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安保新指針的霸權本性

劉進慶
(東京經濟大學教授)


一﹑要害所在

自從冷戰結束﹑世界人民以為和平盛世即將來到﹐其實不然。沒有想到人們眼前的現實卻是一片「冷和」與「熱戰」邊緣的國際形勢。世界到處有糾紛和衝突﹐東西不斷有戰爭和流血﹑天下很不太平。蘇聯崩潰以後﹐世界形成一超(美)四強(中﹑俄﹑歐﹑日)局面。其間﹐單極超強的美國肆無忌憚地升高強權政治﹑擴大霸權主義﹑有加無減。縱觀世界任何地方的一個事端﹐都有美國插手﹐都可聞到美帝的霸氣作祟。這一次美國為首的北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踐踏聯合國憲章﹐無理轟炸南聯(南斯拉夫聯盟)的事實就是一例。日本的新日美防衛合作指針相關法案(以下簡稱新指針)又是另一個霸性十足的典型事例。亦即美帝為要稱霸全球﹐西有北約﹑東勾日本﹑再編新安保﹑新指針﹑建構大西洋和太平洋兩洋戰略「新概念」﹐依靠其強大軍事力量﹐趾高氣揚﹐不可一世﹐非獨霸世界不休止。可見新指針就是日本在亞太地區支援美帝全球新霸權體制的一個重要環節。

所謂的新指針﹐是日本基於日美安全保障條約(以下簡稱安保)的「再定義」﹐為要進一步強化軍事合作﹐建構日美新軍事同盟﹐而所制定的舉國協助美國軍事行動之一系列相關法案。這一次主要內容有「周邊事態」﹐發動自衛隊時的國會同意程序以及各級政府和民間協助指針三方面。儘管其表面文章避重就輕﹐而裡面內涵則暗藏要害。考其根本性格﹐對國內來說﹐是一個違憲備戰立法﹐對國外來說﹐是聯美武力嚇阻亞太的稱霸法案。而最大要害﹐則在於對抗和遏阻中國強大﹐準備插手台灣問題的反華侵台霸性野心。

由是可知新指針是日本戰後國防外交上的歷史性一大轉折。這不僅是迎合美帝全球新霸權主義兩洋戰略在亞太的一個環節﹐也是「日帝」死灰重燃﹐再次踏出稱霸亞太的具體表現﹐日後必將為日本種下一大禍根。世紀之交﹐百年一瞬﹐日本仍不汲取本世紀中日關係的慘痛教訓﹐重蹈覆轍的霸道老路﹐歷史大有可能重演﹐台灣即將首當其衝。近代中華民族飽受帝國主義列強的蹂躪宰割﹐其間﹐台灣人民備受日本殖民地統治之欺辱﹐對新指針具有切膚之痛的認識。

本文觀點﹐主要從日本報刊輿論來觀察這個問題。以下首先來探討新指針「周邊事態」的霸性涵義以及闡明其要點﹐其次來指出其違憲備戰和聯美反華的霸性本質﹐進而來介紹日本人民反對新指針護憲反霸動向﹐最後對包括台灣在內的中國人民反霸反帝運動作若干的展望。

二﹑新指針「周邊事態」的霸性涵義

(一)新指針的背景

原有日美安保制定於1951年﹑1960年以及1978年修改兩次(以下簡稱舊安保)﹐都是專對日本本土受到威脅時﹐即「日本有事」的「專守防衛」為宗旨。其假想敵為蘇聯﹐為防備北方蘇聯之主攻的冷戰體制產物。當冷戰結束後﹐日美安保的歷史任務也同時結束﹐理應解除﹐未料延續迄今而更進一步加強。考其背景﹐在這期間﹐發生伊拉克海灣戰爭﹑北朝鮮核武器疑案﹐台海軍事緊張以至中國的崛起和「中國威脅」論之抬頭等等。其實這些事體都由美國插手而引起者﹐卻令日美藉口加強和升級安保關係﹐制定這一次的新指針。

