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紀三合一選舉後的省思與政策建議〔註1〕

宋鎮照(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教授)


壹:前言

世紀末三合一的選舉落幕了,有人認為台灣選舉經過多次洗禮,台灣民主比過去更進步,這也許是事實;但是選民是否變得更為理性,暴力衝突事件是否降低,賄選事件是否減少,選舉品質是否有提升,仍令人相當質疑。

整體社會對本次選舉所反映出的現象是,選民由理性變得冷漠,由期待轉為失望,由關心變成噁心,對選舉的激情降低,對國家和社會大事之關心度也不足;而候選人行徑只有政治資源與票源,根本不關心也不相信公共政策與政黨政治,認為政策與政黨都是空的,無法換取選票,反倒極力拉攏派系、宗親、族群票。整體而言,台灣選舉文化並沒有進步,攻訐、謾罵、抹黑、造謠、中傷仍是選舉活動的主軸。這種低格調的選舉伎倆,簡直將選民當傻瓜。

在歷屆的選舉中,也似乎看不出有濃厚的政黨政治特質。在選民傾向於選人不選黨、選人不看政見下,容易讓沒有格調的候選人有機可乘,而以這次選舉為最。這種只重候選人個人利益,而不重視政黨政見的選舉,將無法落實政黨政治。須知民主政治就是政黨政治,假若政黨政治無法落實,民主發展勢必受阻礙。很不幸地,這次選舉選區席次增多,仍採取複數選區制,造成黨內內鬥激烈,將政黨擺兩旁,當選擺中間,不惜脫黨、違黨、叛黨、和同志互鬥,假如選舉風氣不改善,選舉制度不改良,台灣的選舉文化將無法提升品質。

因此,本論文強調台灣未來政治選舉的發展繫於兩個關鍵因素,一是必須建立社區社會的「小社會」型態發展,二是配合上單一選區制度的推行。即政治小選區,社會小規模,小社會配合上小選區,才能真正發揮政治與社會功能。前者可視為是後者順利推動的基礎,而後者的推動又可以強化小社會的功能和發展。這兩項發展政策是時勢所趨,也是邁向以市民社會為主軸的民主化目標。在兩者相互影響下,可以達到社會與政治「二合一」發展的目標,不但可以營建台灣「政治奇跡」,也可以塑造「社會奇跡」。

貳:三合一激情選舉的省思與代價

台灣經歷不下數十次的選舉,仍脫離不了惡質的選舉文化,這對剛結束的三合一選舉來說,簡直是集大全,將台灣的選舉奇跡表現無遺。選舉文化的敗壞,不僅是候選人有責任,媒體與選民也脫離不了關係,甚至選舉制度也有待檢討,以及社會發展品質也有關係。

綜觀這次三合一的選舉,不難發現存在著幾個嚴重的問題與現象,而這些問題一直是選舉揮之不去的弊端,欲落實民主,就得正視這些敗壞選風、惡化選舉的問題,才能對症下藥:

首先,這是媒體的時代,媒體造勢最有效,藉由媒體打知名度成為候選人的最愛。候選人粉墨登場,各個卯足了勁、各顯神通,皆以「愛秀才會贏」策略爭取選票,賣點與噱頭層出不窮。選民就像是在看歌舞秀或是綜藝節目般,目不暇接,什麼金達尼號、油罐車、剃頭秀、靈堂秀、變身秀、血書秀、好壞人秀等統統出籠,就怕不夠創意無法吸引選民。政治人物也像影視歌星般,時時換裝與化裝,從原住民裝到圓桌武士裝、太空領航裝、超人裝、聖誕裝等,應有盡有,化裝秀天天上演。選舉變成政治嘉年華會,美其名「與民同樂」,讓政治淪為光怪陸離、聲光表演、奇裝異服的現象。

第二,三合一選舉仍擺脫不了激烈的口水戰,而且沈溺於口水戰,簡直到了「只求當選不擇手段」的地步。謾罵、抹黑、攻訐、暴力威脅、揭人隱私、賄選、栽贓、枉法、黑函等更是充斥著選戰,出現「你來我往」、「輸人不輸陣」、「你大聲我,比你更大聲」、「你有什麼,我就有什麼」、「好人、壞人、根本不是人」現象,選風真是敗壞惡化,選舉品質下降,選舉文化倒退,連帶地整體社會深受選舉亂象之害。

