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的領導模式:不沾鍋領導

吳瓊恩(政大公行系教授)


國家領導人或任何一個組織的領導人,其領導模式或領袖風格,是可以仔細歸納出他的特定模式的。領導人的領導模式對於組織的成敗,起了很大的作用,佔有相當比率的變數,不可不察。

二月二十五日,行政院舉行全國行政革新會議,陳水扁應邀參加並致詞,舉出五點沒有行政效率的實例,例如二二八紀念日是否休假、九二一震災重建進度落後、高鐵與南科園區的管理問題、中二高通霄、大甲路段的工程進度落後,以及「阿瑪斯號」漏油污染墾丁海域事件的危機處理等均未能掌握時間與成本的控管,讓人民承受一個沒有效率、沒有效能、沒有效益的後果。

為了以上五件行政問題大發牢騷,陳水扁還提出四種管理方法以為因應:(一)目標管理;(二)成長管理;(三)走動管理;(四)危機管理。行政院張俊雄院長挨罵後回應:「行政院所有團隊沒有藉口,都應坦然面對接受」,「謙虛反省,決心改革」。

陳水扁的「總統之怒」是否能一怒而安天下,還是此怒形同放屁了事,船過水無痕,值得探究。而張俊雄表示事前就知道文稿內容。對於社會有一些聲音,總統比任何人都想讓政府有新面貌展現給國人。可見一個罵人者,是罵給國人聽的,一個挨罵者事先就知道內容,兩人演了一場戲給全國民眾看,這是台灣搞民粹政治的特有現象,這種領導者只看到別人的「不是」,卻未見那個「不是」的根源,來自於自己的「不是」所引發的後果,這樣的領導模式通俗講即「不沾鍋」領導,錯都在別人那兒,領導人自己是沒有錯,但若從學術上講,這樣的領導模式即Peter Senge提出七種組織的學習障礙中第二種「歸罪於外的態度」(The Enemy Is out There)。

可想而知,陳水扁這種「不沾鍋」領導,將繼續腐蝕台灣的政經社會,形成一股惡劣的政風還不自知,茲詳言之有如下幾點:

一、「不沾鍋」領導的心理淵源:台灣教育的成功主要在量的成長,而非質的提升。許多有識之士常感歎,台灣各界菁英學歷愈高者愈自私,「專業」知識分子多,「人文」知識分子少。這些菁英如陳水扁、呂秀蓮等從小都很會讀書,名列前茅,或因家貧,一股出人頭地的潛意識衝力,使他們容易以「正義化身」而打抱不平,無形中養成「我對你錯」的心理慣性,同時也塑造成「自我中心」的思維模式,缺乏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的能力,一旦有了權力,更妄想自己的「正確性」,凡有錯誤皆為眼所見者,卻未能反思眼所不能見而因自己的一言一行所形成的禍因,此即不沾鍋的心態,阿扁從政一路走來,不就是一路罵人罵到底,自許正義的化身嗎?如今當了總統,舊習未改。

二、民粹政治看重領袖與民眾之間的情緒滿足,忽視法治、制度及專業主義精神:眾所周知,法治、制度及專業精神都是高度理性化的產物,民粹政治領袖,必須不斷從情緒上安排他的追隨者,所以對於民意的反應特別敏感,當民意對於以上五件事例充份表現無奈與不滿時,政治領袖往往缺乏深思熟慮的耐性,因而要「急民之所急」,任何大道理的論述,都不如領袖們抓住弱點痛罵一聲來得爽。這種現象在陳水扁和吳敦義擔任北、高兩市市長時都曾有過紀錄,他們當著來求訴的民眾,破口大罵主管官員的「不是」,老百姓無知聽了很爽,但官員的專業尊嚴或權威受到嚴重傷害,法治和制度也蒙受嚴重的打擊,文官制度也就難以建立「行政中立」了。同理可證,凡能體會首長「選舉壓力」的苦衷,禁得起挨罵而「坦然面對,謙虛反省」者,其地位必穩如磐石。這種現象,從學術來看,首長的權威雖是建立在民意的擁護基礎,但這種權威並非建立在對專業知識的尊重上,因此對於知識經濟與知識管理來說,具有嚴重的破壞性,不利於行政院高喊知識經濟時代的行政革新,有其邏輯上的必然,如果繼續這樣下去,台灣的經濟必將日趨窮途末路。