(二)日本憲法「放棄戰爭」和霸權的條件

要說新指針違憲以前﹐應先闡明日本憲法第九條「放棄戰爭」的涵義。該條款明確規定﹐「日本國民誠實希求以正義和秩序為基礎的國際和平﹐永遠放棄作為國家主權發動的戰爭﹐武力威脅或使用武力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為要達到前項目的﹐不擁有陸海空軍以及其他戰鬥力。不同意國家的參戰權。」

日本憲法如此非常明確地放棄並否定戰爭與武力﹐是具有崇高理想的﹐世界上唯一獨有的和平憲法。它是戰後美軍佔領日本期間﹐雖然由美軍當權者起草﹐但是得到當時日本領導人與有識之士衷心的贊同而制定的﹐是值得日本國民十分驕傲的國家根本大法。實際上它的確也給日本戰後的和平與繁榮作出很大貢獻。

再說﹐所謂霸權者﹐依據辭典解釋﹐即「以武力﹑權謀征服或統治天下的權力」﹐亦即威武支配他人或他國之霸道作為。由是按上開日本憲法規定﹐日本根本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霸權﹐事實卻不然﹐問題在於自衛隊的存在與定位。

自衛隊是不是軍隊﹐如果是軍隊就是違憲﹐這一點在日本爭論四十餘年。今天日本國防費大約四百億美元﹐僅次於美國的規模﹐自衛隊在世界上已經是一支強大的武裝組織。事實擺在前面﹐現在沒有人說自衛隊不是軍隊。既是軍隊就違憲﹐不過它是長期存在的既成事實。結果自衛隊法是合法﹐但是惡法﹐惡法也是法。所以日本具有走向霸道的充分條件和可能性。

(三)「周邊事態」的涵義與霸性

新指針法開門見山就表明﹐「當面臨周邊事態之際﹐為要確保關於我國的和平與安全之措施的法律」〔註1〕﹐亦即「周邊事態」將成為日美安保(防衛合作)的對象。所以何為「周邊事態」就成為新指針的關鍵問題。

該法整體由四個部門構成。第一而最關鍵的就是「周邊事態」涵義;第二是後方地區支援;第三是發動自衛隊的國會同意程序;第四是地方政府和民間的支援。這裡首先來探討「周邊事態」的涵義問題如下。

所謂「周邊事態」﹐依新指針法第一條規定﹐即「如果坐視不管恐怕會引起對我國直接攻擊的事態等﹐在我國周邊地區對我國的和平與安全具有重大影響的事態」〔註2〕。這個問題又可分三個方面來看。第一點是日美安保的對象擴大到「周邊」的問題﹐第二點是「周邊」的地理概念和表達方法﹐第三點是「事態」的內涵。

第一點﹐原來的日美安保﹐是針對「日本有事」的「專守防衛」協定。新指針的範圍卻跨出「日本有事」延伸到海外國家地區的「周邊有事」。這明顯表示安保根本變質﹐形成新的對外膨脹之日美軍事同盟﹐具有強烈的霸性。換言說﹐日美安保的性格從「專守防衛」轉變到「出擊海外」的霸權同盟。從憲法上的「放棄戰爭」跨出到「準備戰爭」而「參與戰爭」之地步﹐嚴重違憲。

第二點的「周邊」地理概念﹐「周邊」用辭明明是個地理概念﹐應有具體的「周邊」規定。然而新指針卻偏偏不作明文規定﹐故意含糊其辭﹐以期收威武嚇阻周邊國家之效。可謂霸道邏輯﹐強詞奪理。一方面﹐在政府閣員談話中﹐肆無忌憚地表明「周邊」包括中國的台灣。這一點把中國內政問題當作「周邊事態」的對象﹐顯然違反中日共同宣言(1972年)和中日和平友好協定(1978年)中日兩國所作的約言。