第三,選舉付出太大的社會成本。一次次的選舉,代表著一次次社會成本的付出。台灣每位國民平均所承擔的選舉成本,遠高於其他民主國家。此外,大街小巷插滿著五彩繽紛的競選旗幟,霸佔道路、天橋、安全島;宣傳車四處大放送,噪音擾亂社區安寧;文宣廣告四處飄,製造垃圾與髒亂;大眾傳播媒體戰更是火熱,標新立異花樣百出。總之,六百名候選人在廣告費用上花了將近二十億,便可見選舉愈演愈激烈,也愈演愈「劣」。〔註2〕當社會付出太大的成本,根本就沒有贏家,選民反倒是最大的輸家,那選舉豈無異於天災人禍般?

第四,三合一選舉不重視以公共政策來吸引選票,反倒淪為以選人為投票取向。一方面或因選民不重視公共政策,造成候選人也不去正視公共政策,另一方面也因候選人不重視公共政策,存有備而不用心態,造成候選人只在個人包裝方面下功夫。即使搬出公共政策,也大多以端出福利政策的牛肉為主,大開選舉支票,至少可以產生立即支持效果。面對沒有政見的模糊選戰,選民如何能理性地選出優質候選人,頗令人擔憂。同時,沒有政見的選戰無法落實「責任政治」,因為選民無法檢驗候選人的競選承諾,模糊的競選支票與兌現與否,選民無從掌握,不但當選的候選人無責任一身輕,國會問政品質也將降低。〔註3〕

第五,選戰中賄選仍熾烈,以及期約賄選嚴重,變相賄選遊走法律邊緣。天天開流水席,免費卡拉OK歌唱,摸彩贈品人人有獎,並假藉著聯誼活動、慶生會、同樂會等名義,進行獎品大放送,來收買人心。或是打社會福利發放牌,大開選舉支票,來吸取選票,也是司空見慣之舉。這種變相的賄選,可說換湯不換藥,幾十年來的選舉,仍無法擺脫賄選弊病。而賄選現象也道出:選舉是個昂貴的政治遊戲,似乎只有有錢人才玩得起,唯有錢財才能當選。就像戲謔「什麼鐘擺理論,沒錢就停擺」,真是一針見血。總之,只要金錢政治籠罩選舉,民主政治品質將無法提升。

第六,立委選情始終「熱」不起來,無法與北高兩市熱鬧情況相比。熱不起來並不代表著選民的理性度提高,相反地,立委選舉的「冷」,簡直到了冷漠地步,有可能是因為複數選區之故,候選人眾多,選民連姓名也無法記清楚,遑論候選人之人品、才能,或是政見訴求,抑或是選舉太頻繁,過去七年來年年選舉,看膩了,聽煩了,反正玩不出新把戲,就是那一套格調不高的選舉模式,致使選民興致缺缺。〔註4〕反倒是候選人一頭熱,無所不用奇招來吸引選民,各種選舉花招伎倆紛紛出籠,將選舉演變成個人魅力競賽與包裝秀,能不能當選各憑本事。總之,候選人模糊選舉點,有愚弄蒙蔽選民之嫌;而選民的冷漠性格,也反映出對選舉的疏離感,這不利於政治民主發展。

最後,族群對立意識仍無法消弭,每次選舉一到,總會吹著台灣意識的老調,挑起省籍情結議題。儘管在台灣政治版圖幾乎主客易位下,所謂的台灣人已經成為政治主流,而外省人已經變成政治邊緣人,當國民黨逐漸本土化,民進黨逐漸「綠化」台灣,整個台灣政治本土化至為明顯。當台灣市民意識高漲的今天,居然族群省籍議題仍可以一而再的搬上選舉,這不利於政治整合。

參:建立社區社會提升民主品質

隨著台灣三十多年來的經濟高度成長,不僅興起大批中產階級,社會出現多元化發展,也漸漸邁向以市民為主導的發展趨勢。這種發展也將展現兩種趨勢:一是台灣政治走向民主化發展,另一是台灣社會將走向社區社會的發展。在民主與社區的發展下,才能呈現出市民社會的發展意義,以及落實市民社會的建構。而民主的發展必須與社區社會發展結合,才能使台灣社會的發展更上一層樓。社區社會的發展能鞏固民主的發展,而民主的發展更能保證社區社會的建立。簡言之,建立社區社會就是發揮「小社會」的功能,而落實民主化必須採取單一選區制,才能彼此配合,保證台灣真正體現市民社會民主化的目標,這將是國家發展的政治社會藍圖。

