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能詮釋一國兩制嗎?

石之瑜
(台大政治系教授)


李敖主張一國兩制﹐引來很多議論﹐李敖和議論他的人有個最大的不同﹐那就是﹐李敖覺得一國兩制的內容到底是什麼還不一定﹐所以人人可以想辦法在裡面填自己喜歡的東西﹐而且早填比晚填好﹐把人家的空間先給占掉。議論他的人認為﹐一國兩制是什麼已經很清楚﹐一言以蔽之﹐即大陸是中共﹐台灣是地方﹐地方像中央臣服﹐台灣沒什麼可以發揮之處。

我們要是認為台灣和大陸絕不能在一起﹐那也不會接受李敖的主張﹐因為我們心理上會有一股強烈的需要﹐去否定自己對一國兩制的發展有影響力。假如不這麼否定的話﹐就表示台灣未必是地方﹐大陸未必是中央﹐那自己要與大陸絕對切割的前提﹐不也動搖了嗎?所以把一國兩制看成鐵板一塊﹐內容僵化死寂﹐是分離主義的心理基礎。

這樣看來﹐聽到李敖的分析會覺得有道理的人﹐不管自己自覺或不自覺﹐不說一定是有統派傾向了嗎?否則怎麼還會有在一國兩制裡分一杯羹的思想在作祟呢?其實未必。只要看看心理同情分離主義的台商有多少﹐就知道選擇和大陸打交道的人﹐未必非得是統派的。不過﹐我們都瞭解﹐有統派模樣的台商﹐生意可能比較好做。至於李敖到底是統派﹐還是把自己攥上統派香水的聰明台商﹐別人就不得而知了。

像這種擁護中央的口惠﹐在大陸上比比皆是﹐但別忘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更是人人耳熟能詳的現象﹐常把中央的原則顛覆的一塌糊塗。然而讀者諸君恐怕想像不到的是﹐就連族群認同的問題﹐都可以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在少數民族地區最明顯﹐而且每一個地區的民族﹐幾乎都發展出一些創意的方式﹐來維繫自己情感上可以寄托的象徵性符號﹐前提當然是﹐中央相信他們對黨國的效忠﹐所以不在乎他們在其他領域中從事那些漢人以為很封建落後的活動。

例子可以說是不勝枚舉。有一個族﹐有獨特的宗教認同﹐但教士都乖乖到宗教局受訓﹐每次廟裡講經必定先宣傳國家政策﹐結果黨對他們很放心﹐書記從不到廟裡﹐族民們就努力積蓄來建廟﹐保留了與漢族迥異的認同。另一個族﹐有特殊的語言與強烈的民族認同﹐但言必稱中華民族﹐結果國家花大錢幫他們維繫民族語言。再一個族﹐都已經漢化﹐只剩下特殊語言﹐但學校裡不准講﹐他們就想出教唱山歌這種漢族眼裡奇風異俗的東西﹐山歌要用民族語言唱﹐不但語言傳下去了﹐連政府都用政策鼓勵山歌。

台灣的各族原住民也一樣。漢族發明了原住民這樣的調來稱呼他們﹐慢慢地就讓有一些族對認同問題敏感起來﹐根據自己的情況硬要發展一些所謂的民族特色﹐其目的正是要與漢人有所區隔﹐這與漢人稱呼他們原住民來動員他們效忠新國家的目的﹐完全背道而馳。就連目前看似大行其道的分離主義都不能免於被顛覆。別看兩大黨的政策刊物儘是鼓吹分離主義的文字﹐有些人是因為真的討厭中國﹐其他人中﹐有的是政治投機﹐有的是依賴社會科學術語謀生﹐有的是無所謂﹐甚至還有自命統派者不明究理在人云亦云﹐或號稱人在曹營心在漢的。碰到關鍵時刻﹐這些人會剩多少還堅持分離主義呢?

一國兩制這樣的東西﹐可不可能例外於被顛覆的命運呢?我們常聞﹐有尊嚴的台灣人絕不接受自己是地方政府﹐以為提起一國兩制就是危險﹐但放棄用行動來詮釋一國兩制的話﹐我們可能反而會面對更大的危險。試想﹐假如汪道涵有一天真的來到台北﹐和顏悅色對著千百媒體說﹔讓我負責地向大家報告﹐一國兩制絕不是中央對地方﹐一國也不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岸在一個中國原則下﹐完全平等地來協商設計適合兩岸的一國兩制云云﹐屆時﹐為了尊嚴而放棄詮釋一國兩制的台灣人就只能回答﹐你騙人﹐一國兩制只能是大陸為中央﹐台灣為地方。危機莫大於此。

但如果你不相信北京﹐也不信任李敖﹐那你為什麼不來詮釋一國兩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