第三點是「事態」內涵﹐這一點特別重要。如上開所述﹐新指針法有關「周邊事態」規定的文章裡面﹐所謂「恐怕會引起」這一句話涵義很曖昧。再說「具有重大影響」的內涵如何認定﹐有很大解釋幅度和彈性﹐很不明確。另外「對我國直接攻擊的事態」一句﹐是屬於「日本有事」。可知「周邊事態」概念可解釋為「周邊事態」可能會引起「日本有事」之情況。對此一問題有相當爭論﹐日本當局不得不加以具體說明。首先防衛長官野呂田芳在眾議院新指針特別委員會上舉出兩個典型事例來表達「周邊事態」內涵。即(1)在日本周邊地區發生的武力糾紛﹐雖然已經停止﹐但是還沒達成回復秩序與維持秩序;(2)在某國發生內亂或者內戰﹐它不止於純然的國內問題﹐而擴大到國際性的──場合〔註3〕。政府在國會答辯上也具體舉出以下四個事例來表明「周邊事態」定義。即(1)在日本周邊發生武力糾紛;(2)這種武力糾紛逼在眼前;(3)某國行為被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認定為對和平構成威脅﹐破壞和侵略的行為﹐該國成為安理會決議的經濟制裁對像國家;(4)某國因為政治制度的混亂﹐產生大量的難民﹐很有可能流入日本的情況〔註4〕

然而﹐以上六項事例﹐沒有一個算得上前面「周邊事態」規定的「恐怕會引起對我國直接攻擊的事態」﹑沒有一個會直接引起「日本有事」。法案與國會答辯之間﹐羊頭狗肉﹐實質內涵是假藉「周邊事態」曖昧模糊用辭﹐威武嚇阻亞太周鄰的霸權法案。

三﹑新指針支援美軍的其他要點

(一)後方地區支援與後方支援問題

新指針法第二條規定﹐「當面臨周邊事態之際﹐政府應切實而迅速地採取後方地區支援﹐後方地區搜索救援活動以及其他應付周邊事態的必要措施……」。問題有兩點﹐一個是後方地區﹐另一個是支援內容。支援具體內容備有「別表」給予詳細規定﹐除去不提供武器﹑彈藥之外﹐包括糧食﹑飲水﹑油料的軍需供給﹑修理保養﹑運輸﹑醫療﹑通信﹑機場港灣業務﹑軍事基地業務﹑住宿等等﹐無所不包。

這裡重要的是「後方地區支援」(rear area support)與「後方支援」(logistic support)之涵義和區別。該法條文在第三條第三項另有「後方支援」一辭。據專家指出﹐「後方地區支援」為「周邊有事」的支援﹐「後方支援」為「日本有事」的支援﹐支援內容幾乎一樣﹐唯一不同在於「後方支援」為軍事用辭上的兵站支援﹐是戰鬥行為的一環。在條文表達上﹐為要避免「有危險性行為」的印象﹐有意模糊其兵站支援的真實涵義〔註5〕

不管「後方地區支援」或者「後方支援」﹐要害在於使用高科技武器的現代戰爭﹐戰區的前方後方難分。軍事一旦發生﹐前後方都是一樣有戰鬥的危險。因此﹐後方支援等於前方支援﹐亦即等於參與戰鬥﹐實際上後方地區支援大有受到攻擊的理由和危險性。新指針法欲避開牴觸憲法﹐玩弄表達技巧。其實置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於不顧﹐欺騙人民視聽﹐必將留下禍根於後日。

(二)發動自衛隊的國會同意程序問題

新指針法對發動自衛隊支援美國軍事行動的有關規定特別周到。因為自衛隊是支援美軍最可靠的骨幹。要點有三:第一點是規定自衛隊要對美國軍事行動作後方支援﹐這一點是自明之﹐理不必多贅言。