社區社會的建立是社會發展必然趨勢,也就是社會力來主導國家發展的型態。基本上,新社會的發展型態應該走向社區社會,將國家與社會層次的功能實施在社區社會的層次上,也就是市民管理社區事務,人人參與並時時參與,人人構思、抉擇、規畫與執行,當社區的主人,發展共同體的認同意識,期能發揮小社會、小政府、小國家的功能,在一個小而美的架構下,市民充分享有自主性與個體性。〔註5〕

何謂「社區社會」?簡言之,就是一個「小社會」,它是大社會的縮影。市民在大社會下,根本沒有自主性與自覺性,但是在小社會裡,市民卻是主體,具有濃厚的社區意識,可以強烈地感受到個體的重要性。市民不僅提高對社會生活品質要求,也升高參與社會和政治活動的意願。社區社會強調「政府有能、人民有權」,政府不必大有為,但社區社會必須自主發展,形成一種生命共同體的小社會,發揮政治、經濟、教育、宗教、娛樂、安全福利、生育保育等功能,達到連結個人家庭與國家社會的橋樑效果。

社區社會發展必須具備幾個原則性,第一是「地方性」,不僅落實「責任在民、權力在民」的社區自治觀念,也可以讓市民達到自我實現的目標。第二是全面性與整體性,動員社區成員與資源,整合社區成員利益,進而結合個人、家庭、學校、社區、組織和工作場所,營造有機聯繫的生活圈。第三是多元性,社區社會是一個政治體、經濟體、社會體、文化體、教育體、宗教體、治安體和生活體,進而結合這些面向於一體。第四是情感性,具有人性化的關懷與扶持特色,將社區事務家庭化後,個人才能投入社區參與,並關懷社區事務的發展,進而發展自助與互助。

市民社會主導下的國家彰顯出政府與社會的密切關係,政府應向市民社會負責,而推動社區社會發展,應是政府符合市民需求的措施。而政府與社會的關係應該落實在社區社會的基礎上,並建構出政府與社區關係應是「夥伴」關係,而非「上下」關係,才能提升市民與政府的距離,讓市民成為政府、國家的主人,真正成為社會的成員與參與者,凸顯個體存在的尊嚴與意義。

社區主義將成為主導國家發展政策的意識型態,有效改善台灣社會人群的互動關係,激化社區生命力,並發揮有機體的整合力。將市民納入社區脈絡,聯繫每個成員的情感與互動,讓社區成為市民的活動空間,進而提升社區意識與認同感,以及落實「主權在民」理念,透過由上而下「國家社會化、社會社區化、社區市民化與民主化」的連鎖效應,再發揮由下而上的「社區社會化、社會國家化、國家民主化、民主市民化」的擴散效果,凝聚市民、社區、社會、國家於一體,凸顯出個人存在的價值。

就發展趨勢而言,市民欲成為主導國家發展的主體,就必須落實社區社會發展。社區社會是推動政治理念的基本單位,在人人參與社區政治的情況下,自然關懷社區政治事務,重視政治的訴求與政見。唯有市民成為社區的政治主體,才能理性地面對政治選舉。

在市民重視社區發展與政治事務前提下,對候選人來說,就得正視公共政策。如何滿足社區市民的需求,以及如何履行競選支票,對候選人來說,都將造成相當的壓力。因此,社區社會的政治活動,在市民關懷下,也將發揮檢視候選人品德與能力的效果,達到「選賢與能」的目標。

最後,社區社會的發展將增強市民的社區意識,消弭族群對立意識,只有市民概念,沒有族群或省籍之別。社區社會意識的抬頭,不但有助於政治品質提高,對族群融合也有幫助,也可以重建社會秩序與倫理。

其實,李登輝總統所提的「新台灣人」論調,就意味著市民社會發展的必要性,即以社區社會意識替代族群省籍意識,有助於族群的融合。然而,新台灣人理念畢竟只是族群融合的象徵口號而已,未必會化成行動。因此,要落實新台灣人理念,必須從社區社會之推動著手,透過社區社會意識之提高,積極參與社區事務,也認同市民社區社會,才能體認台灣化、本土化的民主意義,整合型塑出「新台灣人」的新族群。

