之間」有重要的改變,即從猜疑轉為信任,單靠片面的主觀善意是不可能達到的,必須有賴兩岸雙方針對對方的猜疑,採取清晰有力的行動,藉此掃除彼此之間的猜疑,重建兩岸互信。
就這一角度看,兩岸高層互訪固然重要,但更為重要的應是政策與行動的清晰一致。對台北來說,它除了在口頭承諾追求統一之外,必須以更清晰的政策與行動,展示其對統一的承擔。對北京而言,今天台灣的根本問題是,在官方的統一口號背後,具體行動上往往透露出種種似統還獨的訊息,更遑論台灣還有高舉獨立建國的反對黨如民進黨和建國黨。在這樣錯綜複雜的統獨糾葛紛圍下,連台灣人民也沒法判斷究竟台北當局的立場是統還是獨,這又教北京如何能夠安心地按台北的要求,先給予台北對等承認,然後再商談兩岸統一問題呢?
另一方面,對台北來說,儘管北京不斷強調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兩岸甚麼都可以談,台灣的「一國兩制」將擁有比香港更寬鬆的內容,但現實上,台北卻經常聽到不同的矛盾解釋。最明顯的例子,如北京有時候指「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但有時候又說「一個中國」是指「兩岸人民共同締造的統一中國」,兩者之含義差異極大,孰為正確?因此,台北很難不問,「一個中國」究竟是指些甚麼?在「一個中國」框架之中,兩岸的對等性如何能夠取得制度性的保證?這些或其他問題,都是台北方面反覆顧問的。如果北京不能給予明晰的,能夠令大多數台灣人民接受和釋懷的界定,他們又如何能容走向兩岸政治談判?
總言之,「一念之間」既輕鬆又沉重。輕鬆是因為任何一位兩岸當政者均可立地而起,採取行動;沉重是因為「一念」既定之後,必須鍥而不捨,一往無悔。兩岸矛盾的打開,最需要的相信就是「一念之間」轉猜疑為互信的決定,並在這決定之後,努力以行動爭取互信的逐步建立。
(《崇正報導》第44期10月26日)◆
社論
國際觀察
兩岸關係與外交
台灣政治
新台灣人
白色的故事
台灣史與台灣話
海外通訊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