第二點是自衛隊必要時可以使用武器。該法第11條規定﹐「……自衛官在執行其職務之際﹐為保護自己或者共同執行職務者之生命或者身體而有必要時﹐……得以使用武器。」在臨戰狀態下﹐隨時有這樣的情況發生。結果自衛隊使用武器支援美軍的機會時刻存在﹐無異於為自衛隊開參與美軍戰鬥行為之路。

第三點是自衛隊支援美軍的基本計畫﹐原則上必經國會同意﹐但是在緊急必要時可先發動而事後取得同意(法案第5條第1-2項)。亦即自衛隊的支援可「先斬後奏」以達及時有效支援美軍戰鬥行為之目的。

總而言之﹐新指針讓日本自衛隊﹐當面臨「周邊事態」﹐則可不經國會同意﹐隨時隨地甚至使用武器及有效地支援美軍。實質上是形成美軍戰鬥體制的一個重要環節。

(三)地方政府和民間的後方地區支援問題

新指針法第9條第1項規定﹐「(中央)相關行政機關首長﹐得以依據法令以及基本計畫﹐對地方政府首長要求在其權限之內﹐作必要的協助。」同條第2項接著規定對民間也可以同樣要求協助。

要點有三﹐第一點是該法把後方地區與戰鬥地區分別﹐地方政府和民間無妨對美軍作後方地區支援活動﹐並不意味參與戰事﹐不牴觸憲法。這一點已如上述﹐現代戰爭難分前方與後方﹐新指針有把地方和民間捲入戰爭的危險性。第三點是在一般情況下﹐地方首長很難拒絕中央要求。因為地方首長不聽中央要求時﹐依法可能會受到行政處分。第三點是民間聽不聽中央要求﹐比較有彈性。當然民間對由協助活動而受到的損害﹐政府應給予補償。

最後要留意者﹐即在這一次作為安保新指針裡面﹐找不到在舊安保裡面規定的「事前協議」一句話。「事前協議」是美軍在日本使用軍事基地或者需要日本提供服務時﹐有關重要事項﹐特別是核武器的出入移動﹐須要與日本協議。然而﹐新指針卻乾脆放棄「事前協議」。這一點非常重要﹐即表示日本一向所堅持的「非核三原則」(不製造﹑不持有﹑不使用核武器)從此告吹。往後在日本的美軍基地完全可以歸美軍自由使用﹐包括核武器的搬入搬出以及使用在內﹐不必要與日本商量﹐毫不受日本的檢點和制約〔註6〕。其意義極不尋常。

如此這樣﹐新指針內涵是日本建立舉國上下﹑官民一致體制﹐全面承包支援美國軍事行動。臨戰而必要時﹐日本全國隨時可以變成美軍「基地」。日本當權者忠於美國軍事外交利益﹐獻媚美國抱住美國不放﹐毫不自主的扶強欺弱之霸權心態到這個地步。可怕又可憐。

四﹑新指針霸權本性

綜上所述﹐大致可歸納新指針的霸權本性有如下三個方面。

(一)明知故犯﹑踐踏和平憲法

新指針法有關「周邊事態」對策的基本原則﹐在第2條有意插入憲法第九條規定的一段條文﹐即同條第2項規定「應付周邊事態的對策之執行﹐不得有武力威脅或使用武力事宜」在此明記禁止使用武力威脅手段﹐其用意在於表示新指針內容不牴觸憲法。其實如上所探討﹐新指針實質內涵節節都在支援美軍幫助美軍戰鬥行動﹐是一部有意踐踏和平憲法﹐依憲違憲的「違章建築」法案﹐地地道道的要為稱霸海外之備戰法案。不必再多言。

(二)承擔亞太戰略「新概念」聯美稱霸世界

日美安保新指針「周邊事態」定義﹐依據日本當局上開六項事例內容﹐針對外國地區發生的「國內問題與國際性……場合」﹐不僅是內亂﹑糾紛﹐連未必嚴重而通常在任何國家地區都可能發生的事體﹐在該當國家尚有能力可以自我處理的委細情況統統都包括在內。當今﹐世界各地的種族﹑宗教﹑領土等糾紛不斷發生﹐日美可任憑自己一方的判斷﹐便可隨時隨地插手他國地區國內事務。這種作法嚴重違反現代國家主權﹐領土完整不可侵犯之基本原則。霸道邏輯莫過於此。

透過新指針可體會到日美唯我獨尊﹐恣意以「人權﹑民主高於國家主權」之立場來認定「周邊事態」﹐隨時干預世界任何國家地區的任何「事態」。這一點﹐明明確確與最近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所提「新戰略概念」內涵一脈相承。這裡所謂「新戰略概念」是指一個集體安保組織﹐不顧聯合國憲章﹐把安保範圍擴大到該當組織領域之外的地區。可見日美意圖透過新指針建立「戰略新概念」體制﹐威嚇亞太﹐稱霸世界﹐其侵略霸道本性在此表露無遺。

(三)反華侵台野心的露骨表態

新安保是地地道道的日美軍事同盟。既是軍事同盟﹐應有假想敵。但是新指針名目上沒有假想敵。沒有假想敵何來軍事同盟?道理含糊不清。日本當局表面上不得不強調說是北韓的威脅。其實北韓外強中乾﹐貧困不堪﹐毫無力量威脅日美安全。大家心知肚明﹐日美安保的新指針之潛在假想敵就是中國﹐是意識中國的崛起強大﹐針對「中國威脅」﹐備以日美軍事同盟來對抗中國﹐遏阻中國發展。其中一項重要戰略就是準備插手台灣問題。這又合乎日本侵台百年野心﹐是有目共睹的。

特別要留意者﹐上開日本當局所舉典型事例﹐明明白白在針對中國的台灣問題之情況而設定。意圖以武力嚇阻中國為統一事業對台動武﹐公然干涉中國內政事務﹐進而對抗21世紀的「中國威脅」之露骨表態。新指針的本質要害﹐簡單一句話﹐就是反華侵台野心的霸性。這一點非常重要而嚴重。

五﹑日本人民反新指針和護憲的動向

超強美帝要在亞太稱霸﹐其實沒有日本合作則稱不起霸。一方面﹐日本侵華卻不認這一筆歷史帳﹐今看中國崛起日益茁壯強大﹐當權者深感威脅﹐又怕被美「遺棄」﹐急要美帝核傘繼續保護壯膽。日美狼狽為奸﹑一拍即合。但是日本人民則深怕被捲入戰爭﹐心有疑慮﹐未必贊同而有廣泛的反對聲音﹐內部矛盾非淺。以下是日本人民對新指針的反對聲音。

(一)日本人民的反對聲音

對日本政府的新指針法案﹐贊成37%﹐反對43%﹐無作答20%。這是《朝日新聞》3月14-15日所作的輿論調查之結果。表示民意猶豫不決﹐但是反對居多。其次﹐關於支援美軍基本計畫的國會同意權之程序﹐主張事前同意62%﹐事後同意14%﹐其他24%。人民切望國家要有自立自主判斷的立場〔註7〕。所以在同一個調查﹐對面臨「周邊事態」美軍的支援要求﹐有67%的人認為應該有拒絕的場合〔註8〕

再說﹐地方政府對新指針法案的看法﹐據報導﹐4月13日﹐全國有32都道府縣以下的177市鎮(町)地方議會對新指針法案表示反對或者憂慮。這一個數目比2月中旬調查的92市鎮將近一倍〔註9〕。可見地方民間對新指針法案的不信和疑惑與日俱增。尤其是沖繩縣反對最激烈﹐縣下53市鎮中﹐有12個市鎮表示反對。在日美軍基地有75%在沖繩縣﹐縣民認為以增加沖繩縣民的負擔和犧牲來制定新指針﹐加強日美安保。

除此之外﹐各地機場﹑港灣業務以及航空公司員工與工會認為後方地區支援有被捲入戰爭﹐冒身體生命之危險﹐紛紛起而反對新指針法案。另一方面﹐擁護憲法反對新指針的集會和民眾運動也此起彼落﹐不斷傳來。由此可看出人民反對新指針的廣大底流。