肆:單一選區制落實民主化

中央選舉制度必須改革,這是國發會重要的議題之一,然至今尚未落實,仍停留在構想協議階段。在單一選區制度無法落實,社區社會發展的自主性也將受到阻礙。基本上,將複數選區改成單一選區,可以杜絕賄選、派系、黑金、造謠、暴力、抹黑、作秀等問題,可以提升民主品質。尤其是在司法強力查究下,這些弊病仍無法根絕,面修正選舉制度,採行單一選區制,不僅是當務之急,也符合世界政治民主潮流。〔註6〕

所謂「單一選區」是指選舉中的各政黨在各規畫的選區中只推出一位候選人,而且每一選區只有一位候選人當選。〔註7〕而單一選區遠比復選區小,又稱為小選區制,而此小選區就是社區社會的區域。基本上,單一選區與社區社會之發展是互為表裡的措施,兩者的健全發展將是鞏固未來國家發展的基礎,也是目前台灣進行政治改造與社會改造的起點,豈能不重視乎?

首先,單一選區將凸顯政黨與政黨候選人之間的競爭態勢,不會如複數選區形成同黨候選人競爭,互搶地盤、同室操戈、互揭瘡疤,易釀成選舉恩怨或訴訟;或是因競爭對手多,而放棄訴諸公共政策政見來吸引選票,反倒以激情、偏鋒、譁眾取寵的訴求,便能吸引少數特定選民而當選。〔註8〕這種無法真正反映民意的結果,將無法培養候選人和選民的民主素養,也阻礙政黨政治的發展。

其次,單一選區制度下的候選人,必須全面贏得選民的認同,在重視多數選民需求下,公共政策政見導向將成為選舉的重心,不會造成像複數選區「選人不選黨」取向的問題,而讓政黨放棄地方黨部的經營。同時,也可以避免在地方派系政治資源壟斷下,候選人不受政黨約束,心中有派無黨,讓選民很難培養穩固的政黨認同,此現象與政黨政治相違背。因此,從「選人」傾向轉為「選黨」或「選政見」投票行為,將更落實民主政治,也更能反映出社區社會的政治特質。在結合社區社會與單一選區的發展下,將使凸顯出「政黨政治」的特徵。

第三,單一選區的推動將降低候選人有混水摸魚心理和機會主義的行徑。因為單一選區候選人較少,選區也小,選民對於候選人有較多的認識,對於賄選、暴力、造謠、抹黑等亂象事件,也容易監督掌控。候選人不以政黨或政見為訴求,而以激情為手段,取勝的空間非常小。欲達到此目的,也必須建立在社區社會健全發展基礎上,人人參與政治、關懷政治,才能落實單一選區選舉,進而實踐「地方自治」的精神。

第四,單一選區因選區小且候選人少,足以讓候選人與選民之間的互動頻率提高,而增加選民對候選人的瞭解。在大選區因選區大、候選人多,往往令選民對候選人頭昏眼花,不甚瞭解,大多數的選民根本不在乎那些距離遠或是不認識的候選人,選舉資訊在地緣與人情關係下受到扭曲與限制,投票行為無法真正反映出民意,也無法選出真正賢能者。

最後,對於單一選區制的推行,學者專家也存在著一些疑慮與不同看法,例如有人質疑單一選區不利於小黨發展,或是因為選區小更有利於賄選,惡化選風,或是婦女保障名額制度將廢除,或是因選區小民意基礎不足,或是未被提名者將脫黨競選,或是不同政黨候選人容易廝殺形成白熱化和結怨,或是選民易淪於人情投票,或是選區劃分有爭議等等,其實這些疑慮都是不必要的,假如小選區不可避免這些問題的話,那大選區更加嚴重惡化。這些僅僅是選舉技術問題而已,可以透過更詳密的規畫(例如兩票制和比例代表制等)來解決。同時,社區社會必然會使單一選區選舉事務社區化,小社會功能必然提供小選區更多的選舉資訊,在選民參與頻率高的情況下,將更能反映出真正的民意所在。

不可諱言地,執政黨之所以一直堅持複數選區制,有可能是因為此制實施,有利於那些善於組織動員配票的政黨,國民黨確實擁有此優勢,對於鄉村地區透過地緣、派系與樁腳之動員,在選舉時往往獲得大勝。然而,隨著在野黨的民、新兩黨也開始進行有效的配票機制,卻也獲得出人意料的成果。在此情況下,令人擔憂的是,民主選舉政治將會淪為配票政治活動,配票選舉也將變相了民主體制,不但扭曲民主政治參與精神,也將扭曲選賢與能的真義。