三、缺乏系統思考(Systems Thinking):行政人員由於組織分工的關係,習慣於片斷化的思考(Fragmented Thinking)缺乏整體把握的能力,未能理解「結構影響行為」的宏觀因素,所見者只是短視的、直接的因果關係,和片段的理性分析,這樣的學習經驗只是一種「適應性學習」(Adaptive Learning)而非「創造性的學習」(Generative Learning),行政人員很容易變成「無頭蒼蠅」沒有方向感,就是缺乏系統思考的結果。很遺憾者,像陳水扁這樣高層次的政治人物不從「政治願景」和「政治領導」的方向來指點迷津,竟然講什麼「目標管理」、「成長管理」、「走動管理」、「危機管理」這種頂多由「宰相」來講的管理技術,把自己該做的事忘得一乾二淨,卻與「宰相」(行政院長)去爭「管理方術」的能力,其領導風格可謂格局甚小,見識狹隘,絕非一代英明領袖。

陳水扁嚴於責人寬於律己,與李登輝時代大罵公務員無效率,卻不檢討自己善變的性格,可謂如出一轍。陳水扁忘了自己處理核四問題,對連戰的無禮,對憲法的糟蹋,對國會多數的藐視,種種言行舉止莫不對全國公務員立下最壞的榜樣,這種壞榜樣還好意思罵人家「舊官僚」無效率嗎?

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離婁篇上)荀子:「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窮,怨天者無志。失之己,反之人,豈不迂乎哉!」(榮辱篇)陳水扁「上無道揆」則「下無法守」乃搞民粹政治起家者的報應,又不能反求諸己,而怨天尤人,問題出在自己,卻常罵人家「舊官僚」,連當黑道的老大都懂得收編對手的人馬蔚為己用,所謂的「新政府」卻要劃分「新」(政府)、「舊」(官僚)的對立,何其不智如此乎!何況陳水扁提出的四個管理也不怎麼是「新思維」,例如「目標管理」在二十世紀七○年代早已是舊的管理技術,此因環境愈來愈複雜,很難事先理性規劃目標,一旦行動時就不改變,此即「目標在行動中確立或發現」(Goals Are Discovered by Acting)之故。至於「成長管理」也要看環境,在資源稀少之島國,過度偏向「成長管理」也不是好事。而「走動管理」雖有其長處,但要避免流於「走透透」的形式主義或作秀心態,而「危機管理」卻不如「憂患管理」,此因「危機」乙詞是當下的、立即的,「憂患意識」則是「居安思危」、「防患於未然」的。由此可見,陳水扁自降為宰相格局的思維,嚴重缺乏系統思考的能力,在他罵人中充份暴露出其不智的心態。

四、怒而無威者犯:古人有云:「內養不足,則怒而無威。內養既充,不怒而威。」前面說過,陳水扁察覺民眾對新政府政績的不滿,為了情緒上的安撫,最好的辦法是當著國人面前罵那些院長或部長們,給民眾出一口「鳥氣」,但這種作秀的民粹作風,凡會作官者多能體會,因此個個挨罵當總統的受氣包,總統也說不是特地罵某一個人,顯見是罵給國人看的一場戲;不過有人內養充足,不怒而威,如孔子「望之儼然,即之也溫」,也有人「一怒而安天下」如周文王。更有莊子所謂:「出怒不怒,怒出於不怒」(表面上怒,其實內心不怒之意),「出為無為,為出於無為」,陳水扁之怒,不知是那一種境界之怒?根據陳水扁的成長過程來看,他學法律,愛看政治、法律方面的書,卻乏文史哲學的素養,對藝術和宗教也無相當的興趣和認識,是一位語言乏味者,從政後一路走來,都是罵人起家,心目中只有選票而無選民,罵可以譁眾取寵,獲取選票,但難以解決問題,所以他的「怒」應是「內養不足」之怒,無足觀也。

可悲的是,台灣民眾歷經日本五十年的「殖民統治」,復受國民黨的「高壓統治」,蔣經國去世後,本可在經濟建設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發展成熟的、健全的民主政治與法治建設。不料,李登輝的十二年統治,好大喜功,眼高手低,修憲六次,憲法破毀,法治敗壞,人心澆薄,在民粹威權體制下,終將國民黨敗垮,淪為在野黨,陳水扁即位後,將滿一年,卻不思問題根源,還在搞「罵給國人看」的民粹作風,自己都對,錯在別人,君不見民進黨尚有不少立委,迄今無能樹立人格典範,卻一再罵那些所謂的舊官僚,而自己也沒有什麼新思維,像這樣不沾鍋的領導模式,在陳水扁身上表露無遺,在民進黨的意識形態上也透露其頑固、虛偽、無能的現象。

台灣人何其悲哀!碰到這樣無能的領導人和虛偽的執政黨還不能自知、自反、自重,其未來命運不卜可知也。◆