(二)護憲民主勢力的底流

近年﹐日本經濟長期蕭條﹑社會黑暗﹑民心不安﹑前途茫茫。這一個情況確實提供政治右傾化的社會經濟條件。例如﹐閣員的靖國神社參拜﹑教科書問題以及石原慎太郎出任東京都市長﹐這一次新指針法案﹐最近的國旗國歌立法問題﹐節節都在象徵著日本的右化﹐令人無不憂慮。日本戰後民主主義正受嚴重考驗。

然而﹐護憲勢力在日本仍不能輕視。長期以來護憲和修憲爭論連續不斷﹐最近利用不景氣和新指針的制定﹐修憲論果然趁機抬頭。雖然日本的和平憲法已經有名無實﹐空洞化﹐修憲派的主張確實有其道理﹐但是還是不成氣候。因為日本沒有資源﹐經濟依靠出口﹐就是說沒有右傾化﹑軍國化的本錢和客觀條件。一方面﹐護憲派的道理和理念理直氣壯﹐和平憲法對日本戰後的和平與經濟繁榮貢獻很大﹐在人民之間民主主義有一定程度的札根和成熟﹐護憲勢力在日本社會中仍佔優勢。同時﹐美國也對日本的右傾化有所提防和警惕。

以上所述﹐地方和民間對新指針的疑慮和反對以及廣大人民護憲勢力﹐就是安保新指針的一大漏洞與盲點﹐即將成為新指針的一大包袱。

六﹑新指針是「紙老虎」

新指針是日美利害一致的軍事同盟。不過﹐日美之間有很多對立矛盾面。第一﹐和平憲法是美國戰後佔領日本的產物﹐不久又鼓勵日本創建自衛隊和派兵海外﹐作出自相矛盾的事。第二﹐日美安保有另一個潛在的反面作用﹐亦即美國可藉以監視和封殺日本核武裝﹐所謂的「蓋瓶」任務。因此﹐中國也不是完全反對安保。第三﹐日本右翼反華﹐但又反美。認為日本盲目追隨美國﹐尚未獨立於美國。所以新指針唯一在對抗中國一點有共性。但是在國內地方民間未見有共識﹐屆時是否能順利運作﹐尚有很大不可靠的地方。

台灣戰後在國際舞台上﹐一向被日美利用充當「台灣牌」來對抗祖國大陸﹐台灣當局也挾借日美反動霸力抗拒大陸。而這一次又老樣舉手歡迎新指針﹐殊屬孩童玩火﹐短視淺見無比。

現在的中國已經不是一百年前的中國﹐也不是50年前的中國﹐又不是20年前的中國。中華民族已經從一百多年來分裂衰退﹐面臨民族存亡危機的底谷爬上來﹐站起來了。中國不再是無能軟弱﹑貧窮落後﹐而是壓不倒﹑摧不垮的大國。中國社會經濟正是朝氣蓬勃﹑欣欣向榮﹐正在邁向民富國強的道路上快速發展。21世紀富強的中國﹐對帝國主義霸權有切膚之痛的中國人民﹐將是亞洲和世界和平的最大保障﹐將令新指針法變成一個「紙老虎」。

〔註1〕《朝日新聞》1999年5月25日﹐第5頁。
〔註2〕同上。
〔註3〕《朝日新聞》1999年4月21日﹐第14頁。
〔註4〕同上。
〔註5〕石井曉《「後方地域支援」與武器彈藥輸送》,《世界》1999年4月號﹐第79頁。
〔註6〕我部政明《「事前協議」消失的指針關連法案--「美國的悲願」由日本達成》,《朝日新聞》1999年6月9日﹐夕刊﹐第5頁。
〔註7〕《朝日新聞》1999年3月19日﹐第1頁。
〔註8〕同上﹐第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