隨著市民社會的興起,社區社會發展的推動,選民社區意識的提高,對於社區政治選舉事務也相當重視。基本上,整個台灣社會環境在變,市民參與政治的期待提高,對參政品質要求也提升,時下的政治選舉制度也得改變,才能滿足市民政治的需求和期待,也能配合社區社會的發展,進而奠定國家跨世紀發展的基礎。換言之,為提高選舉文化品質,選舉制度的改革勢在必行,而單一選區制是必然的走向,期待朝野政黨捐棄己私,以保證台灣民主政治的成熟發展。

伍:結論

選舉終將落幕,激情過後還得回到基本面,就是社會面。不管鐘擺理論為何,順著民意就是鐘擺的方向,畢竟民主政治就是民意政治,民意主導政治,以及選民為自己的選擇負責,這是市民社會「主權在民」的特徵。

實施社區社會,可以落實民主政治的推動,鼓勵市民參與政治活動與社區事務,並養成民主參政的習慣與態度。政治人物也將會以政黨名義提出政策套餐,正經八百地回歸政見與其可行性,不至於漫天開政策支票,以示負責。在社區市民強力監督,以及理性面對選舉下,始能發揮「責任政治」和「選賢與能」的民主效果。

選舉是民主政治實踐的重要過程與關鍵,也是一種公共政策選擇的方式。選舉的勝負只是一時的,也是政黨之爭的所在乎的結果,不過對於民主政治發展繫於選舉的,不是選舉的結果,而是其過程,也就是選舉的品質與文化,明確地說就是選舉議題、選舉風氣、候選人素質、選舉規則、投票行為等綜合表現。唯有透過單一選區制之推行,才能使選舉文化趨向於成熟。

實施單一選區制,有利於政黨政治的發展,也有利於地方自治精神的落實,亦可以促使政黨為尋求選民的支持,將提出妥善的公共政策,以及推薦出適當的候選人。讓單一選區的選舉,可以落實小社會的市民政治,並革除選舉惡質選風,多一些理性,少一些激情,將賄選、黑函、攻訐、抹黑、造謠等弊端趕出選區,讓選舉乾淨點。

總之,民主政治與社區社會基本上是一體兩面的,相輔相成,也是維繫市民社會發展的兩個基礎。而政治改造工程就從單一選區制開始,社會改造工程就從建立社區社會著手,不僅可以進行政治社會「二合一」的整體改造,也可以重塑高品質的選舉文化,並一勞永逸地解決根本的社會弊端與政治問題。

對社區社會的建立,無疑地是為單一選區制的推行提供一個良好的基礎,可以端正選風與提高社會參與的政治品質。同時,單一選區制的落實,也將更加確立社區社會實踐地方自治精神,成為一個「小社會、小政府」、「自主、自立、自治」的發展體。

〔註1〕本文發表於中華民國公共政策學會研討會「跨世紀三合一選舉之政見內容」,1998年12月19日(台北:中興大學法商學院)。
〔註2〕《中國時報》,民國87年12月5日,第5版。
〔註3〕黃榮村、顧忠華,《立委選情冰冷、神聖一票難投》,《中國時報》87年11月29日,第15版。
〔註4〕呂亞力,《選人選黨都難,選立委苦了理性選民》,《聯合報》,民國87年11月25日,第15版。
〔註5〕陳其南,《社區營造與文化建設》,《理論與政策》,春季刊(1996),頁109-116。
〔註6〕楊與齡,《複數選區違憲論》,《法令》月刊,第46卷第4期(1994),頁3-5。
〔註7〕我國目前推行的複數選區一票制在西方民主國家已近乎絕跡,1994年前只剩東北亞的日本和南韓與我國還採取此制,然而日、韓在幾年前也相繼改制,因此目前全球還沿用此一選舉制的民主國家,恐怕只剩下我國了。複數選區之所以被淘汰,主要是因為此制度存在著太多的弊病與盲點,產生許多不良的政治後果,也扭曲了民主選舉的真諦。
〔註8〕包宗和,《單一選區兩票制可提升民主品質》,《青年日報》,民國84年